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哲学情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实在性,内在化,人类未来,思想逻辑
哲学情怀论文文献综述
张能为[1](2019)在《秀山藏情怀 叶高天地远——叶秀山先生遗着《哲学的希望》思想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叶秀山先生是我国西方哲学研究大家,也是一位哲学研究和行文写作独具风格的哲学家。他对西方古典哲学尤其是古希腊哲学造诣精深,其研究并不简单地停留于一般哲学史的理论知识和思想逻辑研究,也不只局限于古典哲学,而是涉及现代和后现代哲学及跨学科性的宗教、科学、艺术、中国哲学等领域,并能够"以史带论"乃至"以论带史",深刻地面向哲学问题本身而阐发其独到(本文来源于《哲学动态》期刊2019年07期)
钟纯[2](2019)在《情怀与格局:《生生的传统——20世纪中国传统哲学认知范式研究》读后》一文中研究指出此书引进了西方哲学"范式"理论来认识、理解中国传统哲学,并有效地、客观地将二者相结合,形成了唯物认知范式、科学认知范式、人文认知范式、逻辑认知范式、自我认知范式等五大认知范式。这种学术实践和创见不仅避免了20世纪以来一些中国学者以西方哲学方法论理解中国传统哲学所造成的伤害和误读,更强调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价值在西学思潮影响下并非土崩瓦解,而是生生相续。在行文结构上,此书层次清晰,脉络分明,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在方法选择上,主要采用了诠释学和综合分析的方法;在学术价值上,为研究中国传统哲学提供了新视野和新方法。可以说,五大认知范式的提出既是作者考察如何以西方哲学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学术实践,又是对中国传统哲学如何传承和发展的现实关切。(本文来源于《伦理学术》期刊2019年01期)
张建平[3](2019)在《儿童哲学视角下阅读写作中乡土情怀的培植——耕学课堂的实践思考之儿童阅读素养提升》一文中研究指出习总书记强调:爱国之情与报国之志根植于质朴的乡土情怀。农村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乡土是他们生命成长的根基,它伴随着多彩的童年成为每个人生命中的永恒。如何充分利用农村地域优势,与儿童哲学协同,激活学生的写作源泉,拓展学生的习作空间,培植学生的乡土情怀呢?笔者结合自己的耕读教育实践,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一、寻乡土文化之根,拓宽习作资源儿童哲学是一种实践活动,更是儿童的一种生活方式。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们的根在如东,这里风景如画、物产(本文来源于《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宗泳杉[4](2019)在《潘家园礼物:小情怀里的生活哲学》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潘家园礼物即将推出旗下潘一念品牌主打产品“给自己一支香的时间”香囊。该产品仅有手机大小,内含香桶、香匣、钢笔及便签纸。潘家园礼物希望借该款产品让人们从快节奏的生活中慢下来,仔细体会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在经济迅猛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传统文化与创意文化频(本文来源于《北京商报》期刊2019-05-10)
侯晋雄[5](2019)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叁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勉励大家,“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本文来源于《重庆日报》期刊2019-03-12)
刘炎欣,罗昱[6](2019)在《教育情怀的哲学思考与内蕴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情怀是教育者对教育事业产生的专业心境和情感依附。教育情怀与教育者的价值追求、专业发展、专业境界和情感特质等方面存在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高远的价值追求是教育情怀的本体性存在,超越世俗的专业力量是教育情怀的行动逻辑,矢志不渝的精神成人是教育情怀构筑的专业境界,敬业奉献的情感归属是教育情怀产生的情感特质。教师终其一生的专业发展是其教育情怀不断塑铸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化程度不断完善和丰富的过程。(本文来源于《教育探索》期刊2019年01期)
李雨韩[7](2019)在《先秦哲学中的家国情怀》一文中研究指出先秦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思想和文化较为辉煌的时代之一,也是一个产生思想文化巨人的时代,先秦诸子,儒、法、道、墨等各家,着书立说,放言无惮,百家争鸣,从社会、人生等方面各自提出了诸多独到见解,在我国哲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更是成为滋养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滋润着每个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本文来源于《山海经》期刊2019年02期)
龚锦涛[8](2018)在《习近平“家国情怀”理念的哲学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不同场合对家风、家教作了系列重要论述,由此形成了习近平浓厚的"家国情怀"理念。从唯物基础看,丰富的个人实践经历、崇高的人生理想抱负及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继承,是习近平"家国情怀"理念得以形成的内外动因。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看,习近平"家国情怀"理念既是唯物论,也是辩证法;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既是群众观,也是价值论。坚持习近平"家国情怀"理念的根本遵循,就是要提升中华文化的自觉自信,就是要恪守为民造福的本质初心,就是要凝聚社会核心价值共识,就是要把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发展的前途命运相结合,不断汲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养分和精神力量。(本文来源于《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徐希云[9](2018)在《家国情怀的哲学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家国情怀的讨论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关于家国情怀的思考也不断的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问题。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家国情怀都有着不一样的内涵定义,跟随时代的发展,结合家国情怀不同时代的根本内涵,一方面是促进家国情怀的深刻哲学思考,另一方面是为了能在探究家国情怀的意识作用。作者主要从以上两个方面出发,探究家国情怀的根本性内涵以及家国情怀对于社会生活、人民大众以及国家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8年38期)
李周霏[10](2018)在《中国现象级科幻巨着《叁体》的人文情怀和思想哲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刘慈欣所着《叁体》横空出世并一举斩获被称为"科幻界的诺贝尔奖"的雨果奖,实现了亚洲对这一奖项"零的突破",也掀起了国内广大读者阅读《叁体》狂潮。人们对《叁体》评价也可谓五花八门。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叁体》能够取得如此巨大成功,不仅在于作者完备的科学知识和奇妙想象力所创造的令人拍案叫绝的科学脑洞,而更在于其披在科幻外衣下的人文情怀和深邃的思想哲学,引发读者对宇宙、对人类、对自身的思考。(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8年12期)
哲学情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此书引进了西方哲学"范式"理论来认识、理解中国传统哲学,并有效地、客观地将二者相结合,形成了唯物认知范式、科学认知范式、人文认知范式、逻辑认知范式、自我认知范式等五大认知范式。这种学术实践和创见不仅避免了20世纪以来一些中国学者以西方哲学方法论理解中国传统哲学所造成的伤害和误读,更强调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价值在西学思潮影响下并非土崩瓦解,而是生生相续。在行文结构上,此书层次清晰,脉络分明,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在方法选择上,主要采用了诠释学和综合分析的方法;在学术价值上,为研究中国传统哲学提供了新视野和新方法。可以说,五大认知范式的提出既是作者考察如何以西方哲学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学术实践,又是对中国传统哲学如何传承和发展的现实关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哲学情怀论文参考文献
[1].张能为.秀山藏情怀叶高天地远——叶秀山先生遗着《哲学的希望》思想探析[J].哲学动态.2019
[2].钟纯.情怀与格局:《生生的传统——20世纪中国传统哲学认知范式研究》读后[J].伦理学术.2019
[3].张建平.儿童哲学视角下阅读写作中乡土情怀的培植——耕学课堂的实践思考之儿童阅读素养提升[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9
[4].宗泳杉.潘家园礼物:小情怀里的生活哲学[N].北京商报.2019
[5].侯晋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N].重庆日报.2019
[6].刘炎欣,罗昱.教育情怀的哲学思考与内蕴阐释[J].教育探索.2019
[7].李雨韩.先秦哲学中的家国情怀[J].山海经.2019
[8].龚锦涛.习近平“家国情怀”理念的哲学阐释[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8
[9].徐希云.家国情怀的哲学思考[J].智库时代.2018
[10].李周霏.中国现象级科幻巨着《叁体》的人文情怀和思想哲学[J].戏剧之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