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学理论在我国社会转型研究中的作用

浅谈社会学理论在我国社会转型研究中的作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社会学王瑜婕)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社会学的春天,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社会学课题普遍展开,呈现出姹紫嫣红的局面。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学的社会基础,同时社会发展也向社会学发出新的召唤。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课题,不仅是社会学义不容辞的任务,而且也是它安身立命的根基,因此,我们要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如实地反映和再现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主要方面,以及它对中国社会转型研究中的作用。中国社会学必须植根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才有可能具有中国特色,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社会学理论,社会转型,作用

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转型是息息相关的,当代中国社会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的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社会学根植于深刻变革的中国社会,从中获得滋养和发展的动力;同时又以其不断发展,创新的学科理论和方法,为深刻变革的社会服务,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对中国社会转型研究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社会学理论的回顾与构建

(一)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回顾

纵观社会学理论研究,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刚刚恢复和重建时期的理论社会学研究的缺失到20世纪80年代对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引进与介绍,为中国社会学体系的全面恢复与重建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与动力。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介绍与移植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基础上,中国社会学理论也开始越来越注重坚持本土理论与西方理论的融合与渗透,尽管在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但对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研究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不再停留在简单的介绍层面上,而是逐步参与到了具体的西方社会学理论流派及其争议之中。第三个阶段是21世纪以来,有关社会学理论研究的论文大量增多,越来越多的社会学者在不断增强对西方社会学反思性探索的基础上,开始有意识地开创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建设,并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学理论研究在新世纪的发展。社会学在恢复重建之始,关于基础理论的研究形成了至关重要的一组课题。研究主要涉及了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社会学的学科性质,社会学科的理论体系,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价值中立”,社会学基本问题等。

(二)探索和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理论研究在近几年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学者已经不满足西方现代化理论提出的某些观点,注重在传统现代化理论和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视角转换和论域扩展中吸收思想来源,并且立足中国社会发展实际提出和论述有创见的理论观点。在社会学恢复和重建的10周年时,吴铎撰写了《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重建社会学十年》。他提出:中国特色的社会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要深入社会实地进行调查分析和根据调查分析成果做出理论概括。郑杭生经过了20多年的努力探索,对建立植根于中国社会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形成了一系列的观点,提出了社会运行论、社会专心论、社会学中国化理论和社会互动论等四个社会学理论。这些理论把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社会的良性运行及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把社会学的研究的基本问题界定为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中国社会转型和人与社会的互相建构等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用新型现代性取代旧式现代性的观点。孙立平则通过对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市场转型的研究,正在形成一种新的研究路径,他将这种路径概括为“对市场转型实践过程的分析。”这种研究路径所强调的是面对市场转型的具体实践过程,通过对市场转型中的过程、机制、技术和逻辑的关注,来实现对市场转型的新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孙立平阐述了他的实践社会学理论。景天魁则批判地论述了吉登斯等人的时空概念,指出时空特征是研究社会发展的重要维度,认为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是建构社会理论的核心,并且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时空条件,提出并深入讨论了时空压缩这一崭新的社会发展研究新概念,由此出发回答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遇到的一系列复杂问题。

总之,社会学恢复的30年,中国社会学界学者们在培养世界性和全球性视野,形成多维研究视角、多侧面观察问题、多元化理论发展格局的同时,始终不忘记对具体本土研究论题的探讨,我们要力求正确的把握社会学的众多问题,如科学性与价值性、经验性与理论性、建设性与批判性、传统型与现代性、本土性与国际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推进中国社会学理论不断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成熟走向更加成熟,力求避免各种幼稚病。

二、社会转型与社会转型研究

“社会转型”着力展现的是我们时代社会生活的现代性变迁。社会转型研究已经成为了中国社会学理论成长与成熟的一个标识,也是中国社会学的学术表达和知识积累的重要方式,以至可以说,当代中国社会学是关于中国社会转型的知识体系。

(一)社会转型

(1)基本涵义及主要内容

“社会转型”一词,源自西方发展社会学理论和现代化理论。“转型”是社会学家对生物学概念的借用。西方学家借用此概念来描述社会结构具有进化意义的转化和转变,说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范型社会结构的转换。在西方最早使用“社会转型一词的社会学者是D.哈利生,他把现代化过程理解为经济结构的转型。我国台湾社会学家蔡明哲在其《社会发展理论》一书中,直接把英文“SocialTransformation”翻译为“社会转型”,并认为“‘发展’就是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一种社会转型与成长的过程。在大陆,自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社会转型”逐渐成为表征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由传统社会步入现代社会的一个范畴。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社会转型”的理解,主要从社会角度加以把握,赋予其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机制以及价值观念转变与变迁的涵义。郑杭生教授认为,所谓“社会转型”是一个有特定含意的社会学术语,意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或者说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型的过程,说详细一点,就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当我们说“社会转型”时,着重强调的是社会结构的转型。在这个意义上,“社会转型”和“社会现代化”是重合的,几乎是同义的。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绝非纯粹的自然过程,而是一个自觉的能动过程,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反思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解放思想,冲破旧的观念束缚而作出的理性选择。实现大众心理与价值观念的转型,对于长期处于旧思想、旧观念束缚下固守传统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中国社会,意义尤为特殊。只有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全社会逐步形成和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大众心理和价值观念,才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

(2)社会转型研究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理论上的反映,社会转型研究也成为当代中国学术的热门话题。但是,值得关注的是,我国的社会转型研究尚不成熟,不能满足理论与实践的需要,可能对我国社会转型的理论研究和转型实践产生不利影响。经过多年的发展,“社会转型”成为了中国社会学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框架式范式。学者们的研究涉及了: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是一种整体和全面的社会类型的过渡,具有过渡性、双向运动非平衡性。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分期体现为中国社会转型的三个阶段及中国社会转型加速期的四个特征和一个关键(郑杭生)。中国社会转型的核心内容着重强调的是社会结构转型(郑杭生),或社会转型的主题是社会结构(陆学艺、李培林)。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后期,郑杭生及其学术群体提出的另一个社会学理论--“社会转型论”。“社会转型论”聚焦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经验教训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各个方面从社会学理论上给予了表达、刻画。“社会转型”着力展现的,是我们时代社会生活的现代性变迁。“社会转型论尤其对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高速推进着力予以研究,涉及了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转轨,社会结构变迁和重组,描述和分析了“身份体系弱化,结构弹性增强”,“资源配置方式转变,体制外力量增强”,“国家与社会分离,价值观念多样化”,以及利益格局转型,社会控制转型,社会支持系统转型。文化模式转型,以及农村社会转型实证研究、社会转型中的社会问题研究等。同时“社会转型论”从两个基本方面---社会转型的整体状况和社会转型的能力、态势、发展趋势---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从中提炼出了社会转型研究的两个基本范畴---转型度和转型势,这两个基本范畴构成了社会转型研究的基本骨架。“社会转型论”深沉的实践感,使“成长中的中国社会学”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汇合为一体,它时刻在警惕中国社会学的责任,也赋予了其本土特色的依托,如郑杭生先生所言:“研究这个转型过程,回答转型过程面临的种种课题,不仅是中国社会学义不容辞的任务,而且也是它安身立命的根基。”“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必须植根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才有可能具有中国特色。

“社会转型论”的底蕴在于,理论的陈述必来自实践的事实,而且,正因其是实践的,才可能成为理论的。它仍然在与中国社会的转型实践齐驱并进。社会转型研究已经成为了中国社会学成长与成熟的一个标识,也是中国社会学的学术表达和知识积累的重要方式,以至于可以说,当代中国社会学是关于中国社会转型的知识体系。

三、社会学理论在中国社会转型研究中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学理论在经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对迅速变迁,复杂转型的社会现实展开了大量调查研究,形成了许多直接反映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学术文献,而且敞开视野,广泛引进和评述西方社会学的新理论、新学派、促进中国社会学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学理论在中国社会转型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里,我们主要运用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对中国社会转型研究中所起的作用做一具体阐述。

根据帕森斯①的AGIL理论,我们可以把社会转型划分为四个部分,即:经济转型、政治转型、社会转型、文化转型。

(1)经济转型

经济转型就是指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包括发展模式、发展要素、发展路径等等转变。从国际经验看,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型工业化国家,无一不是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我国从九五计划开始即提出了经济转型问题。

对于经济转型我们主要根据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进行分析,经济转型中的经济要素就是指各种经济主体为“满足”物质利益需要,从事“物质生产、医疗卫生、教育科技、生活保障、生态建设”等活动的领域,集中的活动围绕有效获取和利用各种“配置性资源”展开。经济要素的功能是社会有机体该要素中人们的活动“适应”外部环境,适应外部环境的状况,则是通过各种经济主体“利用配置性资源”的状况,追逐各自经济活动“有效性”的状况,以及获取到的“经济资本”的状况来体现的。

目前,中国进入了经济转型的新阶段,社会制度的创新和社会秩序的确立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主要难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确立。市场化利益主体和市场化行为日益成熟,市场中自身的局限和弊端例如:市场失灵,市场缺失,市场抑制,以及市场化主体行为的不理性都开始出现。因此,加速制度变迁和制度步伐,利用明确而又稳定的制度安排促进利益主体资源配置及效率的发挥,利用政府宏观调控的力量消除新体制导致的经济不稳定都成为下一阶段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经济转型中出现的种种不稳定性以及市场体制自身的局限与弊端,都需要我们通过理论来解答。根据理论,衡量经济主体之间有秩序性的本质内涵就是“互惠性”,“市场的作用”是制约交换“互惠性”状况的重要因素,社会转型时期的经济转型有秩序,必然以经济活动中交换的“互惠”作基础,如果缺乏经济活动中交换的“互惠性”作基础,“社会秩序”便会失去可持续性,经济转型就会相应得出现种种不稳定性的因素。所以通过理论来认识到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弊端。

我们如何运用理论在经济转型中起到作用,以及达到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这主要有四个方面:①各种经济主体获取配置性资源的过程中是否相互“适应”,②经济活动的总目标和基本手段是否基于各种经济主体的“共识”,③各种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过程中是否“利用到相关手段的机会”的状况,④经济活动领域中是否有主导性的“经济道德价值观”。我们通过理论去引导实践,使社会转型中的经济转型能够达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2)政治转型

中国是世界上仅存不多的极权政权中最大的一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像一只巨大的政治怪物立于世界名族之林。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是十三亿民众身心解放的过程,不仅事关全球最大族群的政治权利,而且事关国际政治利益。

对于政治转型,我们根据理论进行分析,其政治转型中的政治要素指的是人们为满足“安全”需要,从事权利运用的领域,活动围绕“获取权威性资源”展开。政治要素的功能是社会系统通过该要素确立人们共同活动的“目标与基本手段”,“确立目标与基本手段”的状况,则是通过“各种政治主体讨论、争论”的状况,达成“人格共识性”的状况“权利合法运用或权威性”的状况,以及各种政治主体“拥有社会资本”的状况来体现的。

我国社会转型需要一个内在的支撑轴心,而支撑轴心的基点就是政治,轴心力量除开必须掌握权力成为政治的力量,并且必须具有很强的政治能力,以驾驭国家权力。在政治转型中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据要确定战略,其次则要创造相应地秩序,并且相应的制度保障秩序,从而巩固政权,建设国家。对于政治转型林尚立②教授对转型过程中的有效政治创造有效发展做了深入的阐述。他认为有效政治要能有效吸纳社会发展的政治要求并主动创造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治理,有效政治来自于政治的建设和发展,其母比啊追求有两个:一是性,二是有效性。此外,林教授对“民主政治不等于有效政治”也做出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精辟的见解,他认为有效政治的基本标志在于轴心力量的支撑力,政治力量的整合力,权力结构的生产力以及战略选择的理性力。同时指出有效政治不应以民主为首要原则,而应以政治的有效性为原则,以避免政治转型社会两大分化---结构分化和治理分化两者共振的政治风险:无序化和国家失败。

对于上述林教授的见解,我们可运用理论对政治转型中的有效政治问题作出明确的界定。根据理论,衡量政治主体之间有秩序性的本质内涵就是“共识性”,制约主体“共识性”的重要因素就是“权力的运用”,“权力的运用”本质上是熬人们共同活动中“确立目标,选择手段”的内容展开。社会整体有秩序性的关键就基于最广泛政治主体的利益与意志为共同活动“确立目标,选择手段”,因此,在这里我们通过理论把林教授所讲的“民主”与“有效性”都可归结为理论所叙述的“共识性”,即政治主体在确立目标和选择手段时达成了共识性,才能有效地处理政治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个红问题。

我们如何运用理论在政治转型中起到作用,主要有四个方面:①各种政治主体获取权威性资源的过程中是否相互“适应”,②确立的共同活动总目标和实现总目标的体制、制定等内容是否基于各种政治主体的“共识”,③各种政治主体在参与确立总目标的过程中是否“实际拥有政治权利”,④各种政治主体在总目标中是否蕴涵“政治道德价值观”。通过上述的理论阐述,使我们对于政治转型中出现的问题得以解决做出了明确的概述,只有这样,才能表明中国的政治是有共识的,中国共识地政治是在政治发展中实现的。

(3)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是一个有特定含意的社会学术语,意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或者说有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型的过程。

对于社会转型,根据理论分析其社会转型的社会要素是指人们为满足“持续交往”需要,“发生规则性的,模式化的”社会行动的领域,活动围绕“获取文化资本”或者“利用规范性规则”展开,社会要素的功能是社会系统通过该要素实现各种行动主体的社会行为方式之间的“整合”,各种主体的社会行为方式之间实现整合的状况,通过各种社会行动的“真实性”状况、行动权利的“平等性”状况来体现。

社会转型的本质是现代国家体系建设,这种社会转型是一种根本性的变化而其中的关键则是人的变化。社会转型时期,既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历史机遇期,但同时也是一个各种利益冲突,各种社会问题不断涌现的矛盾凸显期,我国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充满了社会结构的碰撞,两种体制的摩擦,多重利益的冲突等大量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这些不稳定因素的积聚和汇集达到一定的临界点,就会破坏社会整体稳定的局面。对于社会转型中出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我们运用理论作出解答。根据理论,衡量各种行动主体社会行为之间整合性或有秩序性的本质内涵即使“平等性”。“规则及其运行”是制约“平等性”的重要因素,社会有秩序的表现形式是“平等”的“惯例、习俗”表明社会行为的整合。

如何运用理论在社会转型中的起到作用,主要有四个方面:①处在不同地位的行动主体的“真是角色”之间,权利义务是否相适应。②关于各种行动主体在确立相关行动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是否达成“人格共识性”,③各种主体社会行动是否“真实”,④主体社会行为方式或者地位-角色是否蕴涵“平等价值观”。通过理论,使我们对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些不稳定因素和问题作出了解答,以及如何做好社会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以致于做好社会转型时期持续稳定的发展。

(4)文化转型

社会转型发展中的文化转型,是社会的一种整体性的根本性变革,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代文化转型的实质就是实现社会现代化。

对于文化转型,根据理论进行分析其文化转型中的精神文化要素就是人们满足“受尊重、实现人的价值”的需要,从事“道德价值观思考”,“对关系的价值性作出解释”活动的领域。活动围绕“获取和运用符号资本”或者“利用解释性规则”展开。精神文化要素的功能是维护社会系统中各种行动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模式来体现的。人类及其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本质,就在于其文化条件的不断丰富和更新,文化的转型,可以创造出一种新的生存格局,而这种生存格局又是一种全新的文化条件:人们文化价值观的变革,哲学的革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前奏和先导。相反,即使社会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如果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转型,那就必然会从深层次上妨碍和破坏社会的发展,产生想象不到的严重后果。

对于文化转型中的不利因素和影响,我们运用理论作出解答,根据理论,衡量社会系统中全体成员基本道德价值观的“共享性”的本质内涵就是“正义性”,社会整体有秩序的核心内容就是精神文化活动中的“正义性”价值主张。因此,我们我们如何运用理论在转型时期的文化转型中起到作用,

主要有四个方面:①不同行动主体的道德价值观之间是否相互“适应”,②不同行动主体确立的作为“道德价值宣称”的社会价值目标是否“共识”,③道德价值观是否转化为道德尺度和评价标准的状况,④所确立的道德价值观念在人类道德文明进步序列中所处的位置。通过理论,我们对文化转型中的不利因素和影响作出了解答以及如何为做好文化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根据结构-功能理论我们从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作出正确的抉择,避免以封建专制主义为核心的文化意识和价值取向,弄清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及其当代影响,文化转型才有现实的针对性。以致于更好地明确继续推进文化转型的方向和目标,坚持正确的方针和方法,争取文化转型任务的最终实现。

综上所述,社会学理论能够解释社会现象或预测未来,虽然不能对社会学所论的知识上的问题和争论提出一种解决方案。但是,社会学理论的观点的概念性和知识性的结构及特定的理论所贡献的分析方案却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我们自己的社会世界,从而又能使我们更客观、更敏锐,甚至更有效地与人们交往。社会学根植于深刻变革的中国社会,对中国社会转型研究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从而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郑杭生,中国社会学年鉴1979-1989,1989

[2]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第七版,华夏出版社

[3]吴铎,社会发展与社会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9

[4]郑杭生,社会转型论及其在中国的表现---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碳素的梳理和回顾之二,期刊论文,2003,25(5)

[5]D.P.约翰逊,社会学理论[M],南开大学社会学译,北京,国际文化公司出版,1988.2

①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Parsons,1902年-1979年)美国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主要著作有《社会行动的结构》、《社会系统》、《经济与社会》、《关于行动的一般理论》。他早期的主要理论倾向是建构关于社会价值如何引导个人行动的志愿行动论,后期逐渐关注个人、社会与文化三个系统的整合问题,转向更为宏观的社会系统论。

②林尚立,男,1963年出生于福州,复旦大学校务委员,复旦大学法学学位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治学常务理事,2001—200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政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政治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华东政法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兼职教授,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客座研究员,上海东亚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专家咨询委员会暨理论宣传教授讲师团成员。

标签:;  ;  ;  

浅谈社会学理论在我国社会转型研究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