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感知系统论文-吴振宇

流量感知系统论文-吴振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流量感知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域名系统,流量调度,园区多出口网络

流量感知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吴振宇[1](2019)在《基于应用感知的多出口流量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企业将园区网络升级为多出口链路架构,多个运营商网络会同时为园区用户提供网络接入服务。如何将园区内用户的网络流量合理调度至各个出口链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随着内容分发网络(CDN)技术的发展,利用域名系统(DNS)做多出口流量调度的方案逐渐被许多园区采纳并部署。园区内的DNS解析服务器集群将区域内所有用户的DNS请求分别转发至各个出口链路对应的DNS服务器,在CDN技术的介入下,这些DNS返回的IP地址通常隶属各个运营商网络。该方法能解决传统的流量调度器由于跨网访问出现的高延迟、丢包等问题,但是,DNS请求并不能真实反映实际应用软件流量的大小。因此,此类基于DNS的方法的调度并不准确。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应用感知的多出口流量调度方法,在园区网络出口处对网络流量进行应用感知,依据应用软件所占带宽大小计算其流量调度策略,并配合出口链路带宽利用率的预测数据在DNS侧做流量调度,从而提高调度的准确性,使调度效果更平稳。本课题研究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提出基于应用感知的多出口流量调度方法(Multi-Service Provider Network Traffic Scheduling Based on Application Perception,TSAP),该方法由应用感知检测、出口链路带宽预测以及DNS流量调度叁个部分组成。第二,基于前述调度方法设计并实现多出口流量调度系统,系统考虑实际园区网络环境,设计开发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以及DNS流量调度等模块。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本课题提出的TSAP调度方法相较于现有基于DNS的方法,具有更好的调度准确性和调度平稳性。此外,TSAP系统能在实际高校园区网络环境中稳定运行,园区用户上网的请求响应时间没有明显增加,系统性能符合预期。(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5-20)

赵建[2](2018)在《弹性网络流量感知与性能感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静态、僵化的网络现状,国内外多家研究组织均提出了“网络弹性”的概念,期望在网络环境和用户环境感知的基础上以一定策略准则对网络资源及服务配置做出决策,并借助网络重构等手段实现网络功能的动态重组、网络服务的按需分配以及网络配置的动态调整。弹性网络节点作为弹性网络构成的基石,除具备可重构能力之外,对网络环境与用户环境等多维度信息的高精度的感知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着眼于网络流量与网络性能两个方面,首先对比分析了现有网络流量与网络性能感知技术及应用,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适于在弹性网络中广泛部署的网络流量与性能感知系统。该系统的功能实体可分为两部分:管理服务器与网络节点探针。弹性网络节点上安装的轻量级软件探针主要用于实时采集网络流量与网络性能数据;弹性网络管理服务器配置交互良好的Web服务器以提供感知数据显示功能和管理员配置感知任务的接口,并配置大容量数据库服务器用于数据存储。对于弹性网络的流量感知系统的设计,本文充分利用Libpcap函数库高效的捕包机制和强大的过滤能力,个性化地定制了流量统计功能,为弹性网络的自主决策与功能重构提供全面细粒度的流量感知数据,同时为管理员提供设置捕包过滤条件的接口,支持有针对性地捕获并统计网络流量。对于弹性网络的性能感知系统的设计,本文借鉴Netperf、Iperf等软件对网络性能指标(主要是带宽、时延、抖动与丢包率)监测的成熟技术进行网络性能数据的实时采集,设计并实现了管理员配置性能监测任务的接口以及实时传送性能监测任务到指定网络节点探针的机制,并以图表形式展现弹性网络的性能感知数据。论文在网络流量感知与性能感知方案设计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弹性网络流量感知与性能感知系统的代码实现,并通过测试用例验证该系统的有效性,最后对弹性网络多维信息感知的后续研究做出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8-04-01)

曹素燕[3](2016)在《基于网络流量异常检测的威胁态势感知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必不可缺的一部分。网络结构日趋复杂,网络环境交叉渗透,网络攻击纷繁多样。层出不穷的网络安全事件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已经受到了国家和人民的高度重视。当前虽有防火墙、入侵检测设备、入侵防御设备等多样化的安全产品,但多数安全手段具有局限性,无法实时准确的对当前高速的网络环境进行检测,且面对安全产品复杂分散的检测结果,网络安全人员无法及时对安全事件作出决策。本论文针对提高当前网络实时检测能力与提高准确度之间的固有矛盾,针对网络检测结果复杂致使管理人员无法及时做出响应的事实,提出并实现了基于网络流量的威胁态势感知系统。基于网络流量的威胁态势感知系统是利用多粒度异常检测分析对当前网络威胁的宏观描述,通过建立一套可行的网络威胁态势体系,用于描绘一个网络实时的状况。借助基于流量异常检测的网络威胁态势感知系统,提高网络管理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缓解或避免异常网络造成的危害。多粒度异常检测是利用基于包的粗粒度异常检测高效的分析出含有异常网络流量的时间片,通过基于流的细粒度异常检测分析对异常时间片进行流重组提取流特征属性,利用异常检测算法对流特征文件进行检测判断出异常类型。本论文在基于kdd99数据集与实时校园网流量数据的基础上,对基于流量异常检测的网络威胁态势感知系统进行了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本论文的特色之处在于以下叁个方面:1、本论文针对提高网络实时检测能力与提高准确度之间的固有矛盾,提出了将粗粒度和细粒度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了网络流量异常检测的实时检测能力和准确率,进而提高了威胁态势感知的效率和准确率。2、本论文采用B/S模式MVC框架进行开发,在保证了整个框架逻辑清晰的同时,将各个对象之间的耦合程度降到最低,使得本论文具有较强的可拓展性和可用性。3、本论文综合了多种异常检测算法进行了实验测试研究,对不同算法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特点效能具有较深的研究,对c45与随机森林算法进行了深度优化,在不降低准确率的同时提高了其工作效能。本论文通过实验验证,具有较高的效率及准确率,可适应当前大规模网络环境下的威胁态势感知,并有较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以及较低的资源占用率,使得网络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掌握网络状况,并及时作出反应,避免和减少网络中病毒和恶意攻击带来的损失。在网络安全日益被关注的今天,本论文将会有很大的市场前景。(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6-09-01)

马龙,孙江辉,杜程[4](2016)在《基于流量分析的网络态势感知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宏观把握网络的状态,以流量数据为网络态势感知的主要参考指标,运用流量特性构建网络态势感知模型,得出了基于流量的网络态势感知评价体系,据此制定态势感知系统,通过验证,证明其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信息技术》期刊2016年08期)

张翔[5](2015)在《基于SDN的流量感知和带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网络的依赖度越来越高,而应用服务的提升,也使得人们对网络媒体的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上述需求使得人们对于网络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带宽的增加速度已经很难满足用户的带宽需求。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带宽资源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流量感知和带宽控制技术开销较高,且难于部署。软件定义网络(SDN)的出现给该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的契机。论文工作研究基于SDN的流量感知与带宽控制系统,以便达到高效利用网络带宽的目的。论文首先分析了基于SDN的流量感知技术和带宽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然后,提出了系统的总体框架并对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说明;接下来,对其中的基于多级流表的流量感知模块和带宽控制模块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后,通过大量的实验,对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和功能指标进行了测试。论文工作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基于OpenFlow协议多级流表的流量感知算法。所提出的算法利用了OpenFlow交换机会对匹配到流表项规则的数据包进行计数的特征,采用多级流表技术,提出了一种主被动相结合的流量感知方式,利用较小的开销来实现网络流量的感知,并以此获得网络带宽的利用率。(2)设计并实现基于OpenFlow的多用户之间的带宽共享技术。对于网络中流量控制,本文采取了对所有主机设置一个虚拟的IP作为网关,控制器通过选择剩余带宽最大WAN的MAC来作为网关ARP回复的MAC,让主机将数据包从这个MAC地址转发到Internet。这样就完成了动态选路的过程,从而实现用户之间的带宽共享。论文工作通过大量的实验对所实现的系统进行了详尽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流量感知子系统可使用较小开销来实现流量感知的平均准确度可达96%,能够有效保证测量数据信息的准确性。测试结果还验证带宽控制子系统可以实现用户之间的带宽共享,并且能够在WAN端口实现负载均衡。总之,本系统实现了所有的测试指标,在功能和性能上都能满足使用的需求。(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5-03-27)

何军,周颢,赵保华[6](2014)在《协作式视频缓存系统中流量感知的调度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协作式视频缓存系统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视频点播服务解决方案.本文针对协作式缓存服务系统中的请求调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片的统一优化模型,并就最小化延迟和最小化网络代价两个优化目标分别提出了分布式的调度算法.新的调度算法根据当前时间片的链路负载以及实际的用户请求来选择目标服务器,加之对用户请求以数据率为调度单位,从而大幅提高系统的响应度和鲁棒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调度方案较之已有的协作式调度机制,在最大链路拥塞率、平均延迟、平均代价以及系统吞吐率等方面都有很明显的改进.(本文来源于《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期刊2014年01期)

陈旭卿[7](2008)在《基于业务感知的证券业务监测和流量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首先对业务流量感知的研究状况和基本方法作了介绍。如何对网络业务的流量进行分析,及时、准确地定位网络故障点和质量劣化点,这是许多企业十分关注的问题。在对证券业务网络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设计开发的系统为证券业务网络监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本文来源于《电信快报》期刊2008年10期)

吴晓庆[8](2006)在《流量感知系统NetSensor研究和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大型汇聚网络的盛行及网络IP化趋势已定,未来IP化网络在国家信息架构中将占主导地位。IP化网络为语音、数据、图像叁位一体的不同业务融合提供了一个平台,这种多业务融合的IP化网络导致了网络流量类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了确保一个高效、安全、稳定的网络运行环境,需要流量感知系统NetSensor实时识别IP流的特征,监控网络当前的行为和网络资源的使用情况,为网络管理员提供用户行为审计,流量异常监控和网络部署优化的数据基础和决策依据。 本论文描述的流量感知系统NetSensor运行于路由器或交换机源设备中,它就像一个检测传感器一样实时地监控和感知网络数据流,通过一个7元组来标识一条IP流,这个七元组分别是:源IP地址(srcIP)、目的IP地址(dstIP)、源端口号(srcPort)、目的端口号(dstPort)、协议类型(protocol)、服务类型(Tos)、输入接口(Ifindex)。如果从路由器或者交换机接口中受到一个数据包,系统就会根据这个七个字段来判断该流是否已经存在。如果存在那么只更新统计数据,否则建立一条新流。最后按照一定的老化机制把这些流从缓存区中取出然后封装以UDP格式发往流量分析器。 本论文最主要工作就是描述了一个可配置聚合算法,主要工作于将缓冲区中的以千兆为数量级的统计信息发往流量分析器时,经过聚合进一步减轻了发往流量分析器的流量粗粒度,而可配置聚合指的是用户可根据需要信息任意配置字段进行聚合,不仅大大提高了网络数据的有效性和可用性,同时提高了软件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为开发人员维护和升级软件版本节约了成本。 针对当前类似BT下载P2P软件的盛行,一些网络带宽被BT下载流量所大量吐噬,导致很多业务不能正常工作。因此网络管理者希望能识别P2P流量并对其进行限制和控制。论文在基于NetSensor的原有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流量感知系统进行扩展,使具有识别业务类型的能力,最后在基于应用层协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BT限流方案,并且实现可以根据NetSensor的流量统计功能按BT流量收费的业务功能。(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6-05-01)

流量感知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静态、僵化的网络现状,国内外多家研究组织均提出了“网络弹性”的概念,期望在网络环境和用户环境感知的基础上以一定策略准则对网络资源及服务配置做出决策,并借助网络重构等手段实现网络功能的动态重组、网络服务的按需分配以及网络配置的动态调整。弹性网络节点作为弹性网络构成的基石,除具备可重构能力之外,对网络环境与用户环境等多维度信息的高精度的感知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着眼于网络流量与网络性能两个方面,首先对比分析了现有网络流量与网络性能感知技术及应用,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适于在弹性网络中广泛部署的网络流量与性能感知系统。该系统的功能实体可分为两部分:管理服务器与网络节点探针。弹性网络节点上安装的轻量级软件探针主要用于实时采集网络流量与网络性能数据;弹性网络管理服务器配置交互良好的Web服务器以提供感知数据显示功能和管理员配置感知任务的接口,并配置大容量数据库服务器用于数据存储。对于弹性网络的流量感知系统的设计,本文充分利用Libpcap函数库高效的捕包机制和强大的过滤能力,个性化地定制了流量统计功能,为弹性网络的自主决策与功能重构提供全面细粒度的流量感知数据,同时为管理员提供设置捕包过滤条件的接口,支持有针对性地捕获并统计网络流量。对于弹性网络的性能感知系统的设计,本文借鉴Netperf、Iperf等软件对网络性能指标(主要是带宽、时延、抖动与丢包率)监测的成熟技术进行网络性能数据的实时采集,设计并实现了管理员配置性能监测任务的接口以及实时传送性能监测任务到指定网络节点探针的机制,并以图表形式展现弹性网络的性能感知数据。论文在网络流量感知与性能感知方案设计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弹性网络流量感知与性能感知系统的代码实现,并通过测试用例验证该系统的有效性,最后对弹性网络多维信息感知的后续研究做出了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流量感知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吴振宇.基于应用感知的多出口流量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9

[2].赵建.弹性网络流量感知与性能感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8

[3].曹素燕.基于网络流量异常检测的威胁态势感知系统[D].苏州大学.2016

[4].马龙,孙江辉,杜程.基于流量分析的网络态势感知系统研究[J].信息技术.2016

[5].张翔.基于SDN的流量感知和带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

[6].何军,周颢,赵保华.协作式视频缓存系统中流量感知的调度机制[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4

[7].陈旭卿.基于业务感知的证券业务监测和流量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信快报.2008

[8].吴晓庆.流量感知系统NetSensor研究和实现[D].浙江大学.2006

标签:;  ;  ;  

流量感知系统论文-吴振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