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流动母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母职角色,母职实践困境,母职经验,留守儿童母亲
流动母亲论文文献综述
孙雅璐[1](2019)在《外来务工青年女性的母职经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二元体制的壁垒逐渐减小,外出务工不再是男人的专属,外来务工女性的队伍愈发壮大。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女性选择离开家乡进城务工,这一行为使得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群体在不断扩大,给外来务工青年女性的母职实践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基于此,本文希望分别讨论留守儿童母亲与流动儿童母亲的母职经验,对比分析两类母亲在母职实践中所扮演的母职角色、面临的实践困境以及她们在母职实践过程中的应对策略。由于留守儿童母亲和流动儿童母亲都是外来务工母亲群体的组成部分,然而这两类母亲的母职角色、母职困境以及母职的实践策略各有不同,因此,笔者为了全面分析外来务工女性的母职经验,决定将这两类母亲的母职经验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各自的特点,同时针对两类母亲在母职实践中所面临的不同困境给予不同的建议。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讨外来务工青年女性的母职经验。通过深入访谈的方式来分别探讨留守儿童母亲和流动儿童母亲在母职实践中所扮演的角色、遭遇的困境,以及相关的母职实践策略,通过对比分析,比较两类母亲母职实践的不同。研究结果发现,留守儿童母亲工具性角色的扮演主要体现在养家糊口方面;教育性角色的扮演主要表现在对子女进行远程线上学习辅导以及教育子女方面;情感性角色的扮演主要通过线上交流和假期回家探亲两种方式进行。流动儿童母亲工具性角色的扮演主要体现在对子女的日常照顾方面;教育性角色的扮演包括为子女制定行为规则、教育子女以及学习辅导;情感性角色的扮演包括成长陪伴和沟通交流。在母职实践困境方面,留守儿童母亲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有母职角色的愧疚感、对子女身心健康的担忧、教养观念的冲突;流动儿童母亲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是经济压力大、子女入学难、工作与育儿难以兼顾。最后笔者总结了留守儿童母亲和流动儿童母亲的母职成功策略,积极寻求亲朋好友的帮助与支持、妥善处理与子女代理抚养人的关系、加强与子女的沟通与交流都是十分宝贵的经验。针对上述发现,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笔者希望能通过本论文的相关研究使更多的外来务工女性了解母职的意义、修正其不当教养方式,给予新生代外来务工女性的母职实践一定的启示,同时也希望能引起社会大众对外来务工母亲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和关爱。(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上官芳芳,王争艳,卢珊,左玉婷,曹燕洁[2](2018)在《流动家庭9~24个月龄婴儿及其母亲的语用行为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通过与城市家庭比较,探讨流动家庭的婴儿及其母亲的语用行为特点。根据国际儿童语料库转录母婴互动中的言语,使用言语交流行为编码系统修订版编码。通过叁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发现,城市家庭母亲更多使用能够在最近发展区促进婴儿发展的言语倾向和言语行动类型,流动家庭母亲则较少使用这些类型。在所有被试家庭中,婴儿与其母亲的语用行为显着相关。流动家庭的婴儿语用发展从9~18个月龄即开始落后于城市家庭的婴儿。(本文来源于《中国特殊教育》期刊2018年09期)
毛艳华[3](2018)在《流动的母性——莫里森《慈悲》对母亲身份的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非裔美国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在《慈悲》中描绘了一幅母亲群像图:卖女为奴的无名黑人母亲、反母性的白人母亲伊玲、未婚生育的混血女子索罗以及践行替养母道的印第安女性莉娜。多元化的母亲形象折射出流动的母性,即在冲破传统观念对母性的刻板定位的过程中展现母亲身份的不同建构方式。本文以"流动的母性"为核心话题,审视莫里森关于母亲身份的辩证思考:母性在呈现压制性的同时,也赋予女性消解制度、自我赋权以及引导子女发展的积极力量。(本文来源于《国外文学》期刊2018年02期)
武萌,陈欣银,张莹,卢珊,王争艳[4](2018)在《流动和城市家庭中母亲的控制策略与幼儿顺从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对122名3岁幼儿及其母亲(流动家庭46户)进行评估,考察母亲控制策略的特点、母亲控制策略与幼儿顺从行为的关系以及家庭类别和性别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流动和城市母亲使用最多的均是命令性控制;流动家庭母亲使用的强制性控制多于城市母亲,温和控制略少于城市母亲。(2)两类家庭中,不同强度的母亲控制都与幼儿的情境性顺从相关。(3)流动家庭母亲的强制性控制正向预测男孩的合作性顺从,负向预测其不顺从;流动家庭母亲的强制性控制负向预测女孩的合作性顺从。(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周正,韩悦[5](2018)在《母亲养育方式对流动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社会期望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Piers-Harrie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儿童社会期望量表(CSD)对1 426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母亲养育方式对流动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流动儿童在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和过分干涉保护上得分低于本地儿童,在母亲拒绝否认和严厉惩罚上得分高于本地儿童;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流动儿童的社会期望、自我意识存在显着的正相关;母亲拒绝否认和严厉惩罚与流动儿童的社会期望、自我意识存在显着的负相关;社会期望在母亲养育方式和流动儿童自我意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据此,母亲应当给予流动儿童更多的温暖理解和赞许鼓励,使其体会到来自母亲的积极期望,产生较强烈的被认可的需要,进而提高流动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本文来源于《教育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江君君[6](2017)在《学前流动儿童母亲教养方式及对其社会化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流动的加剧,流动人口的增加,以家庭为单位的流动日益成为社会流动的主要模式。流动家庭脱离了农村的生活环境来到城市,流动儿童作为流动家庭的成员,属于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他们能否成功完成社会化任务关系到社会的长远发展。学龄前是流动儿童社会化的关键时期,母亲作为儿童教养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培养合理科学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社会化的顺利进行。本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明确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阐释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着重对本文所涉及到概念作出解释,介绍儿童社会化的相关理论;第叁部分,随机抽取X社区39户流动儿童年龄为3~6岁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描述X社区不同母亲教养方式及其特点;第四部分,通过对不同母亲教养方式的典型案例的描述和分析,展现不同母亲教养方式对于学前流动儿童成长的具体影响;最后一部分,归纳总结母亲教养方式的形成因素、特点,探讨不同母亲教养方式对学前流动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并提出改进建议。研究发现,在流动儿童家庭中惩罚、严厉倾向更为严重,学前流动儿童妈妈更偏爱自己的孩子,采用拒绝、否认教养方式的母亲比重相对较高。在具体行为表现上,严厉、惩罚型的妈妈对于孩子的要求更高,过分干涉和过分保护的妈妈不利于儿童融入同龄人群体,偏爱型妈妈对于孩子既有“放养”的一面,又有对于孩子的过分期望,还有对于孩子的补偿心理。拒绝、否认型妈妈缺乏对于孩子的教养意识和耐心,情感温暖型的妈妈更能给孩子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完善儿童人格,促进儿童社会化的顺利进行。面对这一现状,必须帮助母亲应觉察到自身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改善自身不合理的教养方式,帮助儿童在性格形成、情绪传导、价值观和目标的建立和行为规范顺利完成社会化。(本文来源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期刊2017-06-01)
武莹[7](2016)在《关于母亲对子代职业流动影响的初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母亲承担着养育子女的重大社会责任。而本文主要是初步地探讨母亲对子代职业流动的影响。从一些资料浅显分析了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对子代职业流动的影响,结果显示,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大学生在职业世界知识方面存在显着差异,母亲的文化程度越高,学生的职业世界知识,如个体对求职市场的知识岗位知识以及面试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就越丰富。母亲的职业和家庭气氛对中学生动机策略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6年14期)
伍亚萍[8](2016)在《流动人口婴幼儿家庭教育中母亲角色失调的实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入到流动人口大军输入到城市中。流动人口在数量上不断增多的同时,结构上也有所改变。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越来越多的人由过去分散的“个体流动”逐渐转变为“家庭迁移”,人口流动呈现出明显的家庭化趋势。伴随这一趋势而来的是跟随父母一起流动的婴幼儿,他们被父母从家乡带到城市中生活,而婴幼儿的早期家庭教育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本研究以昆明市C社区的流动婴幼儿家庭为研究对象,主要围绕婴幼儿家庭教育中的母亲角色展开研究,对母亲角色失调问题进行了陈述及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个案工作介入流动婴幼儿家庭进行实务探索,并结合自身的服务过程提出反思和建议。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研究设计这几部分内容。通过对文献进行梳理,在总结以往关于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研究焦点。第二部分,由四章组成。第一章,主要从母亲在流动人口婴幼儿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实践来呈现角色失调的问题;第二章,从社会性别理论和角色理论的视角出发对母亲角色失调进行原因分析;第叁章,在社会工作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个案工作中结构家庭治疗模式对两个个案进行介入,着重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提高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参与度,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互动环境;第四章,首先从价值理念、工作技巧以及理论模式上提出个案工作的介入优势,其次对介入过程中的一些局限性做出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改善服务的建议,以期对社会工作介入流动人口婴幼儿家庭教育问题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6-05-01)
吴丽芸,张兴利,施建农,张警吁[9](2016)在《母亲对儿童消极情绪的回应在母亲对儿童的接纳和流动儿童共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学龄早期流动儿童群体中,考察母亲对儿童的接纳、母亲对儿童消极情绪的回应和流动儿童共情的关系以及母亲对儿童消极情绪的回应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2013年6月14—21日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北京市流动儿童学校8~10岁的学生325名。其中150名学生进行预测试,175名学生进行正式测试,发放175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73份,删除明显数据缺失的问卷4份(缺失数据>10%),最后参与数据分析的测试者169名。采用家长接纳-拒绝教养方式问卷、改编的应对儿童消极情绪量表、儿童共情和亲社会反应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母亲对儿童的接纳评分(3.0±0.5)分,母亲问题解决的回应评分(3.6±0.7)分,母亲安慰情绪的回应评分(3.6±0.9)分,母亲鼓励情绪表达的回应评分(3.3±0.8)分,儿童共情评分(5.4±0.8)分。母亲对儿童消极情绪的回应的3个维度(母亲问题解决的回应、母亲安慰情绪的回应、母亲鼓励情绪表达的回应)之间呈正相关(P<0.01);3个维度与母亲对儿童的接纳呈正相关(P<0.01);3个维度与儿童共情呈正相关(P<0.01);母亲对儿童的接纳与儿童共情呈正相关(P<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母亲对儿童消极情绪的回应在母亲对儿童的接纳和儿童共情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拟合结果很好〔χ~2=40.55,df=24,P=0.020,比较拟合指数(CFI)=0.98,非规范拟合指数(NNFI)=0.97,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64,标准化残差均方根(SRMR)=0.046〕。采用Bootstrapping技术检验发现,母亲对儿童的接纳通过母亲对儿童消极情绪的回应影响儿童共情的间接效应为0.21,90%CI(0.11,0.32),中介作用显着。结论母亲对儿童的接纳对学龄早期流动儿童共情有促进作用,母亲对儿童消极情绪的回应起完全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全科医学》期刊2016年09期)
张莹,王争艳,王媛[10](2015)在《母亲控制策略与3岁儿童的顺从行为:城市和流动家庭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国内对流动家庭儿童的研究较多关注了学龄期,而很少关注儿童早期(特别是0-3岁)。顺从行为被认为是儿童早期自我控制的表现,具有深远的社会适应意义。流动家庭相对于城市家庭,环境中的危险因素较多,两类家庭对儿童顺从行为的影响值得探讨。本研究比较了城市和流动家庭母亲控制策略和3岁儿童顺从行为的异同,并考察不同家庭类型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对119名3岁儿童和其母亲(其中45户流动家庭)进行了有结构的家庭母子互动观察和实验室的顺从行为评估,结果发现:(1)流动母亲使用的消极控制策略显着多于城市母亲。(2)两类家庭儿童顺从行为均不存在显着的家庭类别差异。(3)对于流动家庭,母亲指导性策略和消极控制策略与幼儿不顺从行为呈边缘负相关,母亲命令性策略与幼儿情境性顺从呈显着正相关;而对于城市家庭,母亲指导性策略与幼儿约束性顺从呈显着负相关,与不顺从呈显着正相关,母亲命令性策略和消极控制策略均与幼儿情境性顺从呈边缘正相关。(4)进一步的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家庭类型对指导性策略与儿童约束性顺从之间的关系,对指导性策略与儿童不顺从之间的关系均存在显着的调节效应。结论:不同性质策略对两类家庭儿童顺从的影响是不同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十叁届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5-07-11)
流动母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通过与城市家庭比较,探讨流动家庭的婴儿及其母亲的语用行为特点。根据国际儿童语料库转录母婴互动中的言语,使用言语交流行为编码系统修订版编码。通过叁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发现,城市家庭母亲更多使用能够在最近发展区促进婴儿发展的言语倾向和言语行动类型,流动家庭母亲则较少使用这些类型。在所有被试家庭中,婴儿与其母亲的语用行为显着相关。流动家庭的婴儿语用发展从9~18个月龄即开始落后于城市家庭的婴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流动母亲论文参考文献
[1].孙雅璐.外来务工青年女性的母职经验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2].上官芳芳,王争艳,卢珊,左玉婷,曹燕洁.流动家庭9~24个月龄婴儿及其母亲的语用行为特点[J].中国特殊教育.2018
[3].毛艳华.流动的母性——莫里森《慈悲》对母亲身份的反思[J].国外文学.2018
[4].武萌,陈欣银,张莹,卢珊,王争艳.流动和城市家庭中母亲的控制策略与幼儿顺从行为[J].心理学报.2018
[5].周正,韩悦.母亲养育方式对流动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社会期望的中介作用[J].教育学报.2018
[6].江君君.学前流动儿童母亲教养方式及对其社会化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
[7].武莹.关于母亲对子代职业流动影响的初步探讨[J].现代交际.2016
[8].伍亚萍.流动人口婴幼儿家庭教育中母亲角色失调的实务研究[D].云南大学.2016
[9].吴丽芸,张兴利,施建农,张警吁.母亲对儿童消极情绪的回应在母亲对儿童的接纳和流动儿童共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6
[10].张莹,王争艳,王媛.母亲控制策略与3岁儿童的顺从行为:城市和流动家庭的比较[C].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十叁届学术年会摘要集.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