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刻意词汇习得论文-张天成

非刻意词汇习得论文-张天成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刻意词汇习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刻意词汇学习,附带词汇习得,财经专业英语教学

非刻意词汇习得论文文献综述

张天成[1](2018)在《刻意词汇学习与附带词汇习得对高校专业英语教学的启示——以财经专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结合二语词汇习得相关理论,介绍了刻意词汇学习和附带性词汇习得两种词汇学习方式,及其各自的优劣势,分析了高校财经专业英语词汇的特点,及两种词汇学习方式对于教师在财经类专业英语课堂上的启示,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8年19期)

肖声扬,周红,程江南[2](2017)在《词汇刻意习得的两个制约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英汉互译及造句练习是英语教学中常见的词汇操练手段,但少有研究验证其对词汇习得的不同效果;词性对词汇习得的效应也不明确。试图探索在刻意习得的情况下,这两个变量对词汇习得的效应。研究发现,汉译英的效果最佳而形容词最难以习得。(本文来源于《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韩丹[3](2016)在《词汇刻意学习与词汇附带习得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二语习得领域有两种词汇学习方式:词汇附带习得和词汇刻意学习。国外大量研究表明词汇附带习得是二语词汇学习的主要方式,但是对国内学生而言刻意学习词汇更为熟悉。因此,本文试图对这两种词汇学习方法效果进行比较研究,观测不同的学习方法对于中国英语专业学生的词汇学习有何影响。(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殷怡岚[4](2015)在《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与刻意学习效果的对比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和教师都意识到学习第二语言涉及大量的词汇,且急切期望能够了解词汇究竟是如何被学习的。本文旨在研究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和刻意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对单义词和多义词学习效果的影响,通过对两种学习方式效果的对比提出更好的词汇学习方式,以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调查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词汇学习方法偏好,提出有助于词汇增长的学习策略。(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5年27期)

靳妍妍[5](2014)在《中职学生词汇刻意学习与附带习得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词汇刻意学习和词汇附带习得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不同的词汇学习方式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词汇学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刻意词汇学习比附带习得更有效,但在词汇保持方面,附带习得比刻意学习具有更好的保持效果,并为中职学生进行有效词汇教学提供可行性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校外教育》期刊2014年22期)

刘英健,宋淑萍[6](2013)在《幼儿附带词汇习得和刻意词汇学习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完善幼儿英语教学,该文以实证研究方式检验幼儿刻意词汇习得和附带词汇习得的效果。山东某幼儿园两个自然班的40名幼儿参与了实验,被分配不同的两项任务:观看原版英文动画片(附带词汇习得组)和接受图片指称教学(刻意词汇学习组)。结果显示,从短时记忆来看,刻意学习和附带习得两组之间并未达到显着性差异;从长时记忆来看,附带习得显着优于刻意学习。据此,建议可利用原版英文动画片开展幼儿英语教学,充分发挥附带词汇习得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3年19期)

靳妍妍[7](2012)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词汇刻意学习与附带习得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二语习得领域中,词汇附带习得和刻意学习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引起了国内外词汇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外的大量研究证明二语词汇大部分是通过附带习得的,且附带习得是二语词汇习得的主要方式。然而,近年来国内学者在对中国学生的二语词汇学习研究中,有了不同发现。本文以中等职业学生词汇学习实际情况为背景,选择了学生常用的背诵单词表刻意学习方式和通过阅读附带习得词汇方式进行实证研究(而未涉及其他方式),并比较了词汇附带习得和刻意学习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英语词学习的影响。本试验主要以输入假设、信息加工理论和加工层次理论为理论框架,抽取锦州市卫生学校叁年级两个平行的自然班学生为研究受试者,其中一个班通过背诵词汇表刻意学习词汇,另一个班通过阅读文章附带习得词汇。通过对目标词的即时测试与延迟测试和问卷调查为进行研究,使用社会学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以下试验结果:1、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既能通过背诵刻意学习词汇,也能够通过阅读附带学习词汇,但学习者在短时内通过背单词记忆的词汇要多于通过阅读附带习得的词汇。2、通过刻意学习的词汇遗忘比附带习得的词汇多,也就是说附带习得的词汇保持效果好于刻意学习的词汇保持效果。3、在两种词汇学习方式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词汇学习的主要方式是刻意词汇学习,而不是词汇附带习得。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英语词汇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教师在词汇教学时应注重指导学生的刻意学习方式的使用,同时将附带习得和刻意学习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词汇水平。(本文来源于《渤海大学》期刊2012-06-01)

田秋香[8](2012)在《词汇刻意学习和词汇附带习得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词汇刻意学习和词汇附带习得是词汇学习的两大基本方式。对比研究词汇刻意学习和词汇附带习得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一项对英语专业56名学习者分两组进行的词汇学习对比试验,笔者发现:在相同的学习时间内,被试的词汇刻意学习量和词汇附带习得量有差异。词汇刻意学习方式能促成更多的词汇学习。词汇刻意学习和词汇附带习得都对所学的目标词进行了较长久的保持,说明这两种词汇学习方式都有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要注重两种词汇学习方式的合理运用,帮助学习者获得更多更持久的词汇记忆。(本文来源于《中州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于新丽[9](2010)在《大学英语词汇中刻意学习与附带习得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词汇在外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教师们意识到词汇学习的重要性,词汇刻意学习和附带习得在国内外也备受关注。词汇刻意学习指学生刻意地背诵单词。词汇附带习得是相对刻意学习而言的,是指学习者在进行其他学习任务时,附带地习得了单词。在这些活动中,单词学习是学习者的相关活动的副产品。本文结合了记忆的信息加工方式和深加工层次理论,着重将大学英语词汇刻意学习与附带习得进行对比和分析。作者抽取了长春理工大学的大二非英语专业两个班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以对目标词的测试为主要研究工具,试图探究出一种适合学生习词的学习方法。通过多次收集学生的目标词测试结果,利用社会学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作者发现:1.两种学习方法对受试者均有效,但两者在单词的记忆持续时间和接受、产出能力上各有优缺点;2.词汇刻意学习的学习目的明确,短时记忆效果较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优势逐渐减小。受试者本身的词汇量对单词的识记效果影响很大。受试者的字形产出能力强于附带习得,但句子产出能力较差;3.词汇附带习得的学习目的不明确,虽然短时词汇记忆效果较差,但所学单词在一个月之后基本不再遗忘。随时着时间的推移,单词的识记效果将好于,最起码不差于词汇刻意学习。受试者对文章理解对单词的识记效果影响很大。受试者对词意的接受能力和词汇刻意学习受试者一样好,但句子产出能力和词汇刻意学习受试者一样很差。基于以上结果,作者认为中国高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特别是大学二年级以下的学生应以刻意词汇学习方式为主,附带词汇习得方式为辅。同时,老师也应在词汇学习策略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给学生提供一个有益的二语学习环境。(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0-03-01)

栗冰怡[10](2006)在《英语学习者阅读过程中非刻意性词汇习得内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英文阅读非刻意(偶然)(Incidental vocabulary learning)习得单词已经成为学习者终身学习中常见的一种方式。因此,我们经常鼓励第二语言学习者培养泛读(extensive reading)习惯以增进词汇习得能力。研究发现成人习得的单词大部分是通过非刻意的方式从阅读中获得的。然而,不同的学习活动对非刻意单词习得有何影响,仍有待研究证实。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猜测词意的能力和学习策略,以及猜测策略和阅读之间的相互关系。一百二十名英语能力相近的研究生参加了这次实验。研究的主要工具是两份评估学生生词量的测验,一篇阅读文章和两项阅读任务:总结文章各段落的主要内容(summary task)和回答与文章相关的问题(question task)。研究的过程主要是运用内省法(introspective study)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分析,即对学生逐一访谈,提示鼓励他们口头汇报(think-aloud)在阅读中对待生词的内心活动,调查学生关于生词的推测技巧。研究过程分为叁个步骤:(1)前测,(2)实验,(3)后测。研究结果发现:1.学生的词汇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十分相关。所有的测试者都承认通过阅读,有助于加强对于模糊词(vague meaning)的学习。2.生词的猜测技巧有助于词汇习得和阅读理解。不同学习者的生词猜测方法不同,但是无论那种猜测方法都有助于阅读的理解。3.语法,语境,构词法和标点法最常被学生运用来作为生词猜测的线索。研究还发现:阅读任务的特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阅读文章的词汇特点以及学习者不同的猜测策略等因素都会影响生词推测能力。文章的最后对今后的泛读教学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希望有助于中国英语学习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6-11-10)

非刻意词汇习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英汉互译及造句练习是英语教学中常见的词汇操练手段,但少有研究验证其对词汇习得的不同效果;词性对词汇习得的效应也不明确。试图探索在刻意习得的情况下,这两个变量对词汇习得的效应。研究发现,汉译英的效果最佳而形容词最难以习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刻意词汇习得论文参考文献

[1].张天成.刻意词汇学习与附带词汇习得对高校专业英语教学的启示——以财经专业为例[J].海外英语.2018

[2].肖声扬,周红,程江南.词汇刻意习得的两个制约因素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3].韩丹.词汇刻意学习与词汇附带习得比较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

[4].殷怡岚.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与刻意学习效果的对比认识[J].文教资料.2015

[5].靳妍妍.中职学生词汇刻意学习与附带习得的对比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

[6].刘英健,宋淑萍.幼儿附带词汇习得和刻意词汇学习对比研究[J].海外英语.2013

[7].靳妍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词汇刻意学习与附带习得的对比研究[D].渤海大学.2012

[8].田秋香.词汇刻意学习和词汇附带习得对比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2

[9].于新丽.大学英语词汇中刻意学习与附带习得的实证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

[10].栗冰怡.英语学习者阅读过程中非刻意性词汇习得内省研究[D].吉林大学.2006

标签:;  ;  ;  

非刻意词汇习得论文-张天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