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多重实时荧光定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呼吸道病毒,非典型病原体,间接免疫荧光法
多重实时荧光定量论文文献综述
刘馨玉,李萌,石璞玉,陈明伟[1](2019)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multiplex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对成人呼吸道病毒及非典型病原体检测结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呼吸内科210例成人呼吸道感染的标本,采用MRTPCR检测8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同时应用IFA检测血清8种病原体Ig M抗体,并全部进行PCR及测序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特异性及敏感性,评估MRT-PCR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210例下呼吸道感染标本经MRT-PCR和IF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8.57%和38.10%,混合感染率分别为7.62%和4.76%。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分别为94.74%和35.96%,特异度分别为84.38%和59.38%。灵敏度和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IFA相比,MRT-PCR灵敏度、特异度好,检测性能优于IFA。(本文来源于《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5期)
钟云华,李燕[2](2019)在《改良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抑癌基因MGMT、p16、CDH13和RASSF1A甲基化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改良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抑癌基因MGMR、p16、CDH13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探讨其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30例病理确诊为肺癌的患者作为肺癌组,30例病理确诊为良性病变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建立改良实时荧光定量PCR体系。检测受试者血清MGMT、p16、CDH13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对比两组基因甲基化阳性率,计算四项基因甲基化单独及联合用于肺癌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肺癌组受试者血清MGMT、p16、CDH13和RASSF1A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MGMT、p16、CDH13和RASSF1A四项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用于肺癌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显着高于单项指标检测(P<0.05)。结论:建立了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用于MGMT、p16、CDH13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检测,联合检测用于肺癌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王晓[3](2018)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同时检测冷冻蔬菜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基于TaqMan探针的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multiplex quantitative real-timePCR,multiplex qPCR)同时检测冷冻蔬菜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方法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痢疾志贺菌rfc基因、沙门氏菌invA基因、单增李斯特氏菌hly基因,设计4对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体系,建立稳定的多重qPCR反应体系。通过阳性菌株污染的方法验证体系的特异性,并确定了冷冻蔬菜样品在细菌水平的检出限。结果各对引物和探针对目标菌有较强的特异性,对其他非目标菌进行检测均未检出,人工污染冷冻蔬菜中志贺菌的检出限为10~2CFU/g,沙门氏菌和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检出限均为10~3 CFU/g,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限为10~4 CFU/g。结论本研究可以实现冷冻蔬菜样品中4种致病菌qPCR高效检测。(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8年22期)
刘东立,李文涓,石一,张铮,马国柱[4](2018)在《TaqMan-LNA探针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炭疽芽胞杆菌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设计检测多个靶基因的炭疽多重荧光定量PCR反应系统,建立快速准确的基因诊断方法,解决蜡样芽胞菌群基因诊断交叉反应问题。方法选择炭疽杆菌PX01毒素质粒基因pagA,PX02毒素质粒基因capB,以及染色体上的前噬菌体λBa03基因PL3作为靶基因,利用在线荧光定量PCR引物设计软件设计、优化多重PCR引物以及相应的TaqMan探针序列,对探针进行LNA标记并优化荧光PCR反应体系,构建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系统。以3对引物PCR扩增并克隆靶基因的质粒标准品,倍比稀释后进行敏感度试验,以炭疽、蜡样芽胞杆菌、苏云金杆菌、蕈状杆菌以及常见肠道致病菌进行特异度试验,利用炭疽弱毒株污染土壤及奶粉进行模拟检测。结果 TaqMan-LNA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可迅速检出3个炭疽杆菌靶基因,常用的探针法荧光定量PCR反应液均适用;pagA、CapB、PL3基因克隆标准品序列正确;该方法对pagA、CapB、PL3基因的检出限分别为63、398、114copies/μl,且仅检出炭疽杆菌基因,其余4种蜡样芽胞菌扩增均阴性。土壤及奶粉样品检测均阳性,其中pagA近检出限为6.6×104/ml,PL3基因检出限为6.6×105/ml。结论 TaqMan-LNA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适用性广,检测迅速,灵敏度及特异度高等特点,能够将炭疽杆菌与蜡样芽胞菌群中其他细菌相鉴别,可试用于炭疽杆菌的感染检测。(本文来源于《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罗志文,胡加谊,范鸿雁,李向宏,陈业光[5](2017)在《一种同步检测3种菠萝病毒的多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菠萝凋萎病是菠萝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目前尚难防控。为实现菠萝植株病毒快速定量检测和实时监测,笔者根据NCBI报道的3种菠萝凋萎相关病毒(PMWaV-1、PMWaV-2、PMWaV-3,PMWaV-1、-2、-3)的外壳蛋白基因(Coat Protein gene,CP gene)保守序列,分别设计合成3种病毒的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通过多重RT-qPCR反应体系优化,进而以3种病毒CP基因目的片段的重组质粒为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初步建立了针对3种目标病毒的叁重RT-qPCR检测体系。试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对PMWaV-1、-2、-3的扩增效率分别为101.7%、97.1%和106.7%,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6~0.999,可信度高;对PMWaV-1、-2、-3的最低检测线分别为99拷贝、98拷贝和868拷贝;重复性实验结果显示,该体系下PMWaV-1、-2、-3叁重RT-qPCR扩增曲线的标准差均不超过0.26,变异系数均不超过1.44%。这表明本研究针对PMWaV-1、-2、-3初步建立多重RT-qPCR检测体系是一种能够快速、灵敏、稳定地同步定量检测目标病毒的方法,这为菠萝凋萎相关病毒(Pineapple Mealybug Wilt-associated Viruses,PMWaVs)的定性定量研究和未来开展复合侵染机制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07-25)
邸红芹,杨永辉,朱桂云,王晓玲,杨庆志[6](2016)在《改良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流感A型和B型病毒》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改良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体系快速检测流感A型和B型病毒。方法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选定流感A型和B型病毒的靶序列,建立MRT-PCR检测体系。构建质粒标准品,评估所建立体系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结果成功建立了基于同源加尾系统和Taqman-分子灯标探针的改良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该方法最低检测限为102 copies/μl,特异性良好,重复性良好,变异系数(CV)为0.99%~2.50%。结论建立了快速、敏感、特异、稳定地改良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MRT-PCR)检测体系,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河北医药》期刊2016年23期)
仲韵[7](2016)在《单色多重荧光实时定量PCR测定端粒长度》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罗氏Light Cycler 480上建立单色多重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MMQPCR)方法测定端粒长度。方法在罗氏480定量PCR仪上使用MMQPCR方法测定39例人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相对T/S比值),并与DNA印迹法(Southern blot)测得的平均末端限制性片段(TRF)长度作比较。结果 MMQPCR方法测定端粒长度相对T/S比值为1.13±0.21,Southern blot方法测量平均TRF长度为(7.46±1.21)kb,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分析R~2=0.6706(P<0.00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MMQPCR方法测定端粒长度重复性好、省时、简便、可靠,可高通量处理大量样品。(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6年19期)
范阳阳,张荦嘉,刘艳艳,卞如如,霍胜楠[8](2016)在《一种从羊奶中检测牛奶和大豆成分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羊奶制品因其良好的营养功效备受消费者的青睐,也是乳制品主要掺假对象。本研究参考市场可能掺假现状,分别根据羊和牛线粒体基因组16S rRNA基因序列和大豆的KTi-S基因(GI:510514)序列,设计一对牛和羊特异性引物、一对大豆特异性引物以及相应的Taq Man-MGB探针,建立羊奶中牛奶和大豆成分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引入内标质控有效保证检测体系的准确性。本检测体系对羊奶、牛奶及豆浆的基因组DNA检测敏感度为0.01 ng;对羊奶中掺入牛奶和豆浆的体积掺假检测灵敏度均为0.1%。因此,本研究建立的羊奶中牛奶和大豆成分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具有通量大、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优点,实现了对羊奶中其他源性成分快速、准确的检测,对保障相关产品市场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6期)
赵春芝,刘连航,张玉红,颜卫东,王超[9](2016)在《iQ~(TM)5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应用及使用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通过连续监测PCR扩增指数期间荧光信号强弱变化反应特异性的表达量,并据此计算出目的基因的表达量。此方法不需要分离PCR产物并作为极有效的实验方法,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主要介绍iQ~(TM)5型荧光定量PCR仪的原理及组成并以植物材料为例,分析介绍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本文来源于《经贸实践》期刊2016年02期)
王玉月,史伟峰,季云[10](2015)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对9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MRT-PCR)检测9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rimer Express3.0(ABI)和Primer3 Input 4.0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MRT-PCR法,通过构建质粒标准品分析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限和特异性。并对204例临床标本中副流感病毒1、2、3型、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进行回顾性检测。结果 MRT-PCR法检测病原体的最低检出限达103copies/m L,特异性达100%,无交叉反应。204例咽拭子标本中,MRT-PCR检出呼吸道合胞病毒23例,副流感病毒1、2、3型13例,腺病毒15例,肺炎支原体15例,肺炎衣原体3例,甲型流感病毒13例与乙型流感病毒6例。该结果与其他试剂报告结果完全一致。结论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具有快速、准确、特异性强等特点,在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方面有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期刊2015年11期)
多重实时荧光定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改良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抑癌基因MGMR、p16、CDH13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探讨其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30例病理确诊为肺癌的患者作为肺癌组,30例病理确诊为良性病变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建立改良实时荧光定量PCR体系。检测受试者血清MGMT、p16、CDH13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对比两组基因甲基化阳性率,计算四项基因甲基化单独及联合用于肺癌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肺癌组受试者血清MGMT、p16、CDH13和RASSF1A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MGMT、p16、CDH13和RASSF1A四项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用于肺癌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显着高于单项指标检测(P<0.05)。结论:建立了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用于MGMT、p16、CDH13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检测,联合检测用于肺癌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重实时荧光定量论文参考文献
[1].刘馨玉,李萌,石璞玉,陈明伟.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分析[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9
[2].钟云华,李燕.改良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抑癌基因MGMT、p16、CDH13和RASSF1A甲基化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3].王晓.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同时检测冷冻蔬菜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8
[4].刘东立,李文涓,石一,张铮,马国柱.TaqMan-LNA探针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炭疽芽胞杆菌的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8
[5].罗志文,胡加谊,范鸿雁,李向宏,陈业光.一种同步检测3种菠萝病毒的多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7
[6].邸红芹,杨永辉,朱桂云,王晓玲,杨庆志.改良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流感A型和B型病毒[J].河北医药.2016
[7].仲韵.单色多重荧光实时定量PCR测定端粒长度[J].中国医药导报.2016
[8].范阳阳,张荦嘉,刘艳艳,卞如如,霍胜楠.一种从羊奶中检测牛奶和大豆成分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J].山东农业科学.2016
[9].赵春芝,刘连航,张玉红,颜卫东,王超.iQ~(TM)5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应用及使用方法[J].经贸实践.2016
[10].王玉月,史伟峰,季云.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对9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检测[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