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昏礼论文-贾梦蝶

士昏礼论文-贾梦蝶

导读:本文包含了士昏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仪礼·,士昏礼》,婚礼仪式

士昏礼论文文献综述

贾梦蝶[1](2019)在《周代婚礼仪式及妇道教育——以《仪礼·士昏礼》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夏文明的人文理性精神,奠基者为制礼作乐的周公。"礼"作为人文理性精神的鲜活体现,展示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以"六礼"为中心的聘娶礼,在周代贵族阶层中广泛流行,并逐渐向下层民众渗透。《仪礼·士昏礼》较为完整地记载了周代士阶层的婚礼仪式,昏就是婚的意思。这一仪式分为婚前的六礼与婚后拜见公婆两个部分,后人也基本按此进行。一、以媒人为桥梁的婚前仪式《仪礼·士昏礼》中记载:古代的婚前仪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环(本文来源于《华夏文化》期刊2019年02期)

高瑞杰[2](2019)在《《士昏礼》“女与女从者”着服考辨——以郑注义理格局为核心》一文中研究指出郑玄遍注群经,颇擅比经推例,所注诸义往往分散,又彼此照应,只有参校合同,方能窥其全貌。本文试以此角度,对《仪礼·士昏礼》所言"女与女从者"所着"顈黼""景衣"等服饰争议,结合《礼经》所论与《诗经》等相关联者,及郑注所释,作一勘比阐发。从而得出,郑玄所解"顈黼"与"绣黼"类似,"顈"指材质,即襌衣,与侧重功用的"景衣"为同物异名,各有侧重。"顈黼"即在顈衣领上别刺有黼纹。此说虽未必与"客观事实"相合,但若从郑玄折衷会通的经学格局考虑,又合情合理。(本文来源于《中国典籍与文化》期刊2019年01期)

许子滨[3](2018)在《《礼记·曲礼上》“奉席如桥衡”郑玄注义证——兼论《仪礼·士昏礼·记》之“桥”》一文中研究指出《礼记·曲礼上第一》记为尊者扫除、布席之仪节中有云"奉席如桥衡"。郑玄以井上桔橰为喻,説明奉席左昂右低,犹如桔橰上衡木低昂之状。后人有采用郑义而与孔疏异説者。自宋以降,有注家对郑注多所质疑,并别出新説,将"桥"与"衡"释作两义,只是迄无定解。众説之中,唯郑注得其实。郑玄以桔橰比喻奉席之状,甚为贴切。依郑义,将卷席横奉,其高度约与心平衡,而左端席头稍高于右端,犹如展席有首尾般。藉"左昂右低",体现阳尊阴卑之辨。执禽、鱼、皮等,以左首为尊,可充作奉席"横奉之,令左昂右低,如有首尾然"的注脚。换言之,"奉席如权衡"无非是遵行左首为阳为尊的观念。而郑玄所言之左右,当就奉席者而言,而非属于长者。前人有谓《士昏礼·记》"笲,缁被纁里,加于桥"与《曲礼》"奉席如桥衡"二"桥"为同物。其説不足信据。"加于桥"之桥不属于笲(盖),而别是一物。(本文来源于《经学文献研究集刊》期刊2018年02期)

高晋南,胡新生[4](2018)在《《仪礼·士昏礼》肴馔陈列新解》一文中研究指出《仪礼·士昏礼》夫妇肴馔陈列的争议由来已久,历代学者绘制的肴馔图已有贾、杨、敖、沈、张、郑、盛、俞八种,这八家或纯粹发掘经义,或不加考量地采用《叁礼图》中错误的食器大小比例,所绘的对席图存在诸多问题。其实,湖北、湖南和河南南部的春秋中后期到战国早期的楚墓中同时出土敦、豆、俎的现象不少,可以利用楚墓出土的实物资料来探求《仪礼·士昏礼》食器的大小比例关系和使用习惯,并与典籍文献资料相互参照,由此发现前辈学者对食器大小比例的错误认识,更正郑珍、俞樾对经文"腊特于俎北"的误解,绘制出更加接近经文原意的士昏礼夫妇肴馔陈列图,使古史旧题获得新解。(本文来源于《河南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7期)

高瑞杰[5](2017)在《从《士昏礼》看婚礼交接诸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古人对婚礼极其重视,甚至认为是天地间头等大事。《礼记·昏义》言:"昏礼者,礼之本也。"《毛诗序》曰:"夫妇有别则父子亲,父子亲则君臣敬,君臣敬则朝廷正,朝廷正则王化成。"《周易·序卦》:"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春秋公羊传》何休解诂亦云"《春秋》正夫妇之始也。夫妇正则父子亲,父子亲则君臣(本文来源于《文史知识》期刊2017年04期)

姜楠,相宇剑[6](2016)在《《士冠礼》和《士昏礼》的现代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仪礼》是中国最早的礼书,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儒家思想在先秦社会的全面折射,亦为学者提供了礼仪文化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但当代对《仪礼》的研究一直未形成热度,本文试从《士冠礼》和《士昏礼》两篇探究《仪礼》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指导意义,以期肯定《仪礼》的现代价值。(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9期)

邢梦潺[7](2016)在《《仪礼·士昏礼》及其伦理精神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主要通过追溯《仪礼》原典,借助前辈学者的训诂及研究,论述了《士昏礼》的仪节制定、德化特点及其所蕴含的伦理精神,从而深入剖析我国传统婚姻文化的价值,挖掘婚礼的伦理道德教化意义。全论文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言。从选题缘由及意义,文本研究现状及评估,研究方法叁个方面对《仪礼·士昏礼》的研究进行综述和梳理,进而提出本文研究的思路与角度,即从《仪礼·士昏礼》原典出发,立足当时社会背景,从伦理学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以重现我国的传统婚姻观。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第一、二、叁章。第一章主要论述《士昏礼》的仪节设置。婚礼仪节主要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六礼。通过对这些礼节及其所涉及的名物制度的深入分析,研究了《士昏礼》仪节设置的道德属性和圣人缘情制礼的初衷。第二章主要研究《士昏礼》的德化特征。主要从叁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首先,古朴繁复的礼节设置,教化民众不忘古道;其次,庄重肃穆的行礼氛围,教化民众敬慎重正婚礼;最后,婚姻持久的行礼期望:包括六礼胥备,婚姻之礼才可谓完成,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保障婚礼的持久和稳定,宗庙行礼,以祖先的名义来表达对婚姻持久的期望,并教化民众对家族、邦国承担责任。第叁章主要剖析《士昏礼》所蕴含的伦理精神:第一,夫义妇顺、父慈子孝的家庭伦理关系;第二,君仁臣忠、内外和顺的邦国伦理秩序;第叁,种族绵延、家风传承的伦理寄托;第四,和合亲睦、移风易俗的伦理教化。《士昏礼》作为一部婚礼礼典,是当时生活方式和精神文明的综合反映。因此,本文就通过对《士昏礼》的研究来探究当时的婚姻观与价值观,以重现中国传统婚姻观。最后一部分是结语,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与写作目的,以期在《仪礼·士昏礼》的伦理学研究方面能有所贡献,并且让其免于湮没历史尘埃的命运。(本文来源于《中共中央党校》期刊2016-06-01)

张萍[8](2015)在《《仪礼·士昏礼》中雁的意象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仪礼·士昏礼》记述了上古时期昏礼的六道礼仪程式,值得注意的是《士昏礼》所记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六礼",除纳徵以外都用"雁"为贽。本文试从雁本身的特征、上古社会的时代背景、文学作品中雁的意象本意出发,对《仪礼·士昏礼》中雁的意象进行多层面的解析。(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5年08期)

吴庆前[9](2015)在《论《仪礼·士昏礼》中的婚姻伦理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夏礼仪文明的核心要义是伦理精神。《仪礼·士昏礼》中各种仪节的制作是对壻、妇、舅和姑各自所应担承的伦理责任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通过短短的一场婚礼,《士昏礼》凸显了夫妇一体而有别、夫义而妇听以及舅尊而姑慈等家庭伦理精神,从而人尽其伦、各尽其分,终至内外和顺、国家理治。(本文来源于《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宋洁,陈戍国[10](2014)在《《士昏礼》用雁问题及上古家、野禽之分野考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士昏礼》用雁问题,古今存两说:一以雁为家鹅;一以雁为鸿雁。本篇结论虽为"家鹅"说,但与诸家之说立论基础迥异。通过探求"雁"之本义为家鹅而非野鸟;"舒雁"、"鹅"之本义为野物而非家禽;"凫"之本义为家鸭而非野物;"舒凫""鹜"之本义为野鸭而非家禽,可推知诸鸟名之属性在中古时期的一次语义转换——家、野禽之名的互换。据此,古今诸说及《士昏礼》"用雁"的象征意义亦可得出不同之解释。(本文来源于《求索》期刊2014年02期)

士昏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郑玄遍注群经,颇擅比经推例,所注诸义往往分散,又彼此照应,只有参校合同,方能窥其全貌。本文试以此角度,对《仪礼·士昏礼》所言"女与女从者"所着"顈黼""景衣"等服饰争议,结合《礼经》所论与《诗经》等相关联者,及郑注所释,作一勘比阐发。从而得出,郑玄所解"顈黼"与"绣黼"类似,"顈"指材质,即襌衣,与侧重功用的"景衣"为同物异名,各有侧重。"顈黼"即在顈衣领上别刺有黼纹。此说虽未必与"客观事实"相合,但若从郑玄折衷会通的经学格局考虑,又合情合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士昏礼论文参考文献

[1].贾梦蝶.周代婚礼仪式及妇道教育——以《仪礼·士昏礼》为中心[J].华夏文化.2019

[2].高瑞杰.《士昏礼》“女与女从者”着服考辨——以郑注义理格局为核心[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9

[3].许子滨.《礼记·曲礼上》“奉席如桥衡”郑玄注义证——兼论《仪礼·士昏礼·记》之“桥”[J].经学文献研究集刊.2018

[4].高晋南,胡新生.《仪礼·士昏礼》肴馔陈列新解[J].河南社会科学.2018

[5].高瑞杰.从《士昏礼》看婚礼交接诸义[J].文史知识.2017

[6].姜楠,相宇剑.《士冠礼》和《士昏礼》的现代意义[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7].邢梦潺.《仪礼·士昏礼》及其伦理精神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6

[8].张萍.《仪礼·士昏礼》中雁的意象解析[J].青年文学家.2015

[9].吴庆前.论《仪礼·士昏礼》中的婚姻伦理教育[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

[10].宋洁,陈戍国.《士昏礼》用雁问题及上古家、野禽之分野考论[J].求索.2014

标签:;  ;  ;  

士昏礼论文-贾梦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