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内外膜独立供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径向浮环动静压轴承,优化分析,独立供油,结构参数
内外膜独立供油论文文献综述
李瑞珍,郭红,王丹丹[1](2010)在《内外膜独立供油径向浮环动静压轴承静特性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动静压浮环轴承在高速、超高速旋转机械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轴承的摩擦功耗是制约转子性能的突出因素。本文利用有限元法和复合形法对内外膜独立供油的径向浮环动静压轴承静态性能进行了优化分析,在保证浮环平衡的基础上,以单位承载力下摩擦功耗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对供油压力和轴承重要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了供油压力、浅腔深度等重要设计参数的最优值,优化结果对于降低高速轴承的摩擦功耗和温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浮环轴承的结构参数设计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4期)
郭红,李林松,岑少起[2](2010)在《内外膜独立供油向心浮环轴承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有限元法计算内外膜独立供油的高速径向浮环动静压轴承的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用Routh-Hurwitz准则给出计入轴颈和浮环质量的稳定性判据。分析供油压力对浮环轴承内外膜无量纲临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动静压浮环轴承小偏心工作时,降低供油压力可提高系统稳定性;大偏心下工作时,采用较高的供油压力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润滑与密封》期刊2010年08期)
李鹏举,郭红,岑少起[3](2010)在《内外膜独立供油径推浮环动静压轴承静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新型结构的径向-推力浮环动静压轴承,该轴承采用两路供油系统分别对内外膜进行独立供油。用有限元法计算内外膜独立供油时该轴承的静特性参数,分析供油压力变化对内、外膜静特性参数的影响,为继续研究独立供油时轴承动特性以及稳定性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0年03期)
郭红[4](2009)在《内外膜独立供油径推联合浮环轴承性能分析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动静压滑动轴承具有摩擦功耗低、精度高、寿命长、稳定性好等突出优点,在航空航天、发电设备及精密加工机床等高速、超高速旋转机械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汽车发动机、底盘以及零部件制造的高速、高精度机床主轴系统也广泛地采用各类滑动轴承。而动静压浮环轴承是提高轴承-转子系统转速的有效手段,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目前的动静压浮环轴承大多采用内外膜统一供油方式和外部节流器,内外膜供油压力不能单独调节,难以充分发挥其优越性。如果采用内外膜独立供油,将有助于调节轴承-转子系统的特性,但内外膜独立供油动静压浮环轴承的性能和系统稳定性受到轴承结构、供油压力变化及深腔中气穴的影响。如何设计这种新型轴承结构,如何实现轴承系统的合理建模及分析各参数对轴承性能的影响规律是改善轴承性能的基础。本文以径向-推力联合浮环动静压轴承为研究对象,采用圆台柱销内反馈节流方式,提出新型的内外膜独立供油径推浮环轴承结构形式;采用流体动力学和有限元方法,建立径推浮环轴承静动特性仿真模型;以此为基础,分析供油压力、气穴等参数对轴承性能的影响规律;为了验证新型结构和建模方法的合理性,开发了可实现内外膜独立供油的径推浮环轴承-转子实验台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叁个方面:(1)新型内外膜独立供油径向-推力联合浮环轴承结构设计针对圆柱轴承不能承受轴向载荷而圆锥轴承受锥角限制轴向载荷不宜过大的问题,本文采用径推联合浮环轴承,提高了结构紧凑性,可同时承受径向和轴向载荷,避免了额外的轴向限位;针对统一供油浮环轴承内外膜相互制约的问题,提出了内外膜独立供油的新结构,为实现内外膜压力的单独调节进而提高油膜动态性能打下了基础;针对传统内部节流器节流腔面积大、功耗高的问题,提出了新型圆台柱销内部节流方式,有效地减少了节流腔的面积,在不增加轴承尺寸的情况下降低内部节流的功耗,且避免了小孔、毛细管等外部节流器易于引起的油路堵塞。(2)内外膜独立供油径推浮环轴承静动态特性仿真建模及稳定性分析本文从层流理论的Navier-Stokes方程出发,推导出独立供油时径推浮环轴承内外膜的控制方程,建立了基于有限元法的轴承静动态特性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轴承静动特性随供油压力、偏心率、转速等设计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轴承的摩擦功耗等静特性参数对供油压力的变化不敏感,但动特性参数对供油压力的变化敏感度较高。针对高速运转时径推联合浮环轴承稳定性问题,建立了计入轴颈质量和浮环质量的内外膜动力学模型,采用Routh-Hurwitz稳定性判别准则,推导了计入浮环质量的径推联合浮环轴承叁维稳定性判别准则,确定了浮环轴承的稳定工作区域,研究了内外膜供油压力对轴承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供油压力反馈控制装置,为通过调整内外膜供油压力来控制轴承-转子系统的稳定性提供了参考。针对内外膜供油压力的改变导致浮环轴承油腔(尤其是深腔)出现气穴的问题,根据气液两相流理论,导出了考虑气穴的径推联合浮环轴承内外膜的变密度变粘度无量纲动态Reynolds方程和深腔流量平衡方程,分析了不同转速和不同偏心率下含气率分别为0和0.1时轴承的静动态性能。结果表明:小偏心率时深腔气穴对轴承性能影响较为明显,而随着偏心率的增大及转速的提高,气穴的影响程度降低。(3)内外膜独立供油径推联合动静压浮环轴承-转子实验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径推联合浮环实验轴承设计参数,建立了能实现内外膜独立供油的径推联合浮环轴承-转子系统的实验台,提出了独立供油工况下内外膜参数的测量方法,通过实验测试了该轴承的压力分布、承载力、摩擦力矩、流量、温升等静特性参数,采用叁次激振法测定了实验轴承的刚度、阻尼等动特性参数,通过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本文建模方法的有效性。所开发的径推浮环动静压轴承完成了38000 rpm的现场试车实验。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独立供油径推浮环动静压轴承具有结构紧凑、易于调整、启动停车方便、摩擦功耗低、稳定性好等优点,和圆锥轴承相比可承受更大的轴向力。独立供油的结构使得高速、超高速在线控制轴承的稳定性成为可能,对浮环动静压轴承的设计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09-10-01)
李瑞珍,岑少起,郭红[5](2009)在《内外膜独立供油浮环动静压轴承的主轴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内外膜独立供油的径向-推力联合浮环动静压轴承结构中,内膜供油方式是在旋转主轴上开孔槽给内膜供油。主轴的结构强度和加工工艺是设计径-推浮环动静压轴承的关键。本文通过比对两种不同的内膜供油方式的主轴结构,对主轴的机械加工工艺和应力、变形进行讨论分析,以选择合理的主轴结构。(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信息》期刊2009年11期)
李瑞珍[6](2009)在《径—推联合浮环动静压轴承结构及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浮环动静压轴承由于在降低摩擦功耗、提高稳定性等方面的特点,在高速旋转机械领域正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目前的动压、动静压浮环轴承均采用内外膜统一供油结构,一方面浮环启动困难,另一方面很难通过调节供油压力来主动控制轴承—转子系统的稳定性;这种供油方式,在径向—推力联合浮环动静压轴承中存在问题更多,如推力油膜和内油膜节流器不好选择,计算中边界条件和协调条件极难决定等。为了克服这种供油方式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内外膜(分路)独立供油的径向—推力联合浮环动静压轴承结构,并给出了具体的设计参数、加工方法、工艺路线。同时解决了内油膜供油系统中小深孔加工及高速时轴端供油、测压的密封等难题。在设计、制造试验轴承和试验台的基础上,应用叁次激振法测出了该浮环轴承的静、动特性,详细分析了导致试验误差的因素和特点,提出了消除误差的措施。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处理和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得到了几个重要的结论。该轴承结构一方面可保证浮环的顺利启动,避免了串联形式纯动压浮环轴承在工作时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浮环有可能贴向轴颈或轴瓦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调节各路供油压力主动控制内外油膜的动特性,这样一旦轴承—转子系统出现油膜涡动或油膜振荡,则可直接降低供油压力来抑制油膜涡动或油膜振荡。本文还较全面的分析了径向—推力联合浮环动静压轴承静、动态特性测试系统中试验装置、供油系统和加载系统设计及安装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内油膜单独供油的特点,提出了在高速情况下,内油膜压力测量的初步结构。(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09-05-20)
内外膜独立供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用有限元法计算内外膜独立供油的高速径向浮环动静压轴承的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用Routh-Hurwitz准则给出计入轴颈和浮环质量的稳定性判据。分析供油压力对浮环轴承内外膜无量纲临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动静压浮环轴承小偏心工作时,降低供油压力可提高系统稳定性;大偏心下工作时,采用较高的供油压力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外膜独立供油论文参考文献
[1].李瑞珍,郭红,王丹丹.内外膜独立供油径向浮环动静压轴承静特性优化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2].郭红,李林松,岑少起.内外膜独立供油向心浮环轴承稳定性研究[J].润滑与密封.2010
[3].李鹏举,郭红,岑少起.内外膜独立供油径推浮环动静压轴承静特性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0
[4].郭红.内外膜独立供油径推联合浮环轴承性能分析与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
[5].李瑞珍,岑少起,郭红.内外膜独立供油浮环动静压轴承的主轴结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9
[6].李瑞珍.径—推联合浮环动静压轴承结构及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