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梁平竹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梁平竹帘,特征,制作
梁平竹帘论文文献综述
王茜梓[1](2019)在《浅谈梁平竹帘溯源与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梁平竹帘的制作技艺历史悠长,而其产生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产于长江叁峡北岸的梁平县,据《梁平县志》记载:"竹帘翎毛之属,必他处所不及,征诸宋史,则赏贡锦。"本文以梁平竹帘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历史进行阐述,以期能为梁平竹帘的保护和传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9年12期)
陈素华[2](2018)在《国家非遗梁平竹帘在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五千年的岁月长廊中留下了浩繁的民族文化艺术。唐诗宋词、琴棋书画、诸子百家思想以及茶文化与梁平竹帘等都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且能一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完善。本文在阐述了国家非遗梁平竹帘的基本内容后,又简要分析了我国茶包装设计所存在的问题,并透过梁平竹帘这一视角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本文来源于《福建茶叶》期刊2018年07期)
陈素华[3](2017)在《国家非遗梁平竹帘生活化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梁平竹帘,汉族民间手工艺品,已被录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早出现在我国的北宋时期,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一项民间文化艺术,产生于我国渝东地区梁平县,这一文化艺术被民间俗称为"叁绝"之一,也称为"天下第一帘"。梁平竹帘属于精神审美层面上的工艺品,观赏价值极高,限于收集、研究和展示。梁平竹帘不能只将其文物化,而更应该生活化。让梁平竹帘在当代的生存境域中重获新生使其可持续开发,为其市场拓展及有效保护与传承注入有力筹码,也为地域文化特色增添色彩。(本文来源于《美术界》期刊2017年12期)
夏时贤[4](2017)在《梁平竹帘制作工艺传承问题的调查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梁平区,原名梁平县,作为重庆市重要区县,从县升区,可见其日益重要的地位。谈到梁平,人们总会第一个想到张鸭子,殊不知,在梁平还有着很多比张鸭子更值得铭记、值得保护的传统文化遗产,最着名的当属“梁平四绝”。其中梁平竹帘的制作工艺作为“梁平四绝”之一,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更是值得称赞。本文对梁平竹帘制作工艺传承问题的调查研究,主要从梁平竹帘制作工艺、梁平竹帘制作工艺传承人、社会公众对梁平竹帘制作工艺的关注、梁平竹帘制作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在了解梁平竹帘制作工艺方面,笔者亲自到梁平区进行实地调查,走访了健在的梁平竹帘制作工艺传承人,仔细了解并记录了梁平竹帘制作过程。梁平竹帘的制作过程分为叁大步骤,二十几道小序,每一道工序要求严格,纯手工制作,制作时间也较长,体现了竹帘制作工艺的独特魅力。由于竹帘制作技艺的传承主要依靠口口相传,因此,在不断传承过程中,许多技艺失传,导致如今的竹帘工艺已不是巅峰时期那般精细。在了解梁平竹帘制作工艺传承人方面,笔者采访了梁平竹帘第四代传承人方顺康,现场观看了其制作梁平竹帘的详细过程,询问了他目前在收徒和传授技艺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了梁平竹帘制作工艺传承与发展的问题。在了解社会公众对梁平竹帘制作工艺的关注情况方面,笔者创新地采用了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了社会公众对梁平竹帘制作工艺的关注情况,通过分析调查问卷的相关数据得出结论,并收集了社会公众对于梁平竹帘制作工艺传承与弘扬的建议。通过这种方式的调查,既能较好地摸清梁平竹帘制作工艺存在的实际问题,又为竹帘制作工艺的发展和研究提供参考。在梁平竹帘制作工艺的保护与传承方面,通过调查,我了解到,尽管梁平政府及有关组织和个人对梁平竹帘制作工艺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但实际上收效甚微。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笔者认真分析了调查数据,在梁平竹帘制作工艺的传承与保护问题上,对政府、传承人、生产企业、社会公众提出了可行性建议,试图全方位地为梁平竹帘制作工艺的发展建言献策。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梁平竹帘的制作工艺、传承人、社会状况等因素进行调查,综合分析,对梁平竹帘的保护与传承提出个人建议。(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期刊2017-03-01)
赖小静[5](2015)在《以梁平竹帘为例分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政府日益重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历史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建设社会主义特色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梁平珠帘为例,分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状,对如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探讨,并提出具体对策.当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上升至社会层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力度与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在社会上引起剧烈反响,如民间曲(本文来源于《现代装饰(理论)》期刊2015年10期)
袁曼玲[6](2015)在《探析梁平竹帘的独特制造工艺及保护传承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6月7日,梁平竹帘被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切体现了梁平竹帘这一传统艺术所具有的生命力。本篇文章主要从梁平竹帘所独具的人文和地理环境的角度,介绍了梁平竹帘的发展历史,以及梁平竹帘的独特制造工艺,进一步探讨了梁平竹帘的保护和传承价值。竹帘的发展历史梁平竹帘最早源于北宋时期。《梁山县志》中曾经记载过有关梁平竹帘的发展情况以及用途:"竹,翎毛之属.......征诸宋史,则尝贡锦。"根据这段史料的记载,我们可以得知梁平竹帘的发展历史非(本文来源于《现代装饰(理论)》期刊2015年10期)
[7](2015)在《梁平竹帘》一文中研究指出梁平竹帘起源于朱代,经元、明至请,工艺曰臻成熟、制品更加精美。清末民初民间画师方炳南首创在竹帘上作画,从此将梁平竹帘引入工艺美术殿堂,并引来知名画家、书法也在帘上题字、献画,更使梁平竹帘名闻遐迩。梁平竹帘品种繁多。有条屏、通景屏罗汉屏;有中堂、推心、横推、斗方;有屏风、对联、奖状、信插;有绣帘、门帘、灯(本文来源于《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李晓东[8](2013)在《重庆市梁平竹帘的地理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梁平竹帘为梁平叁绝(其它两绝是年画、灯戏)之一,其工艺制作历史已过千年。早在北宋年间,就被列为皇家贡品,誉满天下,有"天下第一帘"之称。竹帘是以竹破为竹片,以竹片抽成竹丝,以竹丝织轿帘、灯帘、堂帘,形色俱备,精巧绝伦。《辞海》中有辞条记载:"竹帘画,在细竹丝编织的帘子上加上书画的工艺品,产于梁平。"梁平竹帘以本地盛产的慈竹为原料,经过数十道工序的手工制作,抽成细如头发的竹丝,织成薄如蝉(本文来源于《地理教育》期刊2013年S1期)
杨颖[9](2012)在《梁平竹帘 巧夺天工的“天下第一帘”》一文中研究指出"薄如蝉翼淡如烟,万缕千丝总相连。借得七仙灵巧手,换来天下第一帘"。素有"天下第一帘"美称的梁平竹帘,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既有广泛的实用性,又有极高的观赏性、装饰性。据《辞海》记载:"竹帘画,在细竹丝编织的帘子上加上画的工艺品,产于四川省梁山县(今重庆市梁平县)"。梁平竹帘,本是悬在窗前门边做遮挡的家居用品,那么它又是如何经过千年的发展,成了如今精美的民间手工艺品"竹帘画"呢?(本文来源于《环球人文地理》期刊2012年18期)
戚序,赵云雪[10](2011)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体性特征及遴选机制——以梁平竹帘传承群体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活态的传承主体——人应是保护的核心环节。传承人群体性特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工作应该给予高度关注的问题,传承群体的遴选机制等问题关系到我国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导向。(本文来源于《艺术探索》期刊2011年03期)
梁平竹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五千年的岁月长廊中留下了浩繁的民族文化艺术。唐诗宋词、琴棋书画、诸子百家思想以及茶文化与梁平竹帘等都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且能一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完善。本文在阐述了国家非遗梁平竹帘的基本内容后,又简要分析了我国茶包装设计所存在的问题,并透过梁平竹帘这一视角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梁平竹帘论文参考文献
[1].王茜梓.浅谈梁平竹帘溯源与特征[J].明日风尚.2019
[2].陈素华.国家非遗梁平竹帘在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8
[3].陈素华.国家非遗梁平竹帘生活化设计研究[J].美术界.2017
[4].夏时贤.梁平竹帘制作工艺传承问题的调查报告[D].重庆师范大学.2017
[5].赖小静.以梁平竹帘为例分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现代装饰(理论).2015
[6].袁曼玲.探析梁平竹帘的独特制造工艺及保护传承价值[J].现代装饰(理论).2015
[7]..梁平竹帘[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8].李晓东.重庆市梁平竹帘的地理因素[J].地理教育.2013
[9].杨颖.梁平竹帘巧夺天工的“天下第一帘”[J].环球人文地理.2012
[10].戚序,赵云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体性特征及遴选机制——以梁平竹帘传承群体为例[J].艺术探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