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情境论文-杜亚灵,柯丹

初始情境论文-杜亚灵,柯丹

导读:本文包含了初始情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PPP项目,初始信任,合同条款控制,情景模拟实验

初始情境论文文献综述

杜亚灵,柯丹[1](2019)在《PPP项目中初始信任对合同条款控制影响的情境模拟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PPP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均可归咎于合同中的控制条款不力,解决的有效途径即根据初始信任量身定制合同条款控制。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构建了PPP项目中初始信任影响合同条款控制的概念模型;然后,模拟了公共部门对私人部门初始信任的四种情境类型,开发了公共部门对私人部门合同条款控制的测量量表,并采集到88份有效的实验数据;最后,采用方差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对提出的概念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⑴能力信任与产出控制中私人部门承担的投资控制责任呈正相关关系,除此之外,初始信任与产出控制、行为控制均呈负相关关系;⑵能力信任对偏差控制的负向影响较微弱,而善意信任对偏差控制的影响不显着;⑶其他产出控制对能力信任更为敏感,行为控制对善意信任更为敏感。在此基础上,结合代表性案例给出了政府部门依据其对社会资本的初始信任合理拟定合同中控制条款的建议。(本文来源于《管理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任杰[2](2018)在《反初始印象形成情境下印象形成双重加工模型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印象形成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它是个体整合关于另一个个体的各种来源的信息以形成一个完整判断的过程。Asch最早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提出印象形成概念,他认为个体印象形成是感知者以特质为核心内容对目标个体建构整体观念的过程。个体能够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是需要在某种环境之下所获得对他人的信息,之前的一些研究大致将这些信息分为两类:定型和个体信息。定型的概念是指按照性别、年龄、种族或职业等信息进行社会分类,从而依照这种分类个体可以判断目标属于某类群而抽离整个群体的固定印象。很多研究人员普遍认为定型与某些特质和行为相联系。个体信息的概念则是指关于人们个体的行为、人格特质和家庭背景等诸多方面的信息的总和。在早期的观点认为对个体印象的形成是综合个体全部信息的结果。而也有研究认为知觉个体对定型和个体信息是分开的、依照某种特定序列进行加工的,还有一些学者支持印象形成的平行模型,与序列加工模型不同的是,平行模型认为知觉者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对于定型和个体信息的加工在是同时发生的,并且相互限制意义,共同影响印象的形成。双重加工模型认为印象的形成是存在有两种不同的加工模式,两种模式中一种是基于定型的自上而下加工,另一种是基于特征的自下而上加工,双重加工的方式可能是基于不同的记忆系统,或是快速学习记忆系统或是慢速学习记忆系统,与双重态度模型相类似,个体在面对目标时可能还会形成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两种不同的态度。本研究在双重加工模型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两个实验对人际印象的双重加工结构及其形成与改变的心理过程进行了探讨,验证了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结构。实验一设置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初始印象信息学习,学习之后分别测量被试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测量结束后实验组接着进行反初始印象信息学习,而控制组则继续接受与初始印象性质相同的信息学习,学习之后再次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测量。强化实验组和强化控制组继续进行第叁轮反初始印象信息学习并且之后再次测量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实验二与实验一流程相同,区别在于实验一的实验组接受消极的初始印象信息,控制组接受积极的初始印象信息,而实验二中的实验组则接受积极的初始印象信息,控制接受消极的初始印象信息。经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描述信息学习,被试可形成与描述性质相同的印象,而通过反初始印象信息的学习,被试原先建立的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变。2.先形成消极的外显态度,后呈现积极信息最终形成的整体外显态度比起先形成积极的外显态度,后继续呈现积极信息最终形成的整体外显态度评分更高、更具优势。3.先形成积极的印象后接受消极信息最终形成的整体印象要优于先形成消极的印象后接受消极信息而最终形成的整体印象。(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张君[3](2017)在《创设情境,从初始阅读体验开始——浅谈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初始阅读体验"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的结果。教师在学生产生冲突性、想象性、多样性和期待性的阅读体验后再创设情境,让学生继续充分阅读理解文本,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就能和谐精彩。(本文来源于《新课程(小学)》期刊2017年10期)

李晶,王文韬,杨敏[4](2017)在《E-health情境下初始信任的信息来源构建:兼与E-commerce情境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意义]探索在电子医疗情境下用户构建初始信任的关键动因,从信任的信息来源视角比较电子医疗情境与电子商务情境下用户建立初始信任的路径差异,为互联网医疗服务提供商优化平台建设、提升用户满意度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过程]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验证假设和概念模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与网下信任来源有关的医院信誉、朋友推荐和个人健康状况对形成初始信任具有显着影响,而与网上信任来源有关的如来自第叁方认证的结构保证和服务提供商声誉则没有通过假设检验,与E-commerce情境下初始信任形成路径不同的是电子医疗用户不能单纯凭借网上信息做出是否可信的判断。(本文来源于《图书情报工作》期刊2017年14期)

李婷婷,李艳军,刘瑞涵[5](2016)在《心理距离情境对农户农资购买决策中初始信任的影响——信息处理模式的中介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社会距离和空间距离交互形成的心理距离情境视角出发,运用案例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实证方法,归纳了不同心理距离情境下农户选择农资零售店时的初始信任客体,揭示了心理距离情境和农户初始信任之间的中介机制。研究表明:在社会距离远、空间距离远的心理距离情境1下,农户的初始信任是基于经济理性的产品品牌信任,认知系统信息处理模式在心理距离情境和农户初始产品品牌信任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在社会距离近、空间距离近的心理距离情境3下,农户的初始信任是基于人情的零售商信任,情感系统信息处理模式在心理距离情境和农户初始零售商信任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在社会距离远、空间距离近的心理距离情境4下,农户的初始信任是基于近地理位置属性的零售店信任,直觉系统信息处理模式在心理距离情境和农户初始零售店信任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管理学报》期刊2016年11期)

陈佳冀[6](2015)在《起因与前兆:“人类+动物”受难者角色的陷困表述——中国当代动物叙事初始情境功能项设置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立足于对当代动物叙事创作进行类型学层面的考察,对其类型本质属性——内部功能形态的相关研究是一个核心向度。其中包含对"动物叙事"各个情节功能项的分布、排列及其特质与价值规约的必要阐释,"起因与前兆"功能项即是研究的逻辑起点所在。有必要对人类与动物分别承担叙事主语的角色担当不同情况加以区分:把动物作为受难者,即"动物陷困"的起因与叙事前兆作为考察的核心基准,探询忍受生存之困,误入它境,目睹亲友之死叁类核心功能表征;把人类作为受难者,其"陷困"情境设置及其叙事逻辑中,可推导出"重塑"、"遗失"与"允诺"功能项各自设置的方式、特质及其意义所指。这样的研究范式为后续研究中包括"陷困过程"、"解救过程"与"结局预设"等功能项的阐释做出必要的回应,最终也将导引出对动物叙事深层结构的发掘与深究。(本文来源于《湖北社会科学》期刊2015年10期)

褚苗苗[7](2013)在《C2C情境下顾客的初始信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购物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消费方式。网络经济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仍然面临很多问题。研究表明,缺乏信任已经成为制约网络交易发展的一大瓶颈。以往学者对信任的研究多集中在买卖双方的交易已建立的情况下,即买卖双方已完成一次或多次互动的情形,而对于双方关系尚未确立的初始情形研究较少。在初次接触时形成的信任状态即为初始信任。它是信任发展的源头,对于构建网络信任而言非常重要,具有很大的理论及实践研究价值。基于线索利用理论,本研究认为在C2C情境中,初次浏览的顾客会搜集网店及其服务人员的各种线索以辅助判断。这些线索会留给顾客或积极或消极的印象。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不同性质的线索对顾客评价网店能力(业务能力)及其服务人员特质(专业性、同理心、亲和力)的影响,并进而研究后者(网店能力、人员特质)对于顾客初始信任感知的影响。在总结和归纳相关理论后,本文以访谈的形式完成了初次接触时顾客所重视的线索鉴定。由此得到的线索被运用到实验设计中,以2×2情景模拟的方式检验了研究假设。实证结果基本上验证了本研究的构思,主要结论如下:(1)网店外观线索对顾客的感知业务能力有积极影响;服务人员线索对顾客的感知人员特质(专业性、同理心、亲和力)有积极影响;(2)顾客的感知业务能力会积极影响其对网店的信任;顾客的感知人员特质(专业性、亲和力)会积极影响其对服务人员的信任。(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3-05-01)

杨振文[8](2008)在《论余华的初始情境及与其小说创作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一个沉醉于血腥场景的先锋‘杀手’,到一个充满悲悯情怀的人道主义者;从一个在叙述上无所不能的话语霸权者,到一个处处跟着人物的命运奔跑的‘记录者’……”在洪治纲《余华评传》中的这段话中,我们看到了余华创作的巨大变化,本文从初始情境的角度对余华的生命意识进行分析,继而探索初始情境对余华不同阶段的文学创作所产生的影响。本文约3万字,分为前言、正文和结语叁部分。前言:简要阐述初始情境的涵义以及其对作家创作的影响。正文: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从余华的家庭情境、医院情境、社会情境几个方面追溯余华的初始情境中的一些关键性事件及场景,分析它们对余华的性格及生命意识的影响。下篇:根据余华的创作特点,将其小说创作分为叁个阶段,重点分析先锋时期和1990年后余华的小说创作与初始情境的关系。先锋时期余华凭借暴力、血腥、死亡等场景的描写,表达了其在初始情境中形成的对个体命运、家庭亲情、社会伦理等现象的看法,初始情境形成的悲观性的生命意识,通过先锋文学的放纵自由的形式得以真实的表达;1990年后由于一种悲悯意识的渗入,余华的作品中出现了温情的风景,但是在这种温情的背后,初始情境中形成的悲观性的生命意识依然十分强大。结语:总结初始情境对余华小说创作的影响,早期作品由于没有深入的挖掘初始情境的生命经历,其作品与初始情境的关系不是很密切,结果其创作缺乏个性;先锋期用直接的否定表达了初始情境中形成的悲观性的生命意识,作品与初始情境的关系非常紧密,其艺术水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1990年后用间接的否定继续表达在初始情境中形成的悲观性的生命意识,并且这种悲观性的生命意识的表达还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种现象进一步证明了余华的初始情境对其小说创作的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08-05-01)

初始情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印象形成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它是个体整合关于另一个个体的各种来源的信息以形成一个完整判断的过程。Asch最早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提出印象形成概念,他认为个体印象形成是感知者以特质为核心内容对目标个体建构整体观念的过程。个体能够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是需要在某种环境之下所获得对他人的信息,之前的一些研究大致将这些信息分为两类:定型和个体信息。定型的概念是指按照性别、年龄、种族或职业等信息进行社会分类,从而依照这种分类个体可以判断目标属于某类群而抽离整个群体的固定印象。很多研究人员普遍认为定型与某些特质和行为相联系。个体信息的概念则是指关于人们个体的行为、人格特质和家庭背景等诸多方面的信息的总和。在早期的观点认为对个体印象的形成是综合个体全部信息的结果。而也有研究认为知觉个体对定型和个体信息是分开的、依照某种特定序列进行加工的,还有一些学者支持印象形成的平行模型,与序列加工模型不同的是,平行模型认为知觉者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对于定型和个体信息的加工在是同时发生的,并且相互限制意义,共同影响印象的形成。双重加工模型认为印象的形成是存在有两种不同的加工模式,两种模式中一种是基于定型的自上而下加工,另一种是基于特征的自下而上加工,双重加工的方式可能是基于不同的记忆系统,或是快速学习记忆系统或是慢速学习记忆系统,与双重态度模型相类似,个体在面对目标时可能还会形成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两种不同的态度。本研究在双重加工模型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两个实验对人际印象的双重加工结构及其形成与改变的心理过程进行了探讨,验证了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结构。实验一设置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初始印象信息学习,学习之后分别测量被试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测量结束后实验组接着进行反初始印象信息学习,而控制组则继续接受与初始印象性质相同的信息学习,学习之后再次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测量。强化实验组和强化控制组继续进行第叁轮反初始印象信息学习并且之后再次测量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实验二与实验一流程相同,区别在于实验一的实验组接受消极的初始印象信息,控制组接受积极的初始印象信息,而实验二中的实验组则接受积极的初始印象信息,控制接受消极的初始印象信息。经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描述信息学习,被试可形成与描述性质相同的印象,而通过反初始印象信息的学习,被试原先建立的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变。2.先形成消极的外显态度,后呈现积极信息最终形成的整体外显态度比起先形成积极的外显态度,后继续呈现积极信息最终形成的整体外显态度评分更高、更具优势。3.先形成积极的印象后接受消极信息最终形成的整体印象要优于先形成消极的印象后接受消极信息而最终形成的整体印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初始情境论文参考文献

[1].杜亚灵,柯丹.PPP项目中初始信任对合同条款控制影响的情境模拟实验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9

[2].任杰.反初始印象形成情境下印象形成双重加工模型检验[D].陕西师范大学.2018

[3].张君.创设情境,从初始阅读体验开始——浅谈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7

[4].李晶,王文韬,杨敏.E-health情境下初始信任的信息来源构建:兼与E-commerce情境的比较[J].图书情报工作.2017

[5].李婷婷,李艳军,刘瑞涵.心理距离情境对农户农资购买决策中初始信任的影响——信息处理模式的中介机制[J].管理学报.2016

[6].陈佳冀.起因与前兆:“人类+动物”受难者角色的陷困表述——中国当代动物叙事初始情境功能项设置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5

[7].褚苗苗.C2C情境下顾客的初始信任研究[D].南京大学.2013

[8].杨振文.论余华的初始情境及与其小说创作的关系[D].河南大学.2008

标签:;  ;  ;  ;  

初始情境论文-杜亚灵,柯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