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第二人民医院甘肃武威733000)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采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为我院2016年05月—2017年05月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存在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临床上采用中医针灸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使患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促进患者排便正常,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关键词】中医针灸;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5-0132-02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在临床上是常见的一种弥漫性炎症,其主要病变部位为直肠粘膜、结肠以及粘膜下层,临床表现主要有黏液脓便血、腹泻等,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临床上一般使用西药治疗,治疗效果不明显,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次对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中医针灸治疗,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为我院2016年05月—2017年05月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经检查均确诊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采用中医辩证论治诊断为33例脾肾阳虚型,31例为气血淤滞型,23例为湿热郁结型,13例为脾虚气陷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为31~65岁,平均年龄为(43.6±3.0)岁,病程为1~8个月,平均病程为(3.5±1.7)个月,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为32~66岁,平均年龄为(44.1±3.2)岁,病程为1~9个月,平均病程为(3.6±1.5)个月,对比其一般资料无差异性(P>0.05),可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患者口服美拉沙嗪1.0~2.0g,每天3次,治疗时间为14d。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治疗,根据中医辩证分型治疗,脾肾阳虚型:治疗原则为温脾补肾,直刺患者天枢穴0.8~1.2寸,直刺患者足三里、长强以及三阴交1.0~1.5寸,留针时间为16~22min;气血淤滞型: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补气健脾,重灸患者天枢穴,每天2次,直刺患者脾俞0.5~0.9寸,斜刺患者肝俞0.5~0.8寸,直刺患者肾俞0.8~1.2寸;湿热郁结型:治疗原则为清热燥湿,直刺患者足三里、天枢以及上巨虚,每天1次;脾虚气陷型:治疗原则为健脾益气,直刺患者上巨虚、天枢0.5~1.2寸,给患者双侧足三里穴注射鹿茸注射液。
1.3评价指标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治愈为症状全部消失,排便正常,结肠镜检查显示无瘢痕;显效:症状明显改善,排便次数显著减少,结肠镜检查显示无瘢痕;好转:症状基本改善,排便出现血丝,结肠镜检查有部分瘢痕;无效为没有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率指的是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来分析处理以上全部数据,采用(%)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展开t检验,若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则P<0.05。
2.结果
2.1对比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中治愈29例,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患者中治愈13例,总有效率为78.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2.2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而对照组患者便秘1例,轻度胃肠不适2例,痉挛型肌痛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这与人们日常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具有一定的关系,一般多采用西药治疗,但是长期实践研究表示效果不甚明显,治疗时间长、疗效较差,不良反应较多,难以治愈。中医学上将该病归属于“脏毒”、“肠下血”等范畴[1],该病病情发展缓慢,容易反复性发作,严重损伤患者的疾病。该病表面上症状在肠,但是实际上病灶部位在脾,因此,临床上根除治疗的关键是治疗脾虚。中医上采用的是针灸治疗,采用辩证分型,对患者采用穴位针刺进行治疗,以达到疏通气血、阴阳调理、治脾固脾的功效,最终从根本上治疗疾病。随着近年来中医学在临床上的发展,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学治疗得到临床医师和患者的认可,治疗中主要对患者足三里、肾俞、三阴交等穴位进行针刺[2],改善其消化功能,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调节内分泌功能,对患者的血液循环进行良好的改善。该病在临床上病因不明确,一般认为与脾有关,临床上采用中医辨证分型进行治疗,根据不同的证型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对性治疗,以便对患者的机体循环系统进行改善,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3]。本次对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存在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使患者排便恢复正常,使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因此,临床上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可以不选择西药治疗,而是在中医辩证分型下针对性给患者进行中医针灸治疗,促进机体血液循环,调节患者内分泌功能,使其逐渐恢复健康[4]。
综上所述,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临床上采用中医针灸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使患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促进患者排便正常,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康.35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针灸治疗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5(3):436-437.
[2]秦桂凤.中医针灸在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具体应用及效果探讨[J].医药前沿,2016,6(2):317-318.
[3]关乃婧.浅析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针灸治疗效果[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11(3):226-226.
[4]杨金锁.中医针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方法及效果评价[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6):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