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北育出小麦新品系(论文文献综述)
陈振江[1](2021)在《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共生体新品系耐低氮胁迫的研究》文中指出利用内生真菌进行禾草种质创新和品种选育在我国尚属空白。本论文以携带Epichlo?festucae var.lolii内生真菌的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为基础材料,通过多年的温室和大田试验,筛选获得了内生真菌带菌率高和农艺性状优良的新材料(E+),并对内生真菌提高黑麦草新材料耐低氮、通过枯落物添加等方式增加土壤养分的生理与分子机理进行了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高内生真菌带菌率单株的筛选流程和获得了一个高内生真菌带菌率和优良农艺性状的新材料(E+)。经连续3年的田间筛选和室内检测,E+群体的茎髓和种子内生真菌平均带菌率分别是93.6%和96.5%。群体平均分蘖数,冠幅和穗数分别为206个,48.3 cm和186.6穗。相对于对照材料(E-),新材料(E+)枯黄期晚、返青期早、越冬率高。2.明确了内生真菌侵染在短时间(45 d-90 d)内提高新材料(E+)在低肥力条件下生长和存活的机制。内生真菌侵染显着提高了低肥力条件下新材料的存活率、根系代谢活性、叶片和根系干重、及叶片和根系碳、氮和磷含量(P<0.05),进而提高了宿主存活率。此外,E+植株钾、钙、镁、铁、锰、锌和铜的含量显着高于E-植株(P>0.05)。3.明确了高内生真菌带菌率对新材料在低肥力条件下氨基酸代谢和内源激素分泌的影响。低肥力胁迫45 d,E+植物体内的天门冬氨酸、脯氨酸、丝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和总氨基酸含量显着高于E-植物(P<0.05),而内生真菌侵染对苏氨酸、谷氨酸、胱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络氨酸和组氨酸的影响不显着(P>0.05)。低肥力胁迫45d和90 d,E+植株细胞分裂素和吲哚乙酸含量比E-植物分别提高了33.46%、34.26%和16.71%、23.06%。内生真菌的侵染显着降低了低氮胁迫条件下宿主黑麦草体内脱落酸的含量(P<0.05),但显着增加了赤霉素的含量(P<0.05)。4.明确了低氮胁迫条件下内生真菌通过调控宿主及其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中参与硝化、反硝化和固氮作用的基因丰度和多样性提高了新材料(E+)的生长和生物量。内生真菌侵染降低了新材料在低氮胁迫条件下叶片的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和根系全磷含量。内生真菌侵染显着增加了对根际土壤氢离子、硫离子、有机碳、铵态氮、硝态氮和全磷含量的积累(P<0.05),而显着降低了低氮胁迫条件下其生境p H、碳氮比和一氧化二氮的排放(P<0.05),进而改变了宿主植物生物量的分配。在0.05 mol/L氮处理下,内生真菌侵染显着增加了宿主根际土壤中nif H和nos Z功能基因的相对丰度(P<0.05),增加了AOB-amo A、nif H、nir K和nos Z功能基因群落的多样性(P<0.05),但显着降低了nir K功能基因的相对丰度(P<0.05)。5.明确了内生真菌侵染通过改变枯落物质量,进而增加了土壤养分和土壤氮循环基因的丰度和多样性,进而提高了土壤养分(有机碳含量)。内生真菌的侵染改变了黑麦草植物的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与不含内生真菌的黑麦草枯落物返田相比,含有内生真菌的多年生黑麦草枯落物返田显着增加了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和全磷含量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氮(MBN)含量(P<0.05),显着降低了土壤p H(P<0.05)。含有内生真菌的多年生黑麦草枯落物返田显着增加了参与土壤硝化作用的AOB-amo A功能基因群落在S1和S3返田次数下的绝对丰度(P<0.05),显着降低了S1和S3返田次数下的nir K功能基因的绝对丰度和S3返田次数下的nir K功能基因的多样性(P<0.05),及S1、S2和S3次数下的nos Z功能基因的绝对丰度和S1返田次数下的nos Z功能基因的多样性(P<0.05)。本研究获得了我国第一个高内生真菌带菌率、优良农艺性状和耐低氮的坪用型多年生黑麦草新品系,初步明确了内生真菌提高黑麦草新品系在低氮胁迫下生长和存活及增加土壤养分的机制,今后需进一步探讨内生真菌自身和宿主之间的营养分配机制,进一步为新品系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屈璐璐[2](2020)在《白三叶新品系品种比较及其抗寒性的生理学基础》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以白三叶新品系(Trifolium repens)、海法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cv.haifa)和雷司令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cv.Riesling)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各品种的比较,以期揭示白三叶新品系的特征特性,并通过室内和田间自然低温胁迫对白三叶新品系叶片和根抗寒性的生理学基础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白三叶新品系叶量丰富,茎干细,叶柄细,叶片属于小叶型;株高、生长速度、再生性、千粒重和茎叶比均小于对照;草质细嫩,叶绿素含量高,营养丰富。2.白三叶新品系越冬率高达94.13%,显着高于对照品种(P<0.05),且株高越矮,茎干越细,叶片越小,越冬率越高。3.室内低温胁迫下,叶片和根系的抗寒规律一致,供试白三叶材料的叶片和根抗寒性强弱依次为白三叶新品系>海法>雷司令。可溶性糖是鉴定白三叶新品系叶片和根抗寒性能的最重要指标,其次是可溶性蛋白、超氧物歧化酶、相对电导率。4.田间自然低温胁迫下,叶片和根的抗寒性排序规律略有差异。白三叶叶片抗寒能力大小依次为:白三叶新品系>海法白三叶>雷司令白三叶,根抗寒能力大小依次为:白三叶新品系>雷司令白三叶>海法白三叶。相对电导率是鉴定白三叶新品系叶片抗寒性能的最重要指标,其次是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超氧物歧化酶;游离脯氨酸是鉴定白三叶新品系根抗寒性能的最重要指标,其次是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相对电导率。
杨军丽[3](2020)在《小黑麦与冬黑麦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及SSR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黑麦(Secale cereale L.)是小麦(Triticum aeistvum L.)的近缘物种之一,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小麦遗传育种改良方面具有重要贡献。小黑麦(Triticale)由小麦属(Triticum)与黑麦属(Secale)植物经属间杂交及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双二倍体新物种,遗传了双亲的抗逆性、适应性及蛋白质含量高等优良性状,为粮饲兼用型的新作物。本研究以中饲232(AABBRR,2n=6x=42)、鉴3(AABBRR,2n=6x=42)等5种六倍体小黑麦品种分别与俄罗斯冬黑麦(R0R0,2n=2x=14)进行杂交,对杂种F1F2代进行田间农艺性状调查、细胞遗传学分析及分子标记检测等,观察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变化及构成情况,鉴定外源遗传物质的导入,旨在选育出能够在哈尔滨地区顺利越冬的冬性小黑麦中间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20182019连续两年,利用5种六倍体小黑麦品种分别与俄罗斯冬黑麦共杂交406穗,获得F1杂交种1100粒,平均杂交结实率在8.31%25.51%范围之间,籽粒饱满度低。杂种F1、F2和F3经田间种植,共获得可在哈尔滨地区顺利越冬的材料12份;杂种农艺性状较亲本相比类型丰富,表现为田间长势茂盛、抗逆性强、多分蘖(最多有效分蘖36个)、大穗(最长17.23cm)且穗底部多花等特点。杂种F1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在2542条范围内,21份为42条染色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普遍存在69个二价体,单价体数目616个之间。杂种F2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在2942条范围之间。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鉴定结果表明,4份杂种F2中含有14条冬黑麦染色体。利用96对黑麦SSR引物对冬黑麦基因组进行扩增,共筛选出4对冬黑麦特异性SSR引物,分别为引物SCM120、SCM102、SCM9和SCM69,可用于检测杂种后代中的R0R0染色体遗传成分。本研究为丰富和改良黑龙江省麦类作物资源提供了材料基础,为发掘黑麦中优异的抗寒基因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艳青,卢文洁,李春花,尹桂芳,孙道旺,王莉花[4](2019)在《10个藜麦新品系主要农艺性状分析与综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筛选适宜昆明地区种植的藜麦新品系,为昆明及周边地区发展藜麦生产提供优良品种。【方法】以本课题组前期试验筛选出的10个藜麦新品系为试验材料,2017年在昆明安宁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利用方差分析、简单相关性分析和隶属函数值法对参试藜麦新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0个参试藜麦新品系的产量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下同),产量排序为QA008>QA067>QA020>QA016>QA014>QA046>QA082>QA087>QA098>QA037,其中前6个新品系的产量高于平均产量(958.33 kg/ha)。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藜麦产量极显着相关的性状依次为倒折率、株高、茎粗、单株粒重、主茎分枝数和主花序长。10个藜麦新品系按平均隶属函数值排序为QA008>QA067>QA014>QA046>QA087>QA020>QA016>QA082>QA098>QA037;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为1.5时将10个藜麦新品系划分为四大类,其中第Ⅲ类(QA008)综合表现最好,第Ⅱ类(QA014和QA067)综合表现较好,第Ⅰ类(QA016、QA020、QA046、QA082、QA087和QA098)综合表现居中,第Ⅳ类(QA037)综合表现最差。【结论】10个参试藜麦新品系中,QA008、QA014和QA067的综合表现优良,适宜在昆明地区及周边生态环境相似地区推广种植。
韩雪冰[5](2017)在《不同小麦新品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种植面积仅次于玉米和水稻,小麦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对促进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有重要作用。栽培措施和品种改良是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途径,其中品种改良对小麦产量提高的贡献率为50%左右。陕西省作为我国小麦的主产区之一,具有丰富的地方品种种质资源,具有培育高产优质小麦品种的潜力,深入分析和评价陕西省冬麦区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生理指标、产量性状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而及时研究探讨小麦新品系的农艺特性对生产实践意义重大。本试验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选育的小麦新品系为材料,选用生产上广泛种植的小偃22为对照,于2015年-2016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斗口小麦玉米试验示范站进行试验,研究29个小麦新品系的产量性状和具有明显优势的9个新品系(品种)的农艺特性,旨在为小麦新品系后期入选进行区域试验或品种审定和配套栽培技术等提供理论支持,取得以下重要研究结果:1.参试的29个小麦新品系中有02-10(8561.85 kg·hm-2)、2015品比Ⅱ(8342.40kg·hm-2)、西农037(8186.85 kg·hm-2)、06(12-1)(8110.50 kg·hm-2)、西农0828(8101.50kg·hm-2)、高杂一号(8046.30 kg·hm-2)、高杂二号(7871.70 kg·hm-2)、BE85(7622.25kg·hm-2)、西农233(7582.35 kg·hm-2)、西农151(7565.25 kg·hm-2)、06(12)-2(7451.55 kg·hm-2)、西农133(7307.70 kg·hm-2)、WL125(6808.65 kg·hm-2)等共20个小麦新品系的产量高于CK的产量。2.参试的29个小麦新品系的产量性状变异系数为拔节期总茎数(26.52%)>冬前总茎数(23.49%)>成穗率(21.31%)>有效穗数(19.37%)>基本苗(18.33%)>产量(16.30%)>单穗粒数(13.05%)>千粒重(10.69%)>株高(8.87%),说明在相同栽培模式及田间管理水平下,不同小麦品系间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存在遗传差异。小麦的拔节期总茎数性状受基因型影响最大,其次为冬前总茎数性状;小麦的株高性状相对比较稳定,受小麦品系基因型影响最小,说明可以通过栽培措施等外界途径进行调控。3.参试的9个小麦新品系(品种)产量存在显着差异,只有X-23-2和X-256的产量低于CK,分别减产21.35%、13.43%,其它6个小麦品系的产量均高于CK,P-151的产量最高,增产29.75%,其次为H-163,增产25.97%,产量最终表现为P-151(8187.34kg·hm-2)>H-163(7948.41 kg·hm-2)>X-158(7415.10 kg·hm-2)>X-364(7392.90kg·hm-2)>X-385(6490.39 kg·hm-2)>X-767(6424.94 kg·hm-2)>CK(6309.96kg·hm-2)>X-256(5462.80 kg·hm-2)>X-23-2(4962.77 kg·hm-2)。不同小麦品系间穗粒数差异不显着,X-158、X-767、H-163、X-23-2、P-151、X-364和X-256的有效穗数与CK(X-22)之间存在显着差异,X-385与CK的有效穗数不存在显着差异。X-158、X-767、H-163、X-385、P-151、X-364和X-256与CK千粒重存在显着差异,且千粒重均显着高于CK的;X-23-2的千粒重与CK千粒重不存在显着差异且低于CK。4.参试9个小麦新品系(品种)株高为63.00-84.91 cm,穗下节间长为20.10-25.41cm;CK的株高(84.91cm)与X-158(69.67 cm)、X-767(68.67 cm)、H-163(69.33 cm)、X-23-2(63.00 cm)、X-385(68.00 cm)、X-364(66.33 cm)和X-256(63.33 cm)的株高存在显着差异,与P-151的株高(82.33 cm)不存在显着差异;小麦品系间的穗下节间长不存在显着差异;不同小麦品系在整个生育时期的茎蘖动态变化趋势一致,不同生育时期小麦品系间总茎数存在显着差异;茎蘖成穗率最终表现为H-163(69.72%)>X-364(64.69%)>CK(63.40%)>X-256(52.34%)>X-767(52.16%)>X-158(50.40%)>X-385(49.63%)>X-23-2(43.33%),成穗率的高低表明中前期群体结构是否协调发展;在抽穗期、开花期和灌浆中期,不同小麦品系间LAI存在显着差异,叶面积指数的变化趋势一致,均先升高后降低,孕穗期达最大。5.参试9个小麦新品系(品种)的有效穗数、穗下节间长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17、0.847,呈极显着正相关;成穗率与产量、有效穗数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3、0.744;千粒重、株高、平均灌浆速率、穗粒数与产量正相关,但不显着;株高与穗下节间长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70;株高与穗粒数及千粒重呈一定负相关,说明通过穗粒数提高产量的时候要注重中、矮秆品种的选育,株高过高导致穗粒数和千粒重降低,影响产量。主成分分析表明,有效穗数和穗下节间长作为主要因素影响小麦品系的产量。综上通过分析不同小麦新品系(品种)的产量性状与主要农艺性状,为后期小麦品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同时29个小麦品系中筛选出了产量性状优良的02—10、2015品比Ⅱ、西农037、06(12-1)、西农0828、BE85、西农233、西农151、06(12)-2等20个小麦新品系;9个小麦品系(品种)中筛选出了综合农艺特性比较好西农158、西农364、HM163和普冰151。
杨亚洲[6](2016)在《转TaTPK蛋白激酶基因小麦新品系抗旱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上种植区域最广,交易额度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水资源短缺局势严峻,培育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意义重大。与传统小麦育种相比,转基因技术周期短、目的性强的优点使之成为培育抗旱节水小麦品种的一个有效途径。本研究在自然干旱胁迫条件下,对T6代转TaTPK蛋白激酶基因的小麦新品系的生理生化指标和农艺性状进行观测,并对其抗旱性进行鉴定。本研究取得了如下结果:1.转TaTPK蛋白激酶基因科农199小麦株系11W284-8-3-2的抗旱性鉴定,结果表明,11W284-8-3-2的抗旱性明显高于受体对照科农199。(1)自然干旱条件下,11W284-8-3-2和科农199在抽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整个发育过程中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是11W284-8-3-2始终保持较高水平;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总体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11W284-8-3-2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显着或者极显着低于受体对照科农199,而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POD活性和SOD活性均显着或者极显着高于受体对照科农199,说明转基因株系11W284-8-3-2具有较强的抗旱性。(2)11W284-8-3-2的株高、旗叶面积、分蘖数及穗粒数、小穗数等穗部农艺性状均显着或者极显着优于受体对照科农199。产量结果分析显示,11W284-8-3-2平均亩产为527.04kg,对照品种科农199平均亩产为473.33kg,转基因株系比受体对照增产11.35%,说明转基因株系在农艺性状方面表现出了较强的抗旱性。2.转TaTPK蛋白激酶基因济麦22小麦株系12SR494-1-2、12SR500-7-4的抗旱性鉴定结果表明,12SR494-1-2、12SR500-7-4的抗旱性明显高于对照济麦22。(1)在自然干旱胁迫下,12SR494-1-2、12SR500-7-4和济麦22在抽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整个发育过程中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12SR494-1-2、12SR500-7-4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POD活性和SOD活性呈上升趋势,12SR494-1-2、12SR500-7-4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着或者极显着低于受体对照济麦22,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POD活性和SOD活性均显着或者极显着高于受体对照济麦22,由此判断12SR494-1-2、12SR500-7-4具有较强抗旱性。(2)12SR494-1-2、12SR500-7-4的旗叶大小及穗长、穗粒数等穗部农艺性状均极显着优于受体对照;12SR494-1-2、12SR500-7-4的平均亩产为688.15kg、700.81kg,分别比受体对照济麦22平均亩产624.07kg,分别增产10.26%和12.29%,在干旱胁迫条件下,12SR494-1-2、12SR500-7-4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说明转基因株系较受体对照具有较强耐干旱性能。
赵春芝,罗建新,张建成,赵春慧,江平,周俊,洪勇枫[7](2010)在《植物诱变新技术在小麦育种上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综述国内外小麦诱变育种所取得的成就,简要介绍了石蜡油-EMS花粉诱变、离子束注入、花粉辐照和空间诱变新技术的诱变机理、生物学效应及其在小麦育种上的应用。
胡化广,刘建秀,郭海林[8](2006)在《我国植物空间诱变育种及其在草类植物育种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在介绍空间诱变育种定义的基础上,对其优缺点和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阐明了植物体在空间飞行过程中,经强辐射、微重力及多因素复合作用下,形态学、物候期、细胞学、生理生化和基因方面发生的变化;回顾了我国空间诱变育种在粮食和经济作物、园艺作物所取得的成就;并介绍了我国草类植物空间诱变育种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刘自成[9](2005)在《庆农号冬小麦品种选育特点与创新途径研究》文中认为冬小麦是陇东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为35~40万hm2,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60%~65%,产量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产区集中在董志塬、早胜塬、宫河塬、屯字塬、孟坝塬、春荣塬、草峰塬、独店塬、什字塬等中南部黄土高原沟壑区和泾河川道。种植面积最大的是镇原、宁县、西峰、崆峒、灵台、泾川、庆城、合水等县(区),平均产量2250~3750kg/hm2。 该区属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偏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其小麦生产的气候特点是:光能丰富,生产潜力大;热量适中,日较差大;降水偏少,亏缺大。区内中南部冬麦区是冬小麦的适宜和最适宜种植区,西北部和东部仍有大面积的次适宜区和可种区,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资源,外引品种难以在当地成为主栽品种,推广面积很小。因此分析影响陇东地区冬小麦生产的气象因素和生态区划,研究庆农号冬小麦育种的历史,利用历年区域试验资料和品质、抗病性分析结果,分析归纳总结出庆农号冬小麦品种选育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为进一步开展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泛的冬小麦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1.庆农号冬小麦品种自1982年开始选育以来,23年时间共育成新品种9个,新品系4个,其中以庆农2号、3号、4号、6号、9号和陇育215等品种表现突出。 2.产量水平及稳产性有明显提高。庆农2号、3号、4号、6号、9号在甘肃省陇东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增产幅度显着,在绝大多数试验年份比对照增产达4.2%~16.73%,具有良好的增产性能,丰产性好。根据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判断,庆农4号、6号其品种与地点、品种与年份互作的变异系数小于对照或与对照相当,庆农9号和陇育215的回归系数接近于1或小于1,稳产性、适应性较好。 3.抗病、抗旱性有较大改善。庆农4号对条锈菌主要生理小种类型表现免疫至中抗,庆农6号、庆农9号对所接条锈菌系表现免疫至高抗,属抗病品种,大田种植表现抗锈性好,抗红黄矮病,白粉病发病轻。庆农4号、庆农9号在严重干旱的1995年、1996年、2000年的区域试验中表现突出抗旱性,大多数试点产量居第一位,比对照及其他品系增产显着,抗旱、耐旱强。 4.品质得到提高。庆农3号、4号、5号、6号、9号,籽粒粗蛋白含量(干基)分别为13.76%、14.54%、16.53%、17.24%和17.63%;赖氨酸含量(干基)分别为0.36%、0.55%、0.58%0.60%和0.58%。食用品质已为生产单位一致认可。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分析,庆农6号沉降值51.2ml、吸水率66.3%、形成时间5min、稳定时间7.5min、评价值63、面包体积735ml、面包评分77.5,加工品质较好。庆农8号馒头评分为80.0分,是一个馒头型品种。
曾祥艳[10](2005)在《多基因聚合体YW243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及其改良与利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YW243是通过复合杂交、花药培养出来兼抗白粉、黄矮、锈病三种病害的普通小麦新种质,它含有一个小麦抗条锈病新基因YrX,其对条中31号生理小种具有免疫或近免疫抗性。本研究利用来源于杂交组YW243/中国春的一个F2群体,在苗期采用条锈病菌31号小种接种,抗病反应型鉴定表明,抗感比例符合3:1,说明其抗性受显性单基因控制;利用BSA(抗感分离池)和AFLP标记技术,筛选与目的新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基因克隆奠定基础。YW243虽抗性优良,但农艺性状及品质表现不佳,未在生产上直接利用。将其作为一个多抗亲本,与农艺性状优良的丰产品种进行回交转育,选育出丰产、抗病的小麦新品系CB031、CB032、CB034和CB035。对这些新品系抗性、品质、丰产性进行鉴定,并与YW243、回交亲本进行比较分析,以评价多基因聚合体YW243的利用价值和方法。同时利用已有的分子标记,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筛选04P系累加两个以上抗病基因的累加体。结果如下: 1.用256对AFLP引物对YW243、中国春、以及各由10个F2代单株构建的抗病池和感病池进行筛选,有7对引物在抗感池、抗感亲间扩增出多态性,占2.7%,用这些引物对YW243/中国春的一个F2群体进行AFLP扩
二、河北育出小麦新品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北育出小麦新品系(论文提纲范文)
(1)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共生体新品系耐低氮胁迫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表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土壤贫瘠化的现状、影响因素和表现特征 |
1.1.1 土壤贫瘠化的现状 |
1.1.2 土壤贫瘠化的影响因素 |
1.1.3 土壤贫瘠化的表现特征 |
1.2 贫瘠土壤对植物的影响 |
1.2.1 缺氮对植物生长、光合作用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
1.2.2 缺磷对植物生理生化和根系的影响 |
1.3 贫瘠土壤的改良 |
1.3.1 物理改良 |
1.3.2 化学改良 |
1.3.3 生物改良 |
1.4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研究 |
1.4.1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简介 |
1.4.2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的传播及在宿主体内的定殖 |
1.4.3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的检测方法 |
1.4.4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共生体多样性 |
1.4.5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对宿主生物抗性的影响 |
1.4.6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对宿主非生物抗性的影响 |
1.4.7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对宿主营养代谢的影响 |
1.4.8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对宿主生境的影响 |
1.4.9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1.5 利用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抗逆育种的研究进展 |
1.5.1 利用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育种的优势和潜力 |
1.5.2 利用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进行牧草育种 |
1.5.3 利用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进行草坪草育种 |
1.6 多年生黑麦草研究进展 |
1.6.1 多年生黑麦草 |
1.6.2 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的研究 |
1.6.3 多年生黑麦草抗逆性品种选育 |
1.7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高内生真菌侵染率和优良农艺性状的多年生黑麦草优良单株筛选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植物材料 |
2.2.3 试验设计 |
2.2.4 方法 |
2.2.5 数据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内生真菌带菌率和农艺性状的筛选 |
2.3.2 播期对新材料耐寒性的影响 |
2.3.3 新材料对低温胁迫的耐受性 |
2.4 讨论 |
2.4.1 内生真菌带菌率的提高改善了宿主的农艺性状 |
2.4.2 高内生菌侵染率的新材料具有发达的根系及强越冬率 |
2.4.3 高内生真菌感染率使新材料具有更高的酶活性 |
2.5 小结 |
第三章 内生真菌在低氮条件下对多年生黑麦草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植物材料 |
3.2.2 试验设计 |
3.2.3 试验方法 |
3.2.4 数据分析方法 |
3.3 试验结果 |
3.3.1 植物成活率与根系代谢活性 |
3.3.2 叶片和根系干重 |
3.3.3 叶片和根系中的碳、氮、磷含量 |
3.3.4 叶片和根系中的碳、氮和磷比 |
3.3.5 叶片和根系中的钠、钾、钙、镁含量 |
3.3.6 叶片和根系中的铁、锰、锌、铜含量 |
3.3.7 结构方程模型 |
3.4 讨论 |
3.4.1 内生真菌侵染对根系代谢活性的影响 |
3.4.2 内生真菌侵染对叶片和根系生物量的影响 |
3.4.3 内生真菌的侵染对植物营养含量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内生真菌在低肥力条件下对多年生黑麦草氨基酸和内源激素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植物材料 |
4.2.2 试验设计 |
4.2.3 试验方法 |
4.2.4 数据分析方法 |
4.3 试验结果 |
4.3.1 内生真菌对低肥力条件下宿主体内氨基酸的影响 |
4.3.2 内生真菌对低肥力条件下宿主体内内源激素的影响 |
4.3.3 内生真菌对低肥力条件下宿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内生真菌对低氮条件下根际土壤养分及氮循环基因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植物材料 |
5.2.2 试验设计 |
5.2.3 试验方法 |
5.2.4 数据统计分析 |
5.3 试验结果 |
5.3.1 氮梯度下,内生真菌对黑麦草营养和生物量的影响 |
5.3.2 氮梯度下,内生真菌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5.3.3 氮梯度下,内生真菌对氮循环基因丰度的影响 |
5.3.4 氮梯度处理下,内生真菌对氮循环基因多样性的影响 |
5.3.5 氮梯度下,氮循环基因多样性与土壤特性的关系 |
5.4 讨论 |
5.4.1 内生真菌侵染降低了宿主的营养 |
5.4.2 内生真菌增加了宿主根际土壤中的养分 |
5.4.3 内生真菌改变了宿主根际土壤中氮循环基因的丰度和多样性 |
5.4.4 根根际土壤中氮循环基因丰度和多样性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 |
5.5 小结 |
第六章 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共生体枯落物返田对氮循环基因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植物材料 |
6.2.2 试验设计 |
6.2.3 试验方法 |
6.2.4 数据统计分析 |
6.3 试验结果 |
6.3.1 内生真菌对植物OC、TN和TP含量的影响 |
6.3.2 土壤化学性质 |
6.3.3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 |
6.3.4 土壤硝化和反硝化功能基因的绝对丰度和相对丰度 |
6.3.5 土壤AOB-amoA,nirK and nosZ功能基因群落的多样性 |
6.3.6 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与土壤化学性质之间的相关性 |
6.3.7 结构方程模型 |
6.4 讨论 |
6.4.1 含内生真菌的枯落物返田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6.4.2 含内生真菌的枯落物返田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
6.4.3 含内生真菌的枯落物返田对氮循环功能基因的丰度和多样性 |
6.4.4 氮循环功能基因的丰度和多样性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与总结性讨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项目资助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在学期间的获奖情况 |
致谢 |
(2)白三叶新品系品种比较及其抗寒性的生理学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白三叶育种研究现状 |
1.2 白三叶种质资源的评价研究 |
1.3 植物抗寒性的研究 |
1.4 白三叶抗寒性的研究 |
1.5 提高抗寒性研究方法 |
1.5.1 低温驯化及杂交育种 |
1.5.2 外源物质对植物抗寒性的调控 |
1.5.3 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在提高抗寒性上的研究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括 |
2.2 试验材料 |
2.3 白三叶新品系品种比较 |
2.3.1 物候期的测定 |
2.3.2 株高及茎叶形态观测 |
2.3.3 生长速度及再生速度的测定 |
2.3.4 茎叶比的测定 |
2.3.5 产量的测定 |
2.3.6 光合特性和叶绿素含量 |
2.3.7 营养成分的测定 |
2.3.8 越冬率的测定 |
2.4 白三叶新品系抗寒性的生理学基础 |
2.4.1 室内低温胁迫试验 |
2.4.2 田间自然低温胁迫试验 |
2.4.3 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
2.5 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白三叶新品系品种比较研究 |
3.1.1 白三叶新品系的物候期 |
3.1.2 白三叶新品系的株高及茎叶形态观测 |
3.1.3 白三叶新品系的生长速度 |
3.1.4 白三叶新品系的再生高度与再生速度 |
3.1.5 白三叶新品系的茎叶比 |
3.1.6 白三叶新品系的产量 |
3.1.7 白三叶新品系的光合作用与叶绿素含量 |
3.1.8 白三叶新品系的营养成分 |
3.1.9 白三叶新品系的越冬率 |
3.2 白三叶新品系对室内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
3.2.1 低温胁迫对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3.2.2 低温胁迫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2.3 低温胁迫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2.4 低温胁迫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2.5 低温胁迫对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3.2.6 低温胁迫对超氧物歧化酶含量的影响 |
3.2.7 低温胁迫下白三叶抗寒性综合评价 |
3.3 白三叶新品系对田间自然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
3.3.1 自然低温胁迫对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3.3.2 自然低温胁迫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3.3 自然低温胁迫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3.4 自然低温胁迫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3.5 自然低温胁迫对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3.3.6 自然低温胁迫对超氧物歧化酶含量的影响 |
3.3.7 白三叶自然低温胁迫下抗寒性综合评价 |
4 讨论 |
4.1 白三叶新品系的品种特性 |
4.2 白三叶相对电导率与抗寒性的关系 |
4.3 白三叶丙二醛与抗寒性的关系 |
4.4 白三叶可溶性糖与抗寒性的关系 |
4.5 白三叶可溶性蛋白与抗寒性的关系 |
4.6 白三叶游离脯氨酸与抗寒性的关系 |
4.7 白三叶超氧物歧化酶与抗寒性的关系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小黑麦与冬黑麦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及SSR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黑麦属的研究进展 |
1.1.1 黑麦的分类及分布 |
1.1.2 黑麦优异基因的发掘 |
1.2 黑麦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1.2.1 六倍体小黑麦的创制 |
1.2.2 八倍体小黑麦的创制 |
1.2.3 异附加系的创制 |
1.2.4 异代换系的创制 |
1.2.5 易位系的创制 |
1.3 麦类作物的抗寒性研究 |
1.3.1 抗寒性的生理机制 |
1.3.2 抗寒性的遗传机制 |
1.3.3 北方寒地冬性小麦的研究现状 |
1.4 外源遗传物质的检测方法 |
1.4.1 形态学鉴定法 |
1.4.2 细胞学鉴定法 |
1.4.3 原位杂交检测 |
1.4.4 分子标记检测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小黑麦×冬黑麦杂交试验及田间农艺性状调查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2.3.1 田间播种与杂交 |
2.3.2 田间农艺性状调查 |
2.4 试验结果 |
2.4.1 杂交试验结果 |
2.4.2 田间农艺性状调查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小黑麦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鉴定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 |
3.3 试验仪器及设备 |
3.4 试验方法 |
3.4.1 种子萌发及根尖处理 |
3.4.2 根尖体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制片 |
3.4.3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制片 |
3.4.4 植物基因组总DNA的提取 |
3.4.5 探针的标记 |
3.4.6 原位杂交过程 |
3.5 试验结果 |
3.5.1 根尖有丝分裂染色体制片结果 |
3.5.2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
3.5.3 基因组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冬黑麦SSR分子标记鉴定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 |
4.3 试验仪器及设备 |
4.4 试验方法 |
4.4.1 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 |
4.4.2 PCR反应 |
4.4.3 SSR标记检测 |
4.5 试验结果 |
4.5.1 冬黑麦特异性SSR引物的筛选 |
4.5.2 冬黑麦SSR引物在杂种F1中的检测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讨论 |
5.1 小黑麦与冬黑麦杂交的可行性 |
5.2 杂种与亲本田间农艺性状的比较 |
5.3 杂种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
5.4 冬黑麦遗传物质的鉴定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10个藜麦新品系主要农艺性状分析与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藜麦新品系的农艺性状表现 |
2.2 不同藜麦新品系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3 应用隶属函数法对藜麦新品系的综合评价 |
2.4 不同藜麦新品系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5)不同小麦新品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小麦产量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小麦产量现状 |
1.2.2 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关系研究 |
1.2.3 小麦品种对产量提高的作用 |
1.3 小麦农艺特性研究现状 |
1.3.1 株高性状 |
1.3.2 茎蘖动态研究 |
1.3.3 叶片性状研究 |
1.4 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研究现状 |
1.5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1.1 试验材料 |
2.2 测定指标和方法 |
2.2.1 基本苗和总茎数调查 |
2.2.2 叶面积指数测定 |
2.2.3 株高与穗下节间长 |
2.2.4 籽粒干重测定 |
2.2.5 小麦灌浆速率 |
2.2.6 产量指标 |
2.3 数据处理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参试29个小麦新品系产量性状分析 |
3.1.1 小麦新品系的部分群体性状表现 |
3.1.2 小麦新品系产量及其构成要素表现 |
3.1.3 小麦新品系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变异系数分析 |
3.2 参试29个小麦新品系聚类分析 |
3.3 参试9个小麦品系(品种)产量因素比较 |
3.4 参试9个小麦品系(品种)群体性状比较 |
3.4.1 小麦品系(品种)的群体茎蘖动态表现 |
3.4.2 小麦品系(品种)间群体叶面积指数比较 |
3.4.3 小麦品系(品种)株高及穗部性状比较 |
3.5 参试9个小麦品系(品种)灌浆特性的比较 |
3.5.1 小麦品系(品种)开花期粒重增长动态比较 |
3.5.2 小麦品系(品种)开花期籽粒平均灌浆速率比较 |
3.6 参试9个小麦品系(品种)主要农艺特性与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相关性分析 |
3.7 参试9个小麦品系(品种)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3.8 参试9个小麦品系(品种)的聚类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不同小麦新品系群体结构对产量的影响 |
4.2 不同小麦品系间穗部性状对产量的影响 |
4.3 不同小麦品系间平均灌浆速率对产量的影响 |
4.4 小麦品系的合理选育 |
4.5 不足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转TaTPK蛋白激酶基因小麦新品系抗旱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蛋白激酶的研究进展 |
1.1.1 蛋白激酶的分类与特征 |
1.1.2 植物蛋白激酶的作用机制 |
1.1.3 蛋白激酶在抗旱方面的研究进展 |
1.2 小麦抗旱相关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进展 |
1.2.1 干旱对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2 干旱对小麦水分生理的影响 |
1.2.3 干旱对小麦渗透调节的影响 |
1.2.4 小麦抗旱性与生物膜的研究 |
1.2.5 干旱与保护酶系统研究 |
1.3 小麦抗旱性综合评价 |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TaTPK转科农199小麦株系抗旱性鉴定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转基因株系 11W28483-2 阳性单株检测 |
2.2.2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2.2.3 农艺性状调查 |
2.2.4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转基因株系 11W28483-2 阳性单株检测 |
2.3.2 小麦全生育时期的降雨量 |
2.3.3 转基因株系 11W28483-2 生理生化指标的分析 |
2.3.4 农艺性状分析 |
2.3.5 产量指标分析 |
第三章 TaTPK转济麦22小麦株系抗旱性鉴定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转基因株系 12SR49412、12SR50074 阳性单株检测 |
3.2.2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3.2.3 农艺性状调查 |
3.2.4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转基因株系 12SR49412、12SR50074 阳性单株检测 |
3.3.2 小麦全生育时期的降雨量 |
3.3.3 转基因株系 12SR49412、12SR50074 生理生化指标的分析 |
3.3.4 农艺性状分析 |
3.3.5 产量指标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转基因小麦抗旱相关生理生化指标 |
4.2.2 转基因小麦农艺性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植物诱变新技术在小麦育种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石蜡油-EMS花粉诱变技术 |
2 离子束注入诱变育种 |
3 花粉辐照诱变技术 |
4 空间诱变育种 |
5 结语 |
(8)我国植物空间诱变育种及其在草类植物育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空间诱变育种的概念及优缺点 |
2 空间诱变育种机理 |
2.1 强辐射 |
2.2 微重力 |
2.3 多因素复合效应 |
3 空间诱变育种方法 |
3.1 搭载方式 |
3.2 空间诱变育种方法 |
4 空间条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4.1 形态学变异 |
4.2 物候期变异 |
4.3 细胞学变化 |
4.3.1 细胞结构的变化 |
4.3.2 细胞的异常分裂与染色体变异 |
4.4 生理生化 |
4.4.1 发芽特性 |
4.4.2 同工酶变化 |
4.4.3 光合特性和叶绿素含量 |
4.4.4 抗逆性变异 |
4.4.5 其它方面的变异 |
4.5 分子生物学变化 |
5 我国空间育种概况 |
5.1 粮食和经济作物 |
5.2 园艺作物 |
6 草类植物空间诱变育种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
(9)庆农号冬小麦品种选育特点与创新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陇东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概况 |
1.1.1 地理位置 |
1.1.2 地形地貌 |
1.1.3 气候资源 |
1.2 陇东农业气象灾害 |
1.2.1 干旱 |
1.2.2 霜冻 |
1.2.3 冰雹 |
1.2.4 大(暴)雨和大风 |
1.2.5 干热风 |
1.3 小麦对生态条件的要求 |
1.3.1 小麦对光、热条件的要求 |
1.3.2 小麦对水、肥条件的要求 |
1.4 陇东冬小麦种植区划 |
1.4.1 西北部冬麦区(Ⅰ) |
1.4.2 中、南部冬麦区(Ⅱ) |
1.4.3 东部冬麦区(Ⅲ) |
1.5 庆阳市冬小麦品种的演进 |
1.5.1 冬小麦生产发展简况 |
1.5.2 历史上的主要品种 |
1.5.3 近十年的品种改进 |
第二章 材料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地概况 |
2.3 试验设计和方法 |
2.3.1 鉴定试验和品种比较试验 |
2.3.2 区域试验 |
2.3.3 试验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育种目标分析 |
3.2 系谱分析 |
3.3 特征特性分析 |
3.3.1 株型分析 |
3.3.2 抗旱、抗寒性分析 |
3.3.3 抗(耐)病性 |
3.3.4 产量表现及评价 |
3.3.5 品质及评价 |
3.4 今后小麦育种的主攻方向 |
3.4.1 选育优质高产专用品种 |
3.4.2 选育干旱年份产量较为稳定、多雨年份具增产潜力的旱地品种 |
3.4.3 减少抗锈育种的盲目性 |
3.4.4 选育适宜于带田种植和地膜栽培的品种 |
3.5 对陇东地区今后冬小麦育种的思考 |
3.5.1 技术方面的几个问题 |
3.5.2 建立小麦育种工作自身发展的机制 |
3.5.3 增加育种投入,实行后期补助 |
3.5.4 建立育种中心 |
3.5.5 稳定队伍,提高水平 |
3.5.6 扩大与国外技术合作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育成了一批优异品种 |
4.1.2 产量水平及稳产性有明显提高 |
4.1.3 抗病、抗旱性有较大改善 |
4.1.4 品质得到提高 |
4.1.5 株高有一定程度降低 |
4.2 讨论 |
4.2.1 产量性状的选育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 |
4.2.2 抗锈品种的遗传背景狭窄,抗性较为单一 |
4.2.3 在抗旱性与丰产性的结合上有待进一步努力 |
4.2.4 专用优质品种的选育和开发需要加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多基因聚合体YW243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及其改良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缩写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分子标记技术 |
1.1 RFLP标记 |
1.2 RAPD标记 |
1.3 SSR标记 |
1.4 AFLP标记 |
1.5 SCAR标记 |
1.6 几种分子标记的比较 |
2.AFLP标记在作物研究中的应用 |
2.1 遗传多态性及系统发育上的应用 |
2.2 基因定位及高密度遗传图谱(物理图谱)构建 |
2.3 品种鉴定及抗性育种特征性状的分子标记 |
2.4 其它应用 |
3.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3.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3.2 基因的聚合 |
4.小麦抗条锈病研究进展 |
4.1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及抗性遗传研究 |
4.1.1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及抗源 |
4.1.2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的抗性表现 |
5.小麦抗白粉病研究进展 |
5.1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来源、染色体定位及分子标记 |
5.1.1 Pm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
5.2 Pm基因在小麦抗白粉病育种中的应用 |
6.小麦抗黄矮病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小麦新品系YW243抗条锈病新基因的分子标记 |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研究设计方案 |
3.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条锈病菌种抗条中31号小种接种鉴定 |
3.2.2 基因组DNA的提取 |
3.2.3 基因组DNA酶切连接 |
3.2.4 预扩增(lst PCR) |
3.2.5 BSA分池 |
3.2.6 选择性扩增(2nd PCR) |
3.2.7 银染序列胶检测 |
3.2.8 连锁性分析 |
4.结果与分析 |
4.1 条锈病抗性鉴定与遗传分析 |
4.2 AFLP分析 |
5.讨论 |
5.1 YW243抗条锈病基因来源分析 |
5.2 BSA法的应用 |
第三章 聚合多基因的兼抗白粉、黄矮和条锈病小麦新种质的选育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研究设计方案 |
3.材料与方法 |
3.1 检测材料 |
3.2 方法 |
3.2.1 抗病鉴定 |
3.2.2 植物总DNA的提取 |
3.2.3 引物 |
3.2.4 扩增程序 |
4.结果与分析 |
4.1 抗病性鉴定 |
4.2 抗病基因检测 |
5.讨论 |
第四章 多基因聚合体YW243的改良与利用 |
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抗性鉴定 |
2.2.2 PCR扩增 |
2.2.3 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测定 |
2.2.4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的分析 |
2.2.4.1 种子蛋白的提取 |
2.2.4.2 凝胶制备 |
2.2.4.3 灌胶 |
2.2.4.4 进样 |
2.2.4.5 电泳 |
2.2.4.6 染色脱色 |
3.结果与分析 |
3.1 新品系的抗病性及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 |
3.2 新品系的籽粒品质性状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 |
4.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河北育出小麦新品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共生体新品系耐低氮胁迫的研究[D]. 陈振江. 兰州大学, 2021
- [2]白三叶新品系品种比较及其抗寒性的生理学基础[D]. 屈璐璐.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3]小黑麦与冬黑麦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及SSR研究[D]. 杨军丽.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4]10个藜麦新品系主要农艺性状分析与综合评价[J]. 王艳青,卢文洁,李春花,尹桂芳,孙道旺,王莉花. 南方农业学报, 2019(03)
- [5]不同小麦新品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研究[D]. 韩雪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2)
- [6]转TaTPK蛋白激酶基因小麦新品系抗旱鉴定[D]. 杨亚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7]植物诱变新技术在小麦育种上的应用[J]. 赵春芝,罗建新,张建成,赵春慧,江平,周俊,洪勇枫. 现代农业科技, 2010(21)
- [8]我国植物空间诱变育种及其在草类植物育种中的应用[J]. 胡化广,刘建秀,郭海林. 草业学报, 2006(01)
- [9]庆农号冬小麦品种选育特点与创新途径研究[D]. 刘自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5)
- [10]多基因聚合体YW243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及其改良与利用[D]. 曾祥艳. 广西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