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贯穿论文-孙寅舟

动机贯穿论文-孙寅舟

导读:本文包含了动机贯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提琴,《地图》

动机贯穿论文文献综述

孙寅舟[1](2019)在《音乐创作中动机贯穿手法的运用研究——以谭盾《地图》中的《间奏曲》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对作曲家谭盾作品《地图》中的《间奏曲》做了具体分析。笔者通过叁个方面对《间奏曲》所使用的动机贯穿手法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和梳理,意在阐述作曲家是如何在作品中利用现代音乐创作技法去创作音乐的,这种技法对音乐结构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谭盾创作的多媒体交响协奏曲《地图》,是一部具有音乐人类学品格、达到了音乐人类学高度的杰作。这部作品呈现出艺术复魅的面貌,是全球性的反现代性的文化寻根思潮的产物。谭盾自觉运用了人类(本文来源于《牡丹》期刊2019年03期)

赵姝博[2](2018)在《核心主题动机的贯穿与展延——解析布里顿《安魂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创作思维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20世纪作曲家中,布里顿的和声和旋律语言既在传统调性当中,但又具有其独特之处。在他的创作中,核心主题动机材料往往是及其简洁且赋予鲜明的主导性特征。而且,在音乐发展中,核心主题动机的贯穿脉络也有其整体逻辑性结构和布局。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其音乐又有着通向现代音乐之路的轨迹。"这种做法体现了这位天才作曲家扎根于传统、积极探索与运用现代音乐语言的精神。尽管布里顿是二十世纪有调性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之一,但在其作品中已经摆脱了传统的调性束缚,超越调性的自由装饰成为布里顿作品中所体现的极为重要的创作思维。"(1)而在《安魂交响曲》中,其核心主题材料的运用,则是尽显了布里顿在结构宏大交响篇章时,其简洁、鲜明的主题动机及其赋予严密逻辑的线索铺陈并结构于全局的创作特征。在本文中,笔者以《安魂交响曲》中的第一乐章的二度音程核心主题动机的贯穿与展延为切入点,就其在整体音乐发展中的脉络线索,进行了赋予逻辑的阐述和剖析,并以此梳理和归纳出该作品中的主题动机形态,及其严谨和赋予交响发展脉络的创作特征。(本文来源于《黄河之声》期刊2018年11期)

吴基学[3](2017)在《浅析马林巴作品《躁动》的动机贯穿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对马林巴独奏《躁动》使用的"主导动机"贯穿法进行分析,并从动机的拉伸、变形、移位、改序以及调性与无调性音高组织方式之间的有机关联、主导动机的展开脉络等方面进行论述。(本文来源于《音乐生活》期刊2017年08期)

张泽玲[4](2015)在《勋伯格自由无调性作品《月迷彼埃罗》主导动机的贯穿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勋伯格自由无调性作品《月迷彼埃罗》为例,剖析了以彼埃罗为主导动机的"核心集合"在整个套曲中的贯穿发展手法,通过主导动机音高结构的表层与深层的变体,探究核心集合有序、富有逻辑的贯穿发展原则对整个套曲所发挥的音高和结构组织的决定性作用。(本文来源于《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刘佳彬[5](2014)在《保罗·欣德米特《七重奏》第二乐章中的动机贯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七重奏》是保罗·欣德米特在1948年创作的一首管乐重奏作品。其中第二乐章为间奏曲,简短却极富有逻辑性与结构美,更是将动机贯穿做到极致。本文通过分析此曲动机特性与动机在音乐材料与调性布局中的贯穿,深入了解作品创作的结构美感。(本文来源于《音乐时空》期刊2014年18期)

檀伯才[6](2013)在《普罗科菲耶夫《第六钢琴奏鸣曲》主题-动机的贯穿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普罗科菲耶夫《第六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939年。其主题-动机材料的贯穿相对于古典奏鸣曲较为隐蔽,在调性片段和无调性的片段间交替进行。通过对《第六钢琴奏鸣曲》主题-动机材料的详细分析,观察各主题之间的联系及其演化过程,从而揭示这部作品的主题-动机至关重要的统一结构意义。(本文来源于《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吴丹[7](2012)在《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主题动机贯穿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约翰尼斯·勃拉姆斯是德奥浪漫主义时期重要的作曲家,创作领域广泛且成果颇丰。作曲家处于浪漫主义艺术家们寻求表现内容和技法创新的时代,在创作方面他以古典主义时期盛行的交响曲、协奏曲为主,继承了古典艺术体裁、结构形式及织体手法等。音乐史上通常把他定位为“德奥古典大师中的最后一人”。《第二交响曲》(op.73)完成于勃拉姆斯创作成熟时期,是四部交响曲中唯一一部欢快、明朗恬静的田园诗般的交响曲,在勃拉姆斯交响乐作品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主题动机在调性音乐共同写作时期是认识作品轮廓形成的主要手段,因此,本文以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为研究对象,将主题动机的贯穿发展作为分析切入点,从而论证《第二交响曲》主题动机在整部作品中体现的贯穿统一性因素。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叁部分组成,正文分叁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作曲家生平及《第二交响曲》的创作背景;第二章首先概述主题动机的概念,其次是对《第二交响曲》核心主题动机的材料及其与各乐章主题存在的联系进行分析;第叁章是对核心主题动机在作品中运用的贯穿技法与贯穿方式两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体现主题动机是如何贯穿于整部作品之中的。(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2-04-16)

王虎,张宝华[8](2011)在《论弦乐四重奏《白毛女》主题-动机的贯穿及变形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弦乐四重奏《白毛女》是朱践耳和施咏康于1972根据歌剧与舞剧《白毛女》的部分主题改编创作的单乐章作品。在引子主题-动机的贯穿下,全曲脱离原来歌剧、舞剧以及音乐会组曲模式,采用单乐章的对比集成结构思维,以原作主人公"喜儿"的思想性格及戏剧性情绪变化为背景,在主题变形和动机贯穿的原则下,进一步将多个主题融会贯通的组织在一起。本文从主题来源及性格分类、动机音程贯穿形态以及主题变形特征叁个角度论述弦乐四重奏《白毛女》主题-动机的贯穿及变形手法。(本文来源于《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刘曲[9](2010)在《论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主题——动机的贯穿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德沃夏克·安托宁(Dvorak Antonin)是捷克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他的音乐创作领域广泛,成果颇丰。在他一生创作的九部交响乐中,《e小调第九交响曲》是德沃夏克在美国时期的作品,在德沃夏克的交响乐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以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为研究对象,由微观角度着眼,来进行整体分析,从作品的主题—动机角度出发,对全曲整体的结构进行了横向、纵向以及纵横结合的贯穿分析。本文分为叁个章节,第一章是对作曲家的生平、创作背景介绍以及《e小调第九交响曲》的曲式结构分析;第二章是对主题—动机理论的表述和对《e小调第九交响曲》中心主题的材料分析;第叁章则是本文的重点,也是核心所在,即逐步分析与解释主题—动机贯穿是如何体现在这部作品中的。最后是综述,概括了通过这篇文章的写作而得出的结论,证明在这部作品中主题—动机贯穿的论点。(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0-04-12)

杨柳成[10](2008)在《论李斯特《前奏曲》中的主导动机贯穿》一文中研究指出《前奏曲》是李斯特交响诗中的代表作,本文详细分析了此作品中的主导动机的贯穿手法以及李斯特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来表达文学性的内容。(本文来源于《艺术探索》期刊2008年06期)

动机贯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20世纪作曲家中,布里顿的和声和旋律语言既在传统调性当中,但又具有其独特之处。在他的创作中,核心主题动机材料往往是及其简洁且赋予鲜明的主导性特征。而且,在音乐发展中,核心主题动机的贯穿脉络也有其整体逻辑性结构和布局。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其音乐又有着通向现代音乐之路的轨迹。"这种做法体现了这位天才作曲家扎根于传统、积极探索与运用现代音乐语言的精神。尽管布里顿是二十世纪有调性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之一,但在其作品中已经摆脱了传统的调性束缚,超越调性的自由装饰成为布里顿作品中所体现的极为重要的创作思维。"(1)而在《安魂交响曲》中,其核心主题材料的运用,则是尽显了布里顿在结构宏大交响篇章时,其简洁、鲜明的主题动机及其赋予严密逻辑的线索铺陈并结构于全局的创作特征。在本文中,笔者以《安魂交响曲》中的第一乐章的二度音程核心主题动机的贯穿与展延为切入点,就其在整体音乐发展中的脉络线索,进行了赋予逻辑的阐述和剖析,并以此梳理和归纳出该作品中的主题动机形态,及其严谨和赋予交响发展脉络的创作特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机贯穿论文参考文献

[1].孙寅舟.音乐创作中动机贯穿手法的运用研究——以谭盾《地图》中的《间奏曲》为例[J].牡丹.2019

[2].赵姝博.核心主题动机的贯穿与展延——解析布里顿《安魂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创作思维特征[J].黄河之声.2018

[3].吴基学.浅析马林巴作品《躁动》的动机贯穿法[J].音乐生活.2017

[4].张泽玲.勋伯格自由无调性作品《月迷彼埃罗》主导动机的贯穿发展[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5

[5].刘佳彬.保罗·欣德米特《七重奏》第二乐章中的动机贯穿分析[J].音乐时空.2014

[6].檀伯才.普罗科菲耶夫《第六钢琴奏鸣曲》主题-动机的贯穿发展[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3

[7].吴丹.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主题动机贯穿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2

[8].王虎,张宝华.论弦乐四重奏《白毛女》主题-动机的贯穿及变形手法[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

[9].刘曲.论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主题——动机的贯穿发展[D].西南大学.2010

[10].杨柳成.论李斯特《前奏曲》中的主导动机贯穿[J].艺术探索.2008

标签:;  ;  

动机贯穿论文-孙寅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