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2平1井储层地质研究

蒲2平1井储层地质研究

一、濮2—平1井油藏地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肖洪[1](2020)在《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组成及地球化学意义》文中认为中国冀北-辽西地区广泛发育中-新元古界沉积地层,有利于开展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生物组成和古沉积环境等研究。大量的原生液态油苗和固体沥青的发现,展示了元古宇超古老油气资源良好的勘探潜力和前景。但受地质样品、地质资料、实验分析手段等条件的制约,对烃源岩分子标志化合物组成和古油藏成藏演化历史的研究尚不系统。本论文通过对原生有机质中分子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组成分析,探讨了冀北-辽西地区元古宙古海洋沉积环境和沉积有机质生物组成,并明确了典型古油藏的油气来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恢复了中元古界烃源岩的生烃史,厘定了古油藏的成藏期次与时间,重建了古油藏的成藏演化历史,揭示了超古老油气藏成藏规律。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高于庄组黑色泥质白云岩和洪水庄组黑色页岩为有效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为中等-极好,处于成熟-高成熟热演化阶段。下马岭组页岩在宣隆坳陷成熟度低且有机质丰度高,但在冀北-辽西地区受早期岩浆侵入的影响而过早失去生烃能力。分子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分析表明,高于庄组沉积期盆地处于半封闭状态,水体较浅,盐度较高,浮游藻类较少,以蓝细菌等耐盐的低级菌藻类为主,且底栖宏观藻类繁盛。而洪水庄组和下马岭组沉积期水体较深,盐度较低,以蓝细菌、细菌和浮游生物为主。洪水庄组和下马岭组烃源岩中普遍含高丰度的C19-C20三环萜烷、C24四环萜烷、C18-C33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和重排藿烷,可能代表了某种或多种特征性的菌藻类的贡献,而该类生物在高于庄组沉积期不繁盛,可能是受高盐度分层水体条件的遏制。综合储层岩石手标本、薄片显微观察以及分子标志化合物对比等分析,明确了XL1井雾迷山组和H1井骆驼岭组上段砂岩油藏为高于庄组烃源岩供烃,SD剖面雾迷山组、JQ1井铁岭组和H1井骆驼岭组下段砂岩油藏为洪水庄组烃源岩供烃,而LTG剖面下马岭组沥青砂岩则具有明显的混源特征。此外,辽西坳陷至少经历了两期生烃三期成藏。第一期为高于庄组烃源岩生烃,主要发生在1500~1300 Ma,第二期为洪水庄组烃源岩生烃,时间为250~230 Ma。第一期成藏时间为高于庄组烃源岩大量生排烃期(1500~1300 Ma),油气在下马岭组、铁岭组和雾迷山组等储层中聚集成藏。第二期成藏时间为465~455 Ma,为早期古油藏遭受破坏后,油气调整进入元古宇至奥陶系圈闭成藏。第三期成藏时间为240~230 Ma,油气源自洪水庄组烃源岩,可在元古宇至三叠系储层中聚集成藏,该期油气藏受构造破坏程度较弱,具有相对较好的成藏和保存条件,为研究区古老油气资源勘探的首选目标。

姚立春[2](2020)在《LJB油田香1、香2块开发调整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开采到达中后期,辽河油田如何持续保持稳产逐渐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问题。辽河油田具有较大规模的难采储量,故对于此部分储量的评价就变得尤为重要且迫切。如何突破难采储量开采的理论瓶颈,解决对储层内剩余油分布了解不清问题以及剩余油难动用问题,对辽河油田未来实现持续稳产有着重要意义。LJB油田地处辽河盆地,本课题以LJB油田内的香1、香2区块为例进行研究。对上述两区块的开发效果进行分析,仔细论述了各自的开发历程和发展现状,提出了香1、香2块目前各自存在的问题:香1块出现了注汽困难,可采储量不足和水侵严重等问题;香2块目前油层压力低,套管存在不同程度损坏以及水侵严重。由此可见,水侵严重是两区块内存在的共同性问题,因此仔细分析了两区块的水侵状况并分别给出了适合两区块的开发调整方案。香1块实施边部水平井蒸汽吞吐,中部直井加水平井SAGD,水侵锥间带下层水平井蒸汽吞吐三个试验方案;香2块实施主体部位水平井蒸汽吞吐实验以及边部薄油层水平井挖潜试验方案。取试验井的生产数据分析,发现仅除一口因地质条件未实现有效增产的井外,其余试验井的生产效果均能够达到预期,而且根据现有的数据进行预测,未来香1块的可采储量将提高6.623×104 t左右,香2块可采储量将提高1.76×105左右。总体上看,本次课题提出的开发调整方案是可行的,有效地解决了香1、香2块目前面临的问题,为辽河油田进一步实现高产稳产拓宽了思路。

解金凤[3](2019)在《高邮凹陷瓦2断块阜三段地质特征与剩余油分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瓦2断块开展精细油藏描述研究,建立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展水驱开发效果评价,并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揭示剩余油分布规律。通过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针对处于中高含水阶段的断块油藏,开展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重点进行小层的归位和小断层的识别。在精细地层对比的基础上,井震结合,重新认识瓦2断块内部小断层的分布延伸。开展储层特征和沉积微相研究,指出有利储层分布区域。针对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以此为基础,建立瓦2断块精细三维地质模型。(2)从七大方面系统评价瓦2断块水驱开发效果,重点分析注水效果、水驱动用状况以及层系和井网的适应性。研究发现,平面上不同沉积微相注水效果存在明显差异,纵向上层间非均质性对注水效果影响较大。从储层物性、单砂体采出程度分析,层间矛盾突出,层系适应性不强。动用较好的有E1f31-10、E1f32。目前井网下水驱控制程度80.5%、水驱动用程度66.3%,井网适应性不强。(3)开展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剩余油分布类型四种,包括构造高部位、断层遮挡、井间滞留区和井控程度低形成的剩余油分布,其中以受沉积微相或注采井网而形成的井间滞留区剩余油为主。结合动静态资料,分析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因素,包括沉积微相、层间非均质、断层和开发方式。沉积微相是影响平面剩余油的主要因素,层间非均质性是影响纵向剩余油的主要因素。

霍爱民[4](2019)在《单二ES1段薄层稠油开发调整方案研究》文中认为滨南采油厂从1969年投入勘探开发,随着开发的时间延长,优质规模储量接替的难度越来越大,剩余经济可采储量规模越来越小。近年来发现的储量主要以薄层稠油、特低渗透的储量为主,由于受技术条件及经济条件的制约很难形成经济产量,一直未能有效动用。薄层稠油储量主要因其油层薄原油粘度大,储层敏感性和非均质性严重,采用直井吞吐开采难度大动用程度低。目前采用分水平井开发薄层稠油技术,在国外已经得到很好的应用。胜利油田分支水平井技术在断块底水油藏及特低渗透油藏也有所探索,但在薄层稠油油藏的开发中进行研究及应用较少。论文针对单二ES1段的开采情况及有效开发技术难度大等特点,对单家寺油田薄层稠油油藏开展系统研究。根据薄层稠油单二ES1断块地质特征及开发特征综合分析,落实储量动用状况低的影响因素;在精细地层对比的基础上,利用多井合成记录综合标定,实现对储层的精细构造解释,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应用数值模拟CMG软件,进行薄层稠油水平井的井型、井网、井距的优化。针对薄层稠油储层动用难点,开展分支水平井研究,进行分支井的分支数量、分支参数、分支与主支夹角及分支长度等进行综合评价,优化调整井网部署。通过应用分支水平井最大程度扩大油井与储层的接触面积,建立通畅的油气通道,实现单元单井产能的大幅度提高,并且大大延缓见水时间。部署新井20口,其中水平井13口,侧分支井水平井7口,平均单井控制剩余储量7.7×104t;方案前三年平均建产能5.2×104t,生产10年,累积产油57.7×104t,采收率为36.9%。提高了该块经济效益,进而实现单二Es1段薄层稠油储量的有效动用。

王秀影[5](2018)在《柳泉油田出砂机理及先期防砂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柳泉油田储层岩性为粉砂岩、细砂岩,由于埋藏浅,压实作用差,胶结疏松,出砂严重影响了油水井正常生产:砂埋油层、砂卡造成频繁地冲砂检泵;地面和井下设备严重磨蚀;出砂严重的引起井壁坍塌造成套损变形导致油水井停产报废。自2010年柳泉油田先后采用了覆膜砂、固砂剂等化学防砂技术及管内循环砾石充填防砂技术,但均存在有效期短的问题。因此研究出砂机理,优选适合柳泉油田的防砂工艺,对提高改善油气藏的开发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油井防砂研究现状的调研,以分析柳泉油田的储层特征和开发特征为切入点,从地质因素和生产因素进行了出砂影响因素分析,开展出砂机理研究,结合新钻井测井资料进行出砂预测,在地层砂粒度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储层油水层分布、油层跨度、生产开采需求,开展防砂完井方式优选,确定了选用高压砾石充填防砂工艺为合适的防砂手段。根据长水平段砾石充填难点,开展先期防砂内外管柱设计,优化施工参数。根据储层敏感性分析结果,优选完井液体系、携砂液体系,优化射孔方案,将防砂、治砂、改造储层相结合,实现了防砂完井一体化。高压砾石充填防砂工艺在现场应用4口井,成功解决了泉2断块粉细砂治理难题,实现了储量的有效动用,对同类型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云雷[6](2017)在《单家寺油田单2块西部沙三段稠油油藏地质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单家寺油田单2块稠油油藏已经经过了三十年的开发历程,随着区块不断的勘探开发,单2西沙三段4砂组已经进入了高含水、多轮次开发阶段,随着井间热干扰、水淹、出砂、套管损坏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停产井越来越多,井网对储量控制程度越来越低,致使区块开发管理和稳产难度不断加大。为了解决单2西开发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恢复地质储量,提高区块油藏的动用程度和最终采收率,提高油田开发经济效益,利用现有钻井、测井、地震勘探等资料,以及油井生产动态、监测等资料,结合油井周期生产特点,对单2西沙三段4砂组进行地层、构造、储层等油藏地质特征总体再认识,确定灰绿色高感泥岩为研究区的对比标志层,建立对比剖面,划分出5个韵律层,根据地震解释结果确定研究区仅发育一条东南-西北方向的断层,储层展布方面各砂组差异大、隔层全区发育但厚度不均、高孔高渗、平面及层间非均质性中等、中等偏弱水敏、中等盐敏、非酸敏、中等碱敏。结合该块的生产、井网、储量动用等方面的评价结果,找出剩余油分布的规律,认为平面上剩余油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井间,纵向潜力分布在1、2、3韵律段。根据分析认识研究出较为合理的下步开发调整方案,为单2西下步开发调整方案的部署方向提供有力的地质指导。本文通过地层对比划分、构造特征、储层岩性、物性、非均质性等方面的研究分析,认为储层非均质严重造成平面和纵向上储量动用不均衡是单2西沙三段4砂组储量动用程度较低的主要因素。在立足蒸汽吞吐的基础上,根据隔夹层的展布,5个韵律段中1-4韵律段可以分三套层系进行水平井开发,部署总水平井数13口,调整剩余储量148×104t,为油田的增储上产夯实基础。

王佳[7](2015)在《青平川油区长4+5油藏富集规律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青平川油区长4+5油藏为研究对象,应用沉积旋回原理以及测井曲线标志层,将长4+5油层组自下而上划分为4+522、4+521、4+512、4+511四个小层。重点从沉积相及砂体展布、储层特征及其综合评价和油层分布特征等方面研究该区长4+5油藏富集规律。通过岩心和测井相分析,认为研究区长4+5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微相以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水下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间湾为主。通过岩心测试,分析认为长4+5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砂岩;以粒间孔、晶间孔、溶蚀孔为主要孔隙类型;孔喉组合类型以细孔细喉型为主。根据岩性、物性和毛管压力特征等参数评价长4+5储层,将储存划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储层。青平川油区长4+5油藏主要为构造—岩性油藏,研究区位于生烃边缘,供烃能力稍显不足;由研究区砂厚与油厚叠合图、构造与油厚叠合图、孔隙度与油厚叠合图,认为油气富集主要受砂体分布、构造和物性控制,在分流河道砂体发育较好、局部鼻状隆起和物性较好的区域是油气富集的主要场所。最后结合油藏特征及油气富集控制因素分析,对研究区长4+5各小层进行有利区预测,共筛选出20个有利区,其中Ⅰ类有利区共3个,Ⅱ类有利区共10个,Ⅲ类有利区共7个。

李伟[8](2014)在《YM油田32区块剩余油分布及挖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油气探明储量的不断提高,可供勘探的剩余空间越来越小,勘探难度也随之不断加大,因此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及挖潜,对于一个已进入中后期开发的油田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YM油田32区块属于边底水碳酸盐岩潜山油藏,地层构造复杂多变,被多条断层切割,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目前区块大部分井含水率高,单井产量递减迅速,地下油水运动和剩余油分布规律不清,开发调整任务艰巨。通过钻完井、测井、录井、试油等资料,对区块地质特征进行再认识,搞清了区块的构造、储层、油藏特征。根据静态地质资料,建立了精细油藏地质模型,结合油藏生产动态资料,开展了油藏数值模拟研究。运用物质平衡方程和非稳态水侵法计算了油藏天然水体体积,并与数值模拟算出的水体体积进行对比,分析了区块的水侵特征,得出了适合该区块的水体体积计算方法。控制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较多,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1)地质因素;(2)开发因素。根据32区块的实际开发情况,影响其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储层非均质性、断层、微构造、隔夹层和井网完善程度。本文综合运用油藏工程动态分析法、精细地质建模和油藏数值模技术对32区块展开了深入研究,根据其研究成果,分析得出了32区块主要存在四种剩余油分布形式:(1)无井网控制型剩余油;(2)断层与微构造控制型剩余油;(3)边底水锥进型剩余油;(4)浅层系、薄差层、零散型剩余油。根据其分布形式提出了相应的挖潜措施,并对其中一部分方案进行了预测和优选。

林佳杰[9](2014)在《准西地区复杂混源油特征及其成因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凸起复杂性原油为重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串联质谱(GC-MS/MS)和单体烃碳同位素质谱(GC-IRMS)等技术详细研究混源油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烃源岩相关研究及石油地质背景分析车排子凸起复杂混源油的成因机理。全油同位素、原油热解分析及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车排子凸起的原油分布呈现“南稀北稠”、“下稠上稀”的总体特征,油源、原油的混合、生物降解程度的不同,是控制这种原油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通过GC-MS、GC-MS/MS和单体烃同位素的精细对比分析,将车排子凸起的原油分为两大类,A、B11、B12、B2四小类,其中A类原油为稠油,受后期充注;B类原油为较轻质油,混源现象复杂。通过对潜在供烃凹陷泥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分布的精细研究与对比,结合车排子凸起残余地层、输导体系的展布特征,落实车排子凸起地区原油的油源及混源特征,并反演其形成过程。利用全油同位素、单体烃碳同位素及三环萜烷参数,确定A类原油及其后期充注原油为昌吉凹陷二叠系烃源岩,经断层和不整合面进入车排子凸起储层,受强烈的生物降解形成稠油,堵塞运移通道,在充注点处发生后期充注。单体烃同位素、重排甾烷参数、成熟度参数及三环萜烷参数的分析结果表明,B12类原油为来自于车排子凸起的石炭系烃源岩与其他原油的混源,沙湾组地层的展布与断层的发育导致了 B12类混源油及混源带的分布特征。结合卡003井齐谷祖原油与潜在供烃凹陷烃源岩的地化分析结果,B11类原油来自四棵树凹陷侏罗系泥岩,B2类原油来自四棵树凹陷侏罗系煤系烃源岩及碳质泥岩,造成B11类原油内部差异及B11、B2类油源特征明显不同的主因,是侏罗系烃源岩的内部非均质性以及原油运移的“地质色层”效应。基本理清了车排子凸起的混源油特征,获得较为有力的证据,提出关于研究区混源问题不同的理论,并在石炭系油源的认识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对研究区的混源油带展布特征作了一定分析。

许婷[10](2014)在《东海盆地西湖凹陷油气成藏系统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湖凹陷位于东海陆架盆地的浙东坳陷中部,是该盆地油气勘探潜力最大的凹陷之一。前人已经对该区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对该区主要烃源岩对油藏的贡献认识不清,原油的特征差异及油气成藏系统研究还有待总结和再认识,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利用了新的地球化学技术手段,在综合研究油气地质的基础上,深入了解油气的地球化学特征、油气来源及油气的运移特征,并建立了成藏体系的划分依据,对重点成藏体系进行了成藏过程剖析,总结了西湖凹陷成藏主控因素,建立了成藏模式,主要取得认识如下:西湖凹陷原油主要来自煤系烃源岩,原油中饱和烃含量占绝对优势,对原油的生标化合物分析表明,原油的母质类型为腐殖型(Ⅲ型)干酪根,成油环境为氧化环境,原油均已达到成熟到高熟。原油饱和烃中富含二萜类化合物,高分子量的甾烷含量较低,不同构造带原油成因存在一定差别,平湖斜坡带原油生源以陆源高等植物为主,黄岩构造带原油生源虽以陆源高等植物贡献为主,但水生生物有机质对其成烃母质也有一定比例的贡献。西湖凹陷原油可分为三类,即a、b、c三类。实际上,c类仅一口井,主要分为两大类,即a类和b类。凹陷边缘的西部斜坡带的平北地区主要为a类原油;平湖地区既有a类原油,又有b类原油,为两类原油的混合分布区;凹陷中间中央反转构造带的黄岩地区只有b类原油分布。a类原油埋深较大,原油成熟度较高,可能主要为深部来源,且这类原油具有明显的异海松烷优势。b类原油分布深度较a类原油浅,成熟度相对较低,且扁枝烷含量相对较高。西湖凹陷煤和泥岩对油气贡献,平面上,靠近凹陷边缘西部斜坡带的平北地区主要为煤贡献,平湖地区煤和泥岩均有贡献;中央反转构造带的黄岩地区主要为泥岩贡献。将西湖凹陷划分出五大成藏体系,即西部斜坡带成藏体系、西次凹成藏体系、中央反转构造带成藏体系、东次凹成藏体系和东部断隆带成藏体系,剖析了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建立了“源-断-盖”共控成藏理论,烃源岩是基础,断裂是枢纽,保存是关键,这三大因素制约着油气的富集和分布,并建立了典型成藏模式。

二、濮2—平1井油藏地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濮2—平1井油藏地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组成及地球化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前言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冀北-辽西地区中-新元古界油气勘探历程
        1.3.2 全球中-新元古界油气勘探现状
        1.3.3 中-新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研究进展
    1.4 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
    1.5 主要研究内容
        1.5.1 烃源岩评价
        1.5.2 分子标志化合物组成
        1.5.3 古油藏油源剖析
        1.5.4 油气成藏历史分析
    1.6 关键技术及技术路线
        1.6.1 关键技术和可行性分析
        1.6.2 技术路线
    1.7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燕辽裂陷带地理位置及构造单元
    2.2 冀北-辽西地区构造单元划分
    2.3 地层划分
        2.3.1 下马岭组
        2.3.2 高于庄组
        2.3.3 金州系
        2.3.4 长城系底界年龄
        2.3.5 其它地层的年龄
        2.3.6 骆驼岭组
        2.3.7 地层划分方案
    2.4 构造演化
        2.4.1 稳定的台地发展期
        2.4.2 强烈的造山活动阶段
    2.5 地层层序
        2.5.1 长城系(Pt~1_2或Ch)
        2.5.2 蓟县系(Pt~2_2或Jx)
        2.5.3 金州系(Pt~3_2或Jz)
        2.5.4 青白口系(Pt~1_3或Qn)
    2.6 古生物化石
        2.6.1 高于庄组
        2.6.2 团山子组
        2.6.3 串岭沟组
        2.6.4 常州沟组
    2.7 生储盖组合
第3章 研究区烃源岩评价
    3.1 碳酸盐岩烃源岩下限
    3.2 样品分布
    3.3 有机质丰度
        3.3.1 高于庄组
        3.3.2 洪水庄组
        3.3.3 下马岭组
        3.3.4 其它地层
    3.4 有机质类型与成熟度
        3.4.1 干酪根元素
        3.4.2 镜质体反射率
    3.5 烃源岩平面分布特征
        3.5.1 高于庄组
        3.5.2 洪水庄组
        3.5.3 下马岭组
    3.6 烃源岩评价小结
第4章 烃源岩中分子标志化合物组成
    4.1 样品和实验方法
    4.2 正构烷烃
        4.2.1 分布特征
        4.2.2 “UCM”鼓包
    4.3 单甲基支链烷烃
        4.3.1 化合物鉴定
        4.3.2 分布特征
        4.3.3 生物来源
    4.4 烷基环己烷和甲基烷基环己烷
    4.5 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
    4.6 二环倍半萜
    4.7 规则的三环萜烷和C_(24)四环萜烷
        4.7.1 规则的三环萜烷
        4.7.2 C_(24)四环萜烷
    4.8 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
        4.8.1 化合物鉴定
        4.8.2 化合物分布
        4.8.3 化合物的碳数延伸
        4.8.4 结构特征
        4.8.5 水体盐度影响
        4.8.6 藻类生源
    4.9 五环三萜系列化合物
        4.9.1 规则藿烷
        4.9.2 重排藿烷
        4.9.3 伽马蜡烷
    4.10 甾烷系列化合物
        4.10.1 分布特征
        4.10.2 甾烷的探讨
    4.11 族组分同位素组成特征
    4.12 甲基菲参数
    4.13 沉积古环境与生物组成
    4.14 防止外源有机质污染
        4.14.1 玻璃器皿清洗
        4.14.2 实验试剂的提纯
        4.14.3 实验材料的前处理
        4.14.4 岩心样品前处理
        4.14.5 碎样实验过程
    4.15 低可溶有机质含量
        4.15.1 样品类型
        4.15.2 样品丰度
        4.15.3 可溶有机质抽提
    4.16 烃类的原生性
        4.16.1 空白实验
        4.16.2 甾烷分布特征
        4.16.3 成熟度指标对比
        4.16.4 其它分子标志物组成特征
第5章 古油藏特征及油源分析
    5.1 研究区油苗特征
        5.1.1 油苗的分布
        5.1.2 油苗类型
    5.2 古油藏特征剖析
        5.2.1 凌源LTG剖面下马岭组
        5.2.2 平泉SD剖面雾迷山组
        5.2.3 XL1井雾迷山组
        5.2.4 JQ1井铁岭组
        5.2.5 H1井骆驼岭组
    5.3 油源分析
第6章 烃源岩生烃史
    6.1 地层埋藏史
        6.1.1 地层特征
        6.1.2 埋藏史模拟结果
    6.2 热历史重建
        6.2.1 古温标参数
        6.2.2 热流演化史
    6.3 生烃史模拟
        6.3.1 高于庄组生烃史
        6.3.2 洪水庄组生烃史
第7章 油气成藏历史
    7.1 储层特征
        7.1.1 岩石学特征
        7.1.2 储层物性
        7.1.3 填隙物特征
        7.1.4 储层含油性
    7.2 成藏期次与时间
        7.2.1 包裹体产状和荧光观察
        7.2.2 激光拉曼光谱
        7.2.3 包裹体显微测温
        7.2.4 成藏时间厘定
    7.3 骆驼岭组储层油源分析
        7.3.1 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系列
        7.3.2 重排藿烷系列
        7.3.3 规则甾烷系列
        7.3.4 碳稳定同位素组成
        7.3.5 油源对比结果
    7.4 油气藏成藏史与破坏史
第8章 未来油气勘探的启示
第9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数据表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LJB油田香1、香2块开发调整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油藏构造概述
    1.1 香东背斜断裂带构造特征简述
    1.2 香1、香2块构造特征
        1.2.1 断裂系统
        1.2.2 构造形态
    1.3 储层特征及非均质性研究
        1.3.1 孔隙结构对注水开发的影响
        1.3.2 储层砂体发育特征及非均质性
        1.3.3 储层综合评价
第二章 开发效果分析
    2.1 开发历程及开发现状
        2.1.1 香1块开发历程
        2.1.2 香2块开发历程
        2.1.3 香1和香2块开发现状
    2.2 开发特点及规律
        2.2.1 香1块开发效果分析
        2.2.2 香2块开发效果分析
        2.2.3 香1、香2块生产效果对比分析
    2.3 开发效果综合评价
第三章 油层水淹特征研究
    3.1 水侵研究
        3.1.1 判别出水井
        3.1.2 出水原因分析
        3.1.3 香2块水侵形态及规律
    3.2 剩余油分布形态和油藏的潜力方向
第四章 开发调整试验及效果评价
    4.1 香1块开发调整试验及效果评价
    4.2 香2块开发调整试验及效果评价
        4.2.1 井区加密井实施效果
        4.2.2 边部水平井实施效果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高邮凹陷瓦2断块阜三段地质特征与剩余油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区概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精细油藏描述研究
        1.3.2 三维地质建模研究
        1.3.3 水驱开发效果评价
        1.3.4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
    1.6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第二章 精细油藏描述
    2.1 精细砂层对比
        2.1.1 对比方法
        2.1.2 标准(志)层的选取
        2.1.3 标准井的建立
        2.1.4 筛选典型对比剖面
    2.2 精细构造研究
        2.2.1 区域构造
        2.2.2 精细构造研究的方法
        2.2.3 精细构造研究成果
    2.3 储层特征研究
        2.3.1 沉积微相
        2.3.2 储层特征研究
        2.3.3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2.4 小结
第三章 精细三维地质建模
    3.1 数据准备
    3.2 精细构造建模
    3.3 储层属性建模
    3.4 模型检验
    3.5 小结
第四章 开发效果评价
    4.1 注水效果评价
        4.1.1 不同沉积微相注水效果存在明显差异
        4.1.2 瓦2北块注水效果评价
        4.1.3 瓦2-12块注水效果评价
    4.2 水驱特征曲线分析
    4.3 含水与采出程度关系评价
    4.4 水驱动用程度评价
    4.5 注入水利用率变化规律评价
        4.5.1 存水率变化规律
        4.5.2 注入水水驱指数变化规律
    4.6 储量动用状况评价
    4.7 地层能量状况评价
    4.8 开发层系适应性评价
    4.9 开发井网适应性评价
    4.10 措施效果评价
        4.10.1 采油井措施效果评价
        4.10.2 注水井措施效果评价
    4.11 采收率评价
        4.11.1 万吉业驱替系列
        4.11.2 水驱曲线法
        4.11.3 指数递减法
    4.12 小结
第五章 剩余油分布研究
    5.1 油藏数值模拟原理
    5.2 储量拟合
    5.3 历史拟合
    5.4 剩余油分布规律
    5.5 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
    5.6 小结
    5.7 应用效果与前景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单二ES1段薄层稠油开发调整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单二ES1 段薄层稠油开发现状
    2.1 区块基本信息
        2.1.1 区域位置
        2.1.2 勘探开发简况
        2.1.3 取资料情况
    2.2 油藏地质特征
        2.2.1 地层特征
        2.2.2 构造特征
        2.2.3 储层特征
        2.2.4 油层及油水分布
        2.2.5 油藏特征
        2.2.6 储量估算
    2.3 开发动态分析
        2.3.1 开发历程及现状
        2.3.2 生产特征
        2.3.3 影响因素分析
        2.3.4 储量动用状况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单二ES1 段调整经济技术界限研究
    3.1 区块开发调整的必要性
        3.1.1 采出程度低,剩余储量大
        3.1.2 原井网控制程度低,且投产井全部停产
    3.2 调整经济界限研究
        3.2.1 经济极限产量
        3.2.2 经济极限油汽比
    3.3 调整技术界限研究
        3.3.1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3.3.2 调整井型
        3.3.3 开发方式
        3.3.4 井网优化
        3.3.5 井距优化
        3.3.6 转驱时机
        3.3.7 注采参数优化
    3.4 水平井及分支设计优化研究
        3.4.1 水平井布井极限厚度
        3.4.2 水平井井身参数优化
        3.4.3 侧分支水平井参数优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单二ES1 段开发调整方案设计
    4.1 调整原则
    4.2 布井原则
    4.3 老井利用情况
    4.4 井位部署
    4.5 指标预测
    4.6 实施效果
        4.6.1 配套工艺
        4.6.2 实施效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柳泉油田出砂机理及先期防砂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
    1.3 研究背景
        1.3.1 柳泉油田概况
        1.3.2 出砂现状
        1.3.3 防砂工艺应用状况
    1.4 国内外防砂技术研究现状
第2章 柳泉油田出砂影响因素分析
    2.1 地质因素对出砂的影响
        2.1.1 构造应力的影响
        2.1.2 岩石类型的影响
        2.1.3 胶结颗粒性质的影响
        2.1.4 地层孔隙度、渗透率的影响
    2.2 生产因素对出砂的影响
        2.2.1 地层压降及生产压差对出砂的影响
        2.2.2 注水对出砂的影响
        2.2.3 含水上升对出砂的影响
第3章 出砂机理及出砂预测
    3.1 出砂机理分析
        3.1.1 岩石三轴应力实验
        3.1.2 岩心流动出砂分析
        3.1.3 不同含水率下出砂量实验
        3.1.4 孔隙度渗透率与侧向应力关系实验
    3.2 出砂预测
第4章 防砂方式优选
    4.1 泉2 断块生产状况分析
    4.2 产层段岩石粒径分析
    4.3 防砂适应性分析
    4.4 泉2 断块防砂方法优选
第5章 先期防砂工艺设计及现场应用分析
    5.1 分级控砂滤砂管设计
        5.1.1 分级控砂筛管结构设计
        5.1.2 分级控砂筛管性能评价
        5.1.3 抗堵塞性能分析
    5.2 高压砾石充填先期防砂管柱设计
        5.2.1 外管柱结构设计
        5.2.2 内管柱结构设计
        5.2.3 充填工具设计
    5.3 高压砾石充填先期防砂参数设计
    5.4 先期防砂配套技术
        5.4.1 储层敏感性试验
        5.4.2 优选完井液
        5.4.3 优化射孔方案
        5.4.4 地层预处理技术
        5.4.5 低温快速破胶技术
    5.5 现场应用分析
        5.5.1 典型井例
        5.5.2 应用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单家寺油田单2块西部沙三段稠油油藏地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油藏地质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稠油开发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3 工作量完成及认识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位置
    2.2 开发现状
第3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地层层序
    3.2 地层对比与划分
        3.2.1 地层对比原则和方法
        3.2.2 标志层选取
        3.2.3 小层标准对比层序建立
        3.2.4 地层对比及划分结果
    3.3 地层剖面特征
第4章 构造特征
    4.1 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
    4.2 构造形态
    4.3 断裂特征
        4.3.1 断裂系统解释
        4.3.2 研究区断裂系统
第5章 储层特征
    5.1 沉积特征
        5.1.1 岩性特征
        5.1.2 粒度特征
        5.1.3 沉积相特征
    5.2 储层特征
        5.2.1 储层平面展布特征
        5.2.2 储层物性特征
        5.2.3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5.2.4 储层湿润性及敏感性
    5.3 隔层特征
第6章 油藏特征
    6.1 流体性质和温压系统
        6.1.1 流体性质
        6.1.2 压力与温度
    6.2 油藏类型
        6.2.1 油层展布特征
        6.2.2 油水关系
        6.2.3 油藏类型
    6.3 储量计算
        6.3.1 储量计算单元及方法
        6.3.2 含油面积
        6.3.3 储量综合评价
第7章 开发效果评价及方案调整
    7.1 开发效果评价
        7.1.1 生产状况分析
        7.1.2 井网状况分析
        7.1.3 储量动用状况分析
        7.1.4 地层能量分析
        7.1.5 水淹状况分析
        7.1.6 采收率评价
        7.1.7 存在问题小结
    7.2 剩余油分布研究
        7.2.1 平面剩余油分布规律
        7.2.2 纵向剩余油分布规律
    7.3 方案设计优化
        7.3.1 井型优化
        7.3.2 开发方式
        7.3.3 井距优化
        7.3.4 水平井井身参数优化
        7.3.5 注采参数优化
        7.3.6 水平井布井极限厚度
        7.3.7 距边水极限距离优化
    7.4 油藏工程方案设计
        7.4.1 调整原则
        7.4.2 方案区优选
        7.4.3 方案部署区老井利用情况
        7.4.4 布井原则
        7.4.5 井位部署
        7.4.6 指标预测
        7.4.7 方案实施效果评价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及荣誉
致谢

(7)青平川油区长4+5油藏富集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区域构造特征
        2.2.2 区域地层特征
        2.2.3 区域沉积背景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地层划分方法
        3.1.1 标志层
        3.1.2 厚度原则
        3.1.3 旋回原则
        3.1.4 邻井追踪
        3.1.5 测井资料选取
    3.2 研究区地层划分依据
    3.3 地层划分与对比结果
    3.4 研究区构造特征
第四章 沉积相及砂体展布
    4.1 相标志
        4.1.1 岩石颜色
        4.1.2 沉积构造特征
        4.1.3 粒度分布特征
        4.1.4 测井相标志
        4.1.5 古生物标志
    4.2 研究区沉积相类别及特征
    4.3 单井相分析
    4.4 相剖面分析
    4.5 沉积微相平面特征
    4.6 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第五章 储层特征及综合评价
    5.1 岩石学特征
        5.1.1 碎屑组分特征
        5.1.2 胶结物特征
        5.1.3 砂岩结构特征
    5.2 孔隙类型与孔隙结构特征
        5.2.1 孔隙类型
        5.2.2 孔隙结构特征
    5.3 储层物性特征
        5.3.1 物性总体特征
        5.3.2 各层物性特征
    5.4 储层非均质性
        5.4.1 层间非均质性
        5.4.2 层内非均质性
        5.4.3 平面非均质性
    5.5 储层分类及综合评价
        5.5.1 储层单因素评价
        5.5.2 储层综合评价
第六章 油藏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
    6.1 油藏基本特征
        6.1.1 流体性质
        6.1.2 油层平面分布特征
        6.1.3 油层纵向分布特征
    6.2 油藏类型
        6.2.1 岩性油藏
        6.2.2 构造-岩性油藏
    6.3 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及成藏模式
        6.3.1 油气成藏条件
        6.3.2 油气富集控制因素
        6.3.3 油气藏组合特征
    6.4 油气富集规律
        6.4.1 油藏分布受砂体展布控制
        6.4.2 油藏分布受鼻状隆起控制
        6.4.3 储层物性控制油藏分布
    6.5 有利区预测
        6.5.1 预测标准
        6.5.2 有利区预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YM油田32区块剩余油分布及挖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剩余油分布类型
        1.2.2 剩余油的研究方法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油藏概况
    2.1 油藏地质特征
        2.1.1 区域地质简况
        2.1.2 构造特征
        2.1.3 储层特征
        2.1.4 油藏特征
    2.2 油藏开发概况
        2.2.1 开发历程
        2.2.2 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3章 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3.1 储层地质建模
        3.1.1 建模数据准备
        3.1.2 单井储层划分
        3.1.3 三维构造建模
        3.1.4 属性建模
        3.1.5 模型粗化
        3.1.6 储量计算
    3.2 油藏数值模拟
        3.2.1 研究区范围的确定
        3.2.2 油藏模拟器的选择及需要的数据
        3.2.3 网格模型
        3.2.4 网格参数
        3.2.5 岩石性质参数
        3.2.6 流体性质参数
        3.2.7 动态参数
        3.2.8 模拟试运行
        3.2.9 历史拟合及调参原则
        3.2.10 历史拟合过程
        3.2.11 历史拟合的总体评价与认识
        3.2.12 水体评价与认识
        3.2.13 数模研究成果
第4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4.1 影响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
        4.1.1 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地质因素
        4.1.2 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开发因素
    4.2 剩余油分布特征
        4.2.1 平面剩余油分布
        4.2.2 纵向剩余油分布
        4.2.3 剩余油分布类型
第5章 剩余油挖潜方案研究及动态预测
    5.1 挖潜调整方案
        5.1.1 局部井点加密
        5.1.2 堵水、射孔补层、酸化挖潜调整
        5.1.3 侧钻井挖潜调整
        5.1.4 油井转注
    5.2 部分方案预测设计
    5.3 YM321井区调整方案
    5.4 YM321-H5井区调整方案
    5.5 YM321-H3-H6井区调整方案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准西地区复杂混源油特征及其成因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理论意义
        1.1.3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研究区稠油混源特征及成因机理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正常原油混源特征及成因机理研究现状
        1.2.3 目前混源油的主要研究方法与手段
        1.2.4 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1.3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完成工作量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3.3 完成工作量
        1.3.4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理位置
    2.2 地质格架及构造演化特征
    2.3 沉积地层演化发育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有机地球化学实验条件
    3.1 实验基本流程
        3.1.1 烃源岩样品
        3.1.2 油砂、油泥样品
        3.1.3 原油样品
    3.2 岩石热解实验条件及应用
    3.3 气相色谱实验条件及应用
    3.4 色谱质谱实验条件及应用
    3.5 单体烃碳同位素实验条件及应用
    3.6 使用的其它辅助性实验及其应用
第4章 复杂性原油分布及混源特征分析
    4.1 原油物性特征
        4.1.1 原油实测物性资料
        4.1.2 原油TPI值及其计算相对密度
    4.2 全油同位素分布特征及混源指示意义
        4.2.1 全油同位素分布特征
        4.2.2 全油同位素与原油物性关系
    4.3 原油生物降解特征
        4.3.1 原油生物降解程度指标
        4.3.2 原油生物降解平面分布特征
        4.3.3 原油生物降解剖面分布特征
    4.4 稠油稠化特征及原油可能充注点判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混源油的地化特征及油源分析
    5.1 原油族群划分
    5.2 A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5.3 B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5.4 原油油源及混源特征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混源油的成因机理分析
    6.1 源岩的分布与评价
        6.1.1 泥页岩有机质丰度及类型
        6.1.2 泥页岩有机质族组成、生标指纹与同位素等地化特征
        6.1.3 源岩成熟度、生烃特征与埋藏演化史
        6.1.4 源岩分布特征
    6.2 残余地层、输导体系与原油分布特征
    6.3 混源油的形成及效应
        6.3.1 混源油的成因分析
        6.3.2 混源油的效应分析
        6.3.3 混源油研究与油气勘探开发的思考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东海盆地西湖凹陷油气成藏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油气成藏研究进展
        1.2.2 西湖凹陷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构造特征
        2.2.1 构造单元划分
        2.2.2 构造运动
        2.2.3 构造演化
    2.3 地层特征
        2.3.1 古近系
        2.3.2 新近系
        2.3.3 第四系
第3章 原油特征分析及族群划分
    3.1 原油特征分析
        3.1.1 原油同位素特征
        3.1.2 原油族组成特征
        3.1.3 原油沉积环境分析
        3.1.4 原油成熟度评价
        3.1.5 原油母质来源分析
    3.2 原油族群划分
        3.2.1 原油族群划分参数选取
        3.2.2 原油族群划分结果
        3.2.3 原油类型的分布
    3.3 煤和泥岩对油气的贡献研究
第4章 油气运移路径示踪
    4.1 油气运移的输导体系
        4.1.1 砂岩型输导体系
        4.1.2 不整合输导体系
        4.1.3 断层型输导体系
    4.2 油气运移路径
        4.2.1 原油物性判断油气运移
        4.2.2 原油甾烷参数判断油气运移
        4.2.3 原油芳烃参数判断油气运移
        4.2.4 含氮化合物油气运移示踪
第5章 西湖凹陷成藏体系划分
    5.1 概述
    5.2 西湖凹陷成藏体系划分依据
        5.2.1 盆地构造格局
        5.2.2 油气分布差异性
        5.2.3 油气物理性质的差异性
        5.2.4 原油类别差异
        5.2.5 煤和泥岩贡献差异
        5.2.6 油气藏分布及运移指向
    5.3 成藏体系划分结果
第6章 重点地区成藏过程分析
    6.1 平北地区成藏过程
        6.1.1 流体包裹体法确定平北地区原油成藏时期
        6.1.2 岩芯逐次洗提技术确定平北地区原油成藏期次
    6.2 平湖地区成藏过程
    6.3 黄岩地区成藏过程
第7章 西湖凹陷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7.1 西湖凹陷成藏主控因素
        7.1.1 良好的油源条件是油气藏形成的物质基础
        7.1.2 断裂作用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
        7.1.3 盖层条件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
    7.2 西湖凹陷典型成藏模式
        7.2.1 西部斜坡带平北地区成藏模式
        7.2.2 西部斜坡带平湖地区成藏模式
        7.2.3 黄岩构造带成藏模式
第8章 结论和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濮2—平1井油藏地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组成及地球化学意义[D]. 肖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2]LJB油田香1、香2块开发调整试验研究[D]. 姚立春.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3]高邮凹陷瓦2断块阜三段地质特征与剩余油分布研究[D]. 解金凤.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4]单二ES1段薄层稠油开发调整方案研究[D]. 霍爱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5]柳泉油田出砂机理及先期防砂技术研究[D]. 王秀影.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6]单家寺油田单2块西部沙三段稠油油藏地质特征研究[D]. 王云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7]青平川油区长4+5油藏富集规律研究[D]. 王佳. 西安石油大学, 2015(06)
  • [8]YM油田32区块剩余油分布及挖潜研究[D]. 李伟. 西南石油大学, 2014(02)
  • [9]准西地区复杂混源油特征及其成因机理研究[D]. 林佳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4)
  • [10]东海盆地西湖凹陷油气成藏系统分析[D]. 许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4)

标签:;  ;  ;  ;  ;  

蒲2平1井储层地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