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皮肤损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气管切开套管,固定,系带,压力性损伤
皮肤损害论文文献综述
赖美红,王绍丽,黄秋露,王艳峰[1](2019)在《四种气管切开套管固定系带对皮肤损害的预防效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四种气管切开套管固定系带的效果,为临床选择最佳固定系带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9月至2018年10月该院ICU行气管切开术患者101例,按照气管切开时间先后顺序分为A组24例、B组24例、C组26例和D组27例。A组应用双股棉纱带,B组应用止血带,C组应用珊瑚绒卷,D组应用棉布卷,四组统一管理,比较四组颈部皮肤发生固定系带相关压力性损伤、气管切开套管滑脱及固定系带污染情况。结果四组皮肤损害发生率:A组20.8%,其中Ⅰ期1例,Ⅱ、Ⅲ期各2例;B组37.5%,其中Ⅰ期5例,Ⅱ、Ⅲ期各2例;C、D两组均未发生皮肤损害。四组皮肤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组均未发生气管套管滑脱及固定系带污染情况。结论纱带外再套自制珊瑚绒或棉布卷能有效保护患者颈部皮肤,减轻痛苦,且制作简单。(本文来源于《中国乡村医药》期刊2019年21期)
赵雅琴[2](2019)在《皮肤护理模式用于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患者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皮肤护理模式用于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患者的效果。方法 2017年5月到2018年4月该院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伤患者66例,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皮肤护理模式,比较干预前后皮损程度、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皮损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社会及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93.9%)高于对照组(7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伤患者接受皮肤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皮肤损伤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本文来源于《中国乡村医药》期刊2019年20期)
刘娟[3](2019)在《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患者采用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0例乳腺癌放疗患者作为主体,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皮肤损害程度轻于对照组,皮肤修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放疗后患者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显着,能减轻患者皮肤损害,且能使患者皮肤损害修复取得良好效果,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值得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28期)
范祎[4](2019)在《金黄散外敷对化疗所致皮肤损害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黄金散外敷用于治疗化疗引起的皮肤损害的疗效观察。方法:将51例因化疗所致皮肤损害的患者为例,将其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3例,为观察组患者采用金黄散外敷疗法,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即涂抹鱼石脂软膏,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总效率为96.6%,对照组为78.3%,观察组采用金黄散外敷效果更显着,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9-10)
刘一璇[5](2019)在《标准化皮肤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患者中的开展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标准化皮肤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7月本院接诊的80例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患者,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放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放疗后实施标准化皮肤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皮损总好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皮肤损害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患者实施标准化皮肤护理模式可促进皮损好转,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9年25期)
陈巧玲,王洁[6](2019)在《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射治疗后皮肤损害修复的影响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射治疗后皮肤损害修复的影响效果。方法在2017年3月15日至2018年3月15日选择120例乳腺癌放射治疗后皮肤损害患者为试验对象,运用奇偶数分组方式,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各60例。结果观察组肘关节功能评分[(94.22±2.61)分]、肩关节功能评分[(32.11±2.54)分]、急性放射反应0级率(78.33%)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放射治疗后皮肤损害患者实施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70期)
罗文君,余润婷,钟婷[7](2019)在《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儿童侵袭性镰刀菌感染并发皮肤损害的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是由于克隆性造血干细胞、造血祖细胞发育异常,无效造血导致恶性转化危险性增高的疾病[1]。儿童MDS少见,其治疗方法主要有分化诱导剂、造血刺激因子应用、联合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但大多数临床疗效欠佳。2012年经报道指出地西他滨是—种脱氧核糖核酸(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通过抑制DNA甲基化转移酶引起DNA低甲基化和细胞分化或凋亡来发挥抗肿瘤作用[2],被美国癌症综合网络指南推荐为MDS的优先用药[3]。该(本文来源于《全科护理》期刊2019年23期)
白燕,王丽萍,董文静,延玲[8](2019)在《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射治疗后皮肤损害修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射治疗后皮肤损害修复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94例乳腺癌患者,均给予放射治疗,将47例给予常规护理者作为对照组,将47例给予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者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皮肤受损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研究组QLQ-C3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乳腺癌放射治疗后皮肤损害修复中给予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能够缓解皮肤损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症状。(本文来源于《中外女性健康研究》期刊2019年15期)
朱建建,李昕,龙剑,何平,陈霄霄[9](2019)在《早期呈丹毒样损害的原发性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男,69岁。右下肢红肿3个月,结节1个月余。患者早期右下肢皮肤红肿呈丹毒样损害,抗感染治疗欠佳,病程进展出现肿胀加重及多个紫红色结节。皮肤科检查:右下肢肿胀,可见多个紫红色结节,部分融合。右大腿及颈部散在豌豆大的红色或肤色结节。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真皮可见无浸润带,真皮内及皮下脂肪层可见弥漫淋巴样细胞浸润,淋巴样细胞核大、深染,异形性明显,部分呈泡状核,有单个中位核仁,可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肿瘤细胞表达CD20、CD10、转录因子(MUM)-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Bcl)-2;灶状表达Bcl-6;不表达CD3、CD5、CyclinD1及CD30;原癌基因(Cmyc)约70%阳性;核增殖抗原(Ki-67):阳性细胞约90%。诊断:原发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腿型)ⅢA期。予化疗后,皮损明显好转。(本文来源于《临床皮肤科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马玲玲[10](2019)在《标准化皮肤护理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标准化皮肤护理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的影响。方法 12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乳腺癌手术后均进行放疗,观察组采用标准化皮肤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乳腺癌术后护理。对比两组放疗后皮损程度、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对照组护理前生活质量核心30问卷调查(QLQ-C30)评分为(49.53±15.30)分,护理后QLQ-C30评分为(62.83±8.34)分;观察组护理前QLQ-C30评分为(49.57±15.28)分,护理后QLQ-C30评分为(69.98±8.28)分;两组护理前QLQ-C30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QLQ-C3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疗后皮损程度明显较对照组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的总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乳腺癌放疗患者,采用标准化皮肤护理,可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明显减轻皮损损伤程度,在皮损后修复中应用效果明显,可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18期)
皮肤损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皮肤护理模式用于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患者的效果。方法 2017年5月到2018年4月该院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伤患者66例,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皮肤护理模式,比较干预前后皮损程度、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皮损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社会及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93.9%)高于对照组(7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伤患者接受皮肤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皮肤损伤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皮肤损害论文参考文献
[1].赖美红,王绍丽,黄秋露,王艳峰.四种气管切开套管固定系带对皮肤损害的预防效果比较[J].中国乡村医药.2019
[2].赵雅琴.皮肤护理模式用于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患者的效果[J].中国乡村医药.2019
[3].刘娟.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9
[4].范祎.金黄散外敷对化疗所致皮肤损害的疗效观察[C].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5].刘一璇.标准化皮肤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患者中的开展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9
[6].陈巧玲,王洁.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射治疗后皮肤损害修复的影响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7].罗文君,余润婷,钟婷.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儿童侵袭性镰刀菌感染并发皮肤损害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9
[8].白燕,王丽萍,董文静,延玲.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射治疗后皮肤损害修复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
[9].朱建建,李昕,龙剑,何平,陈霄霄.早期呈丹毒样损害的原发性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9
[10].马玲玲.标准化皮肤护理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修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