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活塞式航空发动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航空活塞发动机,航空煤油,叁维仿真,燃烧特性
活塞式航空发动机论文文献综述
薛蒙[1](2019)在《活塞式航空煤油发动机燃烧特性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的缸内燃烧仿真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利用该模型对比分析了点燃式航空活塞发动机分别以汽油和航空煤油为燃料时的缸内燃烧特性。研究表明,相比于汽油,煤油的着火延迟期较长,燃烧速度较慢,燃烧重心延后,发动机最大爆发压力降低,排气温度上升,热效率下降。针对上述研究结果,论文研究了通过增大点火提前角的方式使燃烧重心前移,增加煤油燃烧的等容度,降低排气温度,提高发动机热效率,但该途径将会导致煤油发动机的爆震倾向增加。(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9年22期)
张群杰[2](2019)在《某型航空活塞发动机试车烧滑油故障分析及排除》一文中研究指出航空活塞发动机因其稳定工作性能、适宜动力、巡航油耗低等优点广泛应用到轻型或通航飞机上。近年来,随着我国通航航空、无人机等产业蓬勃发展,促进航空活塞发动机的市场需求急剧攀升,对其工作性能、可靠性和寿命提出更高要求。(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9年22期)
姜旭峰,宗营,阮少军[3](2019)在《航空活塞式发动机燃料的主要理化指标与使用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航空活塞式发动机燃料新国标,介绍了航空活塞式发动机燃料的主要理化指标与使用性能,以利于做好油品的运输、收发和储存工作,保障油品质量,合理代用和正确使用,保证飞行安全。(本文来源于《化工时刊》期刊2019年11期)
张国庆,杨庆祥,黄燃东,蒋明松[4](2019)在《航空活塞发动机气缸磨损诊断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与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航空活塞发动机气缸磨损诊断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是依托航空发动机教学课程,采用虚拟仿真信息技术,融合"虚实结合、虚实互补"教学理念而建设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通过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学生可掌握航空活塞发动机气缸磨损诊断的相关实验步骤与具体操作流程,准确理解实验原理,掌握相应知识要点。在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中,分别设置有训练模式和考核模式,学生可随时随地自行选择实验模块进行学习训练。(本文来源于《安阳工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聂尔冰,徐琛,高名扬[5](2019)在《航空活塞发动机尾气热电温差发电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热电温差发电装置可以有效回收航空活塞发动机尾气中的余热能,从而减少发动机曲轴负载,降低燃油消耗。基于集总参数法和热阻分析法,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发动机和尾气温差发电装置的仿真模型,并用实验数据进行标定及校核。分析热电尾气温差发电装置在道路车辆及飞机上应用时发电效果的差异及原因,研究海拔高度对于尾气温差发电装置发电功率的影响规律,并对加装该装置后的节油效果进行计算,相关结果为航空活塞发动机尾气温差发电装置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和数据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民航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刘小强,刘娜,王赫,张建飞,胡春明[6](2019)在《活塞式煤油直喷航空发动机燃烧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自主研制的活塞式航空煤油直喷发动机及其台架试验系统,针对煤油航空发动机中低负荷工况燃烧稳定性差这一突出问题,围绕喷射截止时刻、点火提前角以及过量空气系数等影响航空发动机混合气形成及燃烧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煤油直喷航空发动机部分负荷燃烧特性及其稳定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喷射截止时刻(EOIT)于进气行程初期时,发动机燃烧特性及稳定性较好,但是到进气行程末期时,发动机的循环波动升高,动力性变差.当点火提前角过大时,混合气形成较差,无法形成稳定的火核中心,也会致使发动机动力性变差.活塞式航空煤油直喷发动机需要采用较浓的混合气,当过量空气系数为0.8时,在不同的EOIT的变化下,发动机动力性存在最优的工况点,此时的平均指示压力pe最大值约为0.394 5 MPa.(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期刊2019年12期)
崔华盛,赵振峰,王恩华,杨琼瑶,刘宇航[7](2019)在《某航空活塞发动机进气系统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型航空活塞发动机在节气门100%开度、5000r/min工况下各缸排温差异较大的现象,分别建立一维性能仿真模型和叁维CFD模型,通过联合仿真分析进气系统内部流动特点,并找出导致排温差异的原因。提出了一种进气系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进气系统,在5000r/min、节气门100%开度下发动机整机进气不均匀性由原来的20%降低6%;当转速高于5 000r/min时,相比于原机,采用该进气系统后各缸进气量均有所增加,在发动机转速5500r/min,外特性工况下平均循环进气量增加19%,单缸循环进气量最大增加34.1%,最小增加12.9%。(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周跃飞,郭湘川,任可,杨畅[8](2019)在《基于EGT曲线的活塞式航空发动机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航空发动机的排气温度直接反映发动机某一个缸甚至整台发动机的油气燃烧工作状况,通过对其进行研究,可间接了解和掌握发动机的其他性能参数,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方案,使发动机工作在最佳性能状态。(本文来源于《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期刊2019年09期)
卫海桥,欧阳康佳,刘丰年,李杰,刘昌文[9](2019)在《EGR及米勒循环对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爆震特性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压缩比和增压技术能有效提高汽油机热效率,提升动力性,但同时会增大爆震倾向。爆震是限制发动机热效率提升的主要障碍之一。废气再循环技术(EGR)与米勒循环技术能降低缸内的燃烧温度,是抑制发动机爆震倾向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一台小型活塞式航空发动机建立叁维仿真模型,研究了EGR及米勒循环技术对于发动机爆震特性的影响,并研究了增压技术对于弥补米勒循环造成发动机动力性损失的作用。研究发现:采用EGR能有效的降低缸内的燃烧温度,抑制发动机的爆震倾向,从而拓宽发动机的爆震极限。但是采用EGR对于发动机动力性有不利的影响,随EGR率的增大,平均指示压力(IMEP)逐渐降低。在EGR率为10%时,缸内压力振荡最大幅值(MAPO)降低84%,其IMEP降低7.2%。米勒循环技术能降低发动机有效压缩比,从而抑制爆震,但是会造成发动机进气量减少。当米勒循环程度为30 CAD时,MAPO降低90%以上,而IMEP降低10%。米勒循环结合进气增压技术弥补进气量损失,可以在实现较好的抑制爆震效果的同时保证发动机的动力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航天第叁专业信息网第四十届技术交流会暨第四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论文集——S12航空活塞发动机技术》期刊2019-08-14)
刘明威,张哲,甘斌林[10](2019)在《活塞式航空发动机复杂增压系统控制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带多级涡轮增压的活塞发动机是高空低速、低成本、长航时无人飞行器的最佳选择动力装置,国内外对于活塞式航空发动机都开展了深入研究,多种增压技术形成的复合增压是解决无人机高空功率恢复的有效措施,但由此带来的是一个多控制自由度及多部件匹配工作的多变量复杂系统,多级可调增压系统的控制策略与算法成为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航天第叁专业信息网第四十届技术交流会暨第四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论文集——S12航空活塞发动机技术》期刊2019-08-14)
活塞式航空发动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航空活塞发动机因其稳定工作性能、适宜动力、巡航油耗低等优点广泛应用到轻型或通航飞机上。近年来,随着我国通航航空、无人机等产业蓬勃发展,促进航空活塞发动机的市场需求急剧攀升,对其工作性能、可靠性和寿命提出更高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活塞式航空发动机论文参考文献
[1].薛蒙.活塞式航空煤油发动机燃烧特性仿真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9
[2].张群杰.某型航空活塞发动机试车烧滑油故障分析及排除[J].内燃机与配件.2019
[3].姜旭峰,宗营,阮少军.航空活塞式发动机燃料的主要理化指标与使用性能[J].化工时刊.2019
[4].张国庆,杨庆祥,黄燃东,蒋明松.航空活塞发动机气缸磨损诊断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与探讨[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9
[5].聂尔冰,徐琛,高名扬.航空活塞发动机尾气热电温差发电仿真分析[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19
[6].刘小强,刘娜,王赫,张建飞,胡春明.活塞式煤油直喷航空发动机燃烧特性试验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9
[7].崔华盛,赵振峰,王恩华,杨琼瑶,刘宇航.某航空活塞发动机进气系统优化设计[J].航空动力学报.2019
[8].周跃飞,郭湘川,任可,杨畅.基于EGT曲线的活塞式航空发动机性能分析[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9
[9].卫海桥,欧阳康佳,刘丰年,李杰,刘昌文.EGR及米勒循环对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爆震特性影响的研究[C].中国航天第叁专业信息网第四十届技术交流会暨第四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论文集——S12航空活塞发动机技术.2019
[10].刘明威,张哲,甘斌林.活塞式航空发动机复杂增压系统控制技术研究进展[C].中国航天第叁专业信息网第四十届技术交流会暨第四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论文集——S12航空活塞发动机技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