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外交论文-张强国

田中外交论文-张强国

导读:本文包含了田中外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张学良,田中外交

田中外交论文文献综述

张强国[1](2013)在《张学良与“田中外交”关系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张学良将军在其父张作霖被炸死后主政东北,顺应时代进步和国家统一潮流,冲破对华实施强力政策以求巩固和扩大"满蒙特殊地位和权益"的田中外交,义无反顾,改旗易帜,采用拖延、回避乃至清除内奸等灵活的外交手段,挫败日本帝国主义企图通过外交手段达到阻止易帜、获取商租权以及签订"山本—张作霖密约"等扩大对东北侵略的图谋,致使田中内阁倒台。(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杨悦心[2](2010)在《田中义一内阁时期对华强硬外交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战结束后,战火硝烟的退去没有让这个世界冷静下来,各国在华盛顿体系的缝隙间游走,从局部开始冲突不断,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似乎也在蕴酿之中。对于中国来说,此时内部正在进行着国民革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行动已不再无拘无束。日本对于中国政治的干涉也已不似从前赤裸裸的粗暴干涉,而是由1924年出任外相的币原喜重郎给这种干涉披上了一层“和平”的外衣。这种标榜着“绝对不干涉中国内政”的“币原外交”,在1927年走到了尽头。田中义一1927年4月组阁任首相并兼任外相,其任期内的对华“强硬外交”及“积极政策”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很大冲击。1927年田中义一出兵山东,后召开东方会议。会议以田中的总结报告《对华政策纲领》作为结论,勾画出田中内阁企图攫取“满蒙”,加快实现大陆政策,和武力侵华的“积极政策”的基本轮廓,成为后来日本侵略中国和亚洲的理论根据。而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田中义一与吉田茂、森恪等人在对华强硬论上找到了共同点,于是一系列重大的武力侵华行动也由此展开,也便有了其后对中国的第二、叁次出兵及“皇姑屯事件”发生。本文就1927年田中义一上台至其1929年下台期间的满蒙问题与出兵山东事件展开论述,旨在深层发掘并细化田中义一内阁对华外交政策的制订、实施过程,探讨田中对华强硬政策的实质,以期使田中“对华积极外交”的研究更为详尽,细节更加客观并突出。(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0-06-01)

宋开友[3](2005)在《20世纪20年代日本对华外交之逆转:从币原到田中》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政局和远东局势剧烈动荡的北伐战争时期,日本外相币原喜重郎凭借对中国政情的准确情报,主导了美英的事件处理政策,成功地分化了武汉国民政府。如果沿着这条道路继续走下去,更大的成功也是可以期待的。但币原外交在日本国内并没有得到谅解。继任的田中内阁转而实行强硬的对华出兵干涉政策,终于酿成济南“五叁”惨案。从币原到田中是一场远东国际格局大变动的预演。(本文来源于《江海学刊》期刊2005年02期)

盖莉[4](2000)在《试析日本从币原到田中的对华外交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明治维新以后 ,在对外政策上推行了一条侵略、扩张的路线 ,尽管其外交手法不断发生变化 ,但最终目标却始终未变 ,即企图建立一个称霸亚洲和世界的大日本帝国。本世纪 2 0年代中、后期日本对华所推行的“币原外交”和“田中外交”即是实现这一总目标的具体体现。本文分析了 2 0年代中、后期日本对华外交变化的原因、特点 ,揭露其对华政策之实质。(本文来源于《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期刊2000年02期)

盖莉[5](1992)在《从币原到田中——试析20年代中、后期日本对华外交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在对外政策上推行了一条侵略、扩张的路线,尽管随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因素的不同,其外交手法不断发生变化,但其最终目标却始终未变,即企图建立一个称霸亚洲和世界的大日本帝国。本世纪20年代中、后期日本对华所推行的“币原外交”和“田中外交”即是实现这一总目标的具体体现。本文分析了20年代中、后期日本对华外交变化的原因、特点,披露了其对华侵略政策之实质。(本文来源于《滨州师专学报》期刊1992年01期)

郑毅[6](1989)在《吉田茂与“田中外交”关系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吉田茂作为日本当代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主要得力于他在战后长期担任日本内阁首相时,为全面重建日本、尤其是为复兴日本经济上所做出的历史性功绩,但,吉田茂在战前作为日本的职业外交官、着名的“中国通”,其与“田中外交”的关系,却未曾引起今人的重视,因而有关研究成果也不多(本文来源于《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1989年02期)

沈予,谢雪桥[7](1988)在《“田中外交”的对华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不久,日本长州阀首领、政友会总裁田中义一在金融危机中上台.田中内阁召开东方会议,推行侵华"积极政策".国外有些史学论着认为:东方会议"与其说是制定新政策的会议,倒不如说是一次官员们交换情报的会议";田中首相在会议上提出的《对华政策纲领》"没有包含什么日本政策上有启示的新方针".本文试图剖析田中义一内阁的对华政策,论证1927-1929年"田中外交"的主要特征就在于制定了将东叁省从中国肢解出去,置于日本统治之下的方针,而东方会议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武力攫取"满蒙'的新阶段.(本文来源于《历史研究》期刊1988年01期)

田中外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战结束后,战火硝烟的退去没有让这个世界冷静下来,各国在华盛顿体系的缝隙间游走,从局部开始冲突不断,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似乎也在蕴酿之中。对于中国来说,此时内部正在进行着国民革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行动已不再无拘无束。日本对于中国政治的干涉也已不似从前赤裸裸的粗暴干涉,而是由1924年出任外相的币原喜重郎给这种干涉披上了一层“和平”的外衣。这种标榜着“绝对不干涉中国内政”的“币原外交”,在1927年走到了尽头。田中义一1927年4月组阁任首相并兼任外相,其任期内的对华“强硬外交”及“积极政策”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很大冲击。1927年田中义一出兵山东,后召开东方会议。会议以田中的总结报告《对华政策纲领》作为结论,勾画出田中内阁企图攫取“满蒙”,加快实现大陆政策,和武力侵华的“积极政策”的基本轮廓,成为后来日本侵略中国和亚洲的理论根据。而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田中义一与吉田茂、森恪等人在对华强硬论上找到了共同点,于是一系列重大的武力侵华行动也由此展开,也便有了其后对中国的第二、叁次出兵及“皇姑屯事件”发生。本文就1927年田中义一上台至其1929年下台期间的满蒙问题与出兵山东事件展开论述,旨在深层发掘并细化田中义一内阁对华外交政策的制订、实施过程,探讨田中对华强硬政策的实质,以期使田中“对华积极外交”的研究更为详尽,细节更加客观并突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田中外交论文参考文献

[1].张强国.张学良与“田中外交”关系初探[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

[2].杨悦心.田中义一内阁时期对华强硬外交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2010

[3].宋开友.20世纪20年代日本对华外交之逆转:从币原到田中[J].江海学刊.2005

[4].盖莉.试析日本从币原到田中的对华外交政策[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0

[5].盖莉.从币原到田中——试析20年代中、后期日本对华外交政策[J].滨州师专学报.1992

[6].郑毅.吉田茂与“田中外交”关系论[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

[7].沈予,谢雪桥.“田中外交”的对华政策[J].历史研究.1988

标签:;  ;  

田中外交论文-张强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