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南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310000)
摘要:生态建筑是当前社会建筑业发展的趋势,生态建筑有着诸多优点也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追求的目标之一,生态建筑设计需要充分的渗透可持续发展思想,从而进一步的推动建筑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关键词:生态建筑;绿化技术;集成
1生态建筑的涵义
生态建筑学它使人们对生态环境与建筑生态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它是立足于生态学原理上的建筑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所谓生态建筑就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建筑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并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生活、工作所需的舒适环境,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它具有节地、节水、节能、改善生态环境、减小环境污染、延长建筑物寿命等诸多好处。建筑生态设计力求在人、建筑、自然之间建构和谐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生态建筑的创作受到技术性和艺术性的双重影响,所以要根据生态建筑的内在逻辑,发挥地方技术、材料的美学特性,关注地方文化传统,创造独特的建筑艺术形象,实现功能实用性、技术可行性、经济持续性、社会文化性的结合。
2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2.1尊重环境,注重与自然环境的结合
人、建筑是自然的一分子,人的活动必须和自然建立起一种协调的关系。所以应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与自然协调发展,尽可能减少人工环境对自然生态平衡的负面影响。
2.2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
在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的到人的因素,建筑是为人使用,所以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人的舒适性和使用的方便性。
2.3能源的合理使用与节约
节能的技术原理是通过蓄热等措施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并充分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利能、海洋能、生物能等,减少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在建筑设计中结合不同的气候特点,依据太阳的运行规律和风的形成规律,利用太阳光和通风等节能措施达到减少能耗。应用材料的蓄热和绝热性能,提高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性能,利用太阳能冬季取暖,夏季降温,通过遮阳设施来防止夏季过热,最终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2.4注重生态建筑的地方性
任何一个区域规划、城市建设或者单体建筑项目,都必须建立在对特定地方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其中包括地域气候特征、地理因素、地方文化与风俗、建筑机理特征、有利于环境持续性的各种能源分布,如地方建筑材料的利用强度和持久性,以及当地的各种限制条件等等。
2.5减少人工层次,更加注意自然环境设计
要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特点和规律加强重视,确定“整体优先”和“生态优先”的原则,减少人工层次,加强自然环境的利用,使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有机交融。
2.6弹性设计
具有足够的弹性,以包容未来科技的应用与发展。可持续的概念是一种动态的思想,体现在生态建筑中就是建筑应具有足够的弹性,以适应未来的发展。如:预留的空间管道,家具系统的可变化性等。
3生态建筑的设计要点
基于上述的生态建筑概念和特征,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不仅要重视节能环保,更要以人为本,更多依赖科技产品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创造更高价值;应更多地利用新思维、新材料、新构造、新设备来改变建筑形态,改善人类栖居条件。为此笔者认为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应遵循以下设计要点:
3.1建筑节能是生态建筑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进行建筑节能设计时,要遵循系统化原则,整体大于各个分部之和。就是说设计要强调整体化,集成创新,而不是各种高档节能产品的叠加。
3.2要遵循生态位的理论和生态实际性的原理。在建筑建设过程中,实际上每一项都可以作为一个生态单元或者是生态元,都有一个适应的生态位,设计如果对位了,就可能持续发展,如果错位了,就可能萎缩。设计师就是要注意寻找适宜的生态位,如果是错位状态,就要想办法把他复位,如果生态位重叠了,就要采取措施来进行生态位的分离,这是生态设计中的一个原理。
3.3要建立整体的生态建筑观。一个就是对自然环境的关心与尊重,对自然环境的关心是生态建筑存在的根本,是一种环境共生意识的体现。建筑跟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建筑本身和它的场地,和外在环境有一个互动的关系,有一个能量交流的关系,因此要求建筑师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地认识到建筑作品是环境中的一分子,以一种谦逊的姿态处理与环境的关系,给予自然以更多的关心,其设计就不能只考虑室内,只考虑个体,不考虑环境。再一个就是从时间来讲,要建立全寿命周期的观念。第三个就是从空间上来讲,要注意空间置换的影响,一个好的环境可能通过建设会破坏这个环境,就是空间置换会对环境产生压力。第四个就是资源有限性,要节约高效地使用资源,这是一个全面的生态建筑观。
3.4要树立生态有限的观念。从城市尺度来讲,应该表现在建立自然生态安全网络,需要考虑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扩散,稳定性、抗力性。这个系统实际上是作为人类的一个生命支撑系统存在的,如果没有这个系统,人类生存就受到威胁。从住区的尺度讲,是场地的生态问题。一个场地不光要好看,最主要的是要加强植物的生态功能。如增加绿量,做人工湿地,结合对污水的处理,进行景观的设计等等。从建筑尺度来讲,就是要做生态化补偿。也就是说建筑建成后,对环境产生的压力,怎么样用生态化的办法来补偿。如有的在室外建设有绿地或者人工湿地,也有的在建筑上做垂直绿化或者是屋顶绿化,在建筑内部做生态核,包括生态中庭、空中花园和生态仓等,还有的营造一个植物群落,增加人和自然的接触,来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保障人的健康等等,这些都是生态化补偿的办法。3.5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沟通。建筑物作为联系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桥梁,应该尽可能地将自然的元素引入使用者身边,这也是生态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在这里,建筑不再是隔绝人类与自然的厚重屏障,不再是冷漠与远离自然的代名词,它将提供给人们的是一种崭新的生活。因此,在设计时应尽可能增加自然采光系数,建立建筑物内外高品质的自然采光系统;应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系统,建立自然空气循环系统;应建立水循环系统,尽可能将水引入一些容易让人疲劳的环境中;应建立立体的多层次绿化系统,净化小环境,改善小气候;还应创造开敞的空间环境,使用者能更加方便地接近自然环境。
3.6要因地制宜、被动优先。因地制宜,是指不同气候区创造的时候是不一样的,采取的策略也是不一样的。被动优先就是首先用被动的方式,就是通过建筑师用自然的方式解决室内的舒适度问题。若仅采用自然的方式还不能解决舒适度的问题,我们再借助主动式的控制系统。从经济上来讲,被动式节能最省钱,同时也能营造一些地方性的特点,把地方的文化也融进建筑。
3.7要讲学科交叉,多方共建。生态建筑设计和建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是一个专业能解决的,必须跨专业,或者是跨行业的共建,才有可能。所以,现在建设一栋生态建筑,一定要有多专业的合作单位一起来配合。
3.8要建设新的生态文化,引导绿色消费。比如节能问题,仅仅从设计角度采取措施,大概只能解决50%多一点,剩下的40%多是要靠引导绿色消费、依靠引导人们的生活方式来解决的。当然,这已超出了设计要点问题。
4结语
总之,生态建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生态化的思想是人类的取向和必然选择,城市和建筑设计的生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建筑理论的发展将导致建筑科学技术内容的极大丰富与建筑艺术创造的相应发展,推动整个建筑学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阮奕光.浅谈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11,(16).
[2]章福平.生态建筑浅论[J].科技资讯,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