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交换结构论文-马祥杰,李晓中,范兴隆,麻信洛,霍玲玲

分组交换结构论文-马祥杰,李晓中,范兴隆,麻信洛,霍玲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组交换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交换结构,多级多平面,聚集性,MSMC结构

分组交换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马祥杰,李晓中,范兴隆,麻信洛,霍玲玲[1](2011)在《超大容量多级多平面分组交换结构聚集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超大容量MPMS结构聚集性问题,建立超大容量MPMS结构聚集性分析模型。给出MPMS结构顶点聚集集VGS、顶点聚集度VGD和顶点聚集系数VGC的精确定义,证明顶点聚集集、顶点聚集度和顶点聚集系数满足的3个定理。仿真结果证明了MPMS结构聚集性模型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11年11期)

任涛,兰巨龙,扈红超,石铠源[2](2011)在《一种支持单组播集成调度的并行分组交换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已有基于单芯片交换结构的单组播集成调度算法在高速链路环境下无法在一个时隙内完成一次调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支持单组播集成调度的并行分组交换结构UMSPPS(Uni-and multicast supported parallelpacket switch)。通过动态地调整单播平面数和组播平面数,UMSPPS可以支持任意比例的单组播混合业务。仿真结果表明,在各种比例的单组播业务情况下,UMSPPS的时延总是低于FILM和f SCIA,并且具有最优的总体吞吐率。(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研究》期刊2011年09期)

任涛,兰巨龙,扈红超[3](2011)在《可行的基于CIOQ的并行分组交换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并行分组交换结构存在的平面可扩展性问题,提出一种可行的分布式并行分组交换PDPPS(practical distributed parallel packet switch)。在端口数为N和中间层平面数为K的情况下,PDPPS的复用器中只需要维护大小为NK的高速缓存,就能保证每条流按序输出。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PDPPS的性能优于使用OQ(output queuing)结构作为中间层平面的分布式并行分组交换结构VIQ PPS(virtual input queuing parallel packet switch),略微低于集中式PPS和IOQ PPS(in-order queuing parallel packet switch)。但相对于集中式PPS,PDPPS使用了更为通用且易于实现的CIOQ(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queuing)作为中间层平面;相对于IOQ PPS,PDPPS使用了分布式调度算法,从而消除了系统的通信开销,并且PDPPS极大地降低了所需的高速缓存数量。(本文来源于《通信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权良玉[4](2010)在《多级交换结构中基于分组的交换机制研究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大规模商用的核心路由器中普遍采用基于信元的交换机制,这种机制有网络适应性强等优点,但也有浪费网络资源以及信元乱序等缺点,与之相对的基于分组的交换方式在这些方面则显出了其优越性。本文在利用OPNET搭建的叁级多平面clos交换结构仿真平台上,分别采用基于分组和基于信元两种交换机制,分析各自的缓存使用情况和分组平均时延,得出结论为在仿真环境下基于分组的交换方式要优于基于信元的交换方式。(本文来源于《信息通信》期刊2010年03期)

郑德任,王科人,伊鹏,李挥[5](2009)在《交换结构到达分组可选输出端口个数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单一路径路由交换机制的问题,引出多下一跳路由交换机制,并在路由交换协同设计的基础上分析讨论了到达分组可选输出端口个数k的取值,基本思路是路由层面分析路由表转发表对k,取值要求特点,交换层面基于Mpi-SLIP匹配算法对比不同k取值下时延丢包率的仿真结果,综合两方面结果得出当k=3时,路由实现难度与交换性能提高得到较好的折中。(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研究》期刊2009年09期)

曾超,冯权友,张炜,窦文华[6](2009)在《CICQ交换结构及其可变长分组交换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各种传统的Crossbar交换结构已经在交换机和路由器中得到了大量运用,而近年来出现的CICQ交换结构因其优越的性能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本文比较了各种Crossbar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CICQ交换结构的基本原理以及为了支持可变长分组交换的相关技术。尤其是针对基于分组交换的直接支持可变长分组交换的结构及其信用流控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2009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四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9-07-24)

马祥杰,李秀芹,兰巨龙,张百生[7](2009)在《一种多级多平面分组交换结构中的带宽保证型调度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级多平面分组交换结构MPMS以其优异的可扩展性正成为新一代交换路由设备的交换核心。但MPMS结构中的调度算法却往往比较复杂。该文提出了一种MPMS结构的带宽保证型调度算法BG-CRRD,该算法将分组流预留带宽信息引入判决机制,仿真实验表明,BG-CRRD在Bernoulli均匀流量条件下可以获得100%的吞吐率,在非均匀流量条件极坏情况下获得高达92%的吞吐率,在过载情况下根据预定带宽分配输出链路带宽。(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09年06期)

马祥杰,贺磊,兰巨龙,张百生[8](2009)在《可重构MPMS分组交换结构的通用架构与DGM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研究了可重构MPMS交换结构的通用架构。根据交换/缓存级的不同,架构中功能实体和连接链路分为多个功能子集和连接链路子集,并根据可重构MPMS交换结构的缓存结构进行了分类。运用有向图理论,构建了可重构MPMS交换结构的DGM模型,研究模型中顶点子集的均衡性与竞争性,讨论了DGM模型的交换路径分布特性。文章为可重构MPMS分组交换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信息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马祥杰,李秀芹,兰巨龙,张百生[9](2009)在《一种新型可扩展的多级多平面分组交换结构的图论模型与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可扩展的多级多平面(MPMS)分组交换结构。首先建立了MPMS的图论模型,定量地描述了MPMS中相邻连通性和端口可达性,定义了MPMS的均衡顶点和竞争顶点,并证明了MPMS决定交换性能的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间的无阻塞条件。从性能参数和结构复杂度等方面与单级交叉开关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PMS可以获得P倍的最大端口速率,平方倍的最大端口数,线性比例增长的结构复杂度,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王宏,许都,李乐民[10](2008)在《用Torus网络构建可扩展分组交换结构的设计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采用Torus网络技术的模块化交换子网结构——可配置单板(CB),给出了应用CB模块构建可扩展交换结构的具体设计方案,并讨论了关键设计参数的取值。该方案支持交换端口数与交换容量数百倍的平滑扩展。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研究》期刊2008年03期)

分组交换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已有基于单芯片交换结构的单组播集成调度算法在高速链路环境下无法在一个时隙内完成一次调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支持单组播集成调度的并行分组交换结构UMSPPS(Uni-and multicast supported parallelpacket switch)。通过动态地调整单播平面数和组播平面数,UMSPPS可以支持任意比例的单组播混合业务。仿真结果表明,在各种比例的单组播业务情况下,UMSPPS的时延总是低于FILM和f SCIA,并且具有最优的总体吞吐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组交换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马祥杰,李晓中,范兴隆,麻信洛,霍玲玲.超大容量多级多平面分组交换结构聚集性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

[2].任涛,兰巨龙,扈红超,石铠源.一种支持单组播集成调度的并行分组交换结构[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

[3].任涛,兰巨龙,扈红超.可行的基于CIOQ的并行分组交换结构[J].通信学报.2011

[4].权良玉.多级交换结构中基于分组的交换机制研究与仿真[J].信息通信.2010

[5].郑德任,王科人,伊鹏,李挥.交换结构到达分组可选输出端口个数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

[6].曾超,冯权友,张炜,窦文华.CICQ交换结构及其可变长分组交换技术研究[C].2009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四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

[7].马祥杰,李秀芹,兰巨龙,张百生.一种多级多平面分组交换结构中的带宽保证型调度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9

[8].马祥杰,贺磊,兰巨龙,张百生.可重构MPMS分组交换结构的通用架构与DGM模型[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09

[9].马祥杰,李秀芹,兰巨龙,张百生.一种新型可扩展的多级多平面分组交换结构的图论模型与性能分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9

[10].王宏,许都,李乐民.用Torus网络构建可扩展分组交换结构的设计方案[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

标签:;  ;  ;  ;  

分组交换结构论文-马祥杰,李晓中,范兴隆,麻信洛,霍玲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