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化材料论文-张潇

非物质化材料论文-张潇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物质化材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竹文化,现代设计

非物质化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张潇[1](2019)在《以竹之名 观竹之舞——非物质文化竹材料的当代设计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竹艺是一种基于竹材料的艺术,主要有竹编和竹雕。竹艺在中国的历史绵延了几千年,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竹文化。本文将竹子作为主要元素,以竹工艺为载体,通过不同角度思考并表现,探究具有当代设计气息的作品,将传统手工艺带到日常生活中,向世人传递出自然之美。(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9年03期)

赵欣[2](2016)在《镜子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镜子或镜面反射材料在实验艺术创作中作为一种元素在当今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成为一种现象,本文第一部分内容为简要概述镜子和艺术的发展历史;第二部分为当今以镜子和镜面材料为媒介的作品和艺术家分类;第叁部分内容为对于镜子作为一种艺术表达手段一种材料的延展性分析和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和进一步论述相关创作的可能性;第四章为全篇文章的总结性论述。镜子作为艺术创作的工具在历史上很悠久,但是作为当今艺术中的一种物化的元素和一种表达的主要语言符号呈现则需要进一步进行梳理和研究,以求在其中发现更多创作的思路和创作形式还有技术的新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中央美术学院》期刊2016-05-01)

吴慧娟[3](2014)在《译者的适应与选择—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材料英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来,译者作为翻译活动中最直接的能动主体,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原文--译者--译文”的叁元关系网中,译者既是原文的读者又是译文的作者,承担的又是沟通原作者和译文读者乃至连接两片文化的中心枢纽作用,然而关于翻译活动中译者的中心地位和主导性作用的研究目前仍然比较薄弱。我国学者胡庚申在借鉴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原则的基础上,系统地探讨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适应性选择和选择性适应,并依此提出了翻译适应选择论,为译者主体性地位的研究开启了另一扇大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各种对外宣传材料的英译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中国是世界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自2001年中国昆曲艺术成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后,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拥有联合国非遗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作为一个特殊的外宣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英译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现有的研究较多围绕非遗英译的难点、不足和现状,笼统地探讨非遗外宣英译的策略和技巧,对于非遗英译过程中译者扮演的角色,以及影响译者决策选择的各种因素的研究仍然缺乏力度。本研究尝试运用胡庚申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论来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过程中译者的适应与选择。一方面,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这里“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翻译生态环境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另一方面,该理论重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主张为了使译者和译本都能够长存,译者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应当按照“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翻译原则,合理地进行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以及其他一些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在非遗英译过程中,译者需要适应特殊的外宣“翻译生态环境”,并作出一系列的选择,以满足对外宣传需求并实现中国文化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去”。因此,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指导下,本研究试图将非遗英译过程中,译者所要适应的各种“生态因子”以及译者如何从语言、文化、交际等维度进行策略选择纳入统一的框架,借以拓展非遗外宣英译的研究深度。本研究首先回顾了前人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情况,继而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理论框架下,结合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中英对照文本的定性分析,探讨译者在非遗英译过程中需要适应的诸多因素以及译者如何从交际维、语言维和文化维作出翻译策略选择。本文得出以下结论:非遗外宣英译过程是译者适应和选择的过程,一方面,在适应阶段译者要努力适应内在和外在需要,适应能力要求,而最重要的则是适应非遗外宣翻译生态环境的要求;另一方面,在选择阶段,译者要统筹兼顾语言、文化和交际叁个维度,并依此制定恰当的翻译策略,确保生产出最佳译文,并最终实现“适者生存”。目前,外宣英译相关研究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非遗外宣英译的研究进度和深度仍有待强化,本文旨在探索非遗英译过程中译者的适应与选择以期能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并对实际的非遗英译工作有所启发。(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董杰,敖其,咏梅[4](2012)在《略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中的佐证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过去内蒙古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相关工作、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中的经验以及近年来在内蒙古各盟市对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访谈、调研中获得的信息,就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材料的佐证问题进行探讨。认为申报工作中应当侧重于从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项目的价值和影响叁方面对项目进行论证。(本文来源于《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期刊2012年03期)

赵星,黄增军,张玉坤[5](2012)在《材料的“非物质化”倾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材料的"非物质化"倾向是指随着时代进步和技术发展,建筑材料不断超越其基本物质属性,从寻求轻盈和透明、半透明,到寻求图像化、粒子化、信息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材料逐渐摆脱绝对的、单向的、威慑性的、脱离环境的绝对材料之"重",转变为透明的、模糊的、多向的、与环境互动的相对材料之"轻"。(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2年09期)

陶新月[6](2012)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材料工艺创新探索——传统皮影艺术创新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现代社会中珍贵的可再生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通过创新,整合入当代文化体系中,在延续其文化艺术价值的同时发挥新的功能价值,才可能真正传承下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转化形式应是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文化元素重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有效途径通过现代形式的文化基因重组,在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蕴和象征性符号语言的前提下,以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形式重获生命力。本文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皮影艺术为例,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对皮影艺术的材料与工艺的创新进行一些思考。(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2年13期)

孙康燕,施红萍,蒋晓霜[7](2012)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件材料归档范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指该项目在调查、研究、保护、传承及申报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录音、录像、照片、电子文件、实物等材料。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作为我国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的历史记录,在传承、弘扬民间文化、发掘民族文化资源、研究各民族历史,进行民族传统教育中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兰台世界》期刊2012年S2期)

于博名[8](2011)在《材料背后的非物质性温暖》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尼施·卡普尔是一位有着东西方双重生活背景的艺术家,卡普尔生于印度,上世纪70年代开始,则主要活动于伦敦。对截然不同文化背景的考量,使得其作品富有独特的气质,这是一种融东方宇宙观和西方极少主义形式为一体的独特创作方式,而显露出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冲突与对抗,则更容易引发人们对对立统一事物的关注与思考。特别是卡普尔那些标志性的巨大抛光不锈钢作品,打破了人们习惯思维上的视觉经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观看视角,让观看者重新审视自我与自我所处的现实生活的环境。可以说,卡普尔重写了雕塑的美学功能,不仅使其看上去鲜活生动,也与观者在潜意识层面上形成交流与互动。他的艺术创作,提供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思考,即艺术作品本身,升华成为一种可以与观看者交流的巨大开放式公共空间,进而是观念与精神上的碰撞。(本文来源于《中国美术学院》期刊2011-05-25)

朱琦[9](2011)在《现代玻璃艺术的建筑语言——论玻璃材料的非物质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玻璃晶莹剔透,色彩斑斓,是现代建筑的标志。本文从玻璃的物质性涵义和非物质性涵义两个方面对现代玻璃艺术,尤其是在建筑语言表达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提出现代建筑师应该在充分利用玻璃物质特性的同时更要注意玻璃非物质涵义的挖掘,使它更具活力和生命力。(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1年14期)

李政[10](2010)在《论现当代雕塑材料的非物质化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雕塑材料的非物质化自然就是实体物质以外的东西,即只能感觉到却摸不着的非实体的东西(如意识、信息)充当了雕塑材料,成为雕塑作品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普通意义上的材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独立性,又有与实体材料的不可分割性。让我们以实例来探讨材料的非物质化现象。众所周知,杜尚作为超现实主义和达达主义的先导,他的"现成品"艺术影响(本文来源于《美术观察》期刊2010年09期)

非物质化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镜子或镜面反射材料在实验艺术创作中作为一种元素在当今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成为一种现象,本文第一部分内容为简要概述镜子和艺术的发展历史;第二部分为当今以镜子和镜面材料为媒介的作品和艺术家分类;第叁部分内容为对于镜子作为一种艺术表达手段一种材料的延展性分析和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和进一步论述相关创作的可能性;第四章为全篇文章的总结性论述。镜子作为艺术创作的工具在历史上很悠久,但是作为当今艺术中的一种物化的元素和一种表达的主要语言符号呈现则需要进一步进行梳理和研究,以求在其中发现更多创作的思路和创作形式还有技术的新的可能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物质化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1].张潇.以竹之名观竹之舞——非物质文化竹材料的当代设计探究[J].汉字文化.2019

[2].赵欣.镜子艺术[D].中央美术学院.2016

[3].吴慧娟.译者的适应与选择—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材料英译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

[4].董杰,敖其,咏梅.略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中的佐证材料[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2

[5].赵星,黄增军,张玉坤.材料的“非物质化”倾向[J].工业建筑.2012

[6].陶新月.非物质文化遗产材料工艺创新探索——传统皮影艺术创新浅析[J].大众文艺.2012

[7].孙康燕,施红萍,蒋晓霜.非物质文化遗产文件材料归档范围研究[J].兰台世界.2012

[8].于博名.材料背后的非物质性温暖[D].中国美术学院.2011

[9].朱琦.现代玻璃艺术的建筑语言——论玻璃材料的非物质内涵[J].价值工程.2011

[10].李政.论现当代雕塑材料的非物质化现象[J].美术观察.2010

标签:;  ;  ;  

非物质化材料论文-张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