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泽荣论文-王成

金泽荣论文-王成

导读:本文包含了金泽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金泽荣,史记,韩史綮,实录精神

金泽荣论文文献综述

王成[1](2019)在《朝鲜金泽荣对司马迁《史记》的批评与接受》一文中研究指出朝鲜文人金泽荣对司马迁与《史记》非常推崇,不仅从史学、文学等角度高度评价《史记》,在评价他人时,更是以司马迁与《史记》为准的,论述他人文学渊源时常常追溯到司马迁与《史记》。在编撰《韩史綮》、《校正叁国史记》、《韩国历代小史》等朝鲜历史着作时,金泽荣积极向《史记》学习,践行司马迁的史学观,秉承"实录"精神进行撰写。(本文来源于《殷都学刊》期刊2019年03期)

赵太和[2](2019)在《吕思勉与朝鲜学者金泽荣的交往——兼论金泽荣对吕思勉治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经屠寄引荐,吕思勉得以结识朝鲜学者金泽荣。虽然二人晤面不多,但吕氏治史深受金泽荣《韩国历代小史》的影响,表现在治史观念上,摆脱传统史学不重视异族、异国史的桎梏,开风气地提倡治中国史需参稽朝鲜文献,甚至认为各国历史皆可参稽互证。本此观念,他利用《韩国历代小史》记载,考证东北民族的居地、迁徙、族源等问题,发前人所未发,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推进了东北史研究。在此基础上,吕氏进而构建起他的东北民族源流体系,有力地驳斥了"满蒙非中国论",为其学生卞宗孟继承,影响及于今日。总之,金泽荣在吕思勉开拓我国东北地方史、东北民族史研究的过程中,产生过重要影响。至今,如何借鉴国外史学成果,进而推动我国史学研究,仍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问题》期刊2019年03期)

吴伟[3](2018)在《金泽荣书法风貌及其成因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泽荣书法风貌具有晚清、民国的样式,更具其特有的异国情调。从其生活境遇、文化背景、学识才情、书写状态等方面研究,分析其书法风貌成因,并指出对当今书法创作的借鉴意义,强调中韩文化交流的渊源。(本文来源于《教育研究与评论》期刊2018年05期)

王成[4](2018)在《朝鲜文人金泽荣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学界关于金泽荣的研究起步虽晚,却取得了大量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金泽荣的生平思想、诗文创作、社会活动等方面,尤其是对金泽荣社会活动的梳理,是讨论的重点。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整体研究,对其散文关注不够;多数成果沿袭成说,没有新材料的发现与分析,缺少创见等,从而影响了金泽荣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本文来源于《当代韩国》期刊2018年03期)

郭美善[5](2016)在《金泽荣在中国的出版着述活动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金泽荣是朝鲜朝末期杰出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又是功力深厚的编辑、文献学家。他的后半生一直就职于江苏南通翰墨林印书局,作为翰墨林印书局的资深编校,积极开展与文学相关的学术活动,在此期间经他编印而出版的朝鲜汉文文献多达30余种,在流亡地出版了自己的文集《韶护堂集》,知己与前人的文集《梅泉集》《明美堂集》《申紫霞诗集》以及朝鲜历史书籍《韩史綮》《韩国历代小史》《校正叁国史记》等,其用意在于保存与弘扬朝鲜文化的精粹,在近代朝鲜文学史上留下了一批宝贵的文献资料,谱写了中朝文学交流的新篇章。(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张性旻[6](2014)在《金泽荣在华期间的史书编纂与出版活动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金泽荣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朝鲜半岛逐渐为外来势力侵占时的爱国知识分子代表,亦是在海外进行爱国斗争的独立运动家。金泽荣出生在朝鲜半岛的开城,当国家被日本吞并时便流亡到中国,辗转到南通。他在华流亡期间专心致力于文字出版活动,刊行了有关朝鲜半岛历史的典籍。作为出版人的金泽荣,自觉意识到文献的流通对保存朝鲜半岛历史的重要性,为弘扬朝鲜人之国魂刊行了大量的书籍。(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下)》期刊2014年07期)

黄伟,董芬[7](2014)在《金泽荣诗学渊源论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金泽荣是韩国李朝后期的文坛翘楚之一,也是沟通中、韩文坛的桥梁与纽带。作为韩国着名的遗民诗人,金泽荣的诗学体系不可避免会受到本土文学理念的影响,留下韩国文学的发展印记;同时,在与晚清士人的诗文唱和中,中国传统诗学的诸多特点也无疑会渗透到金氏诗学体系的建构之中。后世学者的研究目光大都聚焦在金泽荣与张謇等中国文人的诗文交游上,往往忽视了金氏家族及李建昌在其诗学取法轨辙上留下的深刻印迹。(本文来源于《民族文学研究》期刊2014年03期)

徐乃为[8](2013)在《金泽荣离韩来华的目的与根因辨正》一文中研究指出金泽荣以步入晚年的五十五岁之时离韩来华,其目的原因极须探究明白,此前学界多认定为"反抗日本殖民统治,为不作亡国奴",此说颇可商榷,充其量只是离韩来华的触媒与由头。其真正的目的原因当可概括如下:自许于自己的诗文着述,渴望于自己的声名传扬,恐惧于人生的来日无多,景仰于中华的儒家文化。于是,在日本殖民侵略致使祖国每况愈下态势的刺激触发之下,来华谋求诗文着述的刊印流传,与中国文士吟咏切磋,乃至徜徉山水,而度过余生。(本文来源于《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4期)

顾敏琪[9](2013)在《金泽荣与屠寄、吕思勉之诗文交往》一文中研究指出韩国历史文化学者金泽荣因流亡中国,与就职于南通的常州籍历史学家屠寄、吕思勉等,通过诗文交往产生了极其深厚的跨国友谊,为推动近代中韩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本文来源于《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期刊2013年03期)

王成[10](2012)在《朝鲜金泽荣文学审美论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金泽荣不仅创作了大量反映爱国精神的诗歌与散文,在文学理论方面也建树颇丰。对他的文学范畴论、创作审美论、批评鉴赏论进行研究,可以完善东方文论的理论建构。(本文来源于《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金泽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经屠寄引荐,吕思勉得以结识朝鲜学者金泽荣。虽然二人晤面不多,但吕氏治史深受金泽荣《韩国历代小史》的影响,表现在治史观念上,摆脱传统史学不重视异族、异国史的桎梏,开风气地提倡治中国史需参稽朝鲜文献,甚至认为各国历史皆可参稽互证。本此观念,他利用《韩国历代小史》记载,考证东北民族的居地、迁徙、族源等问题,发前人所未发,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推进了东北史研究。在此基础上,吕氏进而构建起他的东北民族源流体系,有力地驳斥了"满蒙非中国论",为其学生卞宗孟继承,影响及于今日。总之,金泽荣在吕思勉开拓我国东北地方史、东北民族史研究的过程中,产生过重要影响。至今,如何借鉴国外史学成果,进而推动我国史学研究,仍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金泽荣论文参考文献

[1].王成.朝鲜金泽荣对司马迁《史记》的批评与接受[J].殷都学刊.2019

[2].赵太和.吕思勉与朝鲜学者金泽荣的交往——兼论金泽荣对吕思勉治史的影响[J].历史教学问题.2019

[3].吴伟.金泽荣书法风貌及其成因探究[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8

[4].王成.朝鲜文人金泽荣研究综述[J].当代韩国.2018

[5].郭美善.金泽荣在中国的出版着述活动考[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6].张性旻.金泽荣在华期间的史书编纂与出版活动初探[J].美与时代(下).2014

[7].黄伟,董芬.金泽荣诗学渊源论略[J].民族文学研究.2014

[8].徐乃为.金泽荣离韩来华的目的与根因辨正[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9].顾敏琪.金泽荣与屠寄、吕思勉之诗文交往[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3

[10].王成.朝鲜金泽荣文学审美论刍议[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

标签:;  ;  ;  ;  

金泽荣论文-王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