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建筑工程勘察及地基处理现状分析及对策

论述建筑工程勘察及地基处理现状分析及对策

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16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都必须对施工区域进行实际的岩土勘察工作,根据勘察的结果确定施工技术、施工设备等等。随着我国建筑业不断的发展,建筑施工的环境越来越恶劣,对地形的勘察显得十分有必要。不同环境的地质情况,决定着地基的处理方式,地基的质量直接关乎到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因而加强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以及地基处理技术,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勘察;地基处理;现状;对策

引言

现阶段建筑质量的高低逐渐成为城市化进程快慢的标志,城市建设主要通过建筑进行体现,提高建筑的质量是目前城市建设的首要工作。建筑行业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现阶段市场上的建筑公司逐渐趋于饱和状态,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提高施工质量。在施工设计前对当地的地质进行勘察,采用相应的地基处理技术都能使工程质量大大提升。

1概述

1.1建筑工程中的岩土勘察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地质条件,为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需要做好岩土勘察工作。具体来讲,一是应该获取带有地形及坐标的建筑工程平面结构图,针对可能存在的不良地质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确认其是否会对工程施工建设产生负面影响,提出可行性处理措施;二是应该对建筑地震设防区附近的场地类型、土壤性质等进行合理划分,判定不良地质的分布状况;三是应该做好地下水发展趋势及水位变化状况的调查分析,在对地基降水进行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地层渗透性,判断建筑周边地质水文条件可能造成的影响;四是如果需要进行深基坑开挖,在开挖施工前必须获取相应的岩土参数,以此为依据做好桩基稳定性计算,结合计算结果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地基处理。

1.2地质勘查现状概述

现阶段我国对岩土的勘查工作进展比较顺利,各类勘查技术和设备不断运用带勘查过程当中,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提高勘查的精确度。在具体勘查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由于目前探测水平的限制,岩土中存在的很多元素不能被探测和分析出来,其中的不明物体对土层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无法确定,这是目前勘查工作的难点;若在勘查过程中遇到岩溶区域,这种区域会对原有地质造成较大的破坏,地下水含量丰富且具有很多腐蚀性的化学物质,在不断的侵蚀下会形成溶洞,在实际施工时要尽量避免岩溶区域;有的施工单位为减少工程建设的经济投入,在勘查工作上并没有做到位,这对后期的施工时非常不利的,也极易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

2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2.1换土垫层法

换土垫层法的工程量相对较大,处理效果好,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承载力和稳定性相对更强的土体,替代原本的基础,因此不会受到原本基础土体性质的影响。不过,换土垫层技术在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会消耗较多的材料,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成本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技术人员根据建筑工程基础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替换材料,在保证地基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费用。挖出的土方应该集中处理,避免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回填材料的质量同样必须得到有效控制,尤其是需要避免有机杂质如植被残骸等的存在,因为其在腐烂后,会于基础中形成空洞,影响基础的整体稳定性。

2.2高压喷射注浆技术

高压喷射注浆技术(高压旋喷技术)是在传统的地下注浆施工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而衍生出的一种新的注浆施工工艺,这种工艺的关键是对高压喷射技术的合理运用。高压旋喷注浆技术是利用成孔装置进行钻孔,在钻孔过程中,高压脉冲泵将水泥浆喷射至土体之中,利用高压喷射的水泥浆对土体的“切割力”将土体破坏,进而置换土体中原有的“浆液”,而常见的高压注浆施工是以螺旋状向下推进,所以成为高压旋喷注浆。以水泥浆替换原有“浆液”,从而改变土体的受力结构和承载能力,进而使地基承载能力得到有效加强。这种地基处理方法能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相应注浆的含量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和确定。

2.3动力固结挤压密实技术

若工程项目为施工区域范围较大、地基较浅的软土地基工程,施工人员可以将动力固结挤压技术应用于施工过程之中。应用这一技术要求人们利用重量为数十吨的重锤进行夯实作业,以降低软土地基的结构强度和渗透性。夯实作业期间,重锤强大的冲击力和荷载力所产生振动效应也可以发挥出破坏地基中土体的作用。这一技术与人工排水方式结合,可以提升土壤颗粒程度、强化土地的紧实效果。

2.4强夯法

强夯技术的基本原理,是运用专业的强夯机,将8~30t的重锤提升到6~30m的高度,然后自由落下,利用重锤本身的重量来对土壤进行夯实,具有成本低廉、施工简单、劳动强度低的优点,也基本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适用于多种软土地基。夯点放线工作完成后,需要做好复核,对夯坑位置进行检查,确定每一个夯点的夯击次数乃至每一次的夯沉量,对各项参数进行记录,将之作为质量控制的重要参考。夯击点的间距根据土质条件、加固土层厚度等进行确定,如果需要加固的土层厚度大,透水性弱,含水率高,应该适当增大夯点间距,反之则适当缩小夯点间距。

2.5IFCO法处理地基

该方法通俗地讲就是强制固结,在地基施工时安装相应的压力系统,强行改变地下水的流向,使水流深入地下。同时需要构造完善的排水系统,将软土地基中的水分排出,好的排水系统能够加快水的流速,将地基凝固的时间大大缩短。此外,粉煤灰吹填技术也能有效提升地基的稳定性。其原理和强制固结相似,都是减少地基的凝固时间达到硬化地基的目的。区别在于吹填技术利用的是其强大的吸水功能,按照一定比例和淤泥混合后其固结性能将会大大提升。无论是哪一种处理技术,其目的都是硬化地基,从而提高建筑的整体稳定性。

2.6静裁法

运用静载法首先要进行地质勘察,在地基硬度不达标的情况下可采用静载法。对地基中存在的软性物质作出加固处理,以此满足建筑工程地基施工的要求。静载法在软土地基中有较好的加固效果,通过压缩软性物质来增加地基的硬度;通过对软性物质施加高压,从而将软性物质中的水分抽取出来,使软土地基中的水分含量达标,从而增加土壤的强度。

2.7桩基础法

桩基础属于一种常见的基础型式,其本身可以看做是基桩与桩顶承台共同构成的结构。桩基础能够将承受的荷载通过桩体传输到坚硬地层,以满足建筑基础对于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相比较其他技术,桩基础具有沉降量小、沉降速度快、承载能力强等优点,适合动荷载与水平荷载,依照垂直荷载,可以将桩基础划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而且变形更小,根据实际需求,还可以通过优化设计来使得桩体承受不同方向的荷载。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和地基处理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通过合理的岩土勘察,可以为地基处理提供全面的数据信息,方便设计人员制定切实可行的地基处理方法。在实际施工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勘察方法,明确基础本身存在的不足,配合可靠的地基处理技术,切实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马凯,王卫彤,葛红梅.谈岩溶地区地质雷达的应用和地基处理方案[J].山西建筑,2014(31):101~102.

[2]刘德任.论城市建筑工程的地质岩土勘察与地基处理技术[J].中外企业家,2016(23):211.

[3]邱岩.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方法探析[J].江西建材,2014(4):232,238.

[4]姚军.试论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地基处理问题[J].四川建材,2015(1):67~68.

标签:;  ;  ;  

论述建筑工程勘察及地基处理现状分析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