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波造影论文-陈洪潭

谐波造影论文-陈洪潭

导读:本文包含了谐波造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内镜超声,基本原理,谐波造影,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谐波造影论文文献综述

陈洪潭[1](2016)在《内镜超声谐波造影基本原理与临床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2016第二届华东EUS峰会暨首届“西湖论镜”4E论坛会议手册》期刊2016-10-28)

陈洪潭,许国强,单国栋,陈李华,季峰[2](2013)在《内镜超声谐波造影在上消化道及胰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内镜超声谐波造影诊断消化道及胆胰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内镜超声发现的食管、胃粘膜下病变、粘膜增厚性病变及胆胰疾病进行超声谐波造影检查。在常规内镜超声显示清楚病灶后将仪器(Olympus&Aloka@10)调节至低声压谐波造影模式。经外周静脉团注法注射六氟化硫(商品名为声诺维)2.4ml后用5ml生理盐水冲洗静脉通路。实时观察病灶内部及周围的微气泡出现情况及其变化。根据病灶内部及其周围正常组织的对比将病灶增强模式分为高增强、等增强、低增强和无增强四种情况。将增强模式与病变的病理结果(EUS—FNA、ESD或外科手术)比较概括该类病变的内镜超声谐波造影典型表现。结果自2013年1月至10月间共进行41例病变的内镜超声造影检查,其中34例经EUS—FNA、ESD或外科手术获病理确诊。食管支气管源性囊肿(1例)呈无增强(图1 a、1 b、1 c、1 d);食管平滑肌瘤(1例)呈低增强;胃间质瘤(高危,1例)呈高增强,(低危,1例)呈低增强;胃异位胰腺(1例)呈等增强(图2);胃囊肿(1例)呈无增强;胃异物肉芽肿(1例)呈高增强(图3);胃癌(1例)呈高增强;胃吻合口炎性息肉(1例)呈高增强;胃壁转移癌(1例)呈高增强;肝门部胆管癌(2例)呈高增强(门脉期)1例(图4),低增强(门脉期)1例;十二指肠乳头癌(1例)呈高增强;十二指肠腺癌(1例)呈高增强;胰腺癌(10例)均呈低增强(图5);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呈高增强;胰腺粘液性囊腺癌(1例)实质部分呈高增强;胰腺粘液性囊腺瘤(2例)实质性部分呈低增强(图6);胰腺导管内粘液瘤(2例)实质部分呈高增强;腹腔/后腹膜淋巴结结核(1例)呈高增强伴区域无增强;淋巴结转移癌(2例)均呈高增强;结内淋巴瘤(1例)呈高增强。结论凭借其特有的实时对比剂增强显像功能,内镜超声谐波造影能对上消化道及胆胰疾病进行有效的鉴别诊断,具有独特的临床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2013第六届浙江省消化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3-11-08)

蔡文佳[3](2013)在《肝细胞癌超声微泡谐波造影及MMP-9、Endothelin-1表达与热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肝细胞癌超声微泡谐波造影定量分析参数,及组织中MMP-9、Endothelin-1表达水平与微波/射频消融后复发转移的关系,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寻求可能早期、无创且有效预测肝细胞癌治疗后复发转移的超声造影特征参数。资料与方法⑴入组条件: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患者,病灶数目为单发,病灶最大直径≤5cm,无血管侵犯及肝外转移,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B级,无严重心、脑、肾、血管等疾病。所有患者在进行微波/射频治疗前均未接受其它治疗。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遵循自愿入组原则,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⑵超声造影研究:2006年3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进行微波/射频消融的HCC患者共计40例,治疗前均行超声造影检查,并使用Sonoliver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对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相应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筛选出与肝细胞癌复发转移有关的超声造影特征参数。⑶免疫组化检测:微波/射频消融前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取得HCC组织,其中22例标本行MMP-9、Endothelin-1蛋白免疫组化检测,使用Image Pro-plus5.1软件测量累积光密度(IOD),并对复发组和未复发组的数值进行统计分析。⑷将上述两部分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将肝细胞癌微波/射频消融后复发转移相关的超声造影特征参数与组织MMP-9、Endothelin-1表达水平结合,筛选预测复发的指标。结果⑴本研究中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的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等)及病毒感染状况,术前AFP水平及肿瘤分化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⑵超声造影研究显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相比,肿瘤最大强度(tIMAX),肿瘤最大强度与实质之比(IMAXR),肿瘤上升时间(tRT),肿瘤达峰时间(tTTP)及流出时间WT等参数有显着性差异。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IMAXR为复发的危险因素(OR=0.111;95%CI,0.0150.838;P=0.033),IMAXR越小,治疗后复发的风险越高。⑶免疫组化的结果显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肝癌组织中的MMP-9表达有统计学差异,复发组的肝癌组织中MMP-9的表达水平较未复发组高,而Endothelin-1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MMP-9及Endothelin-1均不是复发的危险因素。⑷超声造影特征参数与组织MMP-9、Endothelin-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显示,tRT,tTTP两个参数与Endothelin-1的表达水平中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38,0.448,p<0.05),而tIMAX,IMAXR,WT与Endothelin-1的水平无相关性。MMP-9表达水平与tRT,tTTP,WT,tIMAX,IMAXR均无相关性。结论⑴肿瘤的最大强度与实质强度的比值IMAXR是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IMAXR越小,治疗后复发的风险越高。⑵HCC组织中MMP-9、Endothelin-1表达水平不足以成为微波/射频消融后复发的危险因素。⑶肿瘤上升时间tRT,肿瘤达峰时间tTTP与癌组织中Endothelin-1表达水平中度相关,表明超声造影特征参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组织中血管生成相关蛋白因子的表达水平。⑷超声造影既能从宏观上反映HCC血流动力学特征,也能够反映HCC的蛋白分子层面上的改变,有望成为监测及预测HCC生物学行为的有力手段,为个性化干预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期刊2013-04-26)

谢金会,张学兰,周祖邦[4](2008)在《乳腺肿瘤血流及谐波造影与病理微血管定量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超声检测乳腺肿瘤的血流变化情况,并了解用e-flow技术与谐波造影技术测定的乳腺肿瘤彩色像素密度与病理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乳腺肿瘤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应用谐波造影技术及e-flow技术观察并检测86例乳腺肿瘤患者(其中良性组46例,恶性组40例)的肿瘤血流信号,手术标本均通过抗CD因子免疫组化染色测量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恶性肿瘤的血流多普勒参数RI、PI、Vsp、Vep平均值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e-flow技术及谐波造影技术显示的乳腺肿瘤微血管密度与用病理方法测得的微血管密度具有同样的梯度,即恶性组>良性组>对照组(18例远离良性肿瘤的正常乳腺组织),恶性组中腋下淋巴结转移组的病理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无腋下淋巴结转移组(P<0.05)。e-flow技术及谐波造影技术检测到的乳腺肿瘤微血管密度与病理微血管密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732,P<0.001;r=0.740,P<0.001)。结论e-flow技术及谐波造影技术可清晰显示肿瘤的微血管灌注,有助于乳腺肿瘤的良恶性定性及定量评估。(本文来源于《卫生职业教育》期刊2008年24期)

付文生,杨一林,朱少君,段云友,曹铁生[5](2008)在《编码谐波造影在超声导向微波凝固治疗肝肿瘤前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微波凝固治疗肝脏肿瘤前行编码谐波造影(CHA)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35例临床诊断肝肿瘤患者,经声诺维编码谐波造影检查,观察肿块大小、数目、形态及边界,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病理检查进行比较。结果:共查出55个病灶,彩色多普勒超声、CHA对肝肿瘤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85.4%、96.4%;最大径小于1.0cm的肿块,彩色多普勒超声、CHA对肝肿瘤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是41.7%、83.3%。彩色多普勒超声有60%(33/55)的病灶边界显示不清晰,CHA有7.3%(4/55)的病灶边界显示不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恶性肿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是64.8%、50%、61.7%;CHA对肝恶性肿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是97.7%、90%、96.2%,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导向微波热凝固肝肿瘤前行编码谐波造影,在判断肿块数目、大小、边界较彩色多普勒超声提供的信息多;CHA对肝肿块性质鉴别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治疗方案的确立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现代肿瘤医学》期刊2008年03期)

谢金会[6](2008)在《乳腺肿瘤血流及谐波造影与病理微血管定量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超声检测乳腺肿瘤的形态学、血流动力学,e—flow技术与谐波造影技术测定乳腺肿瘤的彩色象素密度与病理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多普勒检测肿瘤的血流动力学,谐波造影及e—flow技术观察并检测86例乳腺肿瘤(其中良性组46例,恶性组40例)的血流信号,手术标本均进行抗CD34因子免疫组化染色测量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乳腺良、恶性肿瘤在肿瘤形态、边界、边缘回声、内部回声、衰减、钙化、血流分布方面具有明显差异。恶性肿块的血流RI、PI、Vsp、Vep平均值均明显高于良性肿块。e—flow技术及谐波造影对显示乳腺肿瘤微血管与病理微血管具有同样的梯度,即恶性组>良性组>对照组(18例远离肿瘤的周围正常乳腺组织),恶性组中腋下淋巴转移组的微血管即病理微血管密度的显示明显高于无腋下淋巴结转移组(p<0.05)。超声e—flow及谐波造影检测乳腺肿瘤微血管密度显示与病理微血管密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732,p<0.001;r=0.740,p<0.001)。结论超声对乳腺肿瘤的检查应将二维声象图、血流动力学、e—flow技术及谐波造影结合,超声造影更能清晰显示肿瘤微血管灌注,有助于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定性及定量评估。(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08-03-01)

吴凤林,刘红梅,李传刚[7](2007)在《正常肝脏高机械指数谐波造影时间-强度曲线法定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及触发间隔对正常人肝脏造影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0例正常人接受肝脏谐波超声造影检查,造影剂剂量分为0.1、0.3、0.5及0.7ml,触发间隔分为1.0、2.0、3.0及4.0s,分别观察造影剂量和触发间隔对正常人肝脏造影效果的影响。造影增强后图像灰阶变化用时间-强度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测量指标有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峰值强度降半时间(HT)、平均渡越时间(MTT)。结果当剂量为0.3ml,触发间隔从1.0~3.0s时,PI、AUC、HT、MTT测值均逐渐增大,并在3.0s时达到最大值;当触发间隔为4.0s时,各项测值与3.0s时测值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触发间隔为3.0s,剂量从0.1~0.7ml,AUC、HT、MTT测值均随剂量增大而增大,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着性(P<0.01)。而PI值在剂量0.1~0.3ml之间,随剂量增大而增大,差异有非常显着性(P<0.01);从0.3~0.7ml,PI值并不随剂量增大而显着增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造影增强效果受剂量和触发间隔的影响,正常肝脏造影增强最大PI值约为(23.64±3.30)dB,最佳剂量为0.3ml,最佳触发间隔为3.0s,AUC、HT、MTT3项指标则随剂量增大而增大。(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期刊2007年05期)

陶炜,张学兰,许汉生,周祖邦[8](2005)在《动态血流谐波造影对肝脏肿瘤检测效果的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超声造影谐波对比造影技术对肝脏肿瘤的增强效果。方法自末梢静脉注入400mg/ml的Levovist造影剂,用闪烁回声方法,脉冲间隙5秒钟,机械指数采用0.8~1.2,以长时间捕获技术记录造影全过程。结果8例原发性肝癌表现为早显影,早消退。5例肝转移癌肿瘤表现周边逐步增强,3例肝血管瘤早期动脉相不显影。结论超声对比谐波造影技术有助于提高肝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精度。(本文来源于《卫生职业教育》期刊2005年08期)

胡兵,周永昌[9](2004)在《关于前列腺经直肠实时灰阶超声谐波造影技术的现状及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1 研究的重要性前列腺癌在欧美国家是第二位高发病率的男性恶性实体肿瘤,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在国内随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的广泛应用,前列腺癌的患病率似乎愈来愈高,在我科几乎每周均遇到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确诊的前列腺癌病例。因此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及合适治疗显得(本文来源于《声学技术》期刊2004年S2期)

郑荣琴,黄冬梅,工藤正俊,川崎俊彦,南康范[10](2004)在《肝脏肿瘤谐波造影叁维超声与造影二维超声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通过与谐波造影二维超声的比较 ,探讨谐波造影叁维超声在评价肝脏肿瘤血供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编码谐波造影功能对 2 1例肝脏肿瘤患者行造影二维超声检查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叁维重建 ,比较两者在显示肿瘤血管像、灌注像、血管及灌注综合像方面的不同。结果 谐波造影叁维超声较造影二维超声能更清楚地显示肿瘤的血管像 ,显示血管及灌注综合像的能力亦优于造影二维超声 ,但在显示肿瘤灌注像方面 ,二者作用相似。结论 谐波造影叁维超声能更好地反映肝脏肿瘤的血供特点 ,可为肝脏肿瘤的影像研究提供一种新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杂志》期刊2004年06期)

谐波造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评价内镜超声谐波造影诊断消化道及胆胰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内镜超声发现的食管、胃粘膜下病变、粘膜增厚性病变及胆胰疾病进行超声谐波造影检查。在常规内镜超声显示清楚病灶后将仪器(Olympus&Aloka@10)调节至低声压谐波造影模式。经外周静脉团注法注射六氟化硫(商品名为声诺维)2.4ml后用5ml生理盐水冲洗静脉通路。实时观察病灶内部及周围的微气泡出现情况及其变化。根据病灶内部及其周围正常组织的对比将病灶增强模式分为高增强、等增强、低增强和无增强四种情况。将增强模式与病变的病理结果(EUS—FNA、ESD或外科手术)比较概括该类病变的内镜超声谐波造影典型表现。结果自2013年1月至10月间共进行41例病变的内镜超声造影检查,其中34例经EUS—FNA、ESD或外科手术获病理确诊。食管支气管源性囊肿(1例)呈无增强(图1 a、1 b、1 c、1 d);食管平滑肌瘤(1例)呈低增强;胃间质瘤(高危,1例)呈高增强,(低危,1例)呈低增强;胃异位胰腺(1例)呈等增强(图2);胃囊肿(1例)呈无增强;胃异物肉芽肿(1例)呈高增强(图3);胃癌(1例)呈高增强;胃吻合口炎性息肉(1例)呈高增强;胃壁转移癌(1例)呈高增强;肝门部胆管癌(2例)呈高增强(门脉期)1例(图4),低增强(门脉期)1例;十二指肠乳头癌(1例)呈高增强;十二指肠腺癌(1例)呈高增强;胰腺癌(10例)均呈低增强(图5);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呈高增强;胰腺粘液性囊腺癌(1例)实质部分呈高增强;胰腺粘液性囊腺瘤(2例)实质性部分呈低增强(图6);胰腺导管内粘液瘤(2例)实质部分呈高增强;腹腔/后腹膜淋巴结结核(1例)呈高增强伴区域无增强;淋巴结转移癌(2例)均呈高增强;结内淋巴瘤(1例)呈高增强。结论凭借其特有的实时对比剂增强显像功能,内镜超声谐波造影能对上消化道及胆胰疾病进行有效的鉴别诊断,具有独特的临床实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谐波造影论文参考文献

[1].陈洪潭.内镜超声谐波造影基本原理与临床实践[C].2016第二届华东EUS峰会暨首届“西湖论镜”4E论坛会议手册.2016

[2].陈洪潭,许国强,单国栋,陈李华,季峰.内镜超声谐波造影在上消化道及胰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C].2013第六届浙江省消化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3

[3].蔡文佳.肝细胞癌超声微泡谐波造影及MMP-9、Endothelin-1表达与热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3

[4].谢金会,张学兰,周祖邦.乳腺肿瘤血流及谐波造影与病理微血管定量的相关性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8

[5].付文生,杨一林,朱少君,段云友,曹铁生.编码谐波造影在超声导向微波凝固治疗肝肿瘤前的应用[J].现代肿瘤医学.2008

[6].谢金会.乳腺肿瘤血流及谐波造影与病理微血管定量相关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8

[7].吴凤林,刘红梅,李传刚.正常肝脏高机械指数谐波造影时间-强度曲线法定量分析[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07

[8].陶炜,张学兰,许汉生,周祖邦.动态血流谐波造影对肝脏肿瘤检测效果的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2005

[9].胡兵,周永昌.关于前列腺经直肠实时灰阶超声谐波造影技术的现状及思考[J].声学技术.2004

[10].郑荣琴,黄冬梅,工藤正俊,川崎俊彦,南康范.肝脏肿瘤谐波造影叁维超声与造影二维超声的比较[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4

标签:;  ;  ;  ;  

谐波造影论文-陈洪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