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知识地图论文-余斌,段国章

隐性知识地图论文-余斌,段国章

导读:本文包含了隐性知识地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学术博客,知识整合,专家知识地图,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地图论文文献综述

余斌,段国章[1](2017)在《基于专家知识地图的学术博客隐性知识整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学术博客是一个非正式的学术知识传播、交流和共享的平台,其中存在大量的隐性知识,然而不仅博主之间没有形成紧密的联系,博主的隐性知识也没有得到有效挖掘、组织与整合,增加了学术知识发现与获取的难度。尝试运用知识整合的思想和方法对学术博客的隐性知识进行管理,提出基于专家知识地图的学术博客隐性知识整合方法,以促进博客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促进学术群体中知识的传播与共享。(本文来源于《科技创业月刊》期刊2017年23期)

李永周,王雪娇[2](2015)在《基于知识地图的企业核心员工隐性知识挖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核心员工隐性知识是企业实现知识创新的关键,也是构筑和保持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为了更有效地挖掘核心员工隐性知识,从知识地图视角,探讨其对企业核心员工隐性知识挖掘的现实意义、作用机理以及挖掘流程,并提出知识地图在挖掘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与对策。(本文来源于《科技进步与对策》期刊2015年12期)

王雪娇[3](2015)在《基于知识地图的异质型人力资本隐性知识挖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异质型人力资本隐性知识是企业实现知识创新的关键,也是构筑和保持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由于异质型人力资本的稀缺性和高价值性等特征,在高新技术企业,异质型人力资本的人员流动情况显得更加明显,其携带的隐性知识也随之流失,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为了更加有效的利用异质型人力资本的隐性知识,减少由于其流失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应该加强对其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利用。知识地图能够将企业工作者变成知识合作者,促进隐性知识的共享和传播,有效的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有效弥补由于人才流失带来的损失。本文将知识地图作为异质型人力资本隐性知识挖掘的工具,探讨知识地图在企业实际案例中的应用结果。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在异质型人力资本理论、隐性知识理论和隐性知识转移等相关理论的综合基础上,分析异质型人力资本隐性知识的特征,然后从知识地图的视角,阐述知识地图对企业异质型人力资本隐性知识挖掘的作用机制,构建基于知识地图的异质型人力资本隐性知识挖掘模型,并设计隐性知识挖掘的流程,最后将模型应用于QNEW企业情报中心,对模型在企业实际中运用的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验证模型的有效性,进而对企业的培训体系进行重构。(本文来源于《武汉科技大学》期刊2015-05-24)

王培林[4](2015)在《应用于信息机构隐性知识转移的隐性知识地图》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隐性知识地图产生的必然性的基础上,结合信息机构中隐性知识转移的社会关系属性,分析推动信息机构隐性知识转移的隐性知识地图需满足的需求。结果发现,要促进信息机构的隐性知识转移,必须突出隐性知识的社会化,揭示知识主体能力,构建隐性知识主体的社会关系网络。基于此,隐性知识地图的构建需在确定研究领域的基础上,识别研究方向中的知识单元,最后确定研究者能力以及研究者间的关系网络。(本文来源于《图书馆》期刊2015年03期)

宋丽娜[5](2014)在《关联数据环境下基于知识地图的隐性知识发现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上的数据呈爆炸式增长。人们获取数据非常容易,但从大量数据中获取知识却比较困难。现有的数据统计分析和检索工具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于人们在海量数据中获取知识的需要,特别是获取知识中的隐性知识更加困难。目前知识发现研究注重的是从显性知识进行发现来获取新的知识模式,对隐性知识发现的研究较少。显性知识发现的理论和方法对隐性知识发现并不适用,隐性知识发现成为了知识发现领域中的难点。关联数据和知识地图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为隐性知识发现带来了新的方法。关联数据的特征为隐性知识的发现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知识地图的理论和技术为隐性知识的发现提供了新的方法。文章结合关联数据的四项基本原则,通过对关联数据数据模型,丰富的链接,数据自描述等方面的分析阐述关联数据在隐性知识发现中的作用。通过对知识地图在内容表示和关系描述方面的分析,阐述知识地图对隐性知识发现的作用。本文论述的关联数据环境下基于知识地图的隐性知识发现模型是在遵循知识发现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引入关联数据和知识地图的相关理论和技术,以关联数据为数据基础,结合知识地图对新知识模式进行可视化表示,最终实现隐性知识发现。本文首先梳理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发现、关联数据、知识地图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分析了关联数据和知识地图在隐性知识发现中的作用。然后总结了传统知识发现过程,探讨传统知识发现过程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本文提出了关联数据环境下基于知识地图的隐性知识发现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关联数据环境下基于知识地图的隐性知识发现模型。该模型可分为四个模块:关联数据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基于关联数据的知识地图模块,隐性知识发现模块。在提出这四个模块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具体阐述了这四个模块所需要的技术和理论。最后,采用基于关联数据的知识地图系统——DASP系统进行案例分析,以此对本文提出的隐性知识发现模型进行验证。(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鞠小波[6](2013)在《基于知识地图的新产品开发中隐性知识显性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产品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产品创新速度持续加快。这些因素,迫切要求企业在新产品开发时要以最快速度、最低成本、最短时间和最优质量来响应市场的需求。新产品开发的过程也是新产品开发知识管理的过程,其中隐性知识显性化是关键问题之一。把隐性知识显性化需要利用合适的技术与手段,本文正是对此关键问题展开研究。本文以新产品开发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新产品开发中隐性知识显性化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详细了解企业新产品开发中对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需求,把知识地图引入进来,以求完成对新产品开发中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目标。本文首先分析了新产品开发中知识的特点,构建了基于知识地图的新产品开发系统层次模型,通过引入知识网络相关知识建立了新产品开发中知识重用过程模型。其次,通过分析新产品开发过程中隐性知识的获取流程,构建了基于知识资源库的新产品开发中隐性知识获取模型,并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实现新产品开发过程中隐性知识显性化。最后,以手机开发为例,对基于知识地图的新产品开发隐性知识获取技术进行了应用研究。本文提出的基于知识地图新产品开发隐性知识显性化方法,将新产品开发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包括从市场需求分析到产品交付全过程的管理。在新产品开发中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实现知识获取与隐性知识显性化,能有效进行隐性知识的搜索、获取、共享、重用,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3-04-20)

董喜萍[7](2013)在《基于社会化组织内隐性知识地图的构建过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隐性知识的社会化是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的关键,在组织内广泛存在着内隐的隐性知识,如何有序、高效地实现隐性知识的应用成为组织关注的问题。文章指出,隐性知识是依存于知识主体而存在的,为了实现隐性知识价值最大化释放的目标,应在组织内部兼顾组织业务流程与隐性知识主体的知识创造过程建立隐性知识地图,该知识地图以知识主题为中心形成隐性知识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网络,并由隐性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之间的互动不断改变着知识容量,推动知识地图的良性发展。同时,隐性知识地图具有规避知识外溢、培育学习型组织、培养知识创新氛围等功能。(本文来源于《图书馆学研究》期刊2013年05期)

王金艳[8](2012)在《基于知识地图的应急决策专家隐性知识可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社会进入了危机频繁发生的时期。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突发事件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如何尽可能地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并且尽可能地减少它给人们所带来的损失,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函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在突发事件的应对中,应急决策是应急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应急决策制定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在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和减少人员的伤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海量多元信息随机更新的紧急形势下,突发事件的复杂性和随机性,导致应急决策主要依赖决策者头脑中所具备的隐性知识。在应急决策过程中,决策环境以及决策所需要的知识是不断变化的。如何快速定位应急决策所需的专家以及专家所具备的隐性知识,是提高应急决策能力的关键所在。应急决策是非程序化和知识密集型的决策。针对此特点,本文首先,详细阐述突发事件、应急决策、隐性知识等概念。然后,基于文本挖掘方法来获取应急决策中隐性知识的存在形态以及专家关联和隐性知识关联。其次,为了存储应急决策专家和隐性知识的相关信息,构建应急决策专家数据库。再次,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把通过应急决策专家数据库检索到的数据,转换成应急决策隐性知识地图的形式,用于应急决策专家与隐性知识的快速定位,并组成应急决策专家团队,来指导应急决策的制定。最后,应用部分实例来实现应急决策隐性知识挖掘、存储与可视化过程。(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2-12-01)

吴才唤[9](2012)在《知识地图研究进展:从显性知识地图到隐性知识地图》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识地图步入了一个需要明晰概念,并且从显性知识地图深化到隐性知识地图研究的阶段。文章在厘清显、隐性知识概念和知识地图本质、概念和分类,特别是创造性地提出隐性知识地图的基础上,对知识地图构建的关键因素(寻找联系)、隐性知识主体之间联系的载体(合着、引用认同、学术博客)和隐性知识地图实现的技术和方法(社会网络分析)进行了综述和深入探讨。(本文来源于《图书情报知识》期刊2012年06期)

肖丹[10](2012)在《基于知识地图和Living Library的图书馆用户隐性知识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图书馆被淡化、被边缘化的现状,图书馆应该不断创新,将知识服务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图书馆可以将用户隐性知识管理和传播作为一项工作开展下去。引入知识地图来管理用户隐性知识,并通过Living Library来传播用户隐性知识。(本文来源于《农业图书情报学刊》期刊2012年02期)

隐性知识地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核心员工隐性知识是企业实现知识创新的关键,也是构筑和保持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为了更有效地挖掘核心员工隐性知识,从知识地图视角,探讨其对企业核心员工隐性知识挖掘的现实意义、作用机理以及挖掘流程,并提出知识地图在挖掘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与对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隐性知识地图论文参考文献

[1].余斌,段国章.基于专家知识地图的学术博客隐性知识整合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7

[2].李永周,王雪娇.基于知识地图的企业核心员工隐性知识挖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

[3].王雪娇.基于知识地图的异质型人力资本隐性知识挖掘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5

[4].王培林.应用于信息机构隐性知识转移的隐性知识地图[J].图书馆.2015

[5].宋丽娜.关联数据环境下基于知识地图的隐性知识发现模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6].鞠小波.基于知识地图的新产品开发中隐性知识显性化方法研究[D].中北大学.2013

[7].董喜萍.基于社会化组织内隐性知识地图的构建过程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3

[8].王金艳.基于知识地图的应急决策专家隐性知识可视化[D].燕山大学.2012

[9].吴才唤.知识地图研究进展:从显性知识地图到隐性知识地图[J].图书情报知识.2012

[10].肖丹.基于知识地图和LivingLibrary的图书馆用户隐性知识管理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

标签:;  ;  ;  ;  

隐性知识地图论文-余斌,段国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