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温长效测试资料的分析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赵碧芳[1](2021)在《镁合金表面多功能一体化涂层的构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镁合金具有质量轻、比强度比刚度高、导电导热性好以及优良的电磁屏蔽性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镁合金却是目前工程材料中耐蚀性较差的一种材料,因此严重限制了其广泛的应用推广。且镁合金质地较软,虽然利于切削加工,但同时耐磨性也较差,所以研究使镁合金具有耐蚀耐磨并给其提供长效服役性的优异涂层已经刻不容缓。环氧涂层虽然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蚀性,且成本低廉,但环氧树脂固化时会收缩,这会使涂层内部产生孔隙、裂纹等缺陷,随着暴露在腐蚀性介质中时间的增长,这些缺陷的宽度和深度将增加,从而加速腐蚀过程,故单一的环氧树脂涂层不能对镁合金起到长期的保护作用。研究发现添加一些倾向于填充环氧树脂固化收缩时产生的微小缺陷的纳米粒子,可以减少缺陷空间,提高环氧树脂层的交联密度,因此本课题添加改性纳米SiO2以阻断腐蚀介质在环氧树脂基体中的扩散路径,从而增强涂层本身的耐蚀性。氧化石墨烯在涂层中可以起到良好的阻隔性。所以本课题分别制备了EP、EP/SiO2、EP/GO、EP/GO/SiO2涂层,借助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ATR-FTIR)表征显微组织的影响、借助电化学工作站,分析每种涂层的耐蚀性以及长效服役性、利用表面润湿角仪测量涂层的水接触角、借助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涂层进行摩擦学实验、并利用真实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表征涂层磨损情况。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KH560改性纳米SiO2,并制备了EP/SiO2涂层,该涂层与EP涂层相比提高了涂层表面形貌的平整性。涂层内部形成了三维网状结构,提高了EP涂层的致密性,涂覆复合涂层的镁合金试样自腐蚀电流减小了4个数量级;腐蚀速率减小了5个数量级,由涂层长效服役性看,EP/SiO2涂层在3.5 wt%Na Cl溶液里浸泡14天后,没有出现腐蚀介质在涂层内部扩散的情况。疏水角提高到66.8°,磨痕宽度较纯镁合金降低85.6%,深度降低77.9%,磨损体积降低94.5%。(2)利用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EP/GO涂层,加入GO的环氧树脂涂层表面变的平整,且横截面缺陷消失,涂层耐蚀性得到质的提高,充分体现了氧化石墨烯优异的耐蚀性,但是长效服役性因为GO于镁合金基底间发生的电偶腐蚀下降,GO分散程度待提高,疏水性58.5°,磨痕宽度较纯EP涂层降低63.5%,深度降低63.4%,磨损体积降低84.6%。(3)制备了EP/GO/SiO2涂层,涂层内部氧化石墨烯片舒展开,给涂层提供了很好的阻隔性,耐蚀性和长效服役性表现优异,疏水角提高到84.4°,涂层磨痕宽度比EP/GO涂层大了4%,磨痕深度大28.5%,磨损体积高70.6%;磨痕宽度较镁合金降降低80.2%,磨痕深度小88.7%,磨损体积低了70.6%。
王志达[2](2021)在《碳基非贵金属仿生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巨大的能源需求,化石燃料不断消耗伴随严重的气候和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开发可持续和高效的能源转换和存储技术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选择,如燃料电池以及金属-空气电池。氧还原反应(ORR)是这些电化学能量转换设备中最基本的反应之一。目前,最有效氧还原电催化剂是贵金属基催化剂(如Pt/C),但其高昂的价格和匮乏的资源阻碍了它们的进一步商业应用。因此,开发廉价、高效以及清洁环保的非贵金属电催化剂替代贵金属用于氧还原反应是目前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论文通过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制备了三种经济、高效的碳基非贵金属仿生电催化剂。通过XRD、SEM、TEM、Raman、XPS以及BET等方法对不同的碳基非贵金属电催化剂进行物理结构表征,研究这些催化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对这些电催化剂进行性能测试,研究它们的“构效关系”。此外,将部分电催化剂作为自组装锌-空气电池得阴极材料,进一步评估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催化性能。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如下:1.受海洋中水母触手结构的启发,通过水热法与热解法相结合,我们制备了一种负载Co/Co9S8纳米颗粒的石墨烯(rGO)与多壁碳纳米管(MWCNT)组装的碳基复合电催化剂(Co/Co9S8/rGO/MWCNT-800)。相比于商用Pt/C,商用Ru O2/C以及单独的Co/Co9S8纳米颗粒,Co/Co9S8/rGO/MWCNT-800复合材料在碱性介质中展现了更优异的ORR性能(起始电位为0.946 V vs.RHE)与OER性能。电化学测试表明最佳的热解温度为800℃,最佳的MWCNT掺入量为100mg。此外,相较于商用20%Pt/C催化剂,Co/Co9S8/rGO/MWCNT-800电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电化学稳定性、极好的选择性(符合4电子转移机理)和甲醇耐受性。Co/Co9S8/rGO/MWCNT-800复合材料出色的ORR/OER双功能催化性能可归因于Co/Co9S8和rGO/MWCNT之间的协同效应以及独特的多孔异质结构。2.我们以一种经济、储量丰富以及环保的大豆蛋白胨为碳源,通过氯化锌活化法,一步热解制备了仿灌木丛结构的碳基氧还原催化剂(SPZ-800-14)。得益于适量的氮掺杂(~2 at%N)、开放的三维介孔结构、高比表面积(1182.2 m2 g-1)以及适中的结构缺陷,相比于商业20%Pt/C催化剂,SPZ-800-14电催化剂在碱性介质中展现了良好的氧还原性能(半波电位为0.894 V vs.RHE)、优异的稳定性以及甲醇耐受性。电化学测试表明最佳的热解温度为800℃,最佳的大豆蛋白胨与氯化锌的质量比为1:4。此外,将SPZ-800-14电催化剂用于液态锌-空气电池的阴极材料,该电池表现出优良的开路电压(1.48 V)、功率密度以及长效的充放电性能(90 h)。3.通过配位化学与熔融盐辅助相结合,我们构筑了铁、锌金属位点共存负载的介孔氮掺杂碳纳米管(Fe-Zn/N/C/MWCNTs-800)电催化剂。具体来讲,单宁酸(TA)和希夫碱聚合物分别用作三价铁的不同配体。将单宁酸与铁的配合物骨架(TA-Fe)负载到由希夫碱高分子包裹的多壁碳纳米管(PI/MWCNTs)上,形成TA-Fe-PI/MWCNTs前驱体。随后,经ZnCl2/KCl熔融盐辅助前驱体碳化,获得一种珊瑚状碳基非贵金属催化剂(Fe-Zn/N/C/MWCNTs-800)。由于独特的介孔管状结构、大的BET比表面积(584.1 m2/g)以及分散的金属锌位点与包裹在多壁碳纳米管上的金属铁位点之间有利的协同作用,相对于商业20%Pt/C催化剂,Fe-Zn/N/C/MWCNTs-800催化剂在碱性介质中展现了良好的氧还原性能、优异的稳定性以及优良的甲醇耐受性。电化学测试表明最佳的热解温度为800℃。此外,以Fe-Zn/N/C/MWCNTs-800为阴极材料组装后的可充电流动液态锌-空气电池以及柔性全固态锌-空气电池,均展现出较大的开路电压、极高的功率密度以及优异的充放电循环性能。
闫风洁[3](2021)在《AlCuRE合金接地材料及其在碱性土壤中的腐蚀行为研究》文中提出接地是为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而采取的保护措施。接地装置将埋入大地土壤之中的导体与相关设施相连接,将电气设备或其它有关装置在运行中所产生的额外有害电流引入大地散失。用于建造接地装置的材料需具有良好的电气导通性能、与土壤之间较低的接触电阻和在全寿命周期的长效耐土壤腐蚀性能。以往常用的接地材料为镀锌钢和纯铜。纯铜做接地材料寿命长、可靠性高,但其材料成本高昂,并对土壤产生重金属离子污染;镀锌钢价格低廉,接地性能也较好,但耐土壤腐蚀性能较差,寿命短。纯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土壤腐蚀性能,但由于其表面腐蚀产物——氧化铝的导电性能差而被认为不适宜作为接地材料使用。因此,如何改善表面腐蚀产物特性,在保证其具有长效耐腐蚀性能的同时兼顾具有良好的接地导通性能,是实现将性价比优良且不会带来环境污染的铝材用于电气接地工程的关键问题。本文以铝为基体,添加4~5wt%的铜和0.3wt%的稀土元素,以半连续拉铸和热挤压工艺相结合制备了新型AlCuRE合金接地带材。通过添加少量的铜元素,改变了合金表面氧化膜的成分,将氧化铝转变为铝铜合金氧化物,增加了氧化膜受体杂质,解决了纯铝氧化膜导电性差的问题。通过添加微量的稀土元素,提高了铜元素在合金中的固溶度,细化了第二相颗粒,减少了 Al2Cu相偏析。结合喷丸和氧化复合处理,提高了氧化膜厚度和致密性,促进了铜元素向表层扩散,提高了氧化物中铜的相对含量,在保证了 AlCuRE合金接地材料耐土壤腐蚀性能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合金的接地导通性能,满足了接地材料使用要求。针对接地工程中腐蚀环境最为苛刻的碱性土壤,通过实验室加速腐蚀试验、浸泡试验和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 AlCuRE合金及其焊接接头在碱性土壤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分析了影响其腐蚀的主要因素。研究了表面改性处理对AlCuRE合金微观组织、形貌、成分、应力状态及土壤腐蚀行为、接地导通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表面喷丸与氧化复合处理AlCuRE合金材料的接地性能和耐土壤腐蚀性能。形成主要结论如下:在碱性土壤和土壤浸出液中实验初期AlCuRE合金表现出良好的耐土壤腐蚀性能,后期亚稳态点蚀转变为稳态点蚀,且随氯离子向合金基体传输,在基体内发生晶间腐蚀,并进一步扩展为剥落腐蚀。AlCuRE合金在碱性土壤和土壤浸出液中的腐蚀形式主要为点腐蚀、晶间腐蚀和局部剥落腐蚀,腐蚀产物主要为铝的水合氧化物、铝铜氧化物、铝的硫化物和氯化物。AlCuRE合金在碱性土壤中的腐蚀控制步骤为阴极控制,离子穿过钝化膜的电阻为阴极反应的控制因素。为解决AlCuRE合金接地材料的工程实用问题,采用手工氩弧焊实现了材料的良好连接。焊接接头焊缝区为明显的铸态组织,中间部位为等轴枝晶,熔合线附近为柱状晶,热影响区和母材为热轧组织,焊缝区的晶界有共晶相析出。焊接接头各区域成分和组织的差异导致其表面电势不同,表面电势差异引起宏观电偶腐蚀。焊接接头在碱性土壤浸出液中的腐蚀主要为点腐蚀和局部剥落腐蚀,熔合线附近的耐蚀性最差,其次是焊缝区,点蚀主要发生在熔合线附近的柱状晶区,腐蚀产物主要为铝的氧化物和硫化物。熔合线附近的残余拉应力加速了该区域腐蚀的发生。AlCuRE合金中异质相偏析形成的粗大颗粒明显影响氧化膜的完整性,导致氧化膜出现薄弱区,成为点蚀形核的优选区。一方面,材料表面微区成分的不同引起表面电势差异,形成微区电偶腐蚀和宏观电偶腐蚀,是加速其腐蚀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表面氧化膜在材料加工成型中因拉伸变形和组织差异所产生的残余拉应力的作用下易破裂而成为腐蚀薄弱区。除此之外,土壤中的氯离子是导致AlCuRE合金发生腐蚀的另一主要原因。氯离子吸附在氧化膜表面,在氧化膜薄弱区进入基体内部,与基体反应导致基体溶解,形成亚稳态点蚀。当氯离子浓度达到一定值后,腐蚀便由亚稳态点蚀发展为稳态点蚀。对AlCuRE合金进行喷丸处理,增加了合金表层的缺陷密度,细化了合金表层晶粒和第二相粒子,使合金表层由原始不均匀应力状态转呈为压应力。由于形变能的输入增大了初期氧化反应速率,增加了合金的点蚀倾向。喷丸形成的高密度缺陷为基体中的铜元素向表层扩散提供了短路扩散通道,提升了表层腐蚀产物的相对铜含量。喷丸形成的细密缺陷为氧化物的生成提供了形核场所,喷丸后再实施高温氧化处理,促使合金表面获得了致密的且具有较好导电性能的铝铜合金氧化膜层。喷丸和氧化复合处理增加了合金表面氧化膜的厚度和致密性,减小了AlCuRE合金在碱性土壤浸出液中的腐蚀电流密度,提高了交流阻抗模值,抑制了点腐蚀,提高了 AlCuRE合金在碱性土壤中的耐腐蚀性能。
刘俊[4](2021)在《盐化物沥青混合料融冰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冬季道路结冰会严重影响道路安全,解决路面结冰问题是道路工作者关注的焦点。盐化物沥青混合料是在沥青混合料中加入颗粒状或粉末状的盐化物材料作为细集料或填料,在车辆的碾压和毛细挤密等压力的影响下使盐分析出,以降低路面上的冰点,解决路面结冰问题。论文通过扫描电镜(SEM)和热重分析(TG)对盐化物材料进行微观评价,测试了盐化物材料氯离子含量、吸湿性和耐热指数。结果表明:材料氯离子含量为46.5%,耐热指数为0.12%,材料置于85%恒湿环境2h吸湿率为0.4%;SEM分析得出聚合后表面有一层外壳包裹缓释型无机盐芯材,起到了缓释的作用;将盐化物进行N2和O2的TG试验,吹扫气为N2时,材料没有出现明显的质量损失;当吹扫气为O2时,温度在289℃时材料的质量损失最大,约为3.8%,材料热稳定性较好。将盐化物材料以等体积替代矿粉加入到沥青混合料,通过控制关键指标空隙率,确定出盐化物沥青混合料的最优配合比。对盐化物沥青混合料进行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及融冰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盐化物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明显增加,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盐化物材料具有降低冰点和融冰雪的作用效果。采用ISE法测定盐化物沥青混合料氯离子释放浓度,并以累积释放浓度和氯离子析出百分比评价盐化物沥青混合料融冰雪有效成分释放特性。探究静水作用时沥青种类、空隙率、温度、盐化物掺量对盐分析出特性的影响;根据模拟降雨量冲刷试件上表面,研究冻融循环作用下沥青混合料中盐化物析出速率;结果表明:不同空隙率、温度和掺量对氯离子盐分析出速率影响较大,沥青种类对析出速率影响偏小;在冻融循环作用时,盐分析出速率明显加快。通过MTS加载系统中的粘结力测试装置,测试盐化物沥青混合料界面粘结力,将冰与盐化物沥青混合料和普通沥青混合料界面粘结力相等时的浓度作为临界释放浓度,得到盐化物沥青混合料临界氯离子浓度为0.0009mol/L。采用自然浸泡法模拟自然降雨,加热浸泡模拟夏季降雨,冻融循环作用下模拟冬季降雪的影响,建立盐化物沥青混合料长效性能模型,依据各地区的降雨量和降雪量进行使用寿命预估分析,得到盐化物最少作用年限为哈尔滨市1.65年,最长作用年限的地区为南京地区3.52年。为了验证抗凝冰材料的融雪除冰性能,在济阳高速进行了试验路段的铺筑,经过冬夏交替,能够起到融雪除冰的作用。
冯亚松[5](2021)在《镍锌复合重金属污染黏土固化稳定化研究 ——可持续固化剂研发与性能测评》文中提出工业污染场地的绿色可持续修复及安全再利用不仅是当前环境岩土工程学科的难点,也是我国污染场地修复工作的迫切需求。当前固化稳定化技术中广泛使用的水泥具有能耗高、污染重等环境友好性差的弊端。因此研发可持续固化剂并开展固化工业重金属污染土的效果测评研究,对丰富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内容,推进我国污染场地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9YFC1806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877248、41472258)、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No.2013AA06A206)和江苏省环保科研课题(No.2016031)为依托,以工业重金属污染土的高效修复和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为目标,结合我国工业污染场地污染特征和绿色可持续修复需求,通过室内试验、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对可持续固化剂研发与性能测评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发了针对镍锌污染土的钢渣基可持续固化剂,查明了固化土的环境土工特性。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钢渣基固化剂对污染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重金属浸出浓度、酸碱度、电导率和基本土性等环境土工特性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钢渣基固化剂能够提高污染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p H值,降低污染土浸出毒性与电导率;钢渣基固化剂加入后,污染土的液限、比表面积、有机质含量、黏粒组分含量降低,阳离子交换量、比重、最大干密度及砂粒组分含量增加。(2)揭示了污染土强度提升和重金属稳定的控制机理。通过对污染土的孔隙结构、酸缓冲能力、重金属化学形态、X射线衍射及对固化剂净浆的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查明了固化土的微观特性和反应产物。结果表明:水合硅酸钙对土颗粒的胶结作用及钙矾石、氢氧化钙石和重金属沉淀的填充作用,减少污染土孔隙体积,促进固化土强度提升;氢氧化镍、镍铁双层状氢氧化物、锌酸钙和碱式氯化锌等产物、水合硅酸钙的物理包裹及钙矾石的离子交换作用促进重金属化学稳定性增加;碱性反应产物显着提升污染土的酸缓冲能力;污染土酸缓冲能力和重金属化学稳定性的增加共同导致重金属浸出浓度降低。(3)研究了不同拌和含水率和压实状态下固化土的重金属浸出特性。通过毒性浸出和半动态浸出试验,查明了拌和含水率和固化土压实度(干密度)对固化土重金属浸出浓度和表观扩散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拌和含水率(17%~26%)对固化土重金属浸出浓度的影响高达50%;重金属浸出浓度最低值对应的拌和含水率与击实试验获得的固化土最优含水率接近;固化土压实度(75%~100%)的增加促进重金属浸出浓度和重金属表观扩散系数降低。拌和含水率对固化土浸出特性的影响源于重金属化学形态和固化土孔隙分布的差异。重金属化学形态和固化土粒径分布造成不同压实度条件下固化土浸出特性的变化。(4)研究了干湿交替作用下固化土环境土工特性的演化规律。通过改进ASTM D4843试验,分析了干湿交替作用下固化土的质量损失、无侧限抗压强度和重金属浸出浓度的响应过程,阐明了固化土的劣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24次内),固化土相对累积质量损失率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化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转折点对应干湿循环次数均为18次;重金属浸出浓度变化率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转折点对应干湿循环次数为6次。固化土劣化的主要原因是固化土的孔隙分布和重金属化学形态变化。(5)测评了扩散和渗透作用下固化土的重金属运移参数。通过柱状扩散试验和柔性壁渗透试验,研究了一维扩散和渗透作用下重金属的运移特征,对比了污染土固化前后重金属的有效扩散系数、分配系数和渗透系数。结果表明:随着扩散时间的增加,与土样接触溶液中重金属浓度增加;随着渗透时间的增加,渗透液中重金属浓度降低。固化剂改变污染土的重金属运移参数。固化剂掺量8%的固化土的镍和锌有效扩散系数分别为污染土的3.75%和3.60%;重金属镍和锌分配系数分别为污染土的169和175倍。固化剂掺量8%的固化土渗透系数较污染土降低约2个数量级。(6)评价了钢渣基固化剂固化土作为道路路基填土的工程、环境和经济性能。通过现场试验,建立了固化土作为路基填土再利用的技术工艺,论证了固化土作为路基填土安全再利用的可行性,并与传统的水泥和生石灰进行了性能比较。结果表明:钢渣基固化剂固化土是一种性能优越的道路路基填土。固化土的回弹模量满足《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中快速路和主干路回弹模量设计值,重金属浸出浓度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IV类地下水标准限值。钢渣基固化剂工程性能指标与水泥接近,优于生石灰;钢渣基固化剂环境和经济性能指标均优于水泥和生石灰。(7)研究了自然暴露场景下固化重金属污染土的长期稳定性和污染物运移特征。通过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固化土作为路基填土安全再利用的长期稳定性,预测了固化土中重金属向离场土的运移距离。结果表明:监测600天内,固化土重金属浸出浓度持续降低、回弹模量持续增加。固化土的重金属运移距离小于5 cm;服役50年后,污染土中锌向离场土的扩散距离为18.9 cm,而固化土中锌向离场土的扩散距离为3.2 cm。
艾贤军[6](2020)在《耐盐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石油污染土壤的形势严峻,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生物修复技术以其环境友好、低价高效等特性在各类修复技术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然而,在实际修复场地中常存在高盐碱环境,极大程度的限制了常规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本文首先分析、探究了土壤石油烃提取、分析方法,然后从实际石油污染盐碱场地中提取了耐盐菌群,并进行接种、培养和高盐高油胁迫条件的驯化,研究了驯化过程中耐盐菌群的生理特性,探讨了优势耐盐菌株在水环境以及土壤环境中的石油烃降解特性,分析了长效耐盐石油降解菌剂推广应用的修复助剂、缓释药剂、载体材料、菌剂制备等关键问题,最后设计了一套智能化、模块化、撬装化的石油污染盐碱场地生物修复装备。土壤石油烃提取、分析实验表明:在土壤初始油浓度为10000mg/kg条件下,采用5种不同萃取手段,土壤石油烃萃取率依次为振荡过滤国标法(106.45%)>索氏提取国标法(90.73%)>滴滤萃取法(76.3%)>振荡离心萃取法(74.7%)>振荡过滤萃取法(68.3%),其原因在于萃取液与污染土壤的接触时间不同所致。5种萃取手段中,振荡过滤国标法具有最高萃取准确度,而振荡过滤萃取法所用时间最短,在有修正系数矫正比例的前提下,可以用于要求快速处理大量样品的情况。耐盐菌筛选、驯化实验表明:常年受石油污染的盐碱场地中存在能够耐受盐碱环境的高效石油烃降解土着菌,通过人为筛选驯化,可以继续提高其盐碱耐受性及降解能力。通过测定耐盐菌驯化培养液的pH发现,pH值由7.6(初期)降低至5.9(末期),说明菌株在适应环境、降解石油烃的过程中会使培养液由中性转变为弱酸性,原因在于耐盐菌分解石油烃过程中产生碳酸类物质。培养液的电导率在55~115 ms/cm范围内波动,是因为适应不了环境的菌株裂解死亡后,内部电解质大量渗入培养液,导致培养液电导率发生变化。培养液油滴粒径及形态变化表明,耐盐菌群生长发育阶段会产生大量表面活性剂类代谢产物,使石油烃粒径减小的同时部分乳化。耐盐菌修复石油烃污染水体实验表明:在前期筛选的耐盐菌群中共提取出6株耐盐菌,其中1号菌株(称为优势耐盐菌株)在极限盐度条件下降解高浓度石油烃的能力最佳,其最适生存环境条件分别为pH值为9、油浓度为5000 mg/L、温度为30℃,同时在pH值7~9、油浓度0.5%~5%、温度20~40℃范围内具有较高生存活性。该菌株在含盐量15%~36%、含油量0.5%~5%、pH值7~9、温度20~40℃、不同盐组分实验中降解效率最高的实验组分别为:含盐量20%(82.6%)、含油量10000 mg/L(79.47%)、pH为8(76.9%)、30℃(64.93%)、CaCl2(90.3%)。经检测该菌株能产生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淀粉水解酶和过氧化氢酶等物质,这类物质在促进石油烃乳化的同时能够促进菌株降解。耐盐菌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实验表明:在土壤含油量10000mg/kg条件下,1、5、6号及三株混合菌中,经25d降解1号菌株处理效果最好(65%),土壤中剩余含油量3856.5 mg/kg。土壤盐含量0~50%(质量比)实验组,25%含盐量降解率最高(91.1%),剩余油浓度887 mg/kg,与国标GB3660—2018规定的第一类建设用地石油烃类筛选值(826 mg/kg)较为接近,低于第二类建设用地筛选值(4500 mg/kg)。该菌株在不同土质中对污染物的去除率依次为砂土(66.1%)>壤土(61.4%)>黏土(35.2%)。1000~150000 mg/kg土壤油浓度实验中,50000 mg/kg实验组降解率最高(69.9%),剩余油浓度15040mg/kg,未达标原因在于土壤本身油浓度过高。20~100%含水率实验中,40%实验组去除率最高(64.9%),剩余油浓度3509mg/kg;10~50℃环境温度实验中,40℃实验组去除率最高(66.58%),剩余油浓度3342mg/kg,均满足第二类建设用地筛选值(4500mg/kg)。通过GC-MS检测得知,经1号菌株降解后,多种石油烃类物质丰度显着降低,其中三(2-氯乙基)亚磷酸酯、均三甲苯等物质几乎彻底清除,而2,4-二叔丁基酚、N-丁基苯磺酰胺等物质仍有较多残留;其中2,3-二甲基萘含量不降反增,可能存在某种生化反应将大分子物质分解所致。经16s RNA基因鉴定得知,1号菌株属盐单胞菌属的titanicae菌,同时结合其可在36%盐度环境中有效降解石油烃类,因此推测其为重度嗜盐石油降解菌。此外,分析了高盐碱环境中耐盐菌修复实际场地所需的修复助剂、缓释药剂、载体材料等的性能要求与发展方向,初步设计了耐盐菌剂量产化方案。同时,从思路方案、工艺设计、结构设计、投资运行成本等方面,设计了一套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该系统较好解决了有机污染场地生物修复实践中存在的装备化程度低、菌剂成本高等问题,同时适用于原位、异位两类修复工程。
陈东东[7](2020)在《井下涡轮发电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石油开发技术迈向更高度智能化和自动化,注水井测控系统的供电技术创新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如今油田的注水井数量不断地增多,分布更广泛,难度更大以及仪器越来越精密。因此井下测控技术极具挑战性的难点在于长效稳定的电力保障系统。一套良好的供电系统能够有效地保障油田的长期稳定的开发和运转,实现增产、增收持续地发展。本论文针对的是我国胜利油田的注水井设计的一整套闭环实时供电系统。在对3种涡轮发电技术方案开展对比分析后,选择和设计了以偏心组合式涡轮发电机为核心部件的井下供电系统。在分析了注水井的空间特点和学习了相关技术原理后,分别设计了涡轮、导轮、转接轴和发电机。在分析负载设备的电特性基础上,设计了整流稳压电路、保护电路、储能均衡管理电路以及电池组模块的液冷散热管理模块的闭合供电系统。系统追求稳定的输出电压和功率、全面的保护电路、高效的充电速率、高功率的放电特性、大容量的储能、长期有效的电池组。在论文期间取得的阶段成果有:设计并加工了涡轮、导轮、发电机并整机组装达到输出直流电压24V,输出功率10W的预期目标。设计了7节电池组串并联组合的均衡充电管理和热管理系统并在不同温度环境中完成试验。在油田将样机与脉冲发生器匹配试验,整理后的数据表明一次充电完成后设备可持续供电工作超过68小时。
毛宇婕[8](2020)在《抗热积累长效稳定性硫化体系的构筑及应用评价》文中提出橡胶的硫化指的是在特定的压力,温度和时间条件下,橡胶中的线型大分子链在硫化体系的作用下通过化学反应交联在一起,进而形成立体三维网状结构的过程,是橡胶加工最重要的程序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胶料在混炼过程或硫化前的贮存过程中会出现早期硫化现象,又称自硫,自硫会大大缩短半成品胶的贮存寿命,使半成品胶在后续处理时中加工不易,而且会使橡胶制品的外表面粗糙不平整,物理性能下降,甚至会使得制品的接头位置出现开裂等情况。同时在使用普通硫磺配合时,胶料或制品易出现喷霜现象,影响了硫磺的分散性,会导致在硫化过程中反应不均匀,使得制品的使用性能受到严重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首先探索了高反式聚异戊二烯(TPI)复合硫磺硫化体系的构筑及其迟延焦烧的作用,通过在开炼机中对TPI进行捏合,然后加入硫磺在密炼机中混炼均匀,经液氮冷冻干燥后粉碎处理得到TPI复合硫磺,通过对比普通硫磺硫化体系混炼胶的硫化特性曲线,使用TPI复合硫磺的硫化胶,焦烧时间得到明显改善。为进一步探索TPI复合硫磺对于半成品胶贮存寿命的影响,参照静密封橡胶零件贮存期快速测定方法建立了半成品混炼胶贮存寿命预测方法模型,根据50%硫磺含量的TPI复合硫磺混炼胶在不同温度不同老化时间下得到的焦烧时间,推测出不同温度下橡胶的贮存寿命,推算结果表明,常温20℃下,该种混炼胶的贮存寿命约为57天。由于TPI的软化点约为70-80℃,因此制备的复合硫磺在应用时,加硫温度不能超过80℃。因此,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保持在低温的条件下加硫,会使硫化工艺发生较大的改变,使加工成本增高。其次,本论文研究了聚乙烯蜡(PE蜡)包覆硫磺的制备以及在橡胶硫化中的应用。将三种PE蜡分别置于溶剂中升温至融化,持续搅拌降温促使PE蜡以不溶性硫磺为晶核结晶形成壳层结构的三种包覆硫磺,通过使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偏光显微镜(polarizing optical microscope,POM)、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以及马尔文激光粒度仪(Zetasizer)等对包覆硫磺进行测试分析,以确定硫磺表面成功包覆了PE蜡。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包覆硫磺的平均粒径都小于普通硫磺,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在天然橡胶的硫化过程中应用三种PE蜡包覆硫磺,发现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喷霜,同时可以适当地延长焦烧时间,甚至可以一定程度提升硫化胶的物理性能,表明该种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本论文将PE蜡包覆硫磺初步应用于鞋材的围条胶和大底胶中,发现制品的硫化特性和物理机械性能及抗热积累能力均有明显提高,其作用于围条胶的效果更为明显,进一步证明了PE蜡包覆硫磺用于实际生产的可行性。为优化以PE蜡包覆硫磺为核心的抗热积累的长效稳定硫化体系,分别采用不同型号的PE蜡、配比进行包覆硫磺的制备,并应用于围条胶的硫化工艺中,经过对各样品的硫化特性进行长期监测以及对混炼胶贮存寿命的推算,并综合各样品的物理机械性能对比,发现当使用DA2蜡与硫磺包覆比例为2:3时,制备的PE蜡包覆硫磺性能最佳,有效的解决了制品加工过程中的喷霜现象以及焦烧问题。
谢雨谷[9](2020)在《苏云金杆菌缓释片剂对白纹伊蚊的杀灭效果研究》文中指出背景: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NEV)感染引起并且由媒介伊蚊传播的虫媒病毒性疾病,给全球带来了严重的疾病负担。登革热的防治积极倡导预防为主,通过蚊媒控制从而切断传播途径是目前最有效的防控手段之一。白纹伊蚊是我国登革热传播的主要媒介,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ecies israelensis,Bti)在长期的伊蚊防制中,被认为是最成功的生物防制剂,通过剂型优化使其成为一种长效的杀蚊幼剂具有重要意义。目的:通过优化Bti为缓释片剂Bti-BLOCK,使其适用于媒介伊蚊孳生地清理和孳生地陷阱中,成为一种长效的杀蚊幼剂,应用到我国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的综合防制中。方法:Bti-BLOCK的灭蚊效果测试分为实验室测试和现场试验两部分,实验室方面包括Bti-BLOCK的缓释效果、快速灭蚊效果、长效灭蚊效果、诱卵效果的测试,还探讨了影响Bti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紫外线(Ultraviolet,UV)对其效果的影响。现场试验方面从2017年7月8日至12月14日,为期159 d,在广州市白云区选取了三个试验区进行测试,分别为:公园、居民小区和机关大院。结合孳生地调查和清理,在三个试验区分别布置30、20和20组孳生地陷阱(Lethal ovitrap,LO),在实验组中加入 Bti-BLOCK(1 g/500 mL)、吡丙醚(Pyriproxyfen,PPF)药网(10-2 ppm)和500 mL自来水,对照组仅加入500 mL自来水,两者相距25 cm。每周记录陷阱杯中蚊卵、幼虫和蚊蛹的数目以及幼虫和蚊蛹的存活情况,每周更换蚊卵阳性的LO,每月更换一次Bti-BL OCK。选取一些位点布置阳性对照组,加入FourStar(?)Briquets(含有6%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 Neide,Bs)and 1%Bti)与实验组进行对比测试。结果:在实验室方面,Bti-BLOCK可以实现Bti毒素蛋白的缓释,在水体中稳定存在并保持有效的致死浓度;Bti-BLOCK对白纹伊蚊幼虫仍然具有良好的快速灭蚊效果,在12 h内可以达到100%杀灭率;并且在两个月内可以保证95%的杀灭率;在孕蚊产卵选择性实验中表现出一定的诱卵作用;直接暴露在UV后可以使水体中的毒素蛋白失活,并且Bti-BLOCK的起效时间延迟至120 h。在现场试验方面,应用到孳生地陷阱中的Bti-BLOCK不会影响陷阱的诱卵能力;杀灭效果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蚊幼的存活率显着下降;特异性方面,孳生地陷阱诱捕白纹伊蚊的特异性为99.62%。结论:苏云金杆菌缓释片剂Bti-BLOCK具备缓释效果,兼备速杀和持效的灭蚊作用,起效时间在12h内,持效时间大于两个月;并且对白纹伊蚊孕蚊具有诱卵作用,而UV仍然是Bti-BLOCK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Bti-BLOCK进一步结合LO应用到现场试验中可以针对白纹伊蚊发挥良好的和持续的杀灭作用。综上所述,Bti-BLOCK可以应用到我国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伊蚊的综合防制中,作为一项针对蚊幼的可持续性的防制手段。
梁涛[10](2020)在《GLP-1类似物杂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重组Arg34-GLP-1[7-37]生产制备过程中的潜在杂质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确证。方法:将发酵后的料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检测,利用离子交换色谱和制备液相纯化得到Arg34-GLP-1[7-37]纯品和杂质组分,将纯品进行高温、酸碱等不同条件下的破坏实验,来探知杂质产生机理,利用LC-MS、MALDI-TOF质谱、蛋白质全序列测序等方式推断杂质的分子量与结构。结果:经阴离子交换色谱及反相制备纯化后,Arg34-GLP-1[7-37]的纯度可达97.9%,杂质组分经LC-MS解析得到6个单体组分的分子量,分别为1033.1500,1302.8308,2743.9113,3381.4459,2488.5400,3108.8330,推测其可能结构序列。反相制备分离出三种主要杂质并将其纯化至91.4%、99.2%和96.7%。通过MALDI-TOF测得其[M+H]+分子量分别为1033.5446,2744.2397和3112.4475,根据Arg34-GLP-1[7-37]的氨基酸序列来推断杂质1,杂质3与杂质9可能序列为E-F-I-A-W-L-V-R,H-A-E-G-T-F-T-S-D-V-S-S-Y-L-E-G-Q-A-A-K-E-F-I-A-W,H-A-E-G-T-F-T-S-D-V-S-S-Y-L-E-G-Q-A-A-K-E-F-I-A-W-L-V-R。将纯化前后的成分进行比对,表明上述3个主要杂质是由发酵过程产生,通过极端条件处理这些杂质含量会显着增加。本研究对于三个杂质的结构解析及机理探究均为首次发表。结论:制备得到的3个杂质均为Arg34-GLP-1[7-37]在高温、碱性及氧化条件下的降解片段,为防止纯化过程中主产物降解,应控制温度不宜太高,避免过酸过碱及一些易被氧化的条件。本文为GLP-1及其类似物的研究指出了一些应避免的误区。
二、高温长效测试资料的分析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温长效测试资料的分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镁合金表面多功能一体化涂层的构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镁及镁合金 |
1.1.2 镁合金的应用 |
1.1.3 Mg-Zn-Sr合金 |
1.2 镁合金腐蚀 |
1.2.1 镁合金腐蚀类型 |
1.2.2 镁合金腐蚀原理 |
1.3 镁合金防腐技术 |
1.3.1 增强镁合金本身性能 |
1.3.2 镁合金表面改性技术 |
1.4 环氧树脂、纳米二氧化硅、氧化石墨烯在金属腐蚀上的应用 |
1.4.1 环氧树脂(EP) |
1.4.2 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_2) |
1.4.3 氧化石墨烯(GO) |
1.5 镁合金多功能涂层目前研究现状 |
1.6 论文主要研究意义及内容 |
1.6.1 本课题研究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及测试方法 |
2.1 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主要实验设备 |
2.2 涂层制备 |
2.2.1 EP涂层及EP/SiO_2涂层的制备 |
2.2.2 EP/GO涂层的制备 |
2.2.3 EP/GO/SiO_2涂层的制备 |
2.3 涂层测试方法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2 OM光学显微镜 |
2.3.3 原子力显微镜(AFM) |
2.3.4 红外光谱分析(ATR-FTIR) |
2.3.5 疏水性能分析 |
2.3.6 耐磨性能分析 |
2.3.7 电化学性能分析 |
2.3.8 长效服役性 |
3 改性纳米EP/SiO_2杂化涂层对镁合金综合性能影响 |
3.1 引言 |
3.2 微观组织结构分析 |
3.2.1 涂层表面形貌 |
3.2.2 涂层表面三维形貌 |
3.2.3 涂层断面形貌 |
3.3 红外分析 |
3.4 电化学腐蚀行为分析 |
3.4.1 涂层耐蚀性 |
3.4.2 电化学拟合 |
3.4.3 涂层长效服役性 |
3.5 涂层疏水性 |
3.6 涂层摩擦性能 |
3.6.1 摩擦表面形貌 |
3.6.2 摩擦学性能 |
3.7 本章小结 |
4 EP/GO杂化涂层对镁合金综合性能影响 |
4.1 引言 |
4.2 微观组织结构分析 |
4.2.1 涂层表面形貌 |
4.2.2 涂层表面三维形貌 |
4.2.3 涂层断面形貌 |
4.3 红外分析 |
4.4 电化学腐蚀行为分析 |
4.4.1 涂层耐蚀性 |
4.4.2 电化学拟合 |
4.4.3 涂层长效服役性 |
4.5 涂层疏水性 |
4.6 涂层摩擦性能 |
4.6.1 磨痕形貌 |
4.6.2 摩擦学性能 |
4.7 本章小结 |
5 EP/GO/SiO_2多功能涂层综合性能 |
5.1 引言 |
5.2 微观组织结构分析 |
5.2.1 涂层表面形貌 |
5.2.2 涂层表面三维形貌 |
5.2.3 涂层断面形貌 |
5.3 红外分析 |
5.4 电化学腐蚀行为分析 |
5.4.1 涂层耐蚀性 |
5.4.2 涂层长效服役性 |
5.5 涂层疏水性 |
5.6 涂层摩擦性能 |
5.6.1 磨痕形貌 |
5.6.2 摩擦学性能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2)碳基非贵金属仿生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氧还原反应 |
1.2.1 引言 |
1.2.2 氧还原反应机制机理 |
1.2.3 燃料电池简介 |
1.2.4 金属-空气电池简介 |
1.3 碳基非贵金属电催化剂 |
1.3.1 引言 |
1.3.2 经典的纳米碳基电催化剂 |
1.3.3 生物质衍生碳基电催化剂 |
1.3.4 高分子材料衍生碳基电催化剂 |
1.3.5 多孔有机骨架材料衍生碳基电催化剂 |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1 主要实验材料 |
2.1.2 主要实验设备 |
2.2 电催化剂的物理表征 |
2.2.1 X射线衍射(XRD)光谱表征 |
2.2.2 拉曼(Raman)光谱表征 |
2.2.3 比表面积(BET)及孔径分布 |
2.2.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 |
2.2.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 |
2.2.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 |
2.2.7 电子顺磁共振(EPR)表征 |
2.2.8 红外(IR)光谱表征 |
2.3 电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
2.3.1 工作电极的介绍 |
2.3.2 工作电极的打磨 |
2.3.3 线性扫描伏安(LSV)测试 |
2.3.4 循环伏安(CV)测试 |
2.3.5 双电层电容(C_(dl))测试 |
2.3.6 电化学稳定性测试 |
2.3.7 甲醇耐久性测试 |
2.3.8 流动液态锌-空气电池的组装与测试 |
2.3.9 柔性全固态锌-空气电池的组装与测试 |
第三章 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碳基电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Co/Co_9S_8/rGO/MWCNT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1 氧化石墨烯(GO)的合成 |
3.2.2 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的合成 |
3.2.3 Co/Co_9S_8/rGO/MWCNT复合材料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XRD分析 |
3.3.2 SEM分析 |
3.3.3 TEM分析 |
3.3.4 XPS分析 |
3.3.5 BET分析 |
3.3.6 Raman分析 |
3.3.7 电化学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物质衍生碳基电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大豆蛋白胨衍生氮掺杂碳材料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XRD分析 |
4.3.2 SEM分析 |
4.3.3 TEM分析 |
4.3.4 XPS分析 |
4.3.5 BET分析 |
4.3.6 Raman分析 |
4.3.7 EPR分析 |
4.3.8 电化学性能分析 |
4.3.9 流动液态锌-空气电池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聚合物衍生碳基电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Fe-Zn/N/C/MWCNTs-800电催化剂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IR分析 |
5.3.2 XRD分析 |
5.3.3 SEM分析 |
5.3.4 TEM分析 |
5.3.5 XPS分析 |
5.3.6 BET分析 |
5.3.7 Raman分析 |
5.3.8 电化学性能分析 |
5.3.9 流动液态锌-空气电池性能分析 |
5.3.10 柔性全固态锌-空气电池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与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AlCuRE合金接地材料及其在碱性土壤中的腐蚀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文创新和主要贡献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铝合金腐蚀研究现状 |
1.1.1 铝合金的腐蚀特征及机理 |
1.1.2 影响铝合金腐蚀的因素 |
1.2 铝合金焊接接头腐蚀研究现状 |
1.2.1 铝合金的焊接技术 |
1.2.2 铝合金焊接接头的腐蚀研究现状 |
1.3 土壤腐蚀特征 |
1.3.1 土壤腐蚀的电化学特征 |
1.3.2 土壤腐蚀的表现形式 |
1.3.3 土壤腐蚀的影响因素 |
1.4 铝合金防腐技术 |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5.1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目的 |
1.5.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2.2 土壤腐蚀加速实验箱的研制 |
2.3 表面改性处理工艺 |
2.3.1 喷丸处理工艺 |
2.3.2 氧化处理工艺 |
2.4 实验介质配制及土壤理化分析 |
2.4.1 试验用土壤理化分析 |
2.4.2 土壤浸出液的制备 |
2.5 接地导通性测量 |
2.5.1 加速腐蚀试验中接地导通性测量 |
2.5.2 现场小网接地电阻测量 |
第3章 铝合金接地材料开发 |
3.1 铝合金材料成分设计 |
3.2 铝合金带材制备 |
3.2.1 铝合金制备技术路线 |
3.2.2 铝合金加工工艺 |
3.2.3 铝合金组织成分及相结构表征 |
3.3 铝合金接地材料筛选 |
3.3.1 耐腐蚀性能分析 |
3.3.2 接地导通性能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AlCuRE合金在碱性土壤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
4.1 AlCuRE合金材料的腐蚀特征及腐蚀规律研究 |
4.1.1 腐蚀特征分析 |
4.1.2 腐蚀规律研究 |
4.2 AlCuRE合金材料的腐蚀形貌及腐蚀产物分析 |
4.2.1 腐蚀进程表征 |
4.2.2 腐蚀产物分析 |
4.3 AlCuRE合金腐蚀电化学特征参数及腐蚀影响因素分析 |
4.3.1 腐蚀电化学特征参数分析 |
4.3.2 腐蚀影响因素分析 |
4.4 AlCuRE合金腐蚀机理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AlCuRE合金焊接接头在土壤浸出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
5.1 实验过程 |
5.1.1 焊接接头制备 |
5.1.2 试样制备 |
5.1.3 腐蚀试验 |
5.2 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分析 |
5.3 焊接接头残余应力分析 |
5.4 焊接接头电化学腐蚀特征分析 |
5.4.1 塔菲尔曲线分析 |
5.4.2 交流阻抗分析 |
5.5 焊接接头浸泡腐蚀特征分析 |
5.5.1 焊接接头表面电势分析 |
5.5.2 焊接接头表面腐蚀形貌和腐蚀产物 |
5.6 焊接接头腐蚀机理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喷丸和氧化处理对AlCuRE合金腐蚀行为及接地导通性能的影响 |
6.1 喷丸和氧化处理对AlCuRE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
6.2 喷丸和氧化处理对AlCuRE合金表面应力状态的影响 |
6.3 喷丸和氧化处理对AlCuRE合金表层成分的影响 |
6.4 喷丸和氧化处理对AlCuRE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 |
6.4.1 喷丸和氧化处理对AlCuRE合金腐蚀电化学特征的影响 |
6.4.2 喷丸和氧化处理对AlCuRE合金腐蚀形貌的影响 |
6.5 喷丸和氧化处理对AlCuRE合金接地导通性能的影响 |
6.6 喷丸和氧化处理对AlCuRE合金表面氧化膜结构的影响 |
6.7 喷丸和氧化处理对AlCuRE合金腐蚀机理的影响 |
6.8 AlCuRE合金接地材料耐蚀性能和接地导通性能研究 |
6.8.1 AlCuRE合金接地材料的耐蚀性能 |
6.8.2 AlCuRE合金接地材料的接地导通性能 |
6.9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盐化物沥青混合料融冰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路面除冰雪技术 |
1.2.2 盐化物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现状 |
1.2.3 盐化物沥青混合料融冰特性的研究现状 |
1.2.4 盐化物沥青混合料长效性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盐化物材料性能评价 |
2.1 盐化物材料的制备 |
2.2 盐化物材料技术性能 |
2.2.1 盐化物材料性能评价方法 |
2.2.2 盐化物材料性能 |
2.3 盐化物材料表征 |
2.3.1 微观评价方法 |
2.3.2 微观结果表征 |
2.4 盐化物材料融冰性能 |
2.4.1 盐化物材料融冰评价方法 |
2.4.2 盐化物材料融冰性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盐化物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
3.1 盐化物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1.1 原材料技术性质 |
3.1.2 矿料级配组成设计 |
3.1.3 最佳油石比确定 |
3.1.4 盐化物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 |
3.2 盐化物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3.2.1 高温稳定性 |
3.2.2 低温抗裂性 |
3.2.3 水稳定性 |
3.3 盐化物沥青混合料融冰性能研究 |
3.3.1 冰点试验 |
3.3.2 融冰率试验 |
3.3.3 盐分释出量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盐化物沥青混合料长效性研究 |
4.1 ISE法测试 |
4.1.1 ISE方法测试原理 |
4.1.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2 静水压力作用下沥青混合料长效性研究 |
4.2.1 沥青种类对有效成分释放特性的影响 |
4.2.2 空隙率对有效成分释放特性的影响 |
4.2.3 温度对有效成分释放特性的影响 |
4.2.4 填料的掺量对有效成分释放特性的影响 |
4.3 冻融循环作用下沥青混合料长效性影响 |
4.3.1 冻融循环测试方法 |
4.3.2 试验结果分析 |
4.4 冰—沥青混合料界面粘结力研究 |
4.4.1 粘结力测试方法 |
4.4.2 粘结力测试结果分析 |
4.5 盐化物沥青混合料寿命预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盐化物试验路段铺筑 |
5.1 工程概况 |
5.2 盐化物沥青路面的铺筑 |
5.2.1 原材料技术性质 |
5.2.2 配合比设计 |
5.2.3 沥青混合料生产与施工 |
5.3 试验路实施效果 |
5.3.1 目测法 |
5.3.2 冰层刮划法 |
5.3.3 钻芯取样测试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5)镍锌复合重金属污染黏土固化稳定化研究 ——可持续固化剂研发与性能测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固化稳定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我国污染场地现状及修复需求 |
1.2.2 固化稳定化技术技术特征及应用现状 |
1.2.3 固化剂应用现状 |
1.2.4 固化稳定化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
1.2.5 固化稳定化效果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3 钢渣在岩土工程和环境工程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钢渣的物理化学特性 |
1.3.2 钢渣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
1.3.3 钢渣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
1.3.4 钢渣激发研究现状 |
1.4 现有研究存在问题的进一步分析总结及问题的提出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钢渣基固化剂处理镍锌污染土的机理研究 |
2.1 概述 |
2.2 可持续型固化剂研发 |
2.2.1 研发思路 |
2.2.2 激发剂筛选 |
2.2.3 电石渣和磷石膏的化学属性 |
2.3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3.1 试验材料 |
2.3.2 试验方案 |
2.3.3 试样制备 |
2.3.4 测试方法 |
2.4 固化剂组分优化试验结果 |
2.4.1 转炉钢渣、电石渣和磷石膏固化土的强度和重金属稳定率 |
2.4.2 固化剂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2.5 BCP固化土环境土工特性 |
2.5.1 固化土的基本土性参数 |
2.5.2 固化土的酸碱度和电导率 |
2.6 BCP固化土的强度特性 |
2.6.1 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
2.6.2 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酸碱度/电导率的关系 |
2.7 BCP固化土的浸出毒性 |
2.7.1 硫酸硝酸法重金属浸出浓度 |
2.7.2 固化土浸出液的酸碱度和电导率 |
2.7.3 重金属浸出浓度与浸出液酸碱度和电导率的关系 |
2.7.4 浸提液p H对重金属浸出浓度的影响 |
2.7.5 液固比对重金属浸出浓度的影响 |
2.8 BCP固化土的环境土工特性变化机理 |
2.8.1 固化土的酸缓冲能力 |
2.8.2 固化土中重金属化学形态 |
2.8.3 固化土的孔隙特征 |
2.8.4 BCP固化剂与重金属镍和锌反应机理 |
2.8.5 BCP掺量和龄期对固化土环境土工特性影响机理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拌和含水率和压实度对固化稳定化效果影响研究 |
3.1 概述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案 |
3.2.3 试样制备 |
3.2.4 测试方法 |
3.3 污染土拌和含水率对固化土环境土工特性影响 |
3.3.1 无侧限抗压强度 |
3.3.2 重金属浸出浓度 |
3.3.3 固化土酸碱度 |
3.3.4 固化土含水率 |
3.3.5 固化土干密度和比重 |
3.3.6 固化土颗粒分布 |
3.3.7 重金属化学形态 |
3.3.8 固化土孔径分布 |
3.3.9 固化土微观形态 |
3.3.10 固化剂掺量和污染土拌和含水率进行优化 |
3.4 压实度对固化土环境土工特性影响 |
3.4.1 无侧限抗压强度 |
3.4.2 重金属浸出浓度 |
3.4.3 固化土酸碱度 |
3.4.4 固化土界限含水率 |
3.4.5 固化土粒径分布 |
3.4.6 重金属的化学形态 |
3.4.7 固化土粒径减小后金属浸出浓度 |
3.4.8 固化土半动态浸出特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干湿交替作用下固化土重金属浸出行为演化规律研究 |
4.1 概述 |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方案 |
4.2.3 试样制备 |
4.2.4 测试方法 |
4.3 传统试验方法测试结果与讨论 |
4.3.1 浸泡液p H值和重金属浓度 |
4.3.2 试样质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 |
4.3.3 重金属浸出浓度和重金属全量空间分布 |
4.3.4 试样破坏情况 |
4.3.5 ASTM D4843 试验方法的局限性 |
4.4 改进试验方法测试结果与讨论 |
4.4.1 浸泡液p H值和重金属浓度 |
4.4.2 试样质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 |
4.4.3 土样空间均质性 |
4.4.4 试样破坏情况 |
4.4.5 土样中重金属浸出浓度和全量 |
4.4.6 土样pH值 |
4.4.7 土样干密度和粒径分布 |
4.4.8 重金属化学形态 |
4.4.9 土样孔隙分布 |
4.5 土样环境土工参数变化对应的干湿循环次数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固化土重金属扩散和渗流运移参数测评研究 |
5.1 概述 |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方案 |
5.2.3 试样制备 |
5.2.4 试验方法 |
5.3 扩散试验结果与讨论 |
5.3.1 试验前后土样土性指标 |
5.3.2 试验前后土样孔隙水中金属浓度 |
5.3.3 上层溶液金属浓度 |
5.3.4 有效扩散系数和分配系数计算 |
5.3.5 有效扩散系数的讨论 |
5.4 渗透试验结果与讨论 |
5.4.1 渗透系数 |
5.4.2 渗出液pH值 |
5.4.3 渗出液镍和锌浓度 |
5.4.4 渗出液钙浓度 |
5.4.5 USEPA 1314和USEPA 1316 试验结果比较 |
5.4.6 基于柔性壁渗透试验结果求算重金属运移参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现场试验研究 |
6.1 概述 |
6.2 试验场地 |
6.2.1 污染场地概况 |
6.2.2 污染土 |
6.2.3 下卧土 |
6.2.4 固化剂 |
6.3 固化稳定化修复 |
6.3.1 试验方案 |
6.3.2 施工工艺 |
6.4 固化稳定化效果评价 |
6.4.1 取样点位 |
6.4.2 测试方法 |
6.5 试验结果与讨论 |
6.5.1 气温及固化土温度 |
6.5.2 干密度和含水率 |
6.5.3 贯入阻力 |
6.5.4 回弹模量 |
6.5.5 无侧限抗压强度 |
6.5.6 固化土浸出毒性、酸碱度和电导率 |
6.5.7 固化土中重金属化学形态 |
6.5.8 下卧层土重金属全量 |
6.5.9 BCP与传统固化剂性能比较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固化污染土填筑路基的耐久性与重金属运移特征研究 |
7.1 概述 |
7.2 试验场地概况 |
7.2.1 污染场地概况 |
7.2.2 污染土 |
7.2.3 离场土 |
7.2.4 固化剂 |
7.3 固化稳定化修复及监测 |
7.3.1 试验方案 |
7.3.2 固化稳定化施工工艺 |
7.3.3 原位测试及取样点位 |
7.3.4 测试方法 |
7.4 试验结果与讨论 |
7.4.1 试验期间气象条件 |
7.4.2 干密度 |
7.4.3 贯入阻力 |
7.4.4 回弹模量 |
7.4.5 重金属浸出浓度 |
7.4.6 固化土p H值和EC值 |
7.4.7 固化土中重金属化学形态分布 |
7.4.8 固化土重金属向离场土运移特征 |
7.4.9 固化土重金属向离场土体扩散运移距离预测 |
7.4.10 多场作用下固化土土性参数空间变异性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6)耐盐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
1.3 石油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 |
1.4 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
1.4.1 低温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
1.4.2 重金属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
1.4.3 重质原油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
1.4.4 高温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 |
1.4.5 盐碱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
1.5 盐碱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及其面临的挑战 |
1.5.1 嗜盐碱微生物的适盐碱机制 |
1.5.2 嗜盐碱微生物的石油烃降解机理 |
1.5.3 嗜盐碱微生物对不同组分石油烃的降解特性 |
1.5.4 盐碱胁迫条件下生物强化/生物刺激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 |
1.5.5 石油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存在的挑战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石油烃分析方法及土壤国标分析方法的改进研究 |
2.1 国内外石油烃的分析方法与标准 |
2.1.1 重量法 |
2.1.2 紫外分光光度法 |
2.1.3 荧光分光光度法 |
2.1.4 红外光度法 |
2.1.5 气相色谱法 |
2.2 土壤石油烃国标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局限性及萃取简易替代方案 |
2.2.1 国标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局限性及萃取简易替代方案 |
2.2.2 红外分析国标方法萃取手段的简易替代方案与实验条件 |
2.3 土壤石油烃红外分析国标方法萃取简易替代方案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土壤质量对CJ/T221-2005索氏提取法萃取效果的影响 |
2.3.2 简易替代方案与两种红外国标方法的萃取结果对比 |
2.3.3 简易替代方案的萃取比例及与两种红外国标方法的符合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盐高油胁迫条件下耐盐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驯化及其生理特性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设计与测定方法 |
3.2.1 实验设计 |
3.2.2 盐碱地石油污染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
3.2.3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盐碱地石油污染土壤的基础理化性质 |
3.3.2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菌株含量变化规律分析 |
3.3.3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pH值变化规律分析 |
3.3.4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氧化还原电位变化规律分析 |
3.3.5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细胞通透性及菌液总固体含量变化规律分析 |
3.3.6 典型阶段培养基形态及油滴粒径变化规律分析 |
3.3.7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乳化特性变化规律分析 |
3.3.8 典型阶段耐盐菌驯化培养液呼吸特性规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体环境下耐盐菌降解石油烃的应用效果与产物分析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设计与分析方法 |
4.2.1 优势耐盐菌株筛选实验设计 |
4.2.2 优势耐盐菌株极限盐度适应性驯化实验设计 |
4.2.3 优势耐盐菌株呼吸特性实验设计 |
4.2.4 优势耐盐菌株生存环境优化实验设计 |
4.2.5 优势耐盐菌株降解实验设计 |
4.2.6 优势耐盐菌株代谢产物的分析方法 |
4.2.7 优势耐盐菌株生物酶的分析方法 |
4.2.8 优势耐盐菌株表面活性剂测定 |
4.2.9 优势耐盐菌株降解产物GC-MS分析实验设计 |
4.2.10 优势耐盐菌株鉴定方法 |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耐盐菌在饱和盐浓度条件下的适应情况 |
4.3.2 优势耐盐菌株的呼吸特性分析 |
4.3.3 优势耐盐菌株最适生存环境的优化选择 |
4.3.4 环境条件对于优势耐盐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 |
4.3.5 优势耐盐菌株代谢产物—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析 |
4.3.6 优势耐盐菌株降解产物GC-MS分析 |
4.3.7 优势耐盐菌株的鉴定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土壤环境下耐盐菌降解石油烃的应用效果与产物分析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仪器 |
5.2 实验设计与测定方法 |
5.2.1 实验设计 |
5.2.2 实验测定方法 |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1 耐盐菌株种类差别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分析 |
5.3.2 时间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分析 |
5.3.3 含盐量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
5.3.4 含油量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
5.3.5 土壤质地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
5.3.6 含水率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
5.3.7 温度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长效耐盐石油降解菌剂推广应用的关键问题分析与初步方案 |
6.1 生物修复助剂在耐盐菌生物修复实践中的作用分析与比选 |
6.1.1 表面活性剂类助剂作用分析与比选 |
6.1.2 生物质类助剂作用分析与比选 |
6.2 缓释修复药剂在耐盐菌生物修复实践中的作用分析与比选 |
6.3 提高生物修复材料长效性和广谱性的载体材料分析与比选 |
6.4 固定化耐盐菌剂制备技术分析 |
6.5 耐盐菌剂量产化初步方案设计 |
6.5.1 背景及概况 |
6.5.2 市场预测 |
6.5.3 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
6.5.4 设备选型、材料及动力供应 |
6.5.5 投资及运行成本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设计 |
7.1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的设计思想与工艺方案 |
7.1.1 设计思想 |
7.1.2 工艺方案 |
7.2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的规模确定 |
7.3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的工艺设计 |
7.3.1 混合搅拌罐的工艺设计 |
7.3.2 沉淀净水池的工艺设计 |
7.3.3 富集浓缩池的工艺设计 |
7.3.4 辅助设备的选型 |
7.4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的结构设计 |
7.5 投资估算与运行成本核算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授权专利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7)井下涡轮发电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主要问题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注水井涡轮发电机设计 |
2.1 引言 |
2.2 注水井井下发电机组结构及分类 |
2.2.1 串联式井下发电机 |
2.2.2 移动式井下发电机 |
2.2.3 偏置式井下发电机结构 |
2.3 注水井导轮和涡轮的结构 |
2.3.1 导轮结构 |
2.3.2 涡轮结构的设计原则和约束条件 |
2.4 发电机设计 |
2.4.1 基本参数设计 |
2.4.2 发电机电磁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整流稳压与保护电路分析 |
3.1 引言 |
3.2 整流稳压控制器设计 |
3.2.1 整流稳压控制器设计主要问题 |
3.2.2 整流控制器的分类 |
3.2.3 稳压控制技术原理 |
3.2.4 整流电路的阻抗和发电机的阻抗匹配 |
3.3 功率开关电路设计 |
3.3.1 拓扑结构设计 |
3.3.2 Buck变换电路的原理分析 |
3.3.3 Buck变换电路的DCM模式 |
3.3.4 Buck电路电感电流连续的边界条件 |
3.3.5 Buck电路元器件参数分析 |
3.3.6 DC-DC的建模与控制 |
3.3.7 Buck变换电路的传输函数 |
3.3.8 抗干扰设计 |
3.4 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分析 |
3.4.1 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物理过程分析 |
3.4.2 发电机突然短路三相绕组电流 |
3.4.3 发电机的相间短路和匝间短路保护 |
3.5 发电机定子单相接地保护 |
3.5.1 定子单相接地故障 |
3.5.2 定子单相接地保护 |
3.6 发电机的负序过流保护 |
3.6.1 负序电流 |
3.6.2 负序电流保护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井下发电储能系统设计 |
4.1 引言 |
4.2 系统参数匹配 |
4.3 电池管理系统设计 |
4.3.1 系统设计 |
4.3.2 拓朴结构分析 |
4.4 储能电池充电方式分析与确定 |
4.4.1 充电方式概述 |
4.4.2 串并联方式研究 |
4.4.3 剩余电量的估算 |
4.5 储能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
4.5.1 单节锂电池管理方案设计 |
4.5.2 三节锂电池管理方案设计 |
4.5.3 七节电池均衡电路设计 |
4.6 电池组的热管理方案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永磁发电机的建模与仿真 |
5.1 引言 |
5.2 COMSOL Multiphysics |
5.2.1 COMSOL Multiphysics功能特点 |
5.2.2 COMSOL Multiphysics建模与仿真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原理样机工作特性测量及试验 |
6.1 引言 |
6.2 试验平台介绍 |
6.3 发电机整机加工制造 |
6.4 锂电池特性试验 |
6.4.1 单电池性能测试 |
6.4.2 电池温度性能测试 |
6.4.3 电池组与脉冲发生器现场匹配试验 |
6.4.4 电池工作时长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创新点 |
7.1 总结 |
7.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8)抗热积累长效稳定性硫化体系的构筑及应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橡胶硫化的简介 |
1.1.1 橡胶硫化的概念 |
1.1.2 橡胶硫化的研究进展 |
1.1.3 橡胶的硫化历程 |
1.1.4 硫化体系 |
1.1.5 橡胶硫化体系常见的问题 |
1.2 硫磺及包覆硫磺的简介 |
1.2.1 硫磺的简介 |
1.2.2 硫磺的分类及在橡胶加工中的应用 |
1.2.3 硫磺与橡胶硫化的化学反应 |
1.2.4 硫磺硫化存在的问题 |
1.2.5 包覆硫磺及研究进展 |
1.2.6 包覆硫磺的分类及使用原理 |
1.2.7 包覆硫磺的制备方法 |
1.2.8 包覆硫磺的应用 |
1.3 TPI的简介 |
1.3.1 TPI的结构 |
1.3.2 TPI的性能及应用 |
1.3.3 TPI在包覆硫磺中的应用 |
1.4 PE蜡简介 |
1.4.1 PE蜡的种类 |
1.4.2 PE蜡在橡胶加工中的应用 |
1.4.3 PE蜡在包覆硫磺中的应用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1.6.1 TPI复合硫磺的制备和应用及橡胶的贮存寿命预测 |
1.6.2 PE蜡包覆硫磺的制备 |
1.6.3 PE蜡包覆硫磺的表征及应用 |
第二章 TPI复合硫磺的制备及混炼胶贮存寿命的预测 |
2.1 实验部分 |
2.1.1 原料和主要仪器 |
2.1.2 实验步骤 |
2.1.3 测试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混炼胶的硫化特性 |
2.2.2 物理机械性能 |
2.2.3 讨论 |
2.3 TPI复合硫磺混炼胶的贮藏寿命预测 |
2.3.1 混炼胶的贮藏寿命预测方法的模型建立 |
2.3.2 混炼胶的贮藏寿命的预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E蜡包覆硫磺的初步制备及表征 |
3.1 实验部分 |
3.1.1 原料和主要仪器 |
3.1.2 实验步骤 |
3.1.3 表征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DSC分析 |
3.2.2 粒径分布 |
3.2.3 红外测试 |
3.2.4 体视显微镜及偏光显微镜 |
3.2.5 扫描电子显微镜 |
3.2.6 混炼胶的硫化性能 |
3.2.7 物理机械性能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E蜡包覆硫磺的实际应用 |
4.1 实验部分 |
4.1.1 原料和主要仪器 |
4.1.2 实验步骤 |
4.1.3 测试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大底胶的性能分析 |
4.2.2 围条胶的性能分析 |
4.2.3 PE蜡包覆硫磺在两种混炼胶中的讨论 |
4.2.4 PE蜡包覆硫磺的制备优化及在围条胶中应用的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苏云金杆菌缓释片剂对白纹伊蚊的杀灭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苏云金杆菌缓释片剂灭蚊效果的实验室测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二章 苏云金杆菌缓释片剂灭蚊效果的现场测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GLP-1类似物杂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胰高血糖素样肽及其类似物概述 |
1.2 GLP-1[7-37]的最新研究与药理活性 |
1.3 多肽类药物杂质产生的原因 |
1.4 应对肽类杂质的策略 |
1.5 肽类杂质的检测方法 |
1.6 本课题的研究技术路线 |
2 杂质HPLC分析方法的确定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重组Arg~(34)-GLP-1[7-37]样品处理 |
2.3.2 文献方法筛选与优化 |
2.3.3 色谱柱筛选及方法优化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文献方法筛选与优化 |
2.4.2 色谱柱筛选及方法优化 |
2.4.3 重组Arg~(34)-GLP-1[7-37]粗品杂质图谱 |
2.5 小结 |
3 离子交换方法的建立及杂质谱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主要试剂 |
3.2.2 主要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等电点的测定 |
3.3.2 静态吸附筛选离子填料 |
3.3.3 静态吸附条件优化 |
3.3.4 吸附等温线的测定 |
3.3.5 装柱及柱效测定 |
3.3.6 动态吸附行为研究 |
3.3.7 洗脱方法优化 |
3.3.8 杂质谱的确定及杂质归属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等电点的测定 |
3.4.2 静态吸附筛选离子填料 |
3.4.3 静态吸附条件优化 |
3.4.4 吸附等温线的测定 |
3.4.5 装柱及柱效测定 |
3.4.6 动态吸附行为研究 |
3.4.7 洗脱方法的优化 |
3.4.8 杂质谱的确定及杂质归属 |
3.5 小结 |
4 杂质的制备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主要试剂 |
4.2.2 主要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反相制备 |
4.3.2 冷冻干燥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反相制备 |
4.5 小结 |
5 质谱解析与全序列测序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主要试剂 |
5.2.2 主要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LC-MS分析 |
5.3.2 MALDI-TOF质谱解析 |
5.3.3 氨基酸全序列测序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LC-MS/MS分析 |
5.4.2 MALDI-TOF质谱解析 |
5.4.3 氨基酸测序 |
5.5 小结 |
6 杂质机理探索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 |
6.2.1 主要试剂 |
6.2.2 主要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破坏实验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破坏实验 |
6.4.2 杂质产生机制讨论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四、高温长效测试资料的分析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镁合金表面多功能一体化涂层的构筑研究[D]. 赵碧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碳基非贵金属仿生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王志达. 吉林大学, 2021(01)
- [3]AlCuRE合金接地材料及其在碱性土壤中的腐蚀行为研究[D]. 闫风洁. 山东大学, 2021(11)
- [4]盐化物沥青混合料融冰性能研究[D]. 刘俊.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5]镍锌复合重金属污染黏土固化稳定化研究 ——可持续固化剂研发与性能测评[D]. 冯亚松. 东南大学, 2021(02)
- [6]耐盐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D]. 艾贤军.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20(06)
- [7]井下涡轮发电技术研究[D]. 陈东东.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8]抗热积累长效稳定性硫化体系的构筑及应用评价[D]. 毛宇婕.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9]苏云金杆菌缓释片剂对白纹伊蚊的杀灭效果研究[D]. 谢雨谷. 南方医科大学, 2020
- [10]GLP-1类似物杂质研究[D]. 梁涛. 成都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