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纳米分子印迹材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前列腺癌,分子印迹技术,去雄治疗
纳米分子印迹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频,宋慧佳,王凤,唐玉海,唐骁爽[1](2019)在《睾酮分子印迹磁性纳米材料作为去雄药物对雄性激素依赖型前列腺癌的治疗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睾酮分子印迹磁性纳米粒子(Fe_3O_4@TSTO-MIPs)作为雄激素依赖型前列腺癌去雄治疗新型药物的可行性。方法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Fe_3O_4@TSTO-MIPs作为去雄药物;以人前列腺癌雄激素依赖LNCaP细胞和非依赖C4-2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四组处理:①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基,不处理;②去雄处理组:去雄培养基,不处理;③阳性对照组:正常培养基,20 nmol/L临床应用的前列腺癌去势药物MDV3100处理;④实验组:正常培养基,160μg/ml睾酮分子印迹纳米粒子处理。采用细胞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各组细胞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活性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Fe_3O_4@TSTO-MIPs具有高吸附能力(6.96μg/mg)和高选择性[选择性系数(SC)=3.03];与细胞共同培养,Fe_3O_4@TSTO-MIPs可自由进入细胞,且24 h后细胞状态仍良好;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药物处理后的LNCaP细胞AR入核活性被抑制,细胞周期出现明显阻滞;C4-2细胞的AR入核活性虽被抑制,但未出现细胞周期阻滞。结论 Fe_3O_4@TSTO-MIPs抑制雄激素依赖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直接去除前列腺癌细胞内的睾酮有关,去雄能力与MDV3100相当。(本文来源于《世界临床药物》期刊2019年10期)
刘洋[2](2019)在《分子印迹的核-壳纳米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ique,MIT)是指制备出对目标分子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IPs)的一项较为成熟的技术。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适用范围广、可塑性强、稳定性好和选择性好等优点,特别是其高度交联的刚性基质极其有利于特定识别位点地形成,并能够选择性地与检测分子结合,达到对目标检测分子选择性识别的目的。量子点(quantum dots,QDs)是一类具有独特尺寸依赖性的准零维纳米晶粒,具有荧光强度高、半宽窄、稳定性好等优点,以量子点为发光源制备的新型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将同时具备量子点优良的光学性能和分子印迹的高选择性,对于特异性识别复杂体系中高危污染因子具有实际意义。抗生素和酚类有机物是环境中常见的高危污染物,化工生产过程中废水处理不当、原料运输过程中泄漏和欠发达地区医学用药不规范等都会使高危污染物流入环境中,对水环境系统和人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氯霉素对人体造血系统存在影响,会引起一系列症状,如发育不全、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等。酚类污染物会导致动物和人体生殖器障碍、行为异常、生殖能力下降、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受损等。因此,基于高危污染物的危害和为确保国民的身体健康与环境地可持续、可再生发展,对以上几种物质地控制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以量子点为载体,通过反相微乳技术创新性的合成出具有良好选择性和荧光性能的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和分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多种测试手段深入探究了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的形貌、结构、组成和光学性能;利用荧光猝灭法实现对环境水样中的氯霉素和2,4,6-叁氯苯酚地快速、灵敏和可靠的特异性识别。本文具体研究工作分二部分:(1)分子印迹二氧化硅包覆CdTe QDs荧光猝灭法测定环境中痕量氯霉素以巯基乙酸(TGA)为稳定剂,通过水相合成法制备出巯基乙酸修饰的CdTe QDs,并以其作为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的信号源。然后,以APTS为功能单体,以TEOS为交联剂,以氯霉素为印迹模板分子,采用反相微乳技术成功制备了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MIP@SiO_2@QDs)。利用透射电镜、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分析表征手段对MIP@SiO_2@QDs的形貌及光学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传感器呈球形,粒径大小均匀,具有高的荧光发射强度。并探究了pH值和反应时间等对MIP@SiO_2@QDs荧光强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检测条件。荧光猝灭实验表明,传感器对氯霉素具有良好地响应,氯霉素浓度与信号在1~400μmol/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35μmol/L。选择性实验表明,所制备的传感器对氯霉素具有较好的选择性识别能力,并将其用于实际环境水样中氯霉素地测试,加标回收率令人满意。(2)分子印迹二氧化硅微球包覆CdSe@CdS QDs的新型荧光传感器及其对2,4,6-叁氯苯酚检测研究以1-十八烯和(肉)豆蔻酸为配体,在高温条件下合成了(肉)豆蔻酸/十八烯修饰的高质量油相CdSe@CdS QDs,然后将功能单体APTS修饰到量子点的表面,使模板分子即2,4,6-叁氯苯酚可以通过氢键相互作用的方式自发组装到量子点表面。然后,利用反相微乳技术,以TEOS为交联剂,以氨水为引发剂,成功制备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MIP@SiO_2@QDs)。通过透射电镜、红外光谱、XRD、扫描电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表征手段对MIP@SiO_2@QDs的形貌及光学活性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所制备的传感器呈球形,尺寸均一,分散性也较好。检测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抗干扰能力强、耐酸碱的能力和良好的稳定性。2,4,6-叁氯苯酚浓度与信号在5~100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9μmol/L,并成功用于环境水样中2,4,6-叁氯苯酚的灵敏、快速检测。(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19-03-06)
梁国焕[3](2018)在《改性碳纳米材料杂化的分子印迹整体柱的制备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活越来越好,但烦恼一点都没少,食品安全就是困扰人们的问题之一。食品安全的监控要借助有效的检测方法来实现,在食品分析过程中,样品前处理必不可少。分子印迹技术以其突出的优点常被用于食品分析的样品前处理。传统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存在吸附容量低、选择性差、模板渗漏等不足。鉴于此,本文研制了几种改性纳米材料修饰的MIP整体柱,将其用于食品分析,旨在提高样品前处理效率。实验通过漏点曲线和回收率试验考察整体柱的吸附性能与选择性,借助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等仪器对整体柱进行表征,并验证了整体柱的食品分析应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绪论:简要综述了常用样品前处理技术,包括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和发展,以及MIP的常见聚合方式和表征手段;接着介绍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MISPE)的发展历程,MISPE以其独特的优势常被用于样品前处理,本章介绍了MISPE在食品分析方面的应用,包括真菌毒素分析,兽药残留和农药残留分析。对于MISPE的不足,本章进行详细概括。纳米材料因为具有特殊的性质,常用于修饰MIP,本章介绍了纳米材料的特点和修饰方法以及在MIP方面的应用。最后,基于MISPE的应用现状,提出用改性纳米材料修饰MIP用于食品分析,并简要概括了论文的研究内容,指明了研究意义。2.碳量子点掺杂的分子印迹整体柱的制备及其在黄曲霉素B_1(AFB_1)检测中的应用:本章的研究以5,7-二甲氧基香豆素作为AFB_1的替代模板,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将碳量子点(CDs)掺杂在分子印迹预聚液中,采用热引发原位聚合法,制备了CDs掺杂的替代模板分子印迹(CDs-DMIP)整体柱。实验考察了柱子的柱容量、回收率、精密度、富集倍数等性能评价指标,通过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整体柱的形态、结构进行表征,最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HPLC-FLD)考察了整体柱的除杂和吸附效果,实验表明,CDs-DMIP整体柱对AFB_1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印迹因子为4.9,首次应用于花生中AFB_1的萃取,富集倍数高达71倍,除杂效果良好,检出限为0.118 ng mL~(-1),可以用于花生中AFB_1的痕量分析。3.新型配位印迹聚合物整体柱用于鱼肉中氟甲喹(FLU)的固相萃取:整体柱的合成以FLU-Zn~(2+)为模板,衣康酸和4-乙烯基吡啶作为双功能单体,EDMA为交联剂,AIBN为引发剂,硅烷化石墨烯(SGO)为修饰材料来实现,实验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整体柱的合成条件,通过FT-IR和SEM对整体柱进行表征,通过漏点曲线考察整体柱的吸附性能,用HPLC-FLD考察了整体柱的除杂和吸附效果,实验表明,SGO-CIP整体柱对目标物FLU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回收率高达95.2%,首次应用于鱼肉中FLU的萃取,富集倍数高达40倍,除杂效果良好,检出限低至1.58 ng mL~(-1),可以用于鱼肉中FLU的痕量分析。4.基于功能化β-环糊精的分子印迹整体柱的研制与应用:利用合成的硅烷化多壁碳纳米管为修饰材料,以噻菌灵为模板,丙烯酰基-β-环糊精和MAA为双功能单体,EDMA为交联剂,AIBN为引发剂,在混合致孔剂甲苯-甲醇-正十二醇(1:0.5:1.5,v/v/v)中通过原位聚合法聚合于毛细管中,得到分子印迹整体柱,记为β-MMIP,实验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整体柱的合成条件,通过漏点曲线考察不同类型整体柱的吸附性能,用HPLC-FLD考察了整体柱的除杂和吸附效果,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同时检测柑橘中的噻菌灵、多菌灵和麦穗宁,回收率均大于84.9%,整体柱特异性强、吸附效果良好、富集倍数大,可用于水果中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检测。(本文来源于《广东药科大学》期刊2018-05-31)
颜朦朦,赵风年,佘永新,洪思慧,张超[4](2018)在《基于纳米材料的分子印迹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纳米材料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不仅具备传统印迹材料的特异吸附性,并且具有较多的结合位点、较快的传质速率,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结合容量,解决了靶标结合少、不易洗脱、灵敏度低的问题。主要以基于纳米材料的分子印记聚合物为基础,重点介绍了近些年来其在前处理技术及检测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并且对此技术进行了讨论与展望。(本文来源于《分析试验室》期刊2018年05期)
张瑞星[5](2018)在《基于纳米金及石墨烯材料的喹诺酮类分子印迹传感器》一文中研究指出喹诺酮类药物有很多特性,其中它的广谱抗菌性、吸收速度快等特性使得它成为一种重要的抗生素。目前喹诺酮类药物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人们将喹诺酮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骨骼系统,皮肤与软组织系统等感染。用于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被称之为临床效果最好的抗生素之一。然而若是对该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喹诺酮类药物会残留在人体和动物体内,直接或间接引发许多不良反应同时可能会产生抗药性。基于这一点,人们需要找到一种定量检测喹诺酮的方法,从而精确高效的检测残留量,保障人们与环境的健康。分子印迹技术克服了其它检测技术的缺点,它具有成本比较低,不用对样品进行复杂的预处理等优点。在该论文中,以纳米金还原石墨烯复合材料来修饰电极,利用分子印迹技术来高效定量检测喹诺酮药物在实际样品中的残留。这篇论文在先前的实验上,对电极进行修饰并探索了电极的最优条件,主要有以下叁部分:(1)制备盐酸环丙沙星传感器是用吡咯和邻苯二胺作为复合单体,纳米金及还原石墨烯复合材料修饰电极表面,通过循环伏安法构建分子印迹膜。通过对制备条件优化,所制备传感器检测范围在1.0×10~(-8)-1.0×10~(-2) mol/L,最低检测限是7.41×10~(-12) mol/L。这个传感器的稳定性好,制备条件容易把握,并且能用于实际样品检测。(2)用电聚合的方法制备诺氟沙星分子印迹传感器,吡咯邻苯二胺做为复合单体,诺氟沙星作为模板分子,纳米金还原石墨烯作为修饰材料。当诺氟沙星溶液的浓度在1.0×10~(-9)-1.0×10~(-2) mol/L范围内时,电流差与诺氟沙星溶液浓度的对数值呈现出线性关系,可表示为?I=0.09734logc+1.29324,最低检测限为5.19×10~(-14) mol/L。经过测试并与未修饰的电极比较,该传感器的线性范围宽,检测限低,洗脱时间和吸附时间都减少了,更有利于诺氟沙星分子印迹传感器的使用。(3)恩诺沙星分子印迹膜通过循环伏安的方法制备,电极修饰用纳米金及还原石墨烯。对制备恩诺沙星传感器的一系列条件进行优化,表征了在最优条件下对所制备传感器的各方面性能,测试结果得出传感器在能够检测浓度为1×10~(-8)-1×10~(-2) mol/L内的含量,线性方程为?I=0.0812logc+1.1840,检测限为1.56×10~(-11) mol/L,该传感器的性能稳定,这个检测方法为检测实际样品中的恩诺沙星的含量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赵爱霞[6](2018)在《功能化介孔材料增敏的分子印迹纳米复合体系构建及生物碱特异性检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碱是多种药用植物及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具有天然的生理活性,然而,一些有毒生物碱可引发疾病,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致死。因此,建立简便、高效的分析方法用于生物碱的准确测定十分必要。由于植物所含成分非常复杂,而且生物碱在其中的含量很低,使得生物体系中生物碱的高灵敏度、特异性检测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分子印迹技术模拟抗原-抗体的识别机理,采用化学方法合成在结合位点和空间结构上对目标物质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MIP),具有稳定性好、选择性高、吸附容量大、使用寿命长等优点。MIP可以作为电化学传感器的特异性识别元件,为痕量生物碱的选择性检测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近年来,功能化纳米材料(多孔材料、金属纳米粒子)的引入为MIP提供了更多的识别位点,同时纳米材料优良的催化和导电性能更有利于电子传输,因而会显着提高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基于此,本论文分别采用本体聚合和表面印迹法制备了四种MIP,并分别用于茶碱、阿托品和可可碱的电化学传感检测,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分别以茶碱和甲基丙烯酸为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以核壳型SiO_2@TiO_2作为结合位点和电极之间的信号传导材料,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了一种MIP纳米复合物,并以此为分子识别和传感界面构筑了一种新型的电化学传感器。该MIP表现出较强的电催化效应并极大地改善了电极反应动力学。对所制备的茶碱传感器的分析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微分脉冲伏安电流相较于传统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电极有明显增强。此外,该传感器的线性范围是0.01-40μmol/L、检出限低至1.2nmol/L。可用于复杂茶叶、人血清和尿液样品中茶碱含量的检测。2.针对本体聚合法所得MIP后处理方法繁琐及产率偏低的问题,开展了基于表面印迹技术构建茶碱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体系的研究。采用一步法合成了单分散的、均匀的多级介孔结构硅球(MSNs),以其为增敏材料,以茶碱为模板分子,叁乙氧基硅烷和吡咯为双功能单体,在玻碳电极表面原位电聚合制备了叁维网络MIP,实现了食品和生物样品中茶碱的高效、特异性检测。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显示石榴状的MSNs外面包覆有均匀的MIP层。采用[Fe(CN)_6]~(3-/4-)为电化学探针,利用MIP/门效应对所制备的传感平台进行电化学表征。实验数据显示,由于该茶碱印迹膜较高的电导率和催化电子转移能力,此方法表现出优异的测定灵敏度和亲和力,线性范围超过六个数量级为0.005-1000μmol/L,检出限低至0.66 nmol/L,符合分析痕量茶碱的要求。3.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孔隙率、低密度、均匀可调的孔尺寸及化学功能化等特点,本工作将(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ZIF)均匀的生长在MSNs的表面,成功制备出一种新型的花朵状MSNs@ZIF-8核壳材料,将其修饰在电极表面用来电化学沉积Au纳米颗粒,利用Au-S键和氢键作用将5-氨基-2-巯基-1,3,4-噻二唑功能单体和阿托品模板分子组装到修饰电极表面,再通过电聚合的方法制得表面印迹聚合物。利用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伏安法对聚合体系、模板分子与单体配体、洗脱时间、吸附时间、pH值等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和筛选。在优化条件下,该传感器测定阿托品的线性范围为0.05-95μmol/L,检出限为10 nmol/L。在谷物和生物样品的检测过程中,加标回收率介于94.3-106(4)之间,表明该传感器可用于实际样品的快速准确检测。4.为了进一步增强多孔材料的导电性,将棒状纳米Au完整地包裹到厚度约8.5nm的Ag壳里,再将介孔硅进一步沉积在该合金的表面,制备成叁层核壳结构的AuNR@Ag@mSi O_2复合材料作为增敏剂,以可可碱为模板分子,3-氨丙基叁乙氧基硅烷为功能单体,四乙氧基硅烷为交联剂,采用溶胶-凝胶法构建了一种对可可碱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得电化学传感器。由于AuNR@Ag@mSiO_2的掺杂,该分子印迹膜传感器检测可可碱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都有明显的提高。线性范围为0.01-100μmol/L,检出限为8 nmol/L。同时该传感器稳定性很高,重现性较好,检测茶叶、咖啡和生物样品时,相对标准偏差低于3(4),加标回收率结果在92.9-107(4)之间,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期刊2018-05-01)
杜玲玲[7](2018)在《全氟辛烷磺酸分子印迹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由于疏水疏油性、表面活性、化学惰性等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及消费领域。PFOS分布广泛、难降解,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积性以及潜在毒性,可随着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至很高的浓度,对人类存在潜在危害,是新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此外,PFOS相比其他全氟化合物具有更高的水溶性,在水介质中可达到较高的浓度。因此,设计一种简单、高效、快速的分离富集方法以去除水介质中的PFOS,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表面分子印迹技术,设计合成了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IPs),探讨了吸附性能并将其应用于环境水样中PFOS的分离富集,具体内容如下:(1)制备了一种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Magnetic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MIPs)用于选择性去除水中的PFOS。PFOS(模板分子)与丙烯酰胺(功能单体)溶解在乙腈中形成预组装溶液,在交联剂、引发剂作用下,在核壳结构的四氧化叁铁表面形成复杂的网状结构。随后洗脱模板分子,聚合物表面留下相应的结合位点,得到MMIPs材料。以MMIPs材料为参考,合成磁性非分子印迹聚合物(Magnetic non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NIPs)用于对比研究MMIPs的吸附性能。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ibrating sample magnetometry,VSM)等手段对MMIPs进行表征。探究温度、pH对吸附过程的影响,讨论吸附性能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水样中,用共振光散射(Resonance light scattering,RLS)方法检测上清液中PFOS的浓度。研究表明,在pH 1.81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丙烯酰胺与PFOS之间的静电作用最强,表现为MMIPs对PFOS的吸附量最大。此外温度对吸附量有显着影响,温度升高,吸附量增大,说明MMIPs对PFOS的吸附属于吸热过程。静态吸附实验表明,MMIPs对PFOS的最大吸附量为2.401 mg/g,高于MNIPs对PFOS的最大吸附量1.164 mg/g。将吸附等温数据进行拟合,结果显示,MMIPs对PFOS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展示单分子层吸附。动力学数据表明,MMIPs对PFOS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说明化学过程可能是吸附过程中的限速步骤,且60 min达到吸附平衡。MMIPs对PFOS有较好的选择性和再生性,表现为重复使用5次后,其吸附效率仅降低3%。将MMIPs应用到实际水样中,其对PFOS的标准回收率为53.06%~55.66%。基于此,MMIPs有望用于实际水样中PFOS的分离富集,且RSD≤2.12%。(2)合成了一种介孔二氧化硅分子印迹聚合物(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SNs@MIPs)用于分离富集水样中的PFOS。该聚合物利用3-氨丙基叁乙氧基硅烷(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APTES)与PFOS之间的静电作用,结合正硅酸乙酯(Tetraethoxysilane,TEOS)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作用,在SiO_2 NPs表面形成复杂的网状结构。随后洗脱模板分子得到MSNs@MIPs。此外合成介孔二氧化硅非分子印迹聚合物(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non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SNs@NIPs)用于对比探究MSNs@MIPs的吸附性能。利用TEM、FTIR、XRD以及氮气吸附脱附等手段对该纳米材料进行表征。静态吸附实验表明,MSNs@MIPs对PFOS的饱和吸附量为21.10 mg/g,而MSNs@NIPs为9.78 mg/g。同时探究了介孔对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介孔结构有助于增大吸附剂对吸附质的吸附量。将吸附等温数据进行拟合,结果显示MSNs@MIPs对PFOS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模型,体现非均匀表面与多分子层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化学吸附是吸附过程的限速步骤,且25 min达到吸附平衡。当PFOS的结构类似物存在时,MSNs@MIPs对PFOS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吸附。重复性实验中,MSNs@MIPs经过5次吸附脱附循环后,对PFOS的去除率仅降低5%。将MSNs@MIPs用于实际水样中,对PFOS的去除率为61.86%~76.12%,表明MSNs@MIPs有望应用于环境水样中PFOS的去除,且RSD≤4.64%。(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8-04-18)
杨丽特[8](2017)在《基于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表面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叁维石墨烯-碳纳米管(GN-CNTs)复合材料是由二维石墨烯和一维碳纳米管结合而成,具有比表面积大、电导性能好、催化活性高等优点,在超级电容器和太阳能电池中应用广泛。与金属纳米材料和离子液体结合,GN-CNTs复合材料的催化活性及在溶剂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都可得到进一步改善,在电化学传感器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具有识别功能,用于电化学传感器可有效提高选择性。本论文将新型GN-CNTs纳米复合材料用于修饰电极,并结合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传感器,对几种含羟基分子进行检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石墨烯-碳纳米管叁维网状复合材料的芦丁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和应用以水为溶剂,在180℃的反应釜内反应12 h合成了具有叁维网状结构的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GN-CNTs)。以其修饰玻碳电极,进而电聚合吡咯制备芦丁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探讨了复合材料中GN与CNTs的质量比对芦丁响应的影响。同时,考察了电聚合制备过程中单体与模板比例、电聚合圈数,以及检测过程中缓冲溶液的pH、富集时间等对传感器响应性能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芦丁的峰电流与浓度在0.01-1.0μ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灵敏度为926μA/mmol·L-1.mm2,检出限为5.0nmol·L-1(S/N = 3)。该电化学传感器对芦丁有良好的选择性,可用于食品(如苦荞茶和橙汁)中芦丁的定量检测。2.基于离子液体功能化的石墨烯碳纳米管叁维网状复合材料和双功能单体共聚印迹聚合物复合膜的丁香酚传感器的研制通过水热法将含氨基的离子液体(ILs,1-氨丙基-3-甲基咪唑溴盐)共价修饰到GN-CNTs上,得到可在水中稳定分散的具有叁维网状结构的石墨烯-碳纳米管/离子液体(GN-CNTs-ILs)复合材料。以对氨基苯硫酚(p-ATP)和对氨基苯甲酸(p-ABA)为单体(二者摩尔比为1:3),以丁香酚为模板分子,在含有高氯酸四丁基胺(TBAP)的乙醇溶液中循环伏安聚合,于GN-CNTs-ILs修饰的玻碳电极上制得具有多孔结构的分子印迹复合膜。在优化的制备和测试条件下,所得传感器对丁香酚的响应电流与其浓度的线性相关范围为0.5-20μmol·L-1,检出限为0.1μmol·L-1(S/N = 3)。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10倍结构类似物(如香兰素、甲基丁香酚、丹皮酚以及甲基异丁香酚)对其响应电流影响小于5%。它被成功用于咖喱粉、花露水以及丁细牙痛胶囊中丁香酚的检测。3.Pd NPs/多孔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表面电聚合对氨基苯甲酸制备槲皮素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以KMnO4和H2O2腐蚀GO制得的多孔石墨烯(pGO)代替普通GO制备GN-CNTs,并在pGO-CNTs混合液中加入Na2PdCl4,经水热反应制得负载Pd NPs的pGN-CNTs复合材料。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氮吸附脱附、循环伏安等实验表明Pd/pGN-CNTs具有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和导电性。以其为基底,电聚合对氨基苯甲酸制备槲皮素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根据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可知,槲皮素与对氨基苯甲酸相应基团之间存在较强的氢键作用,因此印迹效果良好。在Pd/pGN-CNTs和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协同作用下,该传感器表现出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其线性检测范围为0.01-0.50 μmol·L-1,灵敏度达1.77 mA/mmol·L-1·mm2。槲皮素的印迹因子为3.14,明显高于结构类似物(如桑色素、儿茶酚、芦丁、木犀草素以及山奈酚)的印迹因子。同时,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可用于实际样品中槲皮素的检测。4.Au NPs/石墨烯碳纳米管-离子液体/白藜芦醇印迹3,4-乙烯二氧噻吩聚合物复合膜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 AuNPs/GN-CNTs-ILs复合材料,离子液体的引入使均匀分散在GN-CNTs上的Au NPs粒径明显变小,同时增强了复合材料在水相中的分散性。AuNPs与3,4-乙烯二氧噻吩(EDOT)中的S原子有强的相互作用,使得PEDOT聚合物膜稳定地附着于基底材料上。聚合液中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提高了功能单体EDOT和模板分子白藜芦醇在水中的溶解度,利于分子印迹膜的形成。此法制备的白藜芦醇分子印迹膜稳定性好,能多次重复使用。由此得到的传感器对白藜芦醇的线性响应范围为0.10-10.0μmol·L-1,检出限为0.08μmol·L-1(S/N = 3)。将其用于红酒、蓝莓酱以及花生红衣中白藜芦醇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3.0%-103%。5.基于咔唑-吡咯电化学共聚印迹物-AuPd NPs/石墨烯-碳纳米管/离子液体复合膜的扑热息痛传感器研制及尿样中扑热息痛的监测采用水热法在GN-CNTs上负载AuPd NPs,同时加入一定浓度的离子液体([HOEMIm]·NTf2),使AuPd/GN-CNTs在水中的分散性得到改善,并减小在GN-CNTs上形成的AuPd NPs的粒径。由此获得的AuPd/GN-CNTs-ILs复合材料中AuPd合金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在具有叁维网状结构的GN-CNTs上,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活性和电导性。以其为基底,电聚合咔唑和吡咯双功能单体制得扑热息痛(PCM)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该分子印迹复合膜仍为叁维网络结构,拥有大量有效的印迹位点,且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功能再生能力。该分子印迹传感器的线性相应范围为0.10-10 μmol·L-1,灵敏度为501 μA/mmol·L-1·mm2,被成功用于相关患者尿样中扑热息痛的连续监测。(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7-10-01)
徐媛,高瑞霞[9](2017)在《新型磁性分子印迹纳米材料用于牛奶样品中四环素类药物的直接分离与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四环素类药物是一类用作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抗生素,由于其具有广谱的抗菌性和较低的成本,也常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然而,人类食品中相对较高的抗生素残留物不仅可能会在某些过敏个体中引起过敏反应,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导致人体产生耐药性。食品中四环素类药物残留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关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欧盟和中国农业部已经确定了牛奶中四环素类药物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1mg/kg[1]。目前,检测牛奶中四环素类药物常用的方法存在样品前处理过程复杂、耗时长、分析速度慢、选择性差等缺点。由于牛奶样品的蛋白含量高、复杂性高,以往的以分子印迹聚合物为固相萃取剂选择性萃取牛奶中的四环素类(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仪器分析及样品预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7-06-24)
袁飞[10](2017)在《纳米材料掺杂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乙炔黑糊电极的制备及其对双酚A的检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双酚A是一种低毒性化学物质,对人体皮肤、消化道、呼吸道、角膜等有中等强度刺激性,并且双酚A具有模拟雌激素的效果,能破坏荷尔蒙。因此,研究一种既简便有效的方法去检测环境样品中痕量双酚A,非常有意义。实验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以双酚A为目标分子,制备了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以分子印迹材料、石墨烯、四氧化叁铁、纳米金为电极修饰材料,制备了叁种修饰电极,考察了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了pH值、印迹材料用量、扫描速率、吸附时间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优化了电化学工作站的分析检测条件,在最优条件下考察了方法的检出限,线性范围。并且将叁种电极都用于环境样品中双酚A的分析检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叁个方面:(I)以双酚A为模板分子,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沉淀聚合法制备了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采用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并将其还原得到石墨烯。利用自制的石墨烯和分子印迹材料对碳糊电极进行修饰,对石墨烯和分子印迹材料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自制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考察了MIPs浓度、时间、扫描速率对电化学传感器分析检测的影响,优化了最佳分析检测条件,在最优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为9.63×10-11 g/L。并将其用于环四种实际环境样品中双酚A的分析检测,相对标准偏差为1.7-3.5%(N=5),加标回收率在95%-103%之间,实验还将此法与传统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液相色谱和实验所用方法具有显着相关性。(II)用石墨烯、四氧化叁铁、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乙炔黑糊电极得到新型碳糊电极,研究了自制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考察了分子印迹材料浓度、吸附时间、扫描速率、pH等对电极分析检测性能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考察了自制电极对双酚A的分析检测性能,方法的检出限为6.34×10-10 g/L(3σ),最后将此电极用于环境样品中双酚A的分析检测,相对标准偏差为2.8%—3.6%(N=5),加标回收率在90%-102%之间。(III)为了减轻石墨烯的氧化团聚,实验选择加入纳米金,制备得到纳米金-还原石墨烯复合材料,将双酚A分子印迹材料和纳米金-还原石墨烯复合材料修饰到碳糊电极表面得到纳米金-石墨烯-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碳糊电极,研究了自制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考察了pH值、分子印迹材料浓度、吸附时间、扫描速率等条件对电化学工作站分析检测性能的影响,优化了分析检测条件,考察了方法的检出限,此法的检出限为1.27×10-11 g/L,并将此方法用于环境样品中四种实际样品的分析检测,相对标准偏差为2.1%-3.6%(N=5),加标回收率在95%-100%之间。(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7-06-01)
纳米分子印迹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ique,MIT)是指制备出对目标分子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IPs)的一项较为成熟的技术。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适用范围广、可塑性强、稳定性好和选择性好等优点,特别是其高度交联的刚性基质极其有利于特定识别位点地形成,并能够选择性地与检测分子结合,达到对目标检测分子选择性识别的目的。量子点(quantum dots,QDs)是一类具有独特尺寸依赖性的准零维纳米晶粒,具有荧光强度高、半宽窄、稳定性好等优点,以量子点为发光源制备的新型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将同时具备量子点优良的光学性能和分子印迹的高选择性,对于特异性识别复杂体系中高危污染因子具有实际意义。抗生素和酚类有机物是环境中常见的高危污染物,化工生产过程中废水处理不当、原料运输过程中泄漏和欠发达地区医学用药不规范等都会使高危污染物流入环境中,对水环境系统和人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氯霉素对人体造血系统存在影响,会引起一系列症状,如发育不全、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等。酚类污染物会导致动物和人体生殖器障碍、行为异常、生殖能力下降、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受损等。因此,基于高危污染物的危害和为确保国民的身体健康与环境地可持续、可再生发展,对以上几种物质地控制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以量子点为载体,通过反相微乳技术创新性的合成出具有良好选择性和荧光性能的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和分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多种测试手段深入探究了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的形貌、结构、组成和光学性能;利用荧光猝灭法实现对环境水样中的氯霉素和2,4,6-叁氯苯酚地快速、灵敏和可靠的特异性识别。本文具体研究工作分二部分:(1)分子印迹二氧化硅包覆CdTe QDs荧光猝灭法测定环境中痕量氯霉素以巯基乙酸(TGA)为稳定剂,通过水相合成法制备出巯基乙酸修饰的CdTe QDs,并以其作为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的信号源。然后,以APTS为功能单体,以TEOS为交联剂,以氯霉素为印迹模板分子,采用反相微乳技术成功制备了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MIP@SiO_2@QDs)。利用透射电镜、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分析表征手段对MIP@SiO_2@QDs的形貌及光学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传感器呈球形,粒径大小均匀,具有高的荧光发射强度。并探究了pH值和反应时间等对MIP@SiO_2@QDs荧光强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检测条件。荧光猝灭实验表明,传感器对氯霉素具有良好地响应,氯霉素浓度与信号在1~400μmol/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35μmol/L。选择性实验表明,所制备的传感器对氯霉素具有较好的选择性识别能力,并将其用于实际环境水样中氯霉素地测试,加标回收率令人满意。(2)分子印迹二氧化硅微球包覆CdSe@CdS QDs的新型荧光传感器及其对2,4,6-叁氯苯酚检测研究以1-十八烯和(肉)豆蔻酸为配体,在高温条件下合成了(肉)豆蔻酸/十八烯修饰的高质量油相CdSe@CdS QDs,然后将功能单体APTS修饰到量子点的表面,使模板分子即2,4,6-叁氯苯酚可以通过氢键相互作用的方式自发组装到量子点表面。然后,利用反相微乳技术,以TEOS为交联剂,以氨水为引发剂,成功制备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MIP@SiO_2@QDs)。通过透射电镜、红外光谱、XRD、扫描电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表征手段对MIP@SiO_2@QDs的形貌及光学活性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所制备的传感器呈球形,尺寸均一,分散性也较好。检测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抗干扰能力强、耐酸碱的能力和良好的稳定性。2,4,6-叁氯苯酚浓度与信号在5~100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9μmol/L,并成功用于环境水样中2,4,6-叁氯苯酚的灵敏、快速检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纳米分子印迹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1].张海频,宋慧佳,王凤,唐玉海,唐骁爽.睾酮分子印迹磁性纳米材料作为去雄药物对雄性激素依赖型前列腺癌的治疗作用[J].世界临床药物.2019
[2].刘洋.分子印迹的核-壳纳米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9
[3].梁国焕.改性碳纳米材料杂化的分子印迹整体柱的制备与应用[D].广东药科大学.2018
[4].颜朦朦,赵风年,佘永新,洪思慧,张超.基于纳米材料的分子印迹技术研究进展[J].分析试验室.2018
[5].张瑞星.基于纳米金及石墨烯材料的喹诺酮类分子印迹传感器[D].河南师范大学.2018
[6].赵爱霞.功能化介孔材料增敏的分子印迹纳米复合体系构建及生物碱特异性检测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8
[7].杜玲玲.全氟辛烷磺酸分子印迹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8
[8].杨丽特.基于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表面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D].武汉大学.2017
[9].徐媛,高瑞霞.新型磁性分子印迹纳米材料用于牛奶样品中四环素类药物的直接分离与检测[C].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仪器分析及样品预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7
[10].袁飞.纳米材料掺杂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乙炔黑糊电极的制备及其对双酚A的检测分析[D].江苏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