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体制论文-马澌濯

传播体制论文-马澌濯

导读:本文包含了传播体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传播学,批判学派,传播体制

传播体制论文文献综述

马澌濯[1](2019)在《浅谈传播学批判学派视域下的中国传播体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播学是传播业发展的产物,故也作用于传播业,所以传播学中很多知识理论都被应用到了中国传播业发展中,传播学批判学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理论知识派别,对中国传播体制优化及完善起到了积极作用。对此,本文根据相关资料探讨了传播学批判学派视域下的中国传播体制。(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29期)

张伟[2](2019)在《体制、创作与传播——论新中国电影70年的历史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影作为记录时代变迁的载体,亦是引领人们精神文明的火炬。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电影从黑白影像到华光流彩,在与时代共振中不断革新创造。本文试图重回历史现场,从电影体制改革、电影创作和电影传播叁个方面来展现新中国电影70年来的发展历程,以期为当下的电影发展提供些许经验。(本文来源于《现代视听》期刊2019年09期)

孙艺航[3](2019)在《浅谈传播学批判学派视域下的中国传播体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播体制是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制约和控制作用的一部分,可以说,社会制度决定着国家的传播制度,而国家的传播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又反映着这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实行的传播体制是政治宣传型,这也正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制度。然而,在这种传播体制下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将以传播学批判学派的视角来分析中国的传播体制。(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24期)

徐天博,靳雪莲[4](2018)在《反西方中心论的角力:跨文化传播语境下的媒介体制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跨文化传播的概念自提出之日起就在"文化帝国主义"与批判文化帝国主义、"西方中心论"与批判西方霸权的张力下被阐释。由施拉姆等人开启的媒介体制比较研究,长期以来被作为媒介规范理论加以解读,但其所蕴含的跨文化传播思想却鲜有揭示。本文重新发掘这一思想脉络,并认为在超越"二元对立"的语境下,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西方国家如何参与建构跨文化传播的全球版图,并与西方大众媒介的传播模式进行开放和平等的对话,成为这一思想脉络新的增长点。(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闻传播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张瑜烨,单佳豪[5](2019)在《体制性话语、体验式传播与共同体表达:幸福类电视节目的“幸福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播"幸福观"既是国家政治需要,也是满足民众追求幸福生活需要。一个国家"幸福观"怎么样,可从传媒操作和表达上体现。中国"现象级"幸福类电视节目没有出现,还处于节目试验阶段。未来"幸福观"传媒操作趋势在于善于用体验式传播和共同体表达;幸福观传播要遵循"幸福从个体性上升到普适性"社会层面的幸福观,脱胎于动物本性,上升到人性和社会性高度;"幸福观"传播,既要崇尚精神追求、崇尚德性,也要体现社会生态和时代色彩;"幸福观"传播既要重视"个人奋斗",更要强调"顺应自然";"幸福观"表达既要兼顾"人民美好生活",也要注重"人类命运共同体"。(本文来源于《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朱莉涛,陈延斌[6](2019)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体制机制论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系统工程中,健全的体制保障提供了基础性支撑,有效的机制是使传播系统协调统一和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从具体操作层面而言,为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首先需要通过确立领导体制引领、民主体制助推、法律体制辅助的相互关联的制度体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构建完善的体制框架;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传播领域各要素结构及运行规律的研究,探索建立合力凝聚与递升、舆论调研与反馈、媒体资源整合与互动、网络信息管理与干预等协同作用机制。(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周理乾[7](2018)在《单向度的公众——论科学传播中体制化科学对公众形象的表征与消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事实与价值的区分,科学家群体认为公众不信任科学是由于缺乏相关科学知识而产生的感性的、情绪性的、缺乏理智的反应。这种科学专家与一般公众的范畴区分是对十七世纪以来精英与大众的社会范畴的延续。事实上,公众与科学家所表征的单向度形象并不符合,公众对科学以及科学风险的理解是具有理智实质性的。科学家对公众的还原实际上反映了其自身自我反思性的缺乏。在协商民主的目的 -工具知识的劳动分工的理念中重新理解科学家与公众的关系,为有效的公众参与科学提供了可能性。(本文来源于《自然辩证法研究》期刊2018年08期)

周书环[8](2018)在《比较媒介体制研究与拉丁美洲的特色——政治传播学者丹尼尔·哈林教授访谈》一文中研究指出丹尼尔·C·哈林(Daniel C.Hallin)是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传播学院教授,国际知名的比较媒介体制研究学者,长期致力于政治传播学研究,并重点关注拉美国家和西欧北美的媒介体制。哈林教授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专业为政治科学(political science)。他较早开始关注政治学和传播学之间的关联性,1980年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题为《大众媒介与美国政治危机:越(本文来源于《新闻》期刊2018年06期)

周建国,刘焜,庞承[9](2018)在《省级党报如何扩大在基层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浙报集团分社体制改革的探索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面对互联网的正面冲击,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正在加速重构,在大力推进媒体融合的新形势下,如何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建设新平台、新渠道、新技术等传播手段,提升党报服务地方、服务基层的能力,使党的声音和主流价值观在基层得到广泛传播?经过广泛深入调研,浙报集团党委于2015年5月起,对11个地方分社陆续启动了全面、系统的体制改革,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集团分社板块已成为浙江日报、浙江在线、浙江新闻客户端在全省扩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有力支撑,成为集团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并为集团未来的战略发展打下基础。(本文来源于《传媒评论》期刊2018年04期)

赵新利[10](2018)在《战略传播视角下的日本领土宣传体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中日在钓鱼岛等问题上的争端引发广泛关注,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但关于日本领土宣传体制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希望从战略传播角度考察日本领土宣传体制,并提出相应反制对策。所谓战略传播,是指政府或组织为实现特定战略利益,动员协调各种资源,向特定目标受众传递信息、施加影响的过程。在涉及领土主权等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战略传播的手法显得尤其重(本文来源于《青年》期刊2018年04期)

传播体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电影作为记录时代变迁的载体,亦是引领人们精神文明的火炬。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电影从黑白影像到华光流彩,在与时代共振中不断革新创造。本文试图重回历史现场,从电影体制改革、电影创作和电影传播叁个方面来展现新中国电影70年来的发展历程,以期为当下的电影发展提供些许经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传播体制论文参考文献

[1].马澌濯.浅谈传播学批判学派视域下的中国传播体制[J].传播力研究.2019

[2].张伟.体制、创作与传播——论新中国电影70年的历史经验[J].现代视听.2019

[3].孙艺航.浅谈传播学批判学派视域下的中国传播体制[J].传播力研究.2019

[4].徐天博,靳雪莲.反西方中心论的角力:跨文化传播语境下的媒介体制比较[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8

[5].张瑜烨,单佳豪.体制性话语、体验式传播与共同体表达:幸福类电视节目的“幸福观”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

[6].朱莉涛,陈延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体制机制论略[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9

[7].周理乾.单向度的公众——论科学传播中体制化科学对公众形象的表征与消解[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8

[8].周书环.比较媒介体制研究与拉丁美洲的特色——政治传播学者丹尼尔·哈林教授访谈[J].新闻.2018

[9].周建国,刘焜,庞承.省级党报如何扩大在基层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浙报集团分社体制改革的探索实践[J].传媒评论.2018

[10].赵新利.战略传播视角下的日本领土宣传体制[J].青年.2018

标签:;  ;  ;  

传播体制论文-马澌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