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泵论文-朱强

心脏泵论文-朱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心脏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初中物理,自制教具,人工心脏泵

心脏泵论文文献综述

朱强[1](2019)在《教具“人工心脏泵”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自制教具,能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效率,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减轻学生记忆、理解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实用性、科学性和直观性,带领学生设计、制作了"人工心脏泵"教具,本文从研制背景、结构、原理、展示过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本文来源于《物理之友》期刊2019年06期)

孟香红,万勇,陈慧玲[2](2019)在《融合云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高职机能学说课中的应用——以心脏泵血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高职机能学心脏泵血内容为例,从教学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反思3个层面探讨融合云课堂的混合式教学说课设计。(本文来源于《卫生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11期)

郭晨,李敏,吕永会,张明卜,王志禄[3](2019)在《离心式磁悬浮连续流式心脏泵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连续流式左心室辅助装置可改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存活、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但也伴随着出血、感染、神经系统并发症和主要由泵血栓所致泵故障风险的增加,极大限制了设备的适用性和持久性。第3代左心室辅助装置的新成员——离心式磁悬浮连续流式心脏泵的开发和使用,不仅可进一步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还可明显避免泵血栓及其他血液相容性不良事件。本文旨在对新型离心式磁悬浮心脏泵的临床进展及面临的挑战予以综述。(本文来源于《临床心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尧进豪[4](2019)在《心脏泵生理控制系统的数值分析与离体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心衰患者人数逐年攀升,心脏泵已经成为治疗重症心衰的有效治疗手段和等待心脏移植手术的过渡疗法。临床应用中,基于可靠性考虑,心脏泵常工作于定转速模式,从而导致系统搏动降低,容易诱发众多病症及抽吸等异常状态。为解决这些问题,同时使心脏泵适应人体生理状态的变化,本文借助数值仿真和离体实验针对心脏泵的生理控制系统进行研究。构建心血管-心脏泵耦合模型,建立PI和自适应模糊PI生理控制系统,并探究生理控制系统对耦合系统血液动力学行为的影响。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构建心血管-心脏泵耦合模型,研究心脏泵转速对系统血液动力学的影响。首先,根据生理学基础建立心血管系统模型,并建立其状态方程。针对不同健康和心衰生理状态进行数值仿真,校核心血管模型。其次,根据水力实验建立旋转式心脏泵模型并确定模型参数。最后,将两个模型耦合建立心血管-心脏泵耦合模型,研究开环控制方式下,心脏泵转速对于血液动力学参数特性的影响,并确定不同生理状态下的临界抽吸转速。以流量偏差为控制变量构建自适应模糊PI和PI生理控制系统,通过数值方法评价其性能。(1)静息状态的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模糊PI生理控制的心输出量CO较健康状态误差为1.52%,优于PI生理控制(3.03%),满足灌注要求。自适应模糊PI生理控制和PI生理控制的主动脉压搏动系数分别为0.387和0.358,均高于定转速控制方式(0.048);(2)调节外周阻力模拟患者生理状态(睡眠、静息、运动)变化。自适应模糊生理控制系统心输出量较健康状态误差为1.98%,低于PI生理控制(4.91%)。自适应模糊PI生理控制系统在静息、睡眠、运动状态的主动脉压搏动系数为0.394、0.223、0.647,优于PI生理控制,符合生理需求。与PI控制相比,自适应模糊PI生理控制有效帮助左心室卸载,提高搏动性,满足生理状态改变的辅助要求。搭建心脏泵辅助的离体实验平台,开展耦合模型和生理控制系统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离体实验平台可模拟不同健康和心衰状态,与临床数据相符;(2)心脏泵可有效辅助心衰患者,改善血液动力学参数;(3)抽吸实验得到静息状态的临界抽吸转速为3800r/min,通过开环控制可抑制抽吸;(4)改变心率和心室缩性模拟生理状态的变化,自适应模糊PI生理控制模式下系统的心输出量较健康状态误差为4%、1.6%、2.5%,优于PI生理控制系统(10%、6.45%、5%)。自适应模糊PI生理控制系统在静息、睡眠、运动状态的主动脉压搏动系数为0.442、0.391、0.654,优于PI生理控制系统(0.401、0.353、0.591),且响应速度快。离体实验证实了本文建立的自适应模糊PI生理控制系统在提高系统搏动性,抑制抽吸以及可满足不同生理状态要求的动态性能方面具有优势,且优于传统的定转速控制。(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9-04-01)

吕爱军[5](2018)在《心脏泵血功能的教学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心脏为脉管系统的一个重要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是泵出血液,从而让血液在全身循环流动。心脏是一个有四个空腔的器官,由左右两个心泵构成,左侧心泵由左心房、二尖瓣与左心室组成,右侧心泵由右心房、叁尖瓣与右心室组成。左心负责完成体循环,右心负责完成肺循环,两侧心泵呈串联状态。在每侧心泵中,心房的收缩力弱,主要是将血液从静脉注入到心室;心室的收缩力强,是心脏泵血的动力源泉。因心脏解剖结构复杂,所以它的泵血功能学习起来不太容易。文章从"教学分析,教学环节,教学总结"叁个层次分别详细说明,以期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8年29期)

张静,黄时萍,刘坚[6](2018)在《漂浮导管用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心脏泵衰竭的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心脏泵衰竭病人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过程中辅助使用漂浮导管的效果。方法将40例心脏泵衰竭病人随机分为辅助组和常规组,每组20例。常规组病人给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辅助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漂浮导管。比较两组病人心功能、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SaO_2)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心功能、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均显着改善。辅助组病人治疗后收缩压、SaO_2高于常规组(P<0.05),心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辅助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常规组(P<0.05),B型氨基端利钠肽原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漂浮导管治疗心脏泵衰竭,可改善病人心功能、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8年13期)

董满[7](2018)在《磁悬浮心脏泵用锂电池SOC估算系统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心力衰竭是世界医学界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人工心脏泵的问世为心力衰竭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治疗途径。不同于普通电子产品,在磁悬浮心脏泵系统中,供电电池的性能与剩余电量的多少直接关系着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因此电池的能量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 System,BMS)十分重要,而电池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的精确估计又是电池能量管理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电池的荷电状态,俗称电池剩余电量,它无法像燃油箱中的汽油一样能简单直接的测量出来,而是需要通过电池的电压,电流、内阻等基本特征量,结合相应的理论模型间接估算。对于磁悬浮心脏泵系统,拥有一套先进的供电电源和电量管理系统至关重要。本课题基于人工心脏泵用锂电池和SOC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并结合目前锂电池和SOC估算方法的发展现状,对磁悬浮心脏泵用锂电池SOC估算系统进行了研究与设计。在研究与设计过程中,本文的具体工作包括:建立了所使用的锂电池的数学模型,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最优估计;为精确估算锂电池SOC,介绍了 EKF算法和UKF算法关于锂电池SOC估算的具体步骤,结合磁悬浮心脏泵的工作电流特点,在叁种模拟工况下进行了两种算法的仿真,对比了两种算法的性能。提出了一种UKF和AH法结合的复合算法估算策略,并对该算法的估算精度、速度、复杂度进行了仿真验证;在设计过程中,基于低功耗、高精度、小体积的设计要求,提出了锂电池SOC在线估算系统的嵌入式设计;将所设计的嵌入式装置接入磁悬浮心脏泵系统,分别进行了锂电池充电实验、数据采集模块检测误差试验和锂电池SOC估算实验,并对数据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SOC估算系统功耗低、精度高、体积小,能很好地实现锂电池的安全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对维持磁悬浮心脏泵的正常运行和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做出保障。(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05-06)

胡婉倩[8](2018)在《离心式人工心脏泵叶轮的水力设计及溶血性能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离心泵结构紧凑,易于加工,以较小的转速便可达到相同的扬程,因此本文选取离心式人工心脏泵进行研究。溶血现象是长期存在于人工心脏泵的设计与研发历程中的问题,国内外的学者们普遍认为,溶血现象的产生与血细胞在泵内运动时所受的剪切力和在泵内的运动时间有关,故文章将重点着眼于研究人工心脏泵不同的运行参数(泵入口流量、叶轮转速)以及不同的结构参数(叶片出口宽度与蜗壳入口宽度)与血细胞在泵内所受切应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血液在人工心脏泵中运动时间的因素,以期减少溶血发生的几率。具体开展的工作如下:1、人工心脏泵的设计与分析。根据速度系数法初步计算出离心式人工心脏泵的基本结构参数,包括:泵的进出口直径,叶轮的进出口直径,叶片个数与叶片宽度等;分别利用CFturbo、ANSYS ICEM与FLUENT软件建立血泵的叁维数值模型,网格划分与流场模拟,以此研究出最佳的网格划分方法与最适合的湍流模型,以提高数值计算的准确性;之后根据数值模拟的结果对叶轮出口直径进行修正,最终得到了符合人体心脏所需的人工心脏泵;并为后文泵的优化提供基本模型。2、不同运行参数对血泵溶血特性的影响研究。以降低血细胞在人工心脏泵中所受切应力,同时降低血液在泵内的运动时间为目的,对离心式人工心脏泵的叶轮转速n、叶轮入口流量Q等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与分析比较,优化的结果可有效地降低溶血出现的几率。3、不同结构参数对血泵溶血特性的影响研究。以降低血细胞在人工心脏泵中所受切应力,同时降低血液在泵内的运动时间为目的,对叶片出口宽度b_2与蜗壳入口宽度b_3等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这可有效地降低溶血现象发生的几率。(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吴振海[9](2018)在《旋转式心脏泵辅助系统的抽吸和反流检测及其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心力衰竭是一种病理状态,由于其预后差、患病率和死亡率高,已经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近年,旋转式心脏泵逐渐被应用于重度心衰患者的辅助治疗。然而,临床上心脏泵常工作于定转速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降低了系统搏动性,可能导致胃出血、主动脉充盈等并发症,另一方面容易导致左心室抽吸、心脏泵反流等异常状态。因此,本文借助数值仿真和体外实验针对旋转式心脏泵辅助系统的抽吸和反流现象进行研究,并建立变转速控制系统对心衰患者进行变转速辅助。主要研究内容如下:耦合心血管和旋转泵模型,建立心脏泵辅助系统模型。首先,采用二尖瓣时变电阻模型和Suga模型建立左心血液循环系统模型,并对其进行校核。其次,将新型心脏泵模型和左心血液循环模型进行耦合,对心衰系统进行定转速辅助。结果表明,心血管模型可实现不同生理状态的模拟,而经过心脏泵辅助的心血管系统可产生符合生理的血流。应用耦合模型,研究旋转式心脏泵辅助系统的抽吸和反流,实现两者的检测。当泵转速提高至左心室压LVP出现负值,左心室发生抽吸现象。分析抽吸过程血液动力学参数特点,采用泵流量最小值包络线斜率dx_7/d_t进行抽吸检测。此外,根据动态封闭容腔理论,提出反流系数RI对反流进行检测,并根据RI和临界转速将反流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反流。建立基于PI算法的变转速控制系统,评价其在提高系统搏动性,抑制左心室抽吸和心脏泵反流的可行性。经变转速辅助后,心输出量CO为5.9L/min,主动脉压AoP的搏动系数为0.33,搏动性明显高于定转速模式。控制系统中,根据后负荷的变化实时调节泵转速,可有效抑制抽吸和反流。当AoP增大,系统通过提高转速抑制反流,而当AoP降低,则降低转速消除抽吸。搭建左心血液循环实验平台,开展旋转式心脏泵辅助系统的开环控制研究,实现抽吸和反流检测。结果表明,无泵辅助的系统CO和AoP符合生理,验证了实验系统可进行不同生理状态的模拟;经心脏泵辅助的耦合系统可产生符合生理的血流。同时,实验系统在开环控制下实现了抽吸的模拟,并通过dx_7/d_t实现抽吸检测;实现了轻度、中度和重度反流的模拟和检测。实验数据和数值数据相符,证实了抽吸和反流的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建立旋转式心脏泵的变转速控制系统,评价系统性能。变转速模式下,CO为6.1L/min,符合灌注要求;主动脉流量与AoP的搏动系数为0.22和0.13,明显高于定转速模式。调节R_S,模拟患者不同的运动状态,控制系统可根据运动状态及时调节泵转速,输出符合生理的流量信号。与数值结果类似,泵转速跟随着后负荷而改变,系统通过调节转速改变AoP以消除抽吸和反流。实验证明,该变转速控制系统可有效提高搏动性、抑制抽吸和反流,并具备良好的动态性能。(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8-04-01)

董满,刘淑琴[10](2018)在《基于UKF和AH法的磁悬浮人工心脏泵用锂电池SOC估计复合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锂电池的非线性特性,提出电池状态模型在不同循环次数、不同温度下的具体改进方法;提出安时积分法和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结合的锂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复合估计算法,分析新算法的收敛速度、估计精度以及算法复杂度。试验表明,这种复合算法复杂度低,精度高,能快速实现锂电池SOC的准确估计,估算误差为4.036 2%,适合实时在线计算。(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心脏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高职机能学心脏泵血内容为例,从教学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反思3个层面探讨融合云课堂的混合式教学说课设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心脏泵论文参考文献

[1].朱强.教具“人工心脏泵”的研制[J].物理之友.2019

[2].孟香红,万勇,陈慧玲.融合云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高职机能学说课中的应用——以心脏泵血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9

[3].郭晨,李敏,吕永会,张明卜,王志禄.离心式磁悬浮连续流式心脏泵的研究进展[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9

[4].尧进豪.心脏泵生理控制系统的数值分析与离体实验研究[D].江苏大学.2019

[5].吕爱军.心脏泵血功能的教学设计[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

[6].张静,黄时萍,刘坚.漂浮导管用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心脏泵衰竭的效果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

[7].董满.磁悬浮心脏泵用锂电池SOC估算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山东大学.2018

[8].胡婉倩.离心式人工心脏泵叶轮的水力设计及溶血性能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18

[9].吴振海.旋转式心脏泵辅助系统的抽吸和反流检测及其控制[D].江苏大学.2018

[10].董满,刘淑琴.基于UKF和AH法的磁悬浮人工心脏泵用锂电池SOC估计复合算法[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18

标签:;  ;  ;  

心脏泵论文-朱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