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药纳米微粒论文-袁善美

载药纳米微粒论文-袁善美

导读:本文包含了载药纳米微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纳米粒子,β-环糊精,紫杉醇,聚丙烯酸

载药纳米微粒论文文献综述

袁善美[1](2017)在《聚合物载药纳米微粒的功能化及抗肿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紫杉醇(PTX)因其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临床治疗效果受到严重的制约。为解决这一问题,将PTX溶解于聚氧乙烯蓖麻油/乙醇溶液中来提高PTX的溶解度,获得了商业化的抗癌药物泰素(Taxol(?))。但是,该药物中有乙醇和聚氧乙烯蓖麻油等有机稳定剂的加入,导致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PTX传输体系,有效地实现PTX到肿瘤部位的传输并且阻止药物快速地从肿瘤部位流失。在肿瘤治疗手段中,联合治疗可以大大增强肿瘤治疗效果。其中将光热疗法和传统的化疗相结合,利用协同效应来治疗肿瘤的方式,相对于普通化疗,可以在降低药剂量的同时达到相同疗效,这对于存在剂量依赖的毒副作用的化疗药物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光疗-化疗联合治疗是更为理想的治疗策略。纳米粒子的尺寸、形状以及表面化学性质影响着粒子在体内的靶向效果。当纳米粒子的尺寸和形状一定时,表面化学性质在细胞摄取和体内循环效果起着主要作用。为了达到延长纳米粒子在体内的循环时间的目的,已有多种方式将PEG或者两性离子聚合物修饰到纳米粒子的表面。然而,系统地针对PEG修饰的纳米粒子与两性离子修饰的纳米粒子在生物体内应用的对比研究还很少。针对上述聚合物纳米药物传输体系存在的问题,本论文进行了以下叁个方面的研究:(1)基于紫杉醇(PTX)和聚丙烯酸修饰的β-环糊精(PCDAA)之间的主客体关系,我们设计了一种用于癌症治疗的纳米组装给药系统,成功制备了PCDAA-PTX纳米粒子,其中PCDAA作为抗癌药物PTX的载体。通过这样的设计,PTX在水中的溶解性得到大幅度提高,从之前的0.34μg/ml提高到36.02 μg/ml。该纳米粒子呈现球状且其粒径约170 nm。荷瘤小鼠近红外成像结果显示,PCDAA-PTX纳米粒子在肿瘤部位有增强富集作用。体内抗肿瘤实验表明:与商业化抗肿瘤药物Taxol(?)相比,PCDAA-PTX纳米粒子的抗肿瘤效果明显增强。(2)利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的壳聚糖(chitosan, CS)作为载体材料,将其与在近红外区域具有很好的光热效应的W_(18)O_(49) (WO)纳米粒子的进行高效复合,制备了尺寸均一且稳定的CS-W_(18)O_(49)(CS-WO)复合纳米微球,再进一步将化疗药物阿霉素(DOX)负载到CS-WO复合纳米粒子体系中,制备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CS-WO-DOX复合纳米粒子,进行了热疗和化疗的联合治疗,考察了CS-WO-DOX复合纳米粒子在抗肿瘤方面的效果。研究表明,CS-WO-DOX复合纳米粒子不仅可以显着增强WO纳米粒子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降低药物DOX的生物毒性,还能很好地保留WO纳米粒子特殊的光学性质,同时具备对抗癌药物DOX的输送与缓释功能,增强了抗肿瘤效果。(3)通过可控自由基聚合方法分别合成了两种两性离子型聚合物聚羧酸甜菜碱(PCB)和聚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酰胆碱(PMPC),并控制其与非离子型聚乙二醇(PEG)具有相似的聚合度。将叁种聚合物分别接枝到聚乙烯亚胺(PEI)的支链上,分别形成PEI-PCB、PEI-PMP、PEI-PEG接枝共聚物。进一步地将这叁种接枝数目相同的PEI接枝共聚物分别包覆到大小为110 nm的牛血清蛋白-聚间丙烯酰胺基苯硼酸(BSA-PAPBA)纳米粒子表面,从而研究表面修饰对纳米粒子在生物体内分布情况的影响。与未经表面修饰的BSA-PAPBA纳米粒子相比,经接枝共聚物修饰过的纳米粒子在小鼠体内的循环时间大大延长,从而使得纳米粒子在肿瘤区域的富集量显着增加,每克肿瘤中纳米粒子的富集量最高达到了注射计量的10%。在这叁种不同表面修饰的纳米粒子中,采用PEI-PMPC修饰的纳米粒子在肿瘤富集程度和抗肿瘤效果方面显示出最好的性能。因此,在药物传输系统中,通过对纳米粒子进行表面修饰从而提高其在肿瘤中的富集效果具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7-02-01)

胡瑛,郝欢,秦庆,于增国[2](2015)在《载药磁纳米微粒在荷瘤小鼠体内的靶向性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在外磁场协同下载阿霉素金磁复合微粒于荷瘤小鼠体内靶向分布特性。方法 :建立小鼠肝细胞癌动物模型,并分成空白对照组、单纯磁阿霉素组和磁阿霉素加磁场组。空白对照组经尾缘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单纯磁阿霉素组和磁阿霉素加磁场组分别注射同等剂量的载阿霉素金磁复合微粒溶液,注射后于磁阿霉素加磁场组肿瘤靶区体表施加磁场固定(5 000 Gs、1 h)。然后移去磁场并立即处死各组小鼠,分别采集血液并完整摘取心、肝、肾和肿瘤组织标本。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液及各组织中阿霉素浓度,评价其在小鼠体内的靶向性。结果:经外置磁场固定作用后,靶区肿瘤组织中阿霉素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非靶区组织,而其他非靶区组织中(除心脏外)阿霉素浓度与空白对照组相当。在没有外置磁场作用时,阿霉素则在体内各组织中呈弥散性分布,但肝脏和肿瘤组织中阿霉素浓度较高。结论:磁纳米微粒作为药物载体具有明显的磁控靶向性,能将药物有效富聚于靶区肿瘤组织中。磁靶向药物有望成为最有效的抗肿瘤药物新剂型而用于临床。(本文来源于《医疗卫生装备》期刊2015年10期)

李晓利,牛敏,张铭,张娜娜,施瑶[3](2015)在《5-氟尿嘧啶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粒对胃癌细胞株的体外杀伤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5-氟尿嘧啶在胃癌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长期服用容易出现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聚乳酸及共聚物载药微粒材料生物相容性较高,分解物不会在机体内发生聚集。目的:探讨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粒对胃癌细胞株的体外杀伤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0只小鼠进行实验,利用超声乳化方法制备5-氟尿嘧啶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粒,并采用噻唑蓝比色法配制1×10-7,1×10-6,1×10-5,1×10-4 mol/L的5-氟尿嘧啶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粒,检测其对小鼠胃癌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并且计算出药物的抑制率浓度以及对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能力等以及凋亡的诱导作用。结果与结论:透射电镜下观察5-氟尿嘧啶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粒:形态完好,分布相对均匀,不出现粘连等现象,用药24 h药物浓度可达到50%,72 h后能够达到62.9%;不同浓度下单一5-氟尿嘧啶和5-氟尿嘧啶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粒和小鼠胃癌细胞联合培养48 h后,细胞的活性随着药物浓度的提高出现下降趋势,并且5-氟尿嘧啶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粒细胞抑制能力显着高于5-氟尿嘧啶(P<0.05);5-氟尿嘧啶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粒的IC50显着低于5-氟尿嘧啶(P<0.05)。结果证实聚乳酸纳米微粒具有优良的药物载体作用,载药量较大,在机体内提高药物浓度,并且不降低5-氟尿嘧啶成分的生物学活性,可为胃癌治疗提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5年38期)

阿斯兰(Arsalan,Ahmed)[4](2015)在《表面工程化载药纳米微粒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们发展了隐形纳米微粒:在普通的高分子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上亲水性的高分子材料,如:聚乙二醇(PEG),使其在进入生物体内后能避开RES的捕获,增强其在体内循环时间,从而有效的提高纳米微粒在肿瘤组织部位的浓度,起到被动靶向的作用。此外,嵌入碳水化合物如环糊精,通过亲水性和空间位阻斥力可提高纳米微粒的稳定性。为提高载药高分子纳米微粒和肿瘤细胞特异性作用,人们发展了一些智能型的靶向载药高分子纳米微粒,如:刺激响应及肿瘤信号分子靶向等的纳米微粒。刺激响应性的纳米微粒如pH敏感的纳米微粒对pH值的响应导致高分子微粒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如电荷的可逆性和结构失稳。pH敏感纳米颗粒在生理pH稳定。但是,当他们进入低pH的肿瘤组织,他们可能会改变其表面电荷或脱掉外套。同样的,在这些靶向技术中,将纳米微粒表面修饰一些抗体或配体,这些配体可以和肿瘤细胞表面特异性高表达的某些分子结合,以提高纳米微粒和肿瘤细胞的作用,使高分子纳米微粒尽可能多的被肿瘤被细胞捕获,提高的药物的输送效率。同时,将配体和高分子纳米微粒之间用PEG连接起来,以提高纳米微粒在体内的停留时间,达到长循环的目的。但是,靶向配体修饰的纳米微粒并没有在体内循环的时候显示出和肿瘤组织的特异性结合能力。只有当修饰后的纳米微粒和肿瘤细胞直接接触后,肿瘤细胞才显示出了比普通细胞更强的纳米微粒捕获能力。这主要是因为纳米微粒表面的配体虽然能和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异分子相结合,但是当它们在体内循环的时候,血液中蛋白或酶依然能够和配体发生相互作用,屏蔽了配体和肿瘤细胞的作用,从而降低了纳米微粒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作用。此外,由于表面配体和蛋白的相互作用,也减弱了PEG对纳米微粒的保护的作用,大大减弱了纳米微粒的长循环能力。如何使载药纳米微粒在体内循环的时候,表面的保护层能够保护纳米微粒不受体内的蛋白和酶的进攻,保持它们的长循环特性;在纳米微粒到达靶点或者病灶部位时,表面的保护层在肿瘤信号(如,pH值,温度,还原环境)的刺激下,脱去保护层,露出靶向配体,增强配体和肿瘤细胞的结合能力,从而提高载药纳米微粒药物的输送能力,是载药纳米微粒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因此,纳米微粒的表面修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纳米微粒表面不但应具有长循环的功能,而且还需要有定向到肿瘤细胞的功能,两者互不干扰,独立发挥作用,才能获得最优化的结果。如何制备出在到达肿瘤组织位置前具有长循环能力,到达肿瘤位置后主要体现靶向功能的载药高分子纳米微粒,是高分子药物输送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综上所述,在本论文的研究中,我们发展了不同类型的表面修饰纳米微粒。首先,我们合成了隐形纳米微粒,基于嵌入环糊精聚ε-己内酯-聚乙烯乙二醇-聚E-己内酯(PCL-PEG-PCL)聚合物。第二,通过在其中加入二硫键,合成了脱落的纳米微粒并在其表面引入了叶酸。后来,通过电荷反转聚ε-己内酯-聚乙烯亚胺(PCL-PEI)高分子,我们还增加了在纳米微粒中pH响应特性。我们制备了不同类型的表面修饰的载药高分子纳米微粒用于癌症有效治疗。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我们合成了PCL-PEG-PCL。它在水溶液中形成核壳结构。加载抗癌药物紫杉醇在纳米微粒的疏水核心。后来,共轭环糊精与聚丙烯酸合成了聚p-环糊精-丙烯酸(PCDAA),和PCDAA嵌入在PCL-PEG-PCL纳米微粒。我们专注于PEG和PCDAA的协同作用。这些纳米微粒具有长循环特性,由于这两个亲水性高分子存在表面上。此外,药物和其他分子可以被封装在环糊精内腔。这些纳米颗粒的颗粒大小是小于200nm。据观察,这些纳米颗粒的稳定性是由于PEG的氧和PCDAA的羧基基团之间的氢键。负载药物的实验说明,这些纳米粒子具有很好包封紫杉醇(PTX)的效率。此外,在体外释药实验,PTX释放非常顺利,没有药物的任何初始突释。在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表明,这些纳米颗粒没有毒性对HepG2细胞,但装载PTX后,它们显示PTX的细胞毒性。(2)我们用聚ε-己内酯-聚乙烯亚胺-叶酸(PCL-PEI-FA)和聚ε-己内酯-SS-聚乙二醇(PCL-SS-PEG)共聚物制备了表面工程纳米微粒。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显示,这些纳米粒子的核壳结构约225纳米的大小。假设,这些纳米颗粒的内核有PCL和紫杉醇,在外壳内有PEG和叶酸,添加隐身性和具体目标的能力。此外,PCL-SS-PEG的二硫键加在这些纳米微粒中还原敏感性。这些纳米粒子的不同属性被确定了:内疏水核心与最大数量的PEG链都呈现量更大PTX的有效封装。体外释药研究证实了纳米颗粒的还原引起的脱落并表现出还原性环境下药物释放。细胞实验显示,这些纳米粒子的增强的内吞作用和细胞毒性。因此,这些PCL-PEI-FA/PCL-SS-PEG的核壳结构纳米微粒可以为疏水性药物输送肿瘤的有效载体。(3)最后,我们合成了叁种两亲共聚物即PCL-SS-PEG、PCL-PEI和PCL-PEI-FA。然后,制备了多功能纳米微粒。形态学研究阐明,这些纳米微粒包含在水溶剂中稳定的核壳结构,疏水性的PCL核心,亲水的PEG和PEI壳。这些纳米颗粒的详细刺激响应能力进行了。负到正电荷可逆属性响应于pH变化,由Zeta电位和核磁共振研究了。结构切割由于还原梯度,研究了通过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这些纳米微粒响应于pH值的变化显示电荷的可逆性,在还原环境中的降解,并在MCF-7乳腺癌细胞的有效吸收。这些多功能的能力显着提高癌症治疗的疗效。(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5-05-01)

伍志勇[5](2014)在《功能性磁性纳米微粒的制备、表征以及川芎嗪载药的初步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随着时代的进步,环境的恶化,疾病谱的发展变化,疾病的诊治在现代医学领域里受到了挑战,而中医药在现代临床治疗中逐渐又焕发出新的魅力和迎来新的机遇。中药或中药制剂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中药或中药制剂存在着生物利用度低、有效浓度低、起效缓、半衰期短、穿血脑屏障能力差等缺点,严重阻碍其临床疗效的发挥,亦制约了现代中医药的发展。近年来,纳米载药技术已逐渐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如中药纳米化、纳米包合技术、聚合物纳米粒载体技术、脂质体纳米粒、固体分散技术等,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纳米中药的药效不确定性以及可能的毒副作用,纳米中药的有效成分和稳定性难以控制等。诸多中药的有效成分为难溶性物质,口服给药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故找出合适的方法来提高中药难溶性有效成分的溶解度,改善其生物利用度,是当前中医药工作者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将中医药复方的有效成分嫁接到磁性纳米微粒上,使其成为生物利用度高、有控缓性能、靶向性的新的药物剂型的研究尚未报道,本课题将从川芎嗪(复方正天丸君药川芎的主要药物成分)的载药开始研究,逐步寻找中医药复方完美的给药途径。磁性纳米材料与中药单体川芎嗪结合组成复合纳米微球,能很好地改善生物利用度低、起效缓、血药浓度低、半衰期短、穿血脑屏障能力差等缺点;磁性纳米粒子具有超顺磁性、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隧道效应、磁响应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功能基团等特性,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在生命科学领域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研究目的:通过对磁性纳米微粒的制备、表征以及对牛血清蛋白吸附性能测定的综合评价来寻找一种相对有很好载药潜质的并具有超顺磁性、靶向性和生物相容性等优异特性的磁性纳米微粒作为中药的载体,以便更好地改善中药或中药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低、起效缓、血药浓度低、半衰期短、穿血脑屏障能力差等缺点。为川芎嗪寻找一种新的剂型,为偏头痛治疗寻找新的良方。研究方法:1.磁性纳米粒子铁酸钴镍(Ni0.5Co0.5Fe2O4)的制备、表征及其牛血清蛋白(BSA)吸附性能的测定。1.1采用共沉淀法制备Ni0.5Co0.5Fe2O4(NCFO)纳米粉体,以NiCl2·6H2O(98%), CoC4H6O4·4H2O(99.5%)和Fe(NO3)3·9H2O(98.5%)为前驱物,将前驱物按所需的化学计量比分别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然后再将叁者混合,将混匀的混合溶液加热至800C恒温,搅拌2小时(h)后,一边搅拌一边往溶液中加入氨水,直到溶液的酸碱度(pH)值约等于8.5,停止加入氨水,然后再搅拌大约30分钟后,再加入酒精球磨24h,最后放置干燥箱中干燥后得到所需的前驱体粉体。将得到的粉体样品在通氮气(N2)气氛下并不同温度(5500C到10500C)下退火。1.2将制备所得的纳米粉体Ni0.5Co0.5Fe2O4样品采用X射线衍射(XRD,(CuKα:λ=1.54056A)技术来表征,所有样品的XRD的扫描步长为0.02°/2s,衍射角从10°-80°。在30kOe的磁场中,采用振动探针式磁强计VSM(MPMS,美国QUANTUM DESIGN公司)对合成的样品进行了磁性能的测试。用无水乙醇分散磁性纳米粒子Ni0.5Co0.5Fe2O4,然后将其置于铜网上晾干,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HITACHIH7650日本)观察磁性纳米粒子Ni0.5Co0.5Fe2O4的形态和粒径。1.3磁性纳米粒子Ni0.5ECo0.5Fe2O4对牛血清蛋白的吸附性能的测定。具体方法如下:将牛血清蛋白(BSA,纯度>99%))溶解在去离子水中配制成pH等于7.4、浓度为1.000mg/ml的溶液,将适量的磁性纳米粒子Ni0.5Co0.5Fe2O4溶于配制好的牛血清蛋白溶液中,将此混合溶液在常温下超声搅拌2小时,静止沉淀24小时后,用紫外线分光光度计(UV2401pc)来测定磁性纳米粒子Ni0.5Co0.5Fe2O4对牛血清蛋白的吸附性能。2.磁性纳米粒子镍锰酸镧(La2NiMnO6)的制备、表征及其牛血清蛋白(BSA)的吸附性能的测定。2.1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La2NiMnO6纳米粉体。具体实验步骤如下:以硝酸镧(La(NO3)3·5H2O(99.5%)),醋酸镍(Ni(CH3COO)2·4H2O(98%))和醋酸锰(Mn(CH3COO)4·4H2O(99%))为前驱物,将前驱物按所需的化学计量比分别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然后再将叁者混合,将混合溶液加热至80℃恒温,搅拌2小时后一边搅拌一边往溶液中加入氨水,直到溶液的pH值约等于8.5为止。搅拌大约30分钟后,再加入酒精球磨24小时,然后放置干燥箱中干燥后得到所需的前驱体粉体。将得到的粉体在氮气(N2)气氛下不同温度(750℃,850℃,950℃,1050℃)下退火。2.2退火获得的磁性纳米粉体La2NiMnO6的表征。退火获得粉体样品的采用X射线衍射(XRD,(CuKα:λ=1.54056A)技术来表征,所有样品的XRD的扫描步长为0.02°/2s,衍射角从10°-80°。在30kOe的磁场中,采用振动探针式磁强计VSM(MPMS,美国QUANTUM DESIGN公司)对获得粉体样品进行了磁性能的测试。用无水乙醇分散磁性纳米粒子La2NiMnO6然后置于铜网上晾干,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HITACHIH7650日本产)观察磁性纳米粒子La2NiMnO6的形态和粒径。2.3磁性纳米粒子La2NiMnO6对牛血清蛋白的吸附性能的测定。具体实验步骤如下:将牛血清蛋白(BSA,纯度>99%))溶解在去离子水中配制成pH等于7.4、浓度为1.000mg/ml的溶液,将适量的磁性纳米粒子La2NiMnO6溶于已配制好的牛血清蛋白溶液中,将此混合溶液在常温下超声搅拌2小时,静止沉淀24小时后,用紫外线分光光度计(UV2401pc)来测定磁性纳米微粒La2NiMnO6对牛血清蛋白的吸附性能。3.磁性纳米粒子铁酸锌镍(Ni0.5Zn0.5Fe2O4)的制备、表征及其牛血清蛋白(BSA)的吸附性能的测定。3.1采用共沉淀法制备Ni0.5Zn0.5Fe2O4纳米粉体,以醋酸镍(Ni(CH3COO)2·4H2O(98%)),醋酸锌(Zn(CH3COO)2·2H2O(99%)),和硝酸铁(Fe(NO3)3·9H2O(99%))为前驱物,将Ni(CH3COO)2·4H2O(98%)和Zn(CH3COO)2·2H2O(99%)溶于36%的乙酸中组成混合溶液甲,将Fe(NO3)3·9H2O(99%)溶于去离子水组成混合液乙,然后再将甲混合液逐滴加入乙溶液中,边滴边用磁力搅拌,同时加热至80℃后恒温,继续将混合溶液磁力搅拌2小时后,一边搅拌一边往混合溶液中加入氨水,直到溶液的pH值约等于8.5为止。然后静止沉淀、自然冷却后过滤,然后放置干燥箱中干燥24小时,取得干燥混合物再加入酒精球磨后预烧,之后再加入酒精球磨后在通氮气(N2)气氛下并不同温度(400℃,500℃,600℃,700℃,800℃)下退火。3.2退火获得的磁性纳米粉体Ni0.5Zn0.5Fe2O4的表征。采用X射线衍射(XRD,(CuKα:λ=1.54056A)技术来表征,所有样品的XRD的扫描步长为0.02°/2s,衍射角从10°-80°。在30kOe的磁场中,采用振动探针式磁强计VSM(MPMS,美国QUANTUM DESIGN公司)对退火所获得的磁性纳米粉体Ni0.5Zri0.5Fe2O4的样品进行了磁性能的测试。用无水乙醇分散磁性纳米粒子Ni0.5Zn0.5Fe2O4然后将其置于铜网上晾干,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HITACHIH7650日本)观察磁性纳米粒子Ni0.5Zn0.5Fe2O4的形态和粒径。3.3采用紫外线分光光度计(UV2401pc)来分析磁性纳米粒子Ni0.5Zn0.5Fe2O4对牛血清蛋白的吸附性能,将牛血清蛋白(BSA,纯度>99%))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分别配制成pH等于7.0和3.0浓度为1.000mg/ml的牛血清蛋白溶液,将适量的磁性纳米粒子Ni0.5Zn0.5Fe2O4溶于牛血清蛋白溶液中,将此混合物在常温下超声搅拌2小时,静止沉淀24小时后,用紫外线分光光度计(UV2401pc)来测定磁性纳米粒子Ni0.5Zn0.5Fe3O4对牛血清蛋白在不同酸碱度的环境下(pH=7.0,3.0)的吸附性能。然后选择吸附力强的pH环境的磁性纳米粒子Ni0.5Zn0.5Fe2O4样品,在常温下超声搅拌不同的时间(30-120min),来观察搅拌时间对牛血清蛋白的吸附性能的影响。4.吐温-80修饰的荧光标记的磁性纳米粒子与川芎嗪组成的复合纳米微粒的制备、表征及其性能的测定。4.1采用共沉淀法制备荧光粉体LaPO4:Eu,将称量好的Y2O3, La2O3和Eu203溶于l0ml浓硝酸+10m1去离子水混合溶液中,然后加热至80℃C,30分钟后全溶,随后将(NH4)2HPO4直接加入,充分搅拌溶解后,调节PH值为9.5,再继续搅拌2小时。过滤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然后放在干燥箱中烘24小时,研磨,预烧。最后在不同温度下退火。4.2复合纳米微粒的制备。具体实验步骤如下:用2毫升(m1)浓度为25%的牛血清白蛋白加入20mmg四甲基吡嗪(川芎嗪TMP),再加入30mg磁性纳米粒子镍锰酸镧(La2NiMnO6退火温度为850摄氏度的样品)、15mg荧光粉体掺铕磷酸镧(LaPO4:Eu退火温度为800摄氏度的样品)充分搅拌,再将搅拌均匀的混合物加入40m1的吐温80中,在常温下超声乳化20分钟(min),再取100m1吐温80加热到120摄氏度,将加热的吐温80置于加热器上维持恒温,将超声乳化后的混悬液以100滴/分钟的速度滴入振荡的预热的吐温80中,加热振荡维持恒温10min;然后用冰冷却至25℃,用无水乙醚洗涤3次,每次用无水乙醚50m1,然后3000转/分钟(R/min)离心15min,离心后的复合物待自然蒸发干燥后,4℃C下保存备用。4.3将制备好的复合纳米微粒采用XRD(CuKα:A=1.54056A)技术来表征,所有样品的XRD的扫描步长为0.02。/2s,衍射角从10。-80。。在30kOe的磁场中,采用VSM(MPMS,美国QUANTUM DESIGN公司)对合成的复合纳米微球样品进行了磁性能的测试。用无水乙醇分散复合纳米粒子,然后置于铜网上,高倍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纳米粒的形态和粒径。4.4使用荧光光度计测量复合纳米微粒中川芎嗪(TMP)的含量,将复合纳米微粒样品按1:5(mg/ml)加入浓度为5%的稀盐酸溶液中,在超声混匀后8℃下静置24小时,然后2000r/min离心l0min,取上清液,用荧光光度计测量川芎嗪含量。4.5复合磁性纳米微粒中川芎嗪(TMP)体外释放测定;精密称取制备好的复合纳米微粒,加入适量磷酸盐缓冲溶液(含0.2%迭氮钠作为抑菌剂,0.1%Tween-80作为润湿剂)为释放介质,置于恒温水浴摇床中,在100r/min振荡速度、37℃条件下进行复合纳米微粒中川芎嗪的体外释放速度测定。分别在设定时间(0.5h、1h、2h、5h、10h、15h、20h、25h、30h、35h、40h)取出,于15000r/min离心15min,吸出上清液后,加入等量新鲜的释放介质。采用荧光光度计测量川芎嗪的含量。计算川芎嗪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H7.4,37℃)中的累积释药百分率,以累积释药百分率对时间作图。4.6复合磁性纳米微粒的细胞毒性测定,采用MTT法检测复合磁性纳米微粒对HepG2人肝癌细胞株增殖活力影响。4.7数据分析:实验结果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细胞毒性实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以P<0.05定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累积释药百分率散点图采用曲线拟合法拟合。结果:1.通过化学共沉淀法成功制备磁性纳米粒子Ni0.5Co0.5Fe2O4(NCFO)。X射线衍射(XRD)分析显示各个不同退火的磁性纳米微粒NCFO样品全都为典型的单相立方尖晶石结构,随着退火温度从550上升到950℃C,磁化强度(Ms)从35.95增加到67.19emu/g。当退火温度进一步升高至1050℃时,Ms有所减小。NCFO纳米粒子的饱和磁化强度和晶粒尺寸最初均随退火温度的上升而增加,后又随着退火温度的上升而有所减小。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HITACHIH7650)来测定磁性纳米粒子NCFO的粒径,所测得的平均粒径约为50nm。磁性纳米粒子NCFO展现出了对牛血清蛋白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当退火温度处于750℃其粒径33.3nm的磁性纳米微粒NCFO样品显示最强的吸附力为71(mg/g)左右。2.磁性纳米粒子La2NiMnO6(LNMO)采用化学共沉淀法成功制备。LNMO的晶粒尺寸极大地受到退火温度的影响。随着退火温度从750℃升高到1050℃,它的平均晶粒尺寸从33.9nm增加到了39.6nm,另一方面,矫顽力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先增加,950℃退火,平均晶粒尺寸为37.9nm样品的矫顽力达到最大42.30e,然后随着退火温度的继续升高,矫顽力随之减少。该LNMO纳米微粒表现出了对牛血清白蛋白良好的吸附性能,磁性纳米粒子LNMO在850℃温度下退火样品的BSA吸附能力最强,大约为219.6mg/g。在此情况下,吸附后BSA溶液的体积增加了约3m1。3.采用化学共沉淀法成功制备了磁性纳米粒子Ni0.5Zn0.5Fe2O4(NZFO),通过XRD技术来表征,NZFO粉末形成单一的立方尖晶石结构,并且没有其它杂相的产生。退火温度对磁性纳米粉体Ni0.5Zn0.5Fe2O4晶粒尺寸与磁性能都有一定的影响。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饱和磁化强度增强。在牛血清蛋白溶液的pH=7.0的环境下,退火温度为600℃时的磁性纳米粒子Ni0.5Zn0.5Fe2O4样品对牛血清蛋白的吸附性能为最强,其吸附值约为38.35mg/g。4.经过吐温-80修饰、掺铕磷酸镧(LaP04:Eu)荧光粉体标记的复合磁性纳米微粒(川芎嗪单体、牛血清白蛋白、La(Ni0.5Mn0.5)O3(LNMO-850)、LaPO4:Eu-800、吐温80共同组成的复合物)采用高温使蛋白质固化的原理成功制备。经高倍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纳米微球的粒径约为0.5um,并且测得其有较高的载药量和包封率。通过对复合磁性纳米微粒的体外释放的测定发现,川芎嗪经吐温80修饰和磁性纳米粒子包封后呈现出明显的缓释性能。数据通过曲线拟合,拟合度为0.56476,结果显示复合磁性纳米微粒的半衰期约为25小时。采用MTT法检测复合磁性纳米微粒对HepG2人肝癌细胞株增殖活力的影响,经统计分析,纳米药物组与对照组对HepG2人肝癌细胞株增殖活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153P=0.150),结果显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复合磁性纳米微粒是安全的。结论:通过对铁酸钴镍(Ni0.5Co0.5Fe2O4)、镍锰酸镧(La2NiMnO6)、铁酸锌镍(Ni0.5Zn0.5Fe2O4)等叁种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及其牛血清蛋白吸附性能的测定的综合评价后,选择了在氮气气氛中退火温度为850℃的镍锰酸镧作为制备复合纳米微粒的备选磁性纳米粒子样品。经吐温80修饰、掺铕磷酸镧(LaPO4:Eu)荧光粉体标记的复合磁性纳米微粒(川芎嗪单体、牛血清白蛋白、La2NiMnO6(LNMO-850)、LaP04:Eu-800、吐温80共同组成的复合物)采用高温固化的原理成功制备。实验结果表明川芎嗪在复合磁性纳米微粒中有较高的载药量,且经吐温80修饰、磁性纳米粒子包封后呈现出明显的缓释性能。采用MTT法检测复合磁性纳米微粒对HepG2人肝癌细胞株增殖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适当的浓度范围复合磁性纳米微粒是安全的。本研究利用磁性纳米粒子为载体成功载药中药单体川芎嗪,为川芎嗪提供了一种新的剂型,为中药复方载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偏头痛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4-05-14)

胡睿[6](2012)在《纳米载药微粒对粪肠球菌的体外抗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红霉素纳米羟基磷灰石缓释微球(nHA-PHBV-PEG-EM)、红霉素纳米脂质体(EMNP)和氢氧化钙(Ca(OH)2)在体外对粪肠球菌的抑菌杀菌作用,分析其优缺点,为临床推广使用纳米载药微粒作为根管消毒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利用溶剂蒸发法制备nHA-PHBV-PEG-EM,采用乙醇注入-硫酸铵梯度-电机搅拌法制备EMNP,完成后检测纳米载药微粒的形态、粒径、载药量及包封率,并研究其体外释药特性。2.称量一定量成品Ca(OH)2粉剂,加入脑心浸液培养基(BHI)搅拌均匀,制备成氢氧化钙悬浊液。3.采用液体稀释法进行药敏实验,37℃厌氧培养粪肠球菌24小时后,肉眼观测I nHA-PHBV-PEG-EM. EMNP和Ca(OH)2在体外对粪肠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用MTT辅助确定MIC。4.运用液体扩散法比较不同浓度nHA-PHBV-PEG-EM、EMNP和Ca(OH)2在体外肉眼观察下对粪肠球菌抑菌圈的大小,评估纳米载药微粒的抗菌效果。5.制备2.0mg/ml nHA-PHBV-PEG-EM、2.5mg/ml EMNP和3.5mg/ml Ca(OH)2各2ml,加入0.1ml菌液后放入37℃厌氧培养箱内,分别在1天,2天,3天,4天,5天,6天时用灭菌移液枪从试管中取O.1m1液体移植于脑心浸液琼脂培养基(BHIA)上,平行各做叁皿,作厌氧培养24h后,记录所得平板菌落数,用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结果1. nHA-PHBV-PEG-EM粒径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控制在106.6nm,载药量为8.34%,包封率达85.84%,体外释药持续稳定。2.EMNP粒径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控制在102.7nm,包封率为82.40%,载药量达8.22%,体外释药持续稳定。3.液体稀释法MIC和MBC实验结果:nHA-PHBV-PEG-EM的MIC为2.5mg/ml, MBC为3.0mg/ml; EMNP的MIC为3.0mg/ml, MBC为3.5mg/ml;Ca(OH)2的MIC为4.0mg/ml,MBC为4.5mg/ml。加入MTT后测得的MIC与液体稀释法所得的MIC相同。4.液体扩散法实验结果:浓度在2.0mg/ml以上的nHA-PHBV-PEG-EM组和EMNP组,及浓度在3.0mg/ml以上的Ca(OH)2组对粪肠球菌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nHA-PHBV-PEG-EM组与EMNP组比较,其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HA-PHBV-PEG-EM组与Ca(OH)2组以及EMNP组与Ca(OH)2组,其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用药时间对抑菌效果的影响:2.0mg/ml nHA-PHBV-PEG-EM的抑菌作用随时间延长而增强,第5天以后抑菌作用趋于稳定;2.5mg/ml EMNP的抑菌作用随时间变化而增强,具有较佳的缓释效果;3.5mg/ml Ca(OH)2抑菌效果随时间延长而减弱,在第6天时药物作用消失,出现菌落突增现象。结论1.体外抑菌实验表明,nHA-PHBV-PEG-EM、EMNP及Ca(OH)2对粪肠球菌均具有一定抗菌作用。纳米载药微粒的抑菌效果优于氢氧化钙。2. nHA-PHBV-PEG-EM和EMNP具有缓释药物效果,抑菌作用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随时间增长而增强。(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2-05-01)

朱蓝玉,雍娴婷,迟庆,闫建义,于增国[7](2011)在《载药磁性纳米微粒靶向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与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发展,一种将载药磁性纳米微粒用作抗肿瘤靶向治疗已成为可能,并以其增加药物对靶细胞的指向性,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和治疗安全性等诸多优越特性倍受国内外广泛关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科学》期刊2011年19期)

王姝[8](2011)在《载药聚乳酸纳米微粒的制备及界面组装》一文中研究指出现阶段在医疗手术中,植入器件已经变得很普遍,如心脏的支架植入手术等,治疗中会碰到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机体对植入异物的排异和感染。如果能有一种方法使得机体的排异反应降低,防止感染的发生将对手术的成功和减少患者的痛苦起到决定作用。本论文就是基于这个目的将药物控释涂层与医用植入器件相结合,实现药物的定向控释,从而实现药物医疗、组织相容和组织再生等多项功能,是改良医用植入器件的一种有效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将药物包埋在聚乳酸微球中,再将含药微球以LBL技术长在药物控释涂层中,纳米级的载药微粒的制备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论文详细介绍几种微粒的制备方法。实验中,以聚乳酸(PLA)/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作为基体材料,针对不同溶解性的药物采用不同的制备方法,即乳化溶剂挥发法、乳化溶剂扩散法、复乳法来制备纳米微球,而后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微粒的表面形貌、直径大小、表面电位等进行了表征。分析比较载有不同药物的微球的异同。应用交替沉积自组装技术对选取的一种制备完成的载药纳米微球与聚阳离子电解质壳聚糖(CH)/聚醚酰亚胺(PEI)交替沉积制备得到了载药多层膜。用紫外可见分光光谱对膜组装过程进行跟踪,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膜的形貌进行了观察。最后,进一步研究了交替沉积薄膜中药物的体外释放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乳化法溶剂挥发法和乳化溶剂扩散法适合脂溶性药物的包埋,复乳法是水溶性药物包埋的有效方法。由含药微球形成的交替沉积膜具有持久地释放药物的能力。提高纳米微粒的产率和包埋效率对现代制药企业有重要的意义,由微粒制备的交替沉积膜在生物材料,组织工程以及基因工程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1-06-01)

郑东辉[9](2009)在《载药纳米微粒对恶性黑色素瘤治疗作用体内、体外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恶性黑色素瘤是常见皮肤恶性肿瘤,早期可以手术治疗,晚期、转移性肿瘤手术效果差,化疗药物效果欠佳,且有较大毒副作用。寻找新的有效治疗药物成为热点。多西紫杉醇(Docetaxel,DOC)和姜黄素(Curcumine)是两种近期被确证对恶性黑色素瘤有治疗效果的药物,但两者存在水溶性差、过敏反应多、作用时间短、使用途径少、一定毒副作用等缺点。这些缺点严重限制了两种药物的效果和使用范围。纳米载药系统拥有靶向特性、缓释特性、高度稳定性、低毒性。聚乙二醇(PEG)-聚己内脂(PCL)壳核结构纳米微球具有双向溶解性,本研究利用PEG-PCL分别包裹多西紫杉醇和姜黄素,在体外、体内对这两种载药纳米微粒的作用、副作用进行了研究,探讨纳米微粒性状、溶解性、药物包裹的效率、靶向性、缓释性、黑色素瘤肿瘤细胞杀伤性,及动物实验效果和毒副作用。方法:(1)采用开环聚合法(ring-opening method)合成聚乙二醇和聚己内酯(mPEG-PCL)嵌合体;采用溶剂分散法制备载DOC的PEG-PCL壳核纳米微粒(DOCNP),观察是否达到预想效果。并观察其水溶液颜色、透明度。以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粒子形态,动态光散射仪测定粒径分布(D)及Zeta电位(U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并计算出DOCNP在不同投药比例时的包封率与载药量。(2)运用透析法测定DOCNP与DOC裸药累积体外释放曲线并进行比较,探讨以PEG-PCL纳米微粒作为载体系统对DOC作用时间的影响;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纳米微粒在肿瘤细胞中的分布;用MTT细胞毒实验比较DOCNP与DOC裸药杀伤肿瘤细胞能力。(3)用B16细胞注射ICR小鼠,制作异体移植的黑色素瘤小鼠模型。静脉给以DOCNP、DOC,测量瘤体大小的变化,同时通过检测小鼠体重变化、观察一般情况比较载药纳米微粒与裸药对小鼠的毒副作用。(4)瘤体内分别注射DOCNP和DOC裸药,测量瘤体大小的变化,同时通过检测小鼠体重变化、观察一般情况比较载药纳米微粒与裸药对小鼠的毒副作用。(5)制备载姜黄素的PEG-PCL壳核纳米微粒(姜黄素NP),观察是否达到预想效果,并观察其溶液颜色、透明度。以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粒子形态,动态光散射仪测定粒径分布(D)及Zeta电位(U );测定姜黄素纳米微粒包封率与载药量。(6)运用透析法测定姜黄素NP与姜黄素裸药释放曲线并进行比较,探讨以PEG-PCL纳米微粒作为载体系统对姜黄素作用时间的影响;用MTT细胞毒实验比较姜黄素载药纳米粒与姜黄素裸药杀伤肿瘤细胞能力。(7)用B16细胞注射ICR小鼠,制作异体移植的黑色素瘤小鼠模型,瘤体内分别注射姜黄素纳米粒和姜黄素裸药,观察瘤体大小的变化,同时通过检测小鼠体重、观察一般情况比较载药纳米微粒和裸药对小鼠的毒副作用。结果:(1)DOCPEG-PCL纳米微粒在生理盐水中溶解性明显高于DOC裸药,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镜显示微粒直径均小于100nm。载药纳米微粒形态呈表面光滑的圆形。动态光散射仪测定微粒电位-5mV ,远低于没有PEG外壳的普通纳米微粒表面的-35mv,证明PEG外壳降低了细胞对纳米粒的排斥力。DOCNP的包封率达90%,最高载药量达19.4%。(2)在B16细胞中,DOCNP的释放曲线明显低于DOC裸药的释放曲线,提示DOCNP有良好的缓释效果;免疫荧光显示与香豆素-6共同包裹的DOCNP进入了肿瘤细胞的细胞核周围的细胞浆,提示有良好的靶向性;细胞毒试验显示DOCNP杀死肿瘤细胞的效率较DOC裸药略强。(3)黑色素瘤移植瘤小鼠,静脉注射DOCNP和DOC裸药后,相同剂量组比较:DOCNP组小鼠肿瘤生长较裸药组缓慢,两组肿瘤生长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OCNP组小鼠体重减轻明显低于DOC组。(4)黑色素瘤移植瘤小鼠,瘤体内注射DOCNP和DOC裸药后,相同剂量比较:DOCNP组小鼠瘤内注射肿瘤生长较静脉注射缓慢,体重减轻低于静脉注射小鼠。瘤内注射DOCNP组小鼠肿瘤生长明显较瘤内注射DOC组缓慢,两组肿瘤生长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OCNP组小鼠体重减轻明显低于DOC组。(5)姜黄素纳米微粒生理盐水中溶解度明显高于姜黄素裸药,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显示微粒直径<100 nm,形态呈表面光滑的圆形。动态光散射仪测定平均微粒电位外壳的普通-7.6mV,低于无PEG外壳的纳米微粒。姜黄素NP的包封率89%,最高载药量达16.3%。(6)在B16细胞中,姜黄素NP释放曲线明显低于姜黄素裸药的释放曲线,提示姜黄素NP有良好的缓释效果;细胞毒试验提示姜黄素NP杀死肿瘤细胞的效率较姜黄素裸药有增强。(7)黑色素瘤移植瘤瘤体内注射姜黄素NP和姜黄素裸药后,姜黄素NP组小鼠肿瘤生长明显较姜黄素组缓慢,姜黄素NP组小鼠体重减轻低于姜黄素裸药组,一般情况优于姜黄素组小鼠。结论:(1)多西紫杉醇载药纳米微粒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有缓释特性;与多西紫杉醇裸药比较体外有略高的杀黑色素瘤细胞效果;载药纳米粒静脉注射较裸药静脉注射有明显增强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载药纳米粒瘤内注射较静脉注射有明显增强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副作用明显降低;载药纳米粒瘤内注射较裸药瘤内注射有明显增高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副作用明显降低。(2)姜黄素载药纳米微粒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与姜黄素裸药比较体外杀肿瘤细胞效果有增强;瘤内注射抑制肿瘤生长效果较裸药明显增强,副作用明显降低。(3)两种载药纳米微粒在本研究中都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和明显减轻的毒副作用,纳米载药研究将为黑色素瘤的治疗提供有力帮助。(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期刊2009-06-01)

冯芳[10](2009)在《5-FU载药纳米微粒的制备、表征及体外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的高分子材料为载体的抗肿瘤药物是目前药物释放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纳米载药微粒其活性成分(药物或生物活性材料等)可包裹于粒子内部或吸附于粒子表面,该系统可增溶疏水性药物,保护药物活性,增加药物稳定性,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增加药物在靶器官中的累积,提高治疗指数,减少毒副作用。本研究采用复乳法制备5-氟尿嘧啶-聚乳酸-羧甲基壳聚糖(5-FU-PLA-O-CMC)载药纳米微粒,并对其表面形貌、粒径分布、体外释放等表征及对食管癌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等微粒性能进行应用评估。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载药微粒的外形结构,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微粒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并测定体外释放量,且与纯5-Fu对比,观察其对人食管癌细胞株的体外杀伤效应。5-FU-PLA-O-CMC载药纳米微粒呈规则球形,平均粒径100-200nm,载药量为9.87%包封率为32.5%;体外释放实验表明微粒具有缓释特性,在模拟体液中,10天的累积释药达92.90%;5-Fu的杀伤效应在1-7d时呈时间依赖关系,7d后进入平台期;5-Fu-PLA-O-CMC载药纳米微粒则在1-11d均呈时间依赖关系,5-Fu-PLA-O-CMC载药纳米微粒和5-FU均呈剂量依赖杀伤效应。制备的载药纳米微粒可改变5-FU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具有缓释作用,可制备为静脉用药,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循环时间,发挥更好的抗肿瘤效应。5-FU-PLA-O-CMC载药纳米微粒可抑制Eca109细胞增殖,且5-FU-PLA-O-CMC载药纳米微粒的缓释功能可维持较长时间的抗癌作用。(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09-04-01)

载药纳米微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在外磁场协同下载阿霉素金磁复合微粒于荷瘤小鼠体内靶向分布特性。方法 :建立小鼠肝细胞癌动物模型,并分成空白对照组、单纯磁阿霉素组和磁阿霉素加磁场组。空白对照组经尾缘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单纯磁阿霉素组和磁阿霉素加磁场组分别注射同等剂量的载阿霉素金磁复合微粒溶液,注射后于磁阿霉素加磁场组肿瘤靶区体表施加磁场固定(5 000 Gs、1 h)。然后移去磁场并立即处死各组小鼠,分别采集血液并完整摘取心、肝、肾和肿瘤组织标本。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液及各组织中阿霉素浓度,评价其在小鼠体内的靶向性。结果:经外置磁场固定作用后,靶区肿瘤组织中阿霉素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非靶区组织,而其他非靶区组织中(除心脏外)阿霉素浓度与空白对照组相当。在没有外置磁场作用时,阿霉素则在体内各组织中呈弥散性分布,但肝脏和肿瘤组织中阿霉素浓度较高。结论:磁纳米微粒作为药物载体具有明显的磁控靶向性,能将药物有效富聚于靶区肿瘤组织中。磁靶向药物有望成为最有效的抗肿瘤药物新剂型而用于临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载药纳米微粒论文参考文献

[1].袁善美.聚合物载药纳米微粒的功能化及抗肿瘤研究[D].南京大学.2017

[2].胡瑛,郝欢,秦庆,于增国.载药磁纳米微粒在荷瘤小鼠体内的靶向性实验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5

[3].李晓利,牛敏,张铭,张娜娜,施瑶.5-氟尿嘧啶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粒对胃癌细胞株的体外杀伤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

[4].阿斯兰(Arsalan,Ahmed).表面工程化载药纳米微粒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5

[5].伍志勇.功能性磁性纳米微粒的制备、表征以及川芎嗪载药的初步应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4

[6].胡睿.纳米载药微粒对粪肠球菌的体外抗菌研究[D].中南大学.2012

[7].朱蓝玉,雍娴婷,迟庆,闫建义,于增国.载药磁性纳米微粒靶向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与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1

[8].王姝.载药聚乳酸纳米微粒的制备及界面组装[D].东北大学.2011

[9].郑东辉.载药纳米微粒对恶性黑色素瘤治疗作用体内、体外实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

[10].冯芳.5-FU载药纳米微粒的制备、表征及体外实验[D].兰州大学.2009

标签:;  ;  ;  ;  

载药纳米微粒论文-袁善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