导读:本文包含了鸦胆子提取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艾滋病,HIV-1,鸦胆子苦素,天然产物
鸦胆子提取物论文文献综述
牟联军[1](2017)在《鸦胆子提取物鸦胆子苦素E(Bruceine E)的抗HIV-1活性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HIV/AIDS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全球流行性疾病,目前仍无有效的预防性疫苗及根治性药物问世。治疗的主要困难在于,HIV-1所具有的高复制特性及高突变特性,使HIV-1很快产生耐药突变,并突破耐药基因屏障,形成耐药准种而致治疗失败。在发明有效的疫苗之前,寻找到更有效的药物与治疗靶点,是抗HIV-1感染的主要目标之一。天然产物小分子为新药的开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来源及结构前体。传统中草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经验与智慧总结,是现代药物研究的重要来源与宝贵资源。用现代手段提取的中草药化合物小分子,在抗感染、肿瘤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研究拟从鸦胆子果实中提取分离苦木内酯类化合物,并结合前期进行的抗HIV-1初筛结果,对发现的具有抑制HIV-1活性的鸦胆子苦素E,进一步展开细胞毒性、抗HIV的活性及其机制的研究。第一部分鸦胆子苦素E的分离、提纯及细胞毒性检测目的:从植物鸦胆子的干燥果实中分离提取鸦胆子苦素E,并对其进行细胞毒性检测。方法:首先将干燥鸦胆子果实经乙醇浸泡,浸出液制成无乙醇浸膏,再经过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部分、乙酸乙酯部分、正丁醇部分。对乙酸乙酯部分再经过硅胶柱层析色谱、制备型薄层色谱、MCI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半制备型HPLC等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最后,利用ESI-MS,UV,IR,1 H-NMR,13 C-NMR,DEPT,HSQC,HMBC,NOESY等波普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MT2细胞和TZM-bl细胞,通过形态学、MTT法分别检测该化合物细胞毒性,计算该化合物的半数细胞毒性浓度(CC50),获得药物的安全范围。结果:共分离并鉴定得到11个单体化合物,均为苦木内酯类:鸦胆苦醇、鸦胆亭醇、鸦胆子苦素M、鸦胆子苦素D、鸦胆子苦素J、鸦胆亭、鸦胆子苦烯、鸦胆苦内酯S、鸦胆子苦素E、鸦胆甙A、鸦胆苦甙A。对其中的化合物鸦胆子苦素E(Brucine E)用MT2细胞进行进行的检测结果显示该化合物细胞毒性较低,化合物作用72h,对MT2细胞的CC50为1312μM(95%CI:1157-1487μM),对TZM-bl细胞的CC50为988.1μM(95%CI:886.6-1101μM)。结论:乙酰乙酯萃取部分分离鉴定出11个苦木内酯类化合物,其中Brucine E细胞毒性较低,具有较高的浓度安全范围。第二部分鸦胆子苦素E的抗HIV-1活性目的:评价鸦胆子苦素E(Brucine E)的抗HIV-1活性。方法:通过HIV-1致MT2细胞合胞体形成的作用,评价受试化合物的抗HIV-1活性;通过TZM-bl细胞-HIV-1IIIB感染模型的Luciferase assay,评价该化合物对HIV-1感染的抑制活性,并计算其半数抑制量IC50;以MT2细胞-HIV-1IIIB感染模型,通过检测培养上清p24与细胞HIV-1 RNA,评价该化合物抗HIV-1活性,以p24抑制率计算其抑制活性IC50的化合物浓度;通过公式CC50/IC50计算该化合物的治疗指数TI50。结果:形态学结果显示,药物浓度>80μM时,bruceine能完全抑制合胞体的形成;TZM-bl荧光检测显示,该化合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79.76μM(95%可信区间:61.37 to 103.7μM),治疗指数(therapic index,TI)为13.39(TI=988.1/79.76);MT2细胞-HIV-1IIIB感染模型,结果显示,该化和物对p24的抑制浓度IC50为34.55μM(95%可信区间:30.48 to 39.17μM),治疗指数(therapic index,TI)为19.43(TI=1312/37.97)。结论:该化合物具有抑制病毒所致合胞体形成的作用及抑制HIV-1复制的活性。第叁部分Brucine E抑制HIV-1复制的作用环节研究目的:深入了解该化合物抑制HIV-1复制的作用环节。方法:用TOA实验判断化合物的作用环节;进一步用感染前抑制实验,判断该化合物对进入环节的影响;用急性感染模型TZM-bl细胞判断其对急性感染的整合前环节的影响;用MT2稳定感染细胞判断该化合物对病毒复制整合后事件的影响;用逆转录酶、蛋白酶的活性抑制实验,判断该化合物对病毒复制关键酶的影响。结果:TOA实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病毒复制的早期及晚期阶段均能发挥抑制作用。该化合物对病毒的进入环节并不产生影响;TZM-bl细胞的Luciferase assay实验也证实该化合物对病毒复制的早期事件具有抑制作用。逆转录酶和蛋白酶的活性抑制实验结果表明,Bruceine E对该酶的抑制活性IC50为116.8μM(95%IC50:93.88 to 145.2),对蛋白酶的抑制活性在160μM时的抑制率为21.64%(对照组lopinavire为30.13%)。晚期抑制效应通过稳定感染抑制实验进一步证实。结论:Bruceine E对HIV-1复制的早期和晚期阶段均产生抑制效应,其机制与对逆转录酶和蛋白酶的抑制活性有关。第四部分:Bruceine E对HIV-1复制相关的细胞基因表达影响目的:评价bruceine E对HIV-1复制相关的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PCR array法检测与HIV复制有关的84种细胞基因在bruceine E处理前后的差异化表达。结果:8个基因上调表达:APOBEC3F、APOBEC3G、CDK7、CXCR4、GADD45A、HTATSF1、IFNG、NFKBIA,以GADD45A和IFNG表达差异最大,上调表达超过5倍。17个基因表达下调:APEX1、BCL11B、CASP3、CASP8、CCL2、CCL4、CCL5、CD4、CR2、EP300、FOS、HMGA1、STAT1、STAT3、TNF、TNFSF10、TRIM5,有7个基因表达表达下调超过80%,其中又以CCL4、CCL5、CR2基因的表达下降最显着,表达下降均超过90%。其中与病毒复制最相关的是抗HIV天然免疫因子APOBEC,在与病毒进入有关的基因以及与细胞增殖与凋亡有关的基因中,既呈现出上调也呈现出下调,而与转录有关的基因主要呈现下调表达。结论:化合物bruceine E对细胞基因表达方面可能主要是通过诱导抗HIV天然免疫因子APOBEC蛋白表达以及抑制转录因子的基因表达而进一步发挥抑制HIV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期刊2017-05-01)
蓝丽华[2](2016)在《鸦胆子提取物抗鸡球虫病效果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鸡球虫病是鸡常见的寄生虫病,危害严重,每年对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该病防治工作的开展主要依靠药物,但是随着虫株耐药性的产生,部分抗球虫药物的效果大大降低甚至完全失效,因此发现新的药物刻不容缓。药用植物鸦胆子具有抗癌、抗阿米巴原虫、抗巴贝斯虫和抗疟疾等多种功效,但其抗球虫活性仍有待研究。本研究通过人工感染鸡球虫病模型评价鸦胆子提取物的体内治疗效果,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在体外检测鸦胆子提取物对球虫增殖的影响,并运用电子显微镜观察鸦胆子处理对卵囊或子孢子形态及超微结构的改变,初步探索鸦胆子提取物的抗球虫作用机制。一、鸦胆子提取物制备及化学成分鉴定为制备实验所需的鸦胆子提取物,本试验运用薄层色谱法对药用植物进行理化鉴定,通过乙醇回流法结合萃取方法制备鸦胆子提取物,并采用气象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中的提取物鸦胆子油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形态学观察及理化鉴定结果表明,实验材料为苦木科植物Brucea javanica(L.)Merr.成熟干燥的果实。实验制备了叁种鸦胆子提取物,分别为石油醚提取物(Brucea javanica petroleum ether extract,BJ-PE)、乙醇提取物(Brucea javanica ethonal extract,BJ-EE)和水提物(Brucea javanica water extract,BJ-WE),GC-MS 分析结果表明鸦胆子油(即石油醚提取物)主要包含油酸等长链的脂肪酸、脂肪醇类化合物以及少量芳香族挥发性成分。二、鸦胆子醇提物对鸡球虫病的治疗作用研究为明确鸦胆子提取物对鸡球虫病的治疗作用,实验一将鸡分为5组:鸦胆子酵提物实验组(2.5g及5g生药每千克饲料)、常山酮阳性对照组、感染不给药组和不感染不给药组,每组10只鸡,攻虫后检测鸡便血、粪便卵囊数量和组织病变程度。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鸡只的血便排出量和病变计分显着降低(P<0.05),但体重变化不显着,且抗球虫指数最高仅为131,显示轻度抗球虫效果。基于上述结果设计实验二,增设较高剂量的鸦胆子酵提物组(10 g生药每千克饲料),每组10只鸡,检测指标同上。结果显示增设的高剂量给药组抗球虫指数最高可达146,具有中等强度的抗球虫效果。在实验二的基础上,将实验叁每组鸡数量扩大至20只,检测相关指标。结果进一步显示,鸦胆子醇提物能有效减少鸡血便的产生,降低卵囊排出量和盲肠中第二代裂殖体的数量,减轻盲肠病变程度,且对病鸡体重增重无显着影响;低、中、高剂量下抗球虫指数分别为154、161和155,达到了中等或良好的抗球虫效果。综上,本试验表明鸦胆子醇提物具有显着的抗鸡球虫作用,可作为抗鸡球虫病的候选药物作进一步研究。叁、鸦胆子醇提物与鸦胆子素-D体外抗球虫活性研究为研究鸦胆子醇提物(BJ-EE)和鸦胆子特征性化合物鸦胆子素-D(Bruceine-D)的体外抗球虫活性,本试验利用MDBK细胞系建立柔嫩艾美耳球虫的体外培养体系,采用MTT法测定BJ-EE和Bruceine-D对MDBK细胞的毒性,并基于上述试验结果明确了体外抗球虫实验采用的药物浓度分别为BJ-EE(2、1、0.5、0.25 和 0.125 μg/ml)、Bruceine-D(0.8、0.4、0.2、0.1 和 0.05 μg/ml),药物作用时间分别为24 h、48 h和65 h。实验结果显示,BJ-EE(2 μg/ml)和Bruceine-D(0.8 μg/ml)作用于细胞65h时,细胞存活率在90%以上;与对照组相比,BJ-EE实验组中球虫DNA增殖量显着降低,Bruceine-D除48 h、0.05 μg/ml实验组均表现出了显着差异,即具有抑制球虫增殖的作用;且球虫DNA增殖量在48 h和65 h时呈现药物剂量依赖性,即药物浓度越高则球虫的增殖量越低。综上所述,BJ-EE和Bruceine-D在体外具有良好的抗球虫活性。四、鸦胆子提取物抗鸡球虫病作用机制初步探索为明确鸦胆子提取物治疗鸡球虫病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使用不同浓度的石油醚提取物(BJ-PE)、乙醇提取物(BJ-EE)、水提物(BJ-WE)和Bruceine-D孵育处理未孢子化卵囊,并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作用后球虫子孢子形态和超微结构的改变。观察可见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和Bruceine-D均表现出抑制卵囊孢子化的作用;乙醇提取物和Bruceine-D处理后的子孢子呈现皱缩、变圆、变短、细胞轮廓模糊、细胞膜破裂的现象,且胞内细胞器排列混乱,细胞结构扭曲,呈现病态的哑铃型。该结果表明鸦胆子对球虫卵囊孢子化具有轻微抑制作用,并在子孢子阶段具有比较显着的杀伤作用。因此,鸦胆子提取物抗球虫作用可能集中于子孢子阶段。综上所述,本实验制备了鸦胆子石油醚提取物(油)、乙醇提取物和水提物,其中鸦胆子油主要含有油酸等脂肪酸类或脂肪醇类化合物;鸦胆子提取物具有抗鸡球虫病的作用,抗球虫效果可达中等或良好;鸦胆子醇提物和Bruceine-D对体外培养球虫的DNA增殖有抑制作用;提取物对球虫子孢子阶段具有明显杀伤作用,但具体作用机理还需深入研究。该研究为抗球虫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6-10-25)
蓝丽华,左保杏子,丁豪杰,黄艳,陈学秋[3](2015)在《鸦胆子提取物BJ-1抗鸡球虫病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鸦胆子提取物BJ-1具有抗多种原虫的作用,但是关于其潜在的抗球虫作用尚未有研究报道。为研究BJ-1对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引起的肉鸡球虫病的治疗作用,我们制备了BJ-1饲料预混剂。将SPF级肉鸡分为6组,分别为添加0.25%、0.5%和1%的BJ-1预混剂组,常山酮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鸡饲喂基础日粮,常山酮组添加量则为3 ppm。除阴性对照组外,每只鸡经口感染28,000个成熟的E.tenella卵囊。结果显示:鸦胆子提取物BJ-1能显着减少感染鸡只的血便,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剂量越高,血便排出量越少;在所研究的剂量下,BJ-1对肉鸡增重没有影响;BJ-1还可显着改善病鸡盲肠的形态,减少萎缩程度;组织学检查发现给予该提取物后,病鸡体内虫荷显着降低。根据成活率、相对增重率、卵囊值和病变值计算抗球虫指数,添加0.25%、0.5%和1%BJ-1提取物的各组抗球虫指数分别达到了154,161和155。综上所述,鸦胆子提取物BJ-1不仅具有一定的抑制球虫生长的作用,还能够改善病鸡的临床症状,0.5%的添加量达到了中等抗球虫效果,可以用作肉鸡球虫病的防治。(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第十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5-07-25)
陈振东,黎柳锋,曾宪儒,秦健[4](2015)在《中药植物鸦胆子提取物对小菜蛾的拒食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中药植物鸦胆子提取物对小菜蛾的拒食活性,为其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分别用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对鸦胆子甲醇提取物进行萃取,采用非选择性叶碟法测定各萃取物对小菜蛾的拒食活性。[结果]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对鸦胆子甲醇提取物的萃取率分别为0.50%、0.73%、2.10%;在10 mg/ml质量浓度下,氯仿萃取物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活性明显高于其他组分萃取物,其24、48 h的拒食率分别为91.95%和92.61%。[结论]试验结果为鸦胆子各种杀虫活性成分的进一步分离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13期)
田桂英,谢荣辉[5](2011)在《鸦胆子提取物对S_(180)小鼠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鸦胆子提取物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腋下S180实体瘤模型,观察不同剂量鸦胆子提取物对小鼠抑瘤率及对免疫器官的影响;建立小鼠S180腹水瘤模型,观察不同剂量鸦胆子提取物对小鼠生存期的影响。结果鸦胆子提取物中、高剂量能明显抑制S180实体瘤的生长(P<0.05);抑瘤率分别为20.4%和24.6%。鸦胆子提取物低、中剂量可以延长S180腹水瘤小鼠的生存期(P<0.05),延长率为21%和18.5%。结论鸦胆子提取物有一定抗肿瘤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肿瘤药学》期刊2011年03期)
程富胜,胡振英,辛蕊华,罗永江,董鹏程[6](2010)在《鸦胆子提取物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内NO-cGMP转导系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鸦胆子味苦,性寒,有毒,传统上治疗休息痢和疟疾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鸦胆子具有杀灭阿米巴原虫、抗疟、抗寄生虫、抗肿瘤、降低血压等作用[1]。一氧化氮(NO)的基本生物学作用之一是在细胞间信息交换中起作用。研究表明,是NO作用于靶细胞并在鸟苷酸环化酶(GC)(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杂志》期刊2010年11期)
史艳芬,李晶,李玉林,李荣贵[7](2009)在《鸦胆子乙醇提取物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介导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鸦胆子乙醇提取物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介导细胞迁移的影响,阐明其起作用的有效成分。方法:用脂质体介导的细胞转染技术将人PDGFRβ表达载体转染体外培养的不表达PDGFRβ的PAE细胞,G418抗性筛选建立稳定转染的细胞株,采用RT-PCR法检测PDGFRβ的表达;用细胞损伤修复实验观察细胞损伤24 h完全修复所需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最低浓度;划痕实验观察加入不同浓度鸦胆子乙醇提取物24 h后,计算细胞迁移的抑制率及鸦胆子发挥抑制作用的主要成分溶于乙醇溶液的浓度。结果:RT-PCR检测转染组细胞表达PDGFRβ;细胞损伤修复实验检测细胞损伤24 h完全修复所需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最低浓度为10μg.L-1;划痕实验检测随着鸦胆子乙醇提取物(70%乙醇溶液)浓度的增加,对细胞迁移的抑制率增加(P<0.05),呈剂量效应关系;50%乙醇提取物和25%乙醇提取物(浓度≤10μg.L-1)对细胞迁移抑制不明显,鸦胆子乙醇提取物浓度>10μg.L-1主要导致细胞死亡。结论:鸦胆子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DGFRβ介导的细胞迁移来实现的,其发挥作用的主要成分更易溶于70%的乙醇溶液中。(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09年04期)
骆焱平,卢远倩,符悦冠[8](2009)在《鸦胆子提取物对斜纹夜蛾拒食作用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鸦胆子提取物对斜纹夜蛾3龄和5龄幼虫的拒食活性。结果表明,鸦胆子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幼虫具有较好的拒食活性。当浓度为0.5mg/mL时,对斜纹夜蛾3龄、5龄幼虫的拒食活性稍强于0.1mg/mL印楝素的拒食活性;24h的拒食活性测定中,3龄和5龄幼虫的非选择性AFC50分别为0.0374mg/mL和0.0370mg/mL;选择性AFC50分别为0.0320mg/mL和0.0230mg/mL,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本文来源于《现代农药》期刊2009年02期)
商显坤,韦德卫,周兴华,曾涛,曾宪儒[9](2008)在《鸦胆子提取物对烟蚜的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植物源农药不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的优点,测定了有毒植物鸦胆子叶、枝条、种子提取物对烟蚜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3个部位的甲醇提取物对烟蚜均有较高的触杀活性,其中鸦胆子种子提取物的活性最高,处理48 h后的校正死亡率为98.79%;在胃毒及选择性忌避活性测定中,鸦胆子叶提取物对烟蚜的胃毒活性最大,处理48 h后的校正死亡率达87.11%,处理24 h后的选择性忌避率为85.94%。(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曾宪儒,曾涛,黎柳锋,韩美丽[10](2008)在《鸦胆子愈伤组织提取物的杀虫活性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screening of cell lines producing secondary metabolites of Brucea javanica(L.)Merr.[Method] The insecticidal activities of the extracts from branch and 3 different types of calluses of Brucea javanica(L.)Merr.was detected through methods of leaf disc and potted seedlings against the diamond back moth.[Result] Extracts from four kinds of Brucea javanica(L.)Merr.tissues assumed both the activities of antifeedant and oviposition deterrency against the diamond back moth.Antifeedant effect of extracts was in turn the callus C< callus B< callus A< branches.Oviposition deterrency activity of the extracts was in turn the callus A> branch > callus B>callus C.The insecticidal activities of callus A and B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allus C.[Conclus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secticidal activity of callus and its growth rate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本文来源于《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2008年04期)
鸦胆子提取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鸡球虫病是鸡常见的寄生虫病,危害严重,每年对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该病防治工作的开展主要依靠药物,但是随着虫株耐药性的产生,部分抗球虫药物的效果大大降低甚至完全失效,因此发现新的药物刻不容缓。药用植物鸦胆子具有抗癌、抗阿米巴原虫、抗巴贝斯虫和抗疟疾等多种功效,但其抗球虫活性仍有待研究。本研究通过人工感染鸡球虫病模型评价鸦胆子提取物的体内治疗效果,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在体外检测鸦胆子提取物对球虫增殖的影响,并运用电子显微镜观察鸦胆子处理对卵囊或子孢子形态及超微结构的改变,初步探索鸦胆子提取物的抗球虫作用机制。一、鸦胆子提取物制备及化学成分鉴定为制备实验所需的鸦胆子提取物,本试验运用薄层色谱法对药用植物进行理化鉴定,通过乙醇回流法结合萃取方法制备鸦胆子提取物,并采用气象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中的提取物鸦胆子油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形态学观察及理化鉴定结果表明,实验材料为苦木科植物Brucea javanica(L.)Merr.成熟干燥的果实。实验制备了叁种鸦胆子提取物,分别为石油醚提取物(Brucea javanica petroleum ether extract,BJ-PE)、乙醇提取物(Brucea javanica ethonal extract,BJ-EE)和水提物(Brucea javanica water extract,BJ-WE),GC-MS 分析结果表明鸦胆子油(即石油醚提取物)主要包含油酸等长链的脂肪酸、脂肪醇类化合物以及少量芳香族挥发性成分。二、鸦胆子醇提物对鸡球虫病的治疗作用研究为明确鸦胆子提取物对鸡球虫病的治疗作用,实验一将鸡分为5组:鸦胆子酵提物实验组(2.5g及5g生药每千克饲料)、常山酮阳性对照组、感染不给药组和不感染不给药组,每组10只鸡,攻虫后检测鸡便血、粪便卵囊数量和组织病变程度。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鸡只的血便排出量和病变计分显着降低(P<0.05),但体重变化不显着,且抗球虫指数最高仅为131,显示轻度抗球虫效果。基于上述结果设计实验二,增设较高剂量的鸦胆子酵提物组(10 g生药每千克饲料),每组10只鸡,检测指标同上。结果显示增设的高剂量给药组抗球虫指数最高可达146,具有中等强度的抗球虫效果。在实验二的基础上,将实验叁每组鸡数量扩大至20只,检测相关指标。结果进一步显示,鸦胆子醇提物能有效减少鸡血便的产生,降低卵囊排出量和盲肠中第二代裂殖体的数量,减轻盲肠病变程度,且对病鸡体重增重无显着影响;低、中、高剂量下抗球虫指数分别为154、161和155,达到了中等或良好的抗球虫效果。综上,本试验表明鸦胆子醇提物具有显着的抗鸡球虫作用,可作为抗鸡球虫病的候选药物作进一步研究。叁、鸦胆子醇提物与鸦胆子素-D体外抗球虫活性研究为研究鸦胆子醇提物(BJ-EE)和鸦胆子特征性化合物鸦胆子素-D(Bruceine-D)的体外抗球虫活性,本试验利用MDBK细胞系建立柔嫩艾美耳球虫的体外培养体系,采用MTT法测定BJ-EE和Bruceine-D对MDBK细胞的毒性,并基于上述试验结果明确了体外抗球虫实验采用的药物浓度分别为BJ-EE(2、1、0.5、0.25 和 0.125 μg/ml)、Bruceine-D(0.8、0.4、0.2、0.1 和 0.05 μg/ml),药物作用时间分别为24 h、48 h和65 h。实验结果显示,BJ-EE(2 μg/ml)和Bruceine-D(0.8 μg/ml)作用于细胞65h时,细胞存活率在90%以上;与对照组相比,BJ-EE实验组中球虫DNA增殖量显着降低,Bruceine-D除48 h、0.05 μg/ml实验组均表现出了显着差异,即具有抑制球虫增殖的作用;且球虫DNA增殖量在48 h和65 h时呈现药物剂量依赖性,即药物浓度越高则球虫的增殖量越低。综上所述,BJ-EE和Bruceine-D在体外具有良好的抗球虫活性。四、鸦胆子提取物抗鸡球虫病作用机制初步探索为明确鸦胆子提取物治疗鸡球虫病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使用不同浓度的石油醚提取物(BJ-PE)、乙醇提取物(BJ-EE)、水提物(BJ-WE)和Bruceine-D孵育处理未孢子化卵囊,并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作用后球虫子孢子形态和超微结构的改变。观察可见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和Bruceine-D均表现出抑制卵囊孢子化的作用;乙醇提取物和Bruceine-D处理后的子孢子呈现皱缩、变圆、变短、细胞轮廓模糊、细胞膜破裂的现象,且胞内细胞器排列混乱,细胞结构扭曲,呈现病态的哑铃型。该结果表明鸦胆子对球虫卵囊孢子化具有轻微抑制作用,并在子孢子阶段具有比较显着的杀伤作用。因此,鸦胆子提取物抗球虫作用可能集中于子孢子阶段。综上所述,本实验制备了鸦胆子石油醚提取物(油)、乙醇提取物和水提物,其中鸦胆子油主要含有油酸等脂肪酸类或脂肪醇类化合物;鸦胆子提取物具有抗鸡球虫病的作用,抗球虫效果可达中等或良好;鸦胆子醇提物和Bruceine-D对体外培养球虫的DNA增殖有抑制作用;提取物对球虫子孢子阶段具有明显杀伤作用,但具体作用机理还需深入研究。该研究为抗球虫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鸦胆子提取物论文参考文献
[1].牟联军.鸦胆子提取物鸦胆子苦素E(BruceineE)的抗HIV-1活性及机制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7
[2].蓝丽华.鸦胆子提取物抗鸡球虫病效果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6
[3].蓝丽华,左保杏子,丁豪杰,黄艳,陈学秋.鸦胆子提取物BJ-1抗鸡球虫病作用研究[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第十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5
[4].陈振东,黎柳锋,曾宪儒,秦健.中药植物鸦胆子提取物对小菜蛾的拒食活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
[5].田桂英,谢荣辉.鸦胆子提取物对S_(180)小鼠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J].肿瘤药学.2011
[6].程富胜,胡振英,辛蕊华,罗永江,董鹏程.鸦胆子提取物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内NO-cGMP转导系统的影响[J].中国兽医杂志.2010
[7].史艳芬,李晶,李玉林,李荣贵.鸦胆子乙醇提取物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介导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
[8].骆焱平,卢远倩,符悦冠.鸦胆子提取物对斜纹夜蛾拒食作用的初步研究[J].现代农药.2009
[9].商显坤,韦德卫,周兴华,曾涛,曾宪儒.鸦胆子提取物对烟蚜的生物活性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8
[10].曾宪儒,曾涛,黎柳锋,韩美丽.鸦胆子愈伤组织提取物的杀虫活性研究(英文)[J].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