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生成素论文-刘静

胸腺生成素论文-刘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胸腺生成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发性硬化,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胸腺生成素Ⅱ,胸腺五肽

胸腺生成素论文文献综述

刘静[1](2007)在《胸腺生成素Ⅱ对试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TNFR和IL-10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常见的以白质炎症反应、脱髓鞘及轴索变性坏死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疾病。具有反复发作,进行性加重的特点。目前认为其主要发病机制为针对自身神经系统髓鞘的特异性T淋巴细胞激活, TH1免疫细胞分泌的一系列炎性细胞因子如TNF-α,IFN-γ,IL-1,IL-2等,同时TH2淋巴细胞分泌的抗炎性细胞因子如IL-4,IL-10等活性下降,TH1与TH2细胞比例失调,激活的炎性细胞及细胞因子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一系列损伤。国内外学者多注重免疫抑制药物的开发和研究,由于此类药物的种种副作用及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有必要从其他途径寻找有效地治疗方法。胸腺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中枢免疫器官,负责T细胞的分化和成熟.可分泌数十种胸腺素以调节其免疫功能的作用,胸腺素类制剂目前己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免疫调节剂。胸腺生成素Ⅱ(thymopoietinⅡ)是从人体胸腺激素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单一多肽化合物,有49个氨基酸组成,研究证实胸腺生成素Ⅱ能诱导T细胞亚群的分化和成熟,减少自身抗体的产生,调节CD4+/CD8+细胞比例转向正常,使免疫系统恢复正常。胸腺五肽是人工合成的五肽,其氨基酸顺序和结构与胸腺生成素的32-36位氨基酸相同,是胸腺生成素Ⅱ的重要活性部分,本课题就是MS的经典模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llergic encephalomyelitis,EAE)模型基础上,应用不同剂量的胸腺五肽进行治疗,通过对实验动物发病率,行为学改变,脑与脊髓病理变化,及脑与脊髓中TNFR1,TNFR2及IL-10表达的研究,对胸腺生成素对EAE的治疗作用及机制进行探讨,并与传统激素治疗方法进行对比,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动物分组:将130只6-8周龄雌性Wistar大鼠,体重180-200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EAE模型组,小剂量治疗组(0.05mg/kg),大剂量治疗组(0.25mg/kg),氟美松治疗组(5mg/kg)各30只,再分别将EAE模型组,小剂量治疗组,大剂量治疗组,氟美松治疗组随机分为7天,14天,17天,21天,28天五个小组,每小组6只。2模型制备:将新鲜豚鼠全脊髓制成匀浆,加上完全福氏佐剂(Complete Freund Adjuvant,CFA),佐剂中所含卡介苗4mg/ml,经过乳化后按0.4ml/只分别于大鼠四只足垫皮下注射。药物治疗组于模型制备第一天起给与相应剂量腹腔注射,每天一次。3神经功能评分:于动物免疫当日及免疫后每天对动物体重变化、精神状态、活动情况进行观察,并对动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Hooper的7分评分标准:0分;正常;1分:被毛不光整,尾部无力;2分;尾部瘫痪;3分:尾部瘫痪+上肢无力;4分:为不瘫痪+后肢部分瘫痪;5分:后肢完全瘫痪;6分:四肢瘫痪;7分:濒死状态或死亡。每日分上下午两次对动物进行观察评分。4组织病理学观察:分别于免疫后第7、14、17、21、28天,在动物麻醉状态下,快速取大脑侧脑室周围及颈、胸、腰膨大处组织,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炎症细胞浸润情况。5 RT-PCR法测定脑与脊髓中TNFR1、TNFR2、IL-10mRNA表达量:将试验动物于免疫后第7、14、17、21、28天时麻醉后,快速取大脑侧脑室周围白质及颈、胸、腰膨大处组织,至液氮中保存,trizol一步法提取总RNA,采用随机引物法进行逆转录反应,最后进行扩增获得目的基因TNFR1、TNFR2、IL-10,以相应标本中β-acitn的表达量作为内对照进行半定量检测。最后用凝胶图像分析系统分析结果。结果:1动物发病率观察:EAE模型组高于氟美松治疗组和胸腺生成素治疗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腺生成素治疗组高于氟美松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小剂量组之间的发病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行为学观察2.1免疫后7天,14天内:在动物发病潜伏期和发病初期时对神经功能评分,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别。2.2免疫后17天,21天,28天内:在动物发病高峰期和复发期时分别对神经功能评分,氟美松治疗组低于胸腺生成素治疗组(P<0.05),氟美松治疗组和胸腺生成素治疗组均低于EAE模型组(P<0.05),大小剂量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叁个时期均为此结果。3复发情况观察:对于28天组动物进行疾病复发的观察,EAE模型组>大剂量治疗组>小剂量治疗组>氟美松治疗组,但统计学上无差别(P>0.05)。4组织病理学观察: EAE模型组炎症细胞浸润形成的血管套袖数目高于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美松治疗组高于小剂量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美松治疗组>大剂量治疗组>小剂量治疗组,但氟美松治疗组与大剂量治疗组,大小剂量治疗组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 TNFR1、TNFR2、IL-10mRNA表达量:5.1 TNFR1: TNFR1在发病初期即开始升高,随着病程进展呈增高趋势,至恢复期又开始回降,其含量与疾病活动度有关,胸腺生成素治疗组在发病高峰期和恢复期水平均低于EAE模型组和氟美松治疗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治疗组与小剂量治疗组之间、EAE模型组与氟美松治疗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5.2 TNFR2: TNFR2在发病高峰期才开始升高,至恢复期达峰值,复发期水平回降,其含量与疾病活动度有关,胸腺生成素治疗组在发病高峰期和恢复期水平均高于EAE模型组和氟美松治疗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治疗组与小剂量治疗组之间、EAE模型组与氟美松治疗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5.3 IL-10: IL-10在发病初期即开始升高,至高峰期达峰值,恢复期水平回降,其含量与疾病活动度有关,胸腺生成素治疗组在发病高峰期和恢复期水平均高于EAE模型组和氟美松治疗组,但无统计学意义,大剂量治疗组与小剂量治疗组之间、EAE模型组与氟美松治疗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6脑与脊髓中病理与细胞因子表达比较6.1组织病理同一组别内脊髓炎症细胞浸润形成的血管袖套数目多于脑,但统计学无意义(P<0.05)。6.2细胞因子表达量TNFR1、TNFR2、IL-10叁种细胞因子在同一组别内脑组织与脊髓炎症细胞浸润形成的血管袖套数目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1 EAE大鼠脑组织与脊髓中TNFR1、TNFR2、IL-10mRNA表达量与疾病活动度有关。2胸腺生成素Ⅱ可以减少EAE大鼠的发病率,减轻脑组织与脊髓炎症细胞浸润的程度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3胸腺生成素Ⅱ与氟美松相比较,在动物实验中氟美松能有效的减少EAE的复发率和减轻复发程度,而且发病初期在减轻炎症细胞浸润的程度方面优于胸腺生成素Ⅱ,在疾病后期胸腺生成素减轻动物的病理损害上优于氟美松,并能够通过调节炎性及抗炎性因子来促进病情的缓解和恢复,且较氟美松副作用少。4胸腺生成素Ⅱ可以调节免疫功能,抑制EAE大鼠中炎性介质的表达,减轻炎性损伤。5 IL-10、TNFR1、TNFR2的变化与多发性硬化的活动度有关。在发病初期至高峰期, TNF通过与TNFR1结合发挥生物效应介导炎症反应。IL-10升高,TNFR2表达水平逐渐上升,炎症缓解进入恢复期。(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07-03-01)

王勤,杨金波,胡晓愚[2](1992)在《胸腺生成素Ⅱ活性片段TP-5增强免疫功能的剂量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用0.1,1,10,100和1000μg/kgTP-5腹腔注射小鼠,连续10d.能使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E-RFC%阳性率提高;循环抗体含量增加;红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最佳剂量集中在0.1~10μg/kg.P<0.01.(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学报》期刊1992年03期)

韩宗进,龚雄麒[3](1992)在《胸腺生成素Ⅱ活性肽片段——TP_5类似物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寻找高活性且耐酶水解的TP_5类免疫调节剂,根据TP_5的构效关系设计合成了一个叁肽,二个五肽。肽链的合成采用DCC-HOBT和活化酯在液相中逐步偶联完成。将新型的碱敏α氨基保护基-Fmoc和新型精氨酸保护基-Mtr用于TP_5类似物的液相合成。肽中间体均经过元素分析鉴定,终产物经过质谱和氨基酸组分分析证实。(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化学杂志》期刊1992年03期)

刘暖琴[4](1988)在《静脉输注胸腺生成素不改变人垂体和胰腺激素的分泌》一文中研究指出胸腺素和胸腺生成素(TP5)是一个合成的多肽,胸腺激素活性的位点,事实上就是激素的作用部位。因此,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膜及胸腺细胞产生cAMP,周围的T淋巴细胞产生cGMP,胸腺激素可促进免疫增强,在人与动物之间是有区别的。不过胸腺激素是否可作用于不是免疫系统的靶细胞,这一点仍然是有争议的。(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期刊1988年02期)

朱芃芃[5](1988)在《胸腺生成素片段(TP3和TP4)对实验性动物模型治疗的可能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胸腺激素能诱导T细胞亚群并恢复缺损的免疫系统.胸腺生成素肽32~34(TP3)和32~35(TP4)或32~36(TP5)片段有替代胸腺激素的作用,并各有明确的靶细胞专一性.鉴于各片段(Tf)有各自的化学结构和免疫学作用,本文主要研究合成的Tf对不同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药学分册》期刊1988年01期)

孙亦新[6](1984)在《异位性皮炎(AD)用戊肽胸腺生成素(TP-5)治疗获得临床指标及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善》一文中研究指出Thymopoietin pentapeptide, 即TP-5,是一合成的戊肽表现有胸腺生成素的32-36残基.可诱导胸腺细胞成熟及影响T细胞和B细胞的分化.初步报告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而安全,本文报告用TP-5治疗AD.共20例AD患者,其中14例尚有变应性呼吸道疾病,年龄自20~50岁(平均33岁).临床上按红斑、水疱、苔藓化、鳞屑、糜烂及瘙痒(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期刊1984年04期)

杨天权[7](1984)在《五肽胸腺生成素治疗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一文中研究指出婴儿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仅能用HLA相同的供髓者作骨髓移植治愈,近来,五肽胸腺生成素(TP-5)已合成。本文评价应用TP-5治疗原发性免疫缺陷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26例患者(年龄3个月~24岁)均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临床和免疫(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期刊1984年02期)

胸腺生成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用0.1,1,10,100和1000μg/kgTP-5腹腔注射小鼠,连续10d.能使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E-RFC%阳性率提高;循环抗体含量增加;红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最佳剂量集中在0.1~10μg/kg.P<0.01.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胸腺生成素论文参考文献

[1].刘静.胸腺生成素Ⅱ对试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TNFR和IL-10表达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7

[2].王勤,杨金波,胡晓愚.胸腺生成素Ⅱ活性片段TP-5增强免疫功能的剂量效应[J].兰州大学学报.1992

[3].韩宗进,龚雄麒.胸腺生成素Ⅱ活性肽片段——TP_5类似物的合成[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1992

[4].刘暖琴.静脉输注胸腺生成素不改变人垂体和胰腺激素的分泌[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88

[5].朱芃芃.胸腺生成素片段(TP3和TP4)对实验性动物模型治疗的可能性[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88

[6].孙亦新.异位性皮炎(AD)用戊肽胸腺生成素(TP-5)治疗获得临床指标及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善[J].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1984

[7].杨天权.五肽胸腺生成素治疗原发性免疫缺陷病[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84

标签:;  ;  ;  ;  

胸腺生成素论文-刘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