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英文典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浮士德博士,上帝,善天使恶天使,灵魂
英文典故论文文献综述
仇佩君[1](2014)在《《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对圣经典故的应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克里斯托夫·马洛和威廉·莎士比亚并称作文艺复兴时期的两朵奇葩,而前者作为伊丽莎白戏剧的先驱代表,成就了伟大的《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剧中,浮士德经历了内心善与恶激烈的挣扎,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换取知识。本文从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的角度,探索悲剧中圣经典故的用法,深化主题的同时更渲染了人物的悲剧色彩。(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期刊2014年07期)
高跃丹[2](2013)在《互文性视角下的典故翻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互文性理论源于文学领域,但刚一提出时解决的是所有学科的问题。后来,学者将它局限于文学接受的研究,也就是阅读和写作。如今,互文性理论的领域越来越窄,又回到了文学领域,而且只研究修辞。很多学者致力于互文性研究。也有学者致力于介于两种文化之间的文学接受研究也即翻译研究的领域。翻译领域中也存在阅读和写作,而其互文性也更加特殊。在实践上触及这一领域的研究者不多。最早是哈蒂姆和梅森,但并未涉及英汉翻译。本论文正是致力于讨论介于两种不同文化间的文学接受领域中互文性视角下典故翻译即英文典故翻译的实践问题。本文目的在于研究互文性理论怎样应用于英汉翻译领域,以及互文性翻译理论怎样应用于英文典故翻译实践。本文还在翻译互文性的视角下给出了英文典故翻译问题试验性的解决方式,即对典故追根溯源。本文研究的典故摘取自韩素音青年翻译竞赛奖的英文选篇,专门研究了中国专家的英译汉翻译。本文在没有翻译互文性理论指导的典故翻译和使用了该理论的典故翻译之间做了比较,试图给读者提供一个体会两者之间区别的途径。本文以心理学的格式塔理论为结论,部分解释了英文典故的翻译问题的解决途径。本文还根据之前研究者对于互文性及格式塔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了翻译领域互文性的特点。互文性应用于翻译的过程如下:译者调用自己的文化图式,即他们自己脑中的文化印象来分析典故的互文本,即典故的文化溯源;当应用格式塔理论的时候,译者的任务是找到两种文化中公认的内容。翻译不仅代表别人的言行,即他们的世界观,也体现翻译者自己的世界观。翻译是面向读者的,所以译者必须对其翻译负责。(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3-06-01)
孙琪[3](2012)在《超越文本的翻译——《威尼斯商人》中典故翻译的文化浅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主要通过分析莎士比亚作品《威尼斯商人》中典故的翻译,来探讨跨文化交际问题。通过对于翻译中涉及的文化问题的探究,试从"用典"这一修辞手法入手,对如何化解翻译中的文化障碍进行一个新的探索。(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2年09期)
龙勇[4](2011)在《成语典故(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黔驴技穷There were no donkeys in Guizhou.Someone brought a donkey there from outside of Guizhou and then let it free at the foot of a mountain.When a tiger saw the big donkey and heard it give a loud cry for the first time,he was so frightened that he ran far away from it.Later,the tiger came back and got close to the donkey.Moreover(而且),he teased(戏弄)the(本文来源于《今日中学生》期刊2011年11期)
马予华[5](2010)在《《普罗夫洛克的情歌》之认知文体学分析——从隐喻、转喻、反语和典故角度(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认知文体学的隐喻、转喻、反讽、典故等视角解读T.S.艾略特的《普罗弗洛克的情歌》,对本诗进行全新阐释,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现代城市的"荒原"全貌和生活于其中的现代人的软弱、冷漠和麻木。(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期刊2010年12期)
姚斌[6](2010)在《论汉英成语典故互译中文化意向的等值传达(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英汉两种语言各拥有大量形象生动、意蕴隽永的成语和典故等表达法。虽形式短小精悍,但恰当运用却能增加语言表达力。然从互译角度来说,分属汉藏、印欧语系而造成所使用文化意象载体的不同,使得成语典故的互译对译者来说一直是个难题。本文从文化意象的等值传达角度对成语典故互译中所采用的直译、直译加注、意译等方法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期刊2010年12期)
李学欣[7](2010)在《互文性与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中典故的欠额翻译(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互文性角度分析了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中典故英译存在的欠额翻译问题,进而强调典故的翻译应在互文理论的指导下,既要注重文化信息的传达,又要观照译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力图在两者之间达到最佳平衡。(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期刊2010年06期)
唐珂[8](2009)在《源自寓言的英文典故》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初中生之友》期刊2009年35期)
宣苓艳,周琨[9](2009)在《英文广告中的典故及其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广告是传播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英文广告中的典故来源很多,本文主要从源自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故事的典故,探讨英文广告中的用典现象及其翻译,使英文广告译文更符合译入语受众文化心理的方法,以实现文化传播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沧桑》期刊2009年04期)
斯琴,宋俊[10](2009)在《英语成语典故初探(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讨论英语成语的引喻意义。从不同的文献、传说、职业、暗喻或明喻中析出的典型英、汉成语进行对比,从而使其易于理解。(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期刊2009年02期)
英文典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互文性理论源于文学领域,但刚一提出时解决的是所有学科的问题。后来,学者将它局限于文学接受的研究,也就是阅读和写作。如今,互文性理论的领域越来越窄,又回到了文学领域,而且只研究修辞。很多学者致力于互文性研究。也有学者致力于介于两种文化之间的文学接受研究也即翻译研究的领域。翻译领域中也存在阅读和写作,而其互文性也更加特殊。在实践上触及这一领域的研究者不多。最早是哈蒂姆和梅森,但并未涉及英汉翻译。本论文正是致力于讨论介于两种不同文化间的文学接受领域中互文性视角下典故翻译即英文典故翻译的实践问题。本文目的在于研究互文性理论怎样应用于英汉翻译领域,以及互文性翻译理论怎样应用于英文典故翻译实践。本文还在翻译互文性的视角下给出了英文典故翻译问题试验性的解决方式,即对典故追根溯源。本文研究的典故摘取自韩素音青年翻译竞赛奖的英文选篇,专门研究了中国专家的英译汉翻译。本文在没有翻译互文性理论指导的典故翻译和使用了该理论的典故翻译之间做了比较,试图给读者提供一个体会两者之间区别的途径。本文以心理学的格式塔理论为结论,部分解释了英文典故的翻译问题的解决途径。本文还根据之前研究者对于互文性及格式塔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了翻译领域互文性的特点。互文性应用于翻译的过程如下:译者调用自己的文化图式,即他们自己脑中的文化印象来分析典故的互文本,即典故的文化溯源;当应用格式塔理论的时候,译者的任务是找到两种文化中公认的内容。翻译不仅代表别人的言行,即他们的世界观,也体现翻译者自己的世界观。翻译是面向读者的,所以译者必须对其翻译负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英文典故论文参考文献
[1].仇佩君.《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对圣经典故的应用(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
[2].高跃丹.互文性视角下的典故翻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3].孙琪.超越文本的翻译——《威尼斯商人》中典故翻译的文化浅析(英文)[J].海外英语.2012
[4].龙勇.成语典故(英文)[J].今日中学生.2011
[5].马予华.《普罗夫洛克的情歌》之认知文体学分析——从隐喻、转喻、反语和典故角度(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
[6].姚斌.论汉英成语典故互译中文化意向的等值传达(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
[7].李学欣.互文性与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中典故的欠额翻译(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
[8].唐珂.源自寓言的英文典故[J].初中生之友.2009
[9].宣苓艳,周琨.英文广告中的典故及其翻译[J].沧桑.2009
[10].斯琴,宋俊.英语成语典故初探(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