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活动论文-段旻良,童思友,陈江欣,徐华宁,韩同刚

流体活动论文-段旻良,童思友,陈江欣,徐华宁,韩同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流体活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海底流体活动,磁亮点,遥感,声学水体成像

流体活动论文文献综述

段旻良,童思友,陈江欣,徐华宁,韩同刚[1](2019)在《海底流体逃逸活动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底流体逃逸活动对海洋油气勘探、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和试采、海底固体矿产勘探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理解海底流体逃逸活动规律,研究流体逃逸活动演化过程,并建立综合探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系统梳理了海底流体逃逸活动在海底可视技术、综合声学水体成像技术、"磁亮点"技术以及卫星遥感技术等相关探测方法下的不同地球物理响应.分析认为,海底流体逃逸活动容易改变海底地层的物理性质和形态,在地震剖面和声学图像上表现为独特的流体异常反射特征和声学响应;烃渗漏形成烃蚀变带,在航磁图像上表现为弱磁异常;渗漏油膜在SAR卫星图像上表现为黑色斑块;天然地震控制下的断裂带流体逃逸活动在临震时震中附近在热红外图像上表现为亮温异常.结合不同探测方法的探测效率和优势特征,提出了利用卫星遥感和"磁亮点"等方法进行平面约束预测,用剖面或立体声学水体成像数据进行海底流体活动确认,再通过海底可视数据进行精细探测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为深入研究海底流体活动系统理论提供参考,同时指出流体逃逸活动研究的相关方向.(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进展》期刊2019年05期)

张立,高文斐,苏有锦,孙自刚,段胜朝[2](2019)在《腾冲火山区剧烈地热活动与地震流体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云南腾冲火山区剧烈地热活动及伴随的泉水发浑变色等宏观现象进行了现场调查及分析。通过对水样、气样化学组分、水温变化、降雨、该地区水热爆炸记录及当地震例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腾冲剧烈地热活动,以及伴随的水发浑变色、流量增大、水温升高和喷水等宏观现象是该区域断裂活动增强和地下幔源物质活动加剧,分析认为是地震活动性的宏观现象。(本文来源于《高原地震》期刊2019年S1期)

唐盼,郭顺[3](2019)在《绿帘石记录俯冲带变质流体活动》一文中研究指出俯冲带是连接地球表生圈层和深部圈层的关键纽带,深刻影响着地球内部的运行方式和人类宜居环境。俯冲板片脱水释放的高压-超高压变质流体控制着俯冲带诸多重要地质过程,如地幔楔交代和部分熔融、岛弧岩浆活动、中/深源地震以及地球内部的元素迁移和分异等等。深入了解这些流体的源区、运移、成分和物理化学条件是理解这些流体性质和行为的前提和关键。绿帘石是俯冲带变质岩中一个常见的含水造岩矿物,具有较宽广的稳定温压范围(绿片岩相-榴辉岩相)、较高的微量元素含量和缓慢的体扩散行为(如Sr、Pb、Th、U、Cr、V和LREE),能够指示俯冲带(多期)变质流体活动和地球化学效应。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俯冲带变质绿帘石研究的主要进展及其在揭示俯冲带流体活动方面的重要应用,包括探究俯冲带流体的起源、成分特征、运移方式、氧逸度条件、交代效应和多期次结晶行为。这些研究表明绿帘石是一个极好的变质流体活动记录器,能够为理解俯冲带流体活动和深部元素迁移提供关键信息。(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王栋[4](2019)在《大洋岩石圈俯冲过程中流体活动的岩石地球化学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俯冲带变质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球动力学意义,——没有俯冲带变质作用就没有俯冲带岩浆作用。大洋岩石圈俯冲变质作用直接影响俯冲带岩浆作用和地幔组成的不均一性。近年来岩石学和实验岩石学研究发现,大洋岩石圈俯冲变质作用过程中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复杂,受众多因素控制,其中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极大影响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因此,有必要对俯冲变质岩中的流体记录及影响进行深入探讨。本研究以采自西南天山富含丰富脉体的榴辉岩相变质岩样品为例来探讨大洋岩石圈俯冲作用过程中流体对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影响。根据岩石学特征,将该样品分为叁部分:榴辉岩部分、水化作用影响的蓝片岩部分和脉体。脉体以绿辉石为主、并普遍含有碳酸盐矿物和磷灰石,反映该样品经历过榴辉岩相变质条件下富CO2、P和卤族元素的流体改造。岩石学证据反映岩石样品主要经历了两阶段变质作用,即榴辉岩化过程和不同程度水化作用改造。样品的全岩Lu-Hf等时线年龄为332±24 Ma,这与前人用SHRIMP U-Pb锆石定年等方法得到的西天山峰期变质年龄一致。这叁部分样品的全岩Th-U-Nb-Ta-Zr-Hf稀土元素等不易迁移元素的配分模式均类似于洋岛玄武岩(OIB)的特征,表明其原岩与OIB类似。这叁部分样品的K、Rb、Cs、Ba等元素相对OIB型原岩亏损,且含量变化较大,蓝片岩部分的含量明显高于榴辉岩部分,表现了这些元素的活动性。另外,白云母中富集Rb、Cs、Ba元素,K是白云母的主量元素,以及K和Rb、Cs、Ba之间很好的相关性体现了白云母的存在对这些元素的控制作用。第一阶段榴辉岩化作用中,K、Rb、Cs、Ba等水溶性元素丢失,而在第二阶段由外来流体造成水化作用改造,水化程度高的蓝片岩部分中形成了大量白云母等含水矿物,从而使这些元素再富集并被保存。因此,如果白云母稳定存在,俯冲大洋岩石圈简单变质脱水则难以解释岛弧岩浆高K、Rb、Cs、Ba等水溶性元素的特征。(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9-06-01)

臧春艳,曲日涛,贺银军,杨纪磊,郝鹏[5](2019)在《渤中凹陷深层砂砾岩地质流体活动的矿物响应与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渤中凹陷深层是渤海最重要的勘探领域,古近系砂砾岩沉积厚度超过万米,储量丰度高。尤其是渤中19-6孔店组砂砾岩大型凝析气藏的发现(已公布油气当量超千亿方),更展示出砂砾岩巨大的勘探前景。早期研究多将砂砾岩的优质储层成因归结为强水动力条件下粗颗粒对物性的维持与保护作用。但近期研究表明,沉积在大断裂附近的厚层砂砾岩储层往往含有较高含量的CO_2(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6](2019)在《第十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荣获“2018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活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2019年3月19日举办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2019年总干事秘书长工作会议"上,"第十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2018. 7. 24~25北京)"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授予"2018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活动"称号。一直以来,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都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学术会议,提高学会学术活动质量,推动形成高端、特色、系列等多层次学术会议"的精神的指导下,(本文来源于《液压与气动》期刊2019年04期)

李帅,潘黎黎,严小敏,黄辉,李细光[7](2018)在《流体触发2013年广西平果震群活动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年广西平果地区发生浅源震群活动,目前对于该震群活动的触发机制还存在争议。通过研究区构造裂隙渗透性调查,发现NW向和近EW向断层或节理是深浅流体交换的主要通道,浅表流体沿通道下渗形成深部地下流体带,震前排泥库附近30 m高的壅水使地下流体的温压条件发生变化,从而加速流体向右江断层带NW向次级断层和近EW向断层内部渗透。结合地震波形初动记录、ETAS模型μ值检验、震源机制解等,推断平果震群是构造因素以及流体参与并触发断层浅部活动的结果,其中震源深度大于3 km的地震主要是由于右江断裂带上盘构造背景应力较高且应力集中等原因引起,而小于3 km的浅部震群活动则主要是由以下2个因素共同作用所触发:(1)深部流体渗透作用改变了断层结构面上的原有应力状态,降低了断层面的有效正应力和断层的有效强度,增强了断层深部流体压力,加速了浅部断层局部解锁滑动;(2)浅表流体与深部承压流体的水力联系、沟通和交换,改变了断层内部的温压条件和应力环境。(本文来源于《地震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王建青,董银萍,田忠斌,申有义,魏书宏[8](2018)在《基于流体活动属性的高精度煤层气甜点区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常规迭后地震反演能够识别煤层,但无法预测煤层的含气性,利用地震波衰减理论的流体活动因子能够有效表征储层的含气性,识别含气煤储层,提出将流体活动因子与高精度匹配追踪算法相结合,在高精度地震信号时频分解的基础上,建立含气煤层与地震波衰减的联系,求取流体活动性属性,实现高精度煤层气甜点区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匹配追踪方法相比于其他时频分析方法可克服窗函数的限制,能在时间域和频率域同时精细表征信号特征。流体活动属性与高精度时频分析相结合的流体检测方法能够提高流体识别的精度,预测结果与气测录井吻合,由数据驱动,结果与地震数据吻合,不受构造及层序解释的影响,能客观反映煤层的含气性。(本文来源于《煤炭科学技术》期刊2018年08期)

董银萍,刘勇,申有义,朱亚龙,田忠斌[9](2018)在《基于匹配追踪分解的流体活动因子预测煤层气甜点区》一文中研究指出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是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已取得了较多突破性进展,但煤层非均质性强,吸附态为主的煤层气识别困难,勘探开发风险大,因此在钻井资料较少及迭后地震资料未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地震资料的横向变化特征,精确刻画煤层气"甜点"区分布具有重要意义。常规迭后地震反演能够识别煤层,但无法预测煤层的含气性,而基于地震波衰减理论的流体活动因子能够有效表征储层的渗透性,识别含气煤储层。提出将流体活动因子与高精度匹配追踪算法相结合,充分发掘已有迭后地震数据信息,在高精度地震信号时频分解的基础上,建立含气煤层与地震波衰减的联系,求取流体活动性属性,实现高精度煤层气"甜点"识别。该方法忠实于地震数据,不受构造及层序解释的影响,能客观反映煤层的含气性。理论模型试算和在沁水盆地煤层气勘探中的实际应用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煤田地质与勘探》期刊2018年05期)

王保忠[10](2018)在《创新思维培育 提升成果水平》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扬子地区古生界页岩气基础调查”项目组与“中国南方寒武系页岩有机质、流体和孔隙演化耦合机制研究”项目组日前联合开展了野外考察与交流活动。基于对我国中扬子地区页岩气勘探中基础地质问题攻关的共同目标,两个项目(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报》期刊2018-06-20)

流体活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云南腾冲火山区剧烈地热活动及伴随的泉水发浑变色等宏观现象进行了现场调查及分析。通过对水样、气样化学组分、水温变化、降雨、该地区水热爆炸记录及当地震例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腾冲剧烈地热活动,以及伴随的水发浑变色、流量增大、水温升高和喷水等宏观现象是该区域断裂活动增强和地下幔源物质活动加剧,分析认为是地震活动性的宏观现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流体活动论文参考文献

[1].段旻良,童思友,陈江欣,徐华宁,韩同刚.海底流体逃逸活动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9

[2].张立,高文斐,苏有锦,孙自刚,段胜朝.腾冲火山区剧烈地热活动与地震流体变化分析[J].高原地震.2019

[3].唐盼,郭顺.绿帘石记录俯冲带变质流体活动[J].岩石学报.2019

[4].王栋.大洋岩石圈俯冲过程中流体活动的岩石地球化学记录[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9

[5].臧春艳,曲日涛,贺银军,杨纪磊,郝鹏.渤中凹陷深层砂砾岩地质流体活动的矿物响应与地质意义[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6]..第十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荣获“2018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活动”[J].液压与气动.2019

[7].李帅,潘黎黎,严小敏,黄辉,李细光.流体触发2013年广西平果震群活动机理研究[J].地震研究.2018

[8].王建青,董银萍,田忠斌,申有义,魏书宏.基于流体活动属性的高精度煤层气甜点区识别[J].煤炭科学技术.2018

[9].董银萍,刘勇,申有义,朱亚龙,田忠斌.基于匹配追踪分解的流体活动因子预测煤层气甜点区[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8

[10].王保忠.创新思维培育提升成果水平[N].中国矿业报.2018

标签:;  ;  ;  ;  

流体活动论文-段旻良,童思友,陈江欣,徐华宁,韩同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