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词汇出现频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阅读,任务类型,词汇出现频率,词汇附带习得
词汇出现频率论文文献综述
廖玉琼[1](2018)在《不同阅读任务类型与词汇出现频率对高中生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石,因此有效习得词汇成为高中生英语学习的关键。词汇附带习得的概念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一个单词究竟要被碰到多少次,才能保证它的习得。对于这一问题,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结论。此外,许多研究显示,不同的阅读任务类型对于词汇的附带习得效果也有不同。Laufer和Hulstijn(2001)提出的“投入量假说”认为,任务的投入量越大,词汇的附带习得效果越好。本文以词汇附带习得假设以及投入量假设为依据,旨在调查不同的阅读任务、词汇的出现频率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高中生词汇即时附带获得和保持的影响。该研究以深圳市某高中高二两个班学生作为被试。在实验过程中,A班被要求阅读完文章后完成含有目标词汇的翻译任务,同时B班被要求阅读相同文章后完成选词填空任务。目标词汇在阅读材料中的出现频率分为2-3,4-5,6-7次叁个频率组。两个班在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后都必须接受相同的即时目标词汇测试。两周后,两个班的学生需要接受相同的目标词汇后测。实验所得数据通过SPSS 17.0进行分析统计。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完成阅读任务确实能够附带习得词汇。词汇出现频率对词汇的习得有影响,词汇出现频率越高,词汇即时习得和保持的效果越好,6-7次出现频率取得的效果最佳。虽然4-5次和6-7次频率组词汇即时习得的效果差异不大,但是为了获得更好的词汇保持效果,学生至少需要接触目标词汇6-7次。不同投入量的阅读任务对词汇的保持有不同的效果。在本研究中,翻译任务比选词填空任务的词汇保持效果更好,然而翻译任务与选词填空任务对词汇即时获得的效果没有显着差异。在即时词汇和延时词汇测试中,任务类型和词汇出现频率都不产生交互作用。此外,阅读后翻译含有目标词句子与6-7次词汇出现频率的结合对词汇的即时获得和保持都最有效。基于以上结论,文章对阅读中的词汇学习和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广泛阅读以促进词汇的附带习得。其次,对于阅读材料的编纂者来说,要注意调节和控制生词在阅读材料中的出现频率,以确保生词的接触频率,促进单词的理解和记忆。对于教师,为了确保学生良好的词汇保持效果,在教学中需要布置恰当任务、合理安排复习以达到新知识的最佳接触频率。最后,由于翻译任务比选词填空任务的词汇保持效果要好,所以在时间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恰当地使用翻译任务以促进学生的词汇附带习得。(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罗雪[2](2014)在《词汇出现频率对中国大学生听力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在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领域中,词汇附带习得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诸多基于阅读研究表明,学习者能够附带地习得词汇。当词汇在阅读中频繁出现时,存在一定量的次数,达到该次数将导致词汇习得。与此同时,词汇研究者也将研究重心从将词汇视作一个整体转移到词汇的分类研究,如阅读词汇以及听力词汇等。鉴于研究已证实听力词汇不同于阅读词汇,有必要从听力词汇习得的角度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以证实词汇附带习得在听力中是可行的,探讨不同次数的词汇重复对听力词汇习得的影响以及多少次数的词汇重复才能带来听力词汇的习得。本研究包括一项听力词汇量测试与词汇重复实验。实验开展前将进行一次由100名电子科技大学大一新生参与的小范围听力词汇量测试调查。本测试所用测试原理与工具均基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桂诗春教授的词汇量调查研究,意在粗略估算大一新生的大致听力词汇量。词汇重复实验意在探究词汇出现频率对听力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110名电子科技大学大一新生将被随机分为5个组,一个控制组,四个实验组。五组被试将完成包含五个目标词汇且分别为目标词汇重复一次,四次,六次,八次以及十次的英语短句。听完后将接受两个都与词汇意义相关的测试。测试所得分数将通过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17.0版本进行分析,以比较不同组间单词习得情况。本研究试图探究不同词汇重复次数对听力词汇习得的影响,学生不同听力水平对听力词汇习得的影响以及两种词汇测试得分的差异和相关性。本研究的主要统计方法为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以及相关分析。通过对听力词汇测试以及重复实验数据的分析,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中国大学生能够从包含不同可理解语境的听力中附带习得听力词汇。词汇出现频率对听力词汇习得产生了影响。学生的词汇习得随着重复次数的增长而增长。与出现1次相比较,4次与6次对习得没有明显的影响。而8次和10次产生了显着性影响。2.8次的词汇重复是从不同语境中习得听力词汇的开始。习得听力词汇可能需要被试在不同语境中遇到目标单词至少8次以上。单词重复次数为8次时,学生在意义翻译题与多项选择题中都取得了高分。而重复次数为10次时,虽然分数仍然在增长,但没有8次较6次的增长显着。3.单词重复次数为8次和10次时,学生听力能力水平对听力词汇的习得有影响。但在4次和6次的情况下却没有产生影响。这说明当词汇重复次数限制在8次以下时,听力词汇习得对所有水平层次的学生来说都很难。4.多项选择测试题完成情况好于意义翻译测试题。两项测试中,词汇频繁出现对多项选择题的作用强于对意义翻译的作用。两项测试题得分都随着重复次数的增长而增长。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能够为大学生听力词汇教学以及听力教材的编纂提供实际性的引导。(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4-04-21)
高志全[3](2014)在《《报告》中改革一词出现49次》一文中研究指出昨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在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代表市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今年的《报告》仅万余字,24页纸,行文简洁,文风十分朴实,因此也被代表委员称之为东莞史上最通俗易懂的施政报告。 事实上,历年的《报告(本文来源于《东莞日报》期刊2014-01-08)
冷翠华[4](2013)在《犯规低成本加考核高压 险企“动作变形” 大公司频现处罚名单 监管层欲“杀猴警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为巨额罚金感到震惊的同时,人们更关注保险公司及代理机构被处罚的原因。对此,《证券日报》保险周刊对今年一季度以来相关公司和主要责任人被罚原因进行了梳理,虚列费用、销售误导、不严格执行费率等问题集中显现。 对外经贸大学保险系有关专家认为,保险公司(本文来源于《证券日报》期刊2013-05-02)
彭丽媛[5](2013)在《阅读文本中词汇出现频率与词类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王尔德的The Happy Prince为阅读文本,以某大学大一非英语专业的一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旨在考查阅读文本中词频及词类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结果表明:阅读对词汇的附带习得有促进作用,但并不是词汇出现频率越高词汇的习得效果就越好,不同词类对词汇的习得效果也不尽相同。(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3年11期)
彭丽媛[6](2013)在《不同任务类型与词汇出现频率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词汇学习一直是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最困难的一个部分之一。因此,二语词汇的附带习得在近些年一直是国内外研究人员关注的对象。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来探索在二语阅读过程中可能影响词汇附带习得的因素。研究人员所讨论的问题之一就是一个单词要被碰到多少次才能保证它的习得。然而,就这一问题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结论。另外,研究显示不同的任务类型对词汇的附带习得也有不同的影响。投入量越多,习得效果就越好。本篇研究是为了调查阅读材料中的任务类型,词汇的出现频率以及两者的结合对新单词的长期保持的影响。本研究试图解决下面叁个问题:1.在词汇出现频率相同的情况下,两种不同的任务类型,即阅读文章、用所给的目标词填空并写篇摘要与阅读文章并写摘要,在保持词汇的数量上是否存在显着差异?2.在不同的词汇出现频率组中,分别为2-3次,4-5次,6-7次,每项任务在保持词汇的数量上是否存在显着差异?3.不同的词汇出现频率与这两种不同的任务类型应怎样结合才能达到词汇保持数量与词汇保持时间长久上的最佳效果?这两种任务类型是:阅读文章用目标词填空并写篇摘要(任务1)和阅读文章并写篇摘要(任务2)。任务1中给出了所有目标词汇以及另外3个非目标词词汇的中英文注释,要求被试者从这21个词汇中选择18个去填补文章中的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任务1下的被试者不可以查阅任何字典或者就单词的意思询问老师。任务2没有给出任何目标词汇的释义,但被试者可以查询字典或者询问老师单词的意思。目标词的出现设有叁个频率组:2-3,4-5,6-7次。总共有18个目标词汇,每组词频下6个。本研究将持续6周,涉及A、B两个班,这两个班分别有36和43个学生。其中,A班学生完成任务1,B班学生完成任务2。结果分析表明:通过阅读确实能习得词汇。不同的任务类型对词汇的习得与保持有不同的效果。总的来说,完成任务需要付出努力越多,词汇习得效果越好。与阅读有词汇注释的文章后用目标词填空的任务相比,阅读同一篇不带词汇注释而允许被试者查字典的任务的词汇习得效果要差。就词汇的出现频率的影响而言,词汇出现频率越高,习得效果越好,6-7次出现频率取得的效果最佳。阅读有词汇注释的文章后用目标词填空的任务类型与6-7次出现频率的结合对词汇的保持最有效。基于以上结论,文章进一步对在阅读中对词汇的学习和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首先,教师作为一名教育者和引导者,应该引导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广泛阅读以扩大词汇量。在选择和推荐阅读材料的同时应该考虑到阅读材料的难度。其次,对于阅读材料的编纂者来说,要注意调节和控制生词在阅读材料中的出现频率,以确保读者能够多次接触到生词,提高生词的再现率,促进单词的理解和记忆。(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期刊2013-04-10)
崔艳萍,张四友,郑丹[7](2012)在《阅读文本中词汇出现频率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论述用同一篇阅读文本对高校非英语专业学习者进行研究,考察文本中词汇出现频率对词汇附带习得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阅读文本中词汇出现频率对学习者掌握这些词汇的情况有明显影响。2)高频词汇比低频词汇更易被学习者掌握。3)词汇量大的学习者与词汇量小的学习者附带习得词汇的效果无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2年02期)
张萌[8](2009)在《单词出现的频率和语境与词汇附带习得》一文中研究指出词汇附带习得是在语言学习活动中读、听的附带产物,学习者会在读或听的活动中习得一些词汇知识。而频率和语境在不同方面揭示了第二语言习得的特点,在教学中恰当利用这种互补有利于促进语言习得的进程,进而提高教学效率。(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09年05期)
田蕾[9](2008)在《单词出现的频率和语境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词汇附带习得是指在语言学习活动中读,听活动的附带产物,学习者会在读或听的活动中习得一些词汇知识。频率和语境从不同方面揭示了第二语言习得的特点,在教学中恰当地利用这种互补有利于促进语言习得的进程,提高教学效率。(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2期)
王珺[10](2004)在《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言说方式》一文中研究指出说起来朱永新的身份很有些复杂,他既是苏州市的副市长、全国政协常委,又是苏州大学教授、博导,同时,由于近两年积极投身基础教育实践,他作为“新教育实验”的主持者而倍受中小学校长、老师们的“追捧”。外显的个性使他具有了某种“明星”的特质,与人们心目中传统的学者(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报》期刊2004-06-29)
词汇出现频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在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领域中,词汇附带习得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诸多基于阅读研究表明,学习者能够附带地习得词汇。当词汇在阅读中频繁出现时,存在一定量的次数,达到该次数将导致词汇习得。与此同时,词汇研究者也将研究重心从将词汇视作一个整体转移到词汇的分类研究,如阅读词汇以及听力词汇等。鉴于研究已证实听力词汇不同于阅读词汇,有必要从听力词汇习得的角度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以证实词汇附带习得在听力中是可行的,探讨不同次数的词汇重复对听力词汇习得的影响以及多少次数的词汇重复才能带来听力词汇的习得。本研究包括一项听力词汇量测试与词汇重复实验。实验开展前将进行一次由100名电子科技大学大一新生参与的小范围听力词汇量测试调查。本测试所用测试原理与工具均基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桂诗春教授的词汇量调查研究,意在粗略估算大一新生的大致听力词汇量。词汇重复实验意在探究词汇出现频率对听力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110名电子科技大学大一新生将被随机分为5个组,一个控制组,四个实验组。五组被试将完成包含五个目标词汇且分别为目标词汇重复一次,四次,六次,八次以及十次的英语短句。听完后将接受两个都与词汇意义相关的测试。测试所得分数将通过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17.0版本进行分析,以比较不同组间单词习得情况。本研究试图探究不同词汇重复次数对听力词汇习得的影响,学生不同听力水平对听力词汇习得的影响以及两种词汇测试得分的差异和相关性。本研究的主要统计方法为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以及相关分析。通过对听力词汇测试以及重复实验数据的分析,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中国大学生能够从包含不同可理解语境的听力中附带习得听力词汇。词汇出现频率对听力词汇习得产生了影响。学生的词汇习得随着重复次数的增长而增长。与出现1次相比较,4次与6次对习得没有明显的影响。而8次和10次产生了显着性影响。2.8次的词汇重复是从不同语境中习得听力词汇的开始。习得听力词汇可能需要被试在不同语境中遇到目标单词至少8次以上。单词重复次数为8次时,学生在意义翻译题与多项选择题中都取得了高分。而重复次数为10次时,虽然分数仍然在增长,但没有8次较6次的增长显着。3.单词重复次数为8次和10次时,学生听力能力水平对听力词汇的习得有影响。但在4次和6次的情况下却没有产生影响。这说明当词汇重复次数限制在8次以下时,听力词汇习得对所有水平层次的学生来说都很难。4.多项选择测试题完成情况好于意义翻译测试题。两项测试中,词汇频繁出现对多项选择题的作用强于对意义翻译的作用。两项测试题得分都随着重复次数的增长而增长。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能够为大学生听力词汇教学以及听力教材的编纂提供实际性的引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词汇出现频率论文参考文献
[1].廖玉琼.不同阅读任务类型与词汇出现频率对高中生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
[2].罗雪.词汇出现频率对中国大学生听力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D].电子科技大学.2014
[3].高志全.《报告》中改革一词出现49次[N].东莞日报.2014
[4].冷翠华.犯规低成本加考核高压险企“动作变形”大公司频现处罚名单监管层欲“杀猴警鸡”[N].证券日报.2013
[5].彭丽媛.阅读文本中词汇出现频率与词类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3
[6].彭丽媛.不同任务类型与词汇出现频率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D].湖北大学.2013
[7].崔艳萍,张四友,郑丹.阅读文本中词汇出现频率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研究[J].海外英语.2012
[8].张萌.单词出现的频率和语境与词汇附带习得[J].考试周刊.2009
[9].田蕾.单词出现的频率和语境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10].王珺.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言说方式[N].中国教育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