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铜坑矿主矿体多层开采宏观地压监控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夏志远[1](2021)在《自然崩落法矿山底部结构失稳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文中指出自然崩落采矿法作为一种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率的地下采矿方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是深地矿产资源大规模高效开采的首选方法,受到了国际采矿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自然崩落法矿山的底部结构承担着采场出矿任务,所有矿石都需经底部结构运出采场,保障底部结构安全稳定是自然崩落法成功运用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自然崩落法开采的特殊性,底部结构服务年限长且处于复杂变化的高应力环境,导致底部结构维护难度大,失稳破坏风险高。因此,揭示自然崩落法矿山底部结构失稳发生和演变机理,并提出失稳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本文以国内典型自然崩落法矿山铜矿峪矿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调研、室内试验、数值仿真模拟和力学理论分析等多种方法综合研究了自然崩落法矿山底部结构三种常见失稳类型的发生和演变机理,并针对失稳机理的不同分别提出了防治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开展了铜矿峪矿现场底部结构失稳特征调研与失稳时空演化过程分析,揭示了铜矿峪矿530中段底部结构失稳发生和演变的普遍规律,主要结论包括:底部结构失稳区域有相当大的比例发生在拉底推进线前方20~30m范围内;随着拉底推进,一些底部结构失稳区域修复后会呈现反复失稳;副层地压显现受主层开采影响严重,尤其是位于拉底推进线前方的底部结构易出现失稳;拉底过程中,在桃型矿柱尖部上方易形成残留矿柱,表现为局部出矿穿脉顶板地压显现强烈,附近聚矿沟呈现“少矿无矿”的现象。2)基于压力拱理论、薄板理论和散体应力拱理论对底部结构全生命周期受力过程进行力学解析,通过建立底部结构全生命周期受力数值仿真模型,研究了底部结构从巷道掘进开始到出矿结束的全生命周期应力和位移演化规律,揭示了铜矿峪矿底部结构全生命周期失稳机理,主要结论如下:拉底推进线前方底部结构受采场空间围岩压力拱作用易产生压应力集中,随着拉底面积增加,压应力集中程度逐渐增强,当达到底部结构岩体剪切破坏条件时,就会产生地压破坏现象;随着拉底推进,推进线前方的底部结构逐渐转移到拉底空间下方,此时底部结构压应力集中得到释放,但在高水平构造应力和垂直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底部结构发生向上的挠曲变形,出矿穿脉侧帮和桃型矿柱尖部逐渐呈现拉应力集中,随着拉底面积增加,拉应力集中程度逐渐增强,当超过底部结构抗拉强度时,再次产生地压破坏现象,所以底部结构会呈现反复失稳的地压现象;拉底后尽快促使上覆矿岩崩落,有助于释放拉底推进线前方出矿巷道集中的压应力,以及拉底空间下方桃型矿柱尖部和出矿巷道两帮的拉应力,从而降低底部结构失稳发生概率。3)构建了主副层联合开采底部结构受力数值仿真模型,研究了主层开采扰动下副层底部结构应力和位移演化特征和规律,揭示了副层底部结构失稳机理,主要结论如下:主层拉底推进和上覆矿岩崩落加剧了副层拉底推进线前方底部结构压应力集中,使其更易达到岩体剪切破坏条件,从而增大了副层推进线前方底部结构失稳发生概率;主层拉底推进和上覆矿岩崩落降低了副层拉底空间下方底部结构竖直向上挠曲变形和拉应力集中,使其不易超过岩体抗拉强度,降低了副层底部结构反复失稳概率。4)构建了拉底不良底部结构受力数值仿真模型,研究了残留矿柱扰动下底部结构应力和位移演化特征和规律,揭示了拉底不良诱发底部结构失稳机理,结果表明:残留矿柱下方桃型矿柱产生较高压应力集中,随着拉底面积增加桃型矿柱尖部压应力持续升高,如果达到岩体剪切破坏条件就会造成桃型矿柱失稳;残留矿柱下方出矿水平地压破坏易发生在出矿穿脉顶板,而正常拉底区域地压破坏易发生在出矿穿脉侧帮;随着拉底推进,残留矿柱下方底部结构呈现“上部受压,下部受拉”的应力分布状态;残留矿柱附近的上覆矿岩处于拉应力释放区域,不利于上覆矿岩的崩落,造成聚矿沟无破碎矿石出现。5)研究了铜矿峪矿微震监测系统布设方案,确定了 410中段和530中段的传感器位置坐标,经过定位精度的模拟分析,满足定位误差和系统灵敏度要求,可实现底部结构失稳监测预警任务。6)分别针对三种不同类型底部结构失稳的发生和演化机理,开展了防治措施研究,主要结论如下:提出了出矿巷道锚网索喷与底板混凝土反拱的联合支护新形式,有效地控制了出矿巷道围岩的松动变形,提高了底部结构的整体强度,增加了底部结构的稳定性;提出了主层后拉底与副层预拉底相结合的拉底方式,不但可保证主层快速投产,而且改善了副层底部结构应力状态;提出了适当增加桃型矿柱尖部上方拉底高度,将桃型矿柱两侧拉底巷道中间的拉底区域作为一个爆破单元同时爆破的措施,从而减小爆破夹制作用,避免残留矿柱的形成。
张向阳,曹平,周罕,汪德文[2](2018)在《急倾斜互层厚大磷矿体的采矿方法优化研究和数值分析》文中认为为解决急倾斜互层厚大磷矿的采矿工艺,详细叙述矿体及围岩的禀赋情况,结合矿山提供的开采技术条件、矿岩及围岩的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和RQD值,运用RMR分类方法对岩体质量进行分级,确定岩石质量为Ⅲ级,为采矿方法选择提供理论依据。采矿方法中采用剔除夹石的方式提高出矿P2O5的品位,并推荐阶段空场法和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本复杂矿体,利用FLAC3D建立开采的计算模型,从压应力状态和拉应力状态分析开采过后,矿柱和围岩受力情况;按岩体塑性分布情况分析,得出矿房间柱和顶柱处于高应力塑性屈服状态整个采场大部分矿柱均出现剪切塑性区和不同程度的拉伸破坏塑性区,有利于开采区顶板岩层垮塌和冒落,为最终确定合理的采矿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绍国[3](2016)在《高应力矿柱安全回采与地压监控预警技术》文中指出针对高应力承压矿柱安全开采的技术难题,铜坑矿在92号矿体矿柱群开采中,深入开展地压控制技术研究,采取预裂爆破与分段凿岩和底部出矿的优化改进方案,并在回采过程中有效进行地压监控预警,顺利采出矿柱矿石31.05万t,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林坤峰[4](2013)在《缓倾斜多层含钒页岩矿床大盘区采矿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缓倾斜多层排列矿床由于其复杂的赋存特征,采矿方法的优化设计一直是研究的难点。以上横山缓倾斜多层含钒页岩矿床大规模高效开采为对象,遵循安全、合理开采的原则,筛选了大盘区机械化分层后退式充填采矿法、大盘区机械化分层前进式充填采矿法、盘区房柱法和壁式崩落法四个可行备选方案。建立了基于指数效用函数ELECTRE-Ⅱ算法的采矿方法优选模型,按强顺序s(Ai)和弱顺序w(Ai)进行综合排序,确定了大盘区机械化分层后退式充填采矿法为最优方案。采用COMSOL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研究了矿块宽度、首采区悬顶距、补偿空间等参数下开采扰动覆岩位移量,以最大垂直位移量最小为依据,确定了25m矿块宽度,10m首采区悬顶距,4m补偿空间为最优合理采场结构参数。发明了开采扰动地表沉降试验大型组合模型,基于物理力学相似原理,模拟了V1号矿体在最优采场参数下动态开采过程,结果表明采场上覆岩层的应变值均低于1600με、地表最大沉降值1.5mm,地下开采采场顶板、地表稳定。综合研究表明,基于指数效用函数ELECTRE-Ⅱ算法的采矿方法优选模型较好的体现多层缓倾斜含钒页岩矿床开采的技术经济特征,大盘区机械化分层后退式充填采矿法可实现多层缓倾斜含钒页岩矿床大规模安全高效开采。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对类似矿山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少林[5](2011)在《金属矿厚大矿体开采岩层移动与地压监控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金属矿山岩层移动及地压监测研究,一直是采矿工程与岩石力学之所涉及到的关键性技术难题。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多数金属与非金属矿山为确保持续高效率开采,岩层移动及地压监控开始被人们所重视的。对于金属矿山厚大矿体开采,由于其长期开采所留下的复杂空区形成安全隐患,对矿山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影响岩层稳定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地下采动是一个重要的外因。地下采动影响下的岩层移动现象较普通露天金属矿山而言,更具复杂性,突发性,是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研究课题。论文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之上,结合广西大厂铜坑矿92号特厚大矿体及其周边矿体及围岩的岩层移动现象,对地下采动影响下的岩层移动规律、分析方法及预防措施进行了研究。(1)在金属矿山现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92号大范围开采总结了地下采动影响下的岩层移动规律,提出了地压控制的方法,并阐述了对应的防治措施。(2)通过岩爆倾向性实验,结合岩爆机理及应力模拟分析,提出相应的岩爆预防与地压灾害防护措施。(3)按照以下五个步骤进行了地下连续开采的情况下的岩层移动与地压监控研究,即:工程地质调查及开采现状调查,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的确定及工程地质岩体质量评价;采空区稳定性研究;岩层移动规律研究;地压监控与预警,并建立地压监测数据库系统,用于即时的地压监控分析;防治措施的研究。(4)结合工程实例,在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及室内岩石力学实验的基础之上,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确定了岩体力学参数,进而通过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等方法对广西大厂铜坑矿92号厚大矿体的岩层移动进行了分析,并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结合铜坑矿地压监测实践提出了有效的预警方法。课题研究立足于学科前沿,对目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金属矿山地下大范围采动影响下岩层移动规律分析方法,以及地压监测及预警技术,进行了大量现场实验研究工作研究,取得本论文所总结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相应的金属矿山岩层移动与地压灾害防治措施,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王少林,毛建华,杨伟忠[6](2011)在《矿山地压监测数据库开发与应用》文中指出针对铜坑矿地压监测资料建立了动态数据库,通过原始数据整理、图形转换、模型生成、数据分类分析、模型数据间属性连接、空间分析等技术手段,使各种不同类别的地压监测数据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利用数据库系统进行自动化处理和可视化输出,实现了矿山地压的全天候连续监控和岩层移动、塌陷预测与分析资料的局域网授权查询与共享,为铜坑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王少林[7](2010)在《铜坑矿复杂充填体下采场地压监测分析》文中认为铜坑矿92#矿体开采条件复杂,在Ⅲ、Ⅴ盘区等区域已形成大范围充填体,采场地压监测非常重要。进行了周边采空区与充填体现场调查,开展了系统的采场地压监测,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最后提出了有效的地压灾害防范措施。
罗传兴,毛建华[8](2009)在《铜坑矿充填体下矿石回收与安全管理》文中研究指明铜坑矿细脉带矿体、91和92号矿体由上至下产出,部分重叠。91号矿体采完后形成大范围充填体,下部92号矿体大规模开采在重叠区受充填体和顶板围岩稳定性影响。经调查论证,提出了重叠区充填体下安全高效回采的方案。通过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高峰[9](2009)在《顶板诱导崩落机理及次生灾变链式效应控制研究》文中提出连续采矿顶板诱导崩落技术是连续采矿技术和诱导崩落技术的有机结合。其中,诱导崩落是区别于传统自然崩落和强制崩落的技术创新。它基于人工扰动诱发岩石力学系统失稳原理,转变地下开采应力致灾思维定式,将岩体中采动应力时空演化诱导成致裂破岩的有利因素,在保证采矿工作面连续推进的同时,实现采空区安全处理和次生灾害的断链控制。传统观点认为,地下岩体工程中复杂应力和应变环境是导致灾害发生的主要条件之一。但是,应力集中或高应力状态下,硬岩的“好凿好爆”和更易致裂破碎的现象启示我们如何充分利用回采扰动与应力集中的能量释放及卸荷作用耦合诱导破裂矿岩。因此,诱导崩落技术在矿体开采和空区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在“十五”、“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基础之上,针对连续采矿顶板诱导崩落机理及次生灾害控制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分析了顶板诱导崩落技术的实施背景及连续采矿与顶板诱导崩落空区处理技术耦合的可行性;基于弹塑性力学,将顶板力学系统简化为平面模型,分析了顶板失稳力学原理,根据格里菲斯双剪强度理论,说明了顶板发生屈服及破坏的条件。根据突变理论,建立扰动诱发顶板失稳的尖点突变数学模型,对临界微扰超前强扰诱发顶板岩石力学系统失稳的机理进行了分析,采用分岔与混沌理论阐述了诱导崩落扰动失稳的非线性本质特征,从岩石力学系统运动角度揭示了顶板诱导崩落的基本原理。采用数值方法和相似材料试验方法对连续采矿顶板诱导崩落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说明了在特定回采时间和空间效应下超前诱导顶板崩落对于采空区安全控制的意义。重点开展顶板诱导崩落扰动路径下,岩石卸荷特性实验研究。采用MTS815型电液伺服材料试验机对铜坑矿92号矿体顶板灰岩进行了常规三轴试验、峰前和峰后卸荷试验,分析了不同围压卸荷条件下岩石的强度特征、破坏特征,反映了顶板诱导崩落的岩石性质弱化和变形破坏机理。揭示了扰动卸荷与常规加载应力路径下的力学特性差异,并探讨了爆破预裂成缝机理及裂纹萌生、扩展和贯通的力学机制。在连续采矿诱导崩落技术实际工程应用的基础上,采用数字光学前景钻孔电视与数字式全景钻孔摄像系统(DPBCS)对不同扰动时间岩体内节理、裂隙情况进行探测。评价了诱导崩落实施效果,在裂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分形理论,分析了岩体内裂隙分布的分形特征,得出了裂隙演化与岩体宏观时效断裂的相关性。引入灾害链式理论,指出超前诱导空区顶板崩落防止不可预测次生灾害发生的断链减灾模式,初步提出矿山采动致灾链式效应概念,构建了采动灾害链式效应数学模型。并以断链减灾方法对诱导崩落及矿山灾害的控制研究进行了尝试,为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文衍瑜,刘湘平,罗一忠[10](2008)在《大厂铜坑矿地压监测预报与控制技术》文中指出介绍了近20年来铜坑矿现场地压监测预报与控制的方法及成果。由于多个矿体在垂直方向上呈重叠状产出,多层矿体重复采动,彼此间相互影响,且存在大量的采空区,致使开采技术难度增大,地压控制极其复杂,但通过多年的科技攻关,在岩层活动监测预报与控制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有效指导了矿山安全生产。
二、铜坑矿主矿体多层开采宏观地压监控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铜坑矿主矿体多层开采宏观地压监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自然崩落法矿山底部结构失稳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自然崩落采矿法应用现状 |
1.2.2 自然崩落法底部结构失稳机理研究现状 |
1.2.3 地压控制措施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矿区工程背景及底部结构失稳发生规律研究 |
2.1 引言 |
2.2 铜矿峪矿工程背景 |
2.2.1 矿区地层 |
2.2.2 地质构造 |
2.2.3 矿体特征 |
2.2.4 采矿方法 |
2.3 矿区地应力场测试 |
2.4 岩体力学参数确定 |
2.4.1 岩石力学特性室内试验研究 |
2.4.2 基于Hoek-Brown准则的岩体力学参数计算 |
2.5 铜矿峪矿底部结构失稳发生规律研究 |
2.5.1 铜矿峪矿底部结构失稳特征 |
2.5.2 铜矿峪矿底部结构失稳发生规律 |
2.6 本章小结 |
3 自然崩落法底部结构全生命周期地压演化特征与失稳机理 |
3.1 引言 |
3.2 底部结构全生命周期受力过程力学解析 |
3.2.1 基于压力拱理论的拉底推进线前方底部结构受力解析 |
3.2.2 基于薄板理论的拉底空间下方底部结构等效模型受力解析 |
3.2.3 基于散体平衡拱理论的采场矿石对底部结构作用力解析 |
3.2.4 小结 |
3.3 底部结构全生命周期数值模型构建 |
3.3.1 模型的构建方法 |
3.3.2 模型结构参数 |
3.3.3 强度准则 |
3.3.4 边界条件与地应力施加 |
3.3.5 底部结构全生命周期数值模拟步骤 |
3.4 底部结构全生命周期力学效应 |
3.4.1 底部结构全生命周期应力演化特征 |
3.4.2 底部结构全生命周期位移演化特征 |
3.5 底部结构全生命周期失稳机理分析 |
3.5.1 拉底推进线前方底部结构失稳机理 |
3.5.2 拉底空间下方底部结构失稳机理 |
3.5.3 底部结构全生命周期反复失稳机理 |
3.6 本章小结 |
4 自然崩落法主副层联合开采底部结构失稳机理 |
4.1 引言 |
4.2 主副层联合开采数值模型构建 |
4.2.1 模型结构参数 |
4.2.2 主副层联合开采数值模拟步骤 |
4.3 主层开采扰动下副层底部结构力学效应 |
4.3.1 主层开采扰动下副层底部结构应力演化特征 |
4.3.2 主层开采扰动下副层底部结构位移演化特征 |
4.4 主副层联合开采底部结构失稳机理 |
4.4.1 副层拉底推进线前方底部结构地压显现加剧机理 |
4.4.2 副层拉底空间下方底部结构地压演化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5 自然崩落法拉底不良诱发底部结构失稳机理 |
5.1 引言 |
5.2 拉底不良采场数值模型构建 |
5.2.1 模型结构参数 |
5.2.2 数值模拟步骤 |
5.3 残留矿柱扰动下底部结构力学效应 |
5.3.1 残留矿柱扰动下底部结构应力演化特征 |
5.3.2 残留矿柱扰动下底部结构位移演化特征 |
5.4 拉底不良诱发底部结构失稳机理 |
5.4.1 残留矿柱下方桃型矿柱失稳机理 |
5.4.2 残留矿柱下方出矿水平失稳机理 |
5.4.3 残留矿柱下方底部结构整体失稳机理 |
5.5 本章小结 |
6 自然崩落法底部结构失稳防治措施研究 |
6.1 引言 |
6.2 基于微震监测系统的底部结构失稳防治技术研究 |
6.2.1 微震监测系统工作原理 |
6.2.2 铜矿峪矿微震监测系统作用 |
6.2.3 铜矿峪矿微震监测区域与传感器的布设 |
6.2.4 铜矿峪矿微震传感器网络定位精度检验 |
6.2.5 铜矿峪矿微震监测系统方案的确定 |
6.3 底部结构支护与加固措施研究 |
6.3.1 支护与加固措施的提出 |
6.3.2 支护与加固效果数值分析 |
6.3.3 支护与加固现场应用效果检验 |
6.4 主副层联合开采底部结构失稳防治措施研究 |
6.4.1 主副层联合开采底部结构失稳防治措施提出 |
6.4.2 副层预拉底方式底部结构稳定性分析 |
6.5 拉底不良诱发底部结构失稳防治措施研究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急倾斜互层厚大磷矿体的采矿方法优化研究和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矿体赋存和开采技术条件 |
1.1 矿体赋存条件 |
1.1.1 矿体特征 |
1.1.2 夹层围岩特征 |
1.2 开采技术条件 |
2 采矿方法研究 |
2.1 夹石处理方法研究 |
2.2 采矿方法推荐 |
3 采矿方法数值模拟研究 |
3.1 计算模型 |
3.2 分段空场法模拟分析 |
3.2.1 岩体应力状态分析 |
3.2.2 岩体塑性区分布特征 |
4 结论 |
(3)高应力矿柱安全回采与地压监控预警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回采方案的模拟研究 |
2 回采方案的优化与地压控制 |
3 地压监测预警与矿柱安全回采成效 |
4 结论 |
(4)缓倾斜多层含钒页岩矿床大盘区采矿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内外缓倾斜多层矿床采矿方法综述 |
2.1 国内外缓倾斜多层矿床采矿方法应用研究 |
2.1.1 房柱法 |
2.1.2 壁式崩落法 |
2.1.3 分层充填法 |
2.1.4 大直径深孔采矿法 |
2.2 缓倾斜多层矿床采矿方法应用特点 |
2.3 缓倾斜多层矿床采矿方法的发展趋势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横山含钒页岩矿床的矿区地质情况 |
3.1 矿区的地层及岩性 |
3.2 矿体及围岩的工程地质特征 |
3.3 矿区水文地质 |
3.4 矿体的赋存状况及开采条件 |
3.5 典型勘探线剖面图 |
3.6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缓倾斜多层矿床采矿方法优选 |
4.1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
4.2 采矿方法方案分析 |
4.2.1 大盘区机械化分层连续分采跟随充填采矿法 |
4.2.1.1 大盘区机械化分层连续分采跟随充填沿倾向后退式开采 |
4.2.1.2 大盘区机械化分层连续分采跟随充填沿倾向前进式开采 |
4.2.2 盘区房柱采矿法 |
4.2.3 壁式崩落采矿法 |
4.3 采矿方案技术经济分析 |
4.4 采矿方法优选分析 |
4.4.1 ELECTRE-Ⅱ算法 |
4.4.1.1 ELECTRE-Ⅱ算法程序 |
4.4.1.2 ELECTRE-Ⅱ算法的分析要点 |
4.4.2 采矿方法指标体系的建立 |
4.4.2.1 评价指标的建立原则 |
4.4.2.2 影响采矿方法的指标因素 |
4.4.2.3 采矿方法选择的指标体系 |
4.4.3 评价指标权系数的确定 |
4.4.4 方案选择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缓倾斜多层矿床大盘区采矿方案理论研究 |
5.1 上横山矿段开采方法 |
5.2 回采顺序 |
5.3 采准切割 |
5.4 回采工作 |
5.5 大盘区生产能力确定 |
5.6 采场结构参数确定 |
5.6.1 阶段高度及盘区斜长 |
5.6.2 盘区长度 |
5.6.3 矿块尺寸 |
5.6.4 采场结构参数数值模拟优化 |
5.6.4.1 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基本思路 |
5.6.4.2 计算模型 |
5.6.4.3 矿块结构参数优化模拟方案 |
5.6.4.4 矿块结构参数优化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6.4.5 崩岩崩矿距离模拟方案及结果分析 |
5.7 主要技术指标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矿区稳定性物理相似模拟试验研究 |
6.1 地质力学物理相似模拟试验的原理 |
6.2 上横山钒矿床物理相似模拟试验研究 |
6.2.1 物理相似模拟试验方案 |
6.2.2 模型设计 |
6.2.2.1 模拟原型的选取 |
6.2.2.2 相似材料的选取 |
6.2.2.3 相似材料配比的确定 |
6.2.2.4 模型加载系统 |
6.2.2.5 模型制作 |
6.2.3 试验开挖及变形监测 |
6.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6.3.1 采场围岩稳定性宏观分析 |
6.3.2 应变片测试结果及分析 |
6.3.3 百分表测试结果及分析 |
6.4 矿区稳定性评价 |
6.4.1 采场围岩稳定性 |
6.4.2 上阶段运输大巷稳定性 |
6.4.3 地表稳定性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攻读硕士期间申请国家专利 |
详细摘要 |
(5)金属矿厚大矿体开采岩层移动与地压监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大范围开采影响下岩层移动与计算 |
2.1 92 号矿体围岩力学特征与岩层移动数值模拟 |
2.2 92 号矿体大范围采动岩层移动监测分析 |
2.3 覆岩破坏监控与地质灾害防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岩爆倾向性预测与灾害预防措施 |
3.1 岩爆实验与岩爆机理及应力模拟分析 |
3.2 92 号矿体开采应力环境监测与应力场数值计算分析 |
3.3 岩爆倾向性评价 |
3.4 岩爆预防与防护措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92 号矿体地压监测控制与预警 |
4.1 92 号矿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地压特征 |
4.2 92 号矿体开采的地压监控 |
4.3 地压监测数据库建立及数据分析 |
4.4 地压活动预警 |
4.5 采区大面地压活动诱发灾害的防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
(6)矿山地压监测数据库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地压监测动态数据库模型 |
1.1 井下工程图 |
1.2 地表模型图 |
2 数据库系统功能 |
2.1数据库更新与数据输出 |
2.2 查询系统 |
2.3 动态数据库管理 |
3 应用效果 |
4 结论 |
(7)铜坑矿复杂充填体下采场地压监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山工程地质条件及开采概况 |
2 地压监测 |
2.1 地压监测手段 |
2.2 地压监测结果 |
2.3 地压监测分析 |
3 地压控制措施 |
4 结论 |
(8)铜坑矿充填体下矿石回收与安全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充填体下矿石回采方法 |
1.1 回采方案 |
1.2 采准切割工程布置 |
(1) T202东端。 |
(2) T203东端。 |
(3) T202-T203柱。 |
1.3 回采顺序 |
(1) 整体回采顺序。 |
(2) 矿柱回采时, 347.8 |
2 安全管理 |
3 应用效果 |
(9)顶板诱导崩落机理及次生灾变链式效应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非传统连续采矿技术的内涵与发展 |
1.3.2 采空区处理技术及其发展概况 |
1.3.3 国内外崩落法应用研究现状 |
1.3.4 岩石微细观结构与宏观破坏研究现状 |
1.3.5 矿山采动致灾及灾害机理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隐患区下连续采矿顶板诱导崩落技术 |
2.1 引言 |
2.2 连续采矿诱导崩落技术提出的背景 |
2.2.1 铜坑矿工程地质概况 |
2.2.2 矿山开采的历史沿革 |
2.2.3 连续采矿与顶板诱导崩落的耦合 |
2.3 顶板岩石力学系统失稳基本原理 |
2.3.1 顶板系统失稳的力学解析 |
2.3.2 顶板诱导崩落的突变理论模型 |
2.3.3 顶板诱导崩落的分岔与混沌 |
2.4 顶板诱导崩落数值模拟与分析 |
2.4.1 模拟方法及原理 |
2.4.2 计算方案与参数选取 |
2.4.3 模拟结果与分析 |
2.5 顶板诱导崩落实验模拟与分析 |
2.5.1 相似理论 |
2.5.2 模型设计与实验方法 |
2.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诱导作用下岩石力学性质弱化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围岩弱化工艺技术 |
3.3 岩石卸荷力学特性试验 |
3.3.1 试验目的与试验仪器 |
3.3.2 取样及岩石试件制备 |
3.3.3 试验方案原理与设计 |
3.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爆破扰动作用下岩石破裂机制 |
3.4.1 岩石诱导预裂爆破成缝机理 |
3.4.2 多裂纹扩展与作用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连续采矿顶板诱导崩落技术工程应用 |
4.1 引言 |
4.2 连续采矿顶板诱导崩落方案 |
4.2.1 开采技术条件 |
4.2.2 连续采矿方法概述 |
4.2.3 顶板诱导崩落方案 |
4.3 诱导崩落技术的实施与评价 |
4.3.1 顶板诱导崩落技术的实施 |
4.3.2 应用效果分析与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岩体诱导致裂裂隙探测及其分形特征 |
5.1 引言 |
5.2 工程钻孔探测技术与评价 |
5.2.1 钻孔电视系统及工作原理 |
5.2.2 数字式全景钻孔摄像技术 |
5.3 基于钻孔电视的孔内裂隙发育监测与分析 |
5.3.1 测点布置 |
5.3.2 监测时间 |
5.3.3 监测结果与分析 |
5.4 基于DPBCS的钻孔数字探测与裂隙统计分析 |
5.4.1 测点布置 |
5.4.2 钻孔现场探测 |
5.4.3 探测数据处理 |
5.4.4 岩体内裂隙统计与分析 |
5.5 诱导致裂裂隙特征的分形描述 |
5.5.1 岩石力学中的分形 |
5.5.2 采动岩体裂隙分形特征 |
5.5.3 岩体内分维值的量测方法 |
5.5.4 诱导崩落岩体内裂隙演化的分形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顶板诱导崩落灾变链式效应与控制研究 |
6.1 引言 |
6.2 灾害链式理论及其内涵 |
6.2.1 灾害链概念的提出 |
6.2.2 灾害链概念的拓展 |
6.2.3 灾害链的分类 |
6.3 矿山采动灾害及其特点 |
6.3.1 地下开采的主要动力灾害 |
6.3.2 地下采动致灾的特征 |
6.4 采动灾害链及其理论框架的探讨 |
6.4.1 采动致灾链式效应数学模型 |
6.4.2 多尺度下采动灾害孕源断链减灾可行性 |
6.5 诱导崩落次生灾变链式效应与控制 |
6.5.1 岩石冒落冲击气流灾害控制 |
6.5.2 地压灾害链式效应与控制 |
6.5.3 沉陷灾害链式效应与控制 |
6.5.4 诱导崩落与矿柱群回采耦合致灾链式效应 |
6.5.5 采动致灾链式效应的可视化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大厂铜坑矿地压监测预报与控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区概况 |
1.1 地质概况 |
1.2 采矿与地压概况 |
1.3 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及原岩应力 |
2 现场地压监测 |
(1) 光应力计观测。 |
(2) 岩体声发射监测。 |
(3) 声波测量技术。 |
(4) 水准测量。 |
(5) 巷道收敛测量。 |
3 岩体稳定性数值模拟计算 |
3.1 回采顺序优化 |
3.2 充填顺序优化 |
3.3 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
3.4 岩体稳定性分析 |
4 水平原岩应力场中的免压开采技术 |
5 地压活动预报准则 |
6 结 论 |
四、铜坑矿主矿体多层开采宏观地压监控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自然崩落法矿山底部结构失稳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D]. 夏志远.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2]急倾斜互层厚大磷矿体的采矿方法优化研究和数值分析[J]. 张向阳,曹平,周罕,汪德文.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8(06)
- [3]高应力矿柱安全回采与地压监控预警技术[J]. 张绍国.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16(01)
- [4]缓倾斜多层含钒页岩矿床大盘区采矿方法研究[D]. 林坤峰. 武汉科技大学, 2013(04)
- [5]金属矿厚大矿体开采岩层移动与地压监控技术研究[D]. 王少林. 长沙矿山研究院, 2011(10)
- [6]矿山地压监测数据库开发与应用[J]. 王少林,毛建华,杨伟忠.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11(01)
- [7]铜坑矿复杂充填体下采场地压监测分析[J]. 王少林. 采矿技术, 2010(05)
- [8]铜坑矿充填体下矿石回收与安全管理[J]. 罗传兴,毛建华. 采矿技术, 2009(04)
- [9]顶板诱导崩落机理及次生灾变链式效应控制研究[D]. 高峰. 中南大学, 2009(02)
- [10]大厂铜坑矿地压监测预报与控制技术[J]. 文衍瑜,刘湘平,罗一忠. 采矿技术,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