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变形固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半透水边界,一维非线性固结,大应变,参数分析
大变形固结论文文献综述
蒲诃夫,李展毅,宋丁豹,李磊[1](2019)在《半透水边界下土体大变形非线性固结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一维大变形固结(CS2)模型,引入半透水边界条件,建立了半透水边界下土体大变形非线性固结(IBC)模型.将其计算结果与现有的可以考虑半透水边界条件的小应变线性解析解和小应变非线性数值解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半透水边界土体固结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变大小、半透水参数和土体自重)进行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应力越大,半透水条件下土体固结越快;半透水参数为0.01是完全不透水边界与半透水边界的临界值,而半透水参数为100是半透水边界与完全透水边界的临界值;土体自重对于半透水边界条件下土体固结速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9期)
时刚,王宇虓,李永辉,刘忠玉[2](2019)在《考虑Hansbo渗流的砂井地基大变形固结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Gibson大变形固结理论,通过引入Hansbo渗流模型和软黏土非线性变形特性,同时考虑土层的沉积效应,分别建立了以孔隙比e和超孔压u表示的砂井地基大变形固结方程。通过与已有研究成果的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和砂井地基大变形固结方程两种描述方式的等效性。通过FlexPDE得到方程的数值解,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砂井地基大、小应变固结理论与Barron固结解的差异性,探讨了Hansbo渗流参数m和I1对砂井地基固结的影响,最后对比分析了砂井地基轴对称固结、径向固结和竖向一维固结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考虑Hansbo渗流的砂井地基非线性大变形固结模型的固结速率最慢,且在固结后期,Hansbo渗流时大、小应变固结与Barron固结的平均固结度基本趋近;随着Hansbo渗流参数m和I1的逐渐增大,砂井地基的固结速率逐渐降低;随着砂井影响半径的增大,砂井地基轴对称固结与径向固结的差异性也越来越大,且在固结早期会出现一维竖向固结速率高于轴对称固结和径向固结的现象。(本文来源于《力学与实践》期刊2019年04期)
杨鹏,蒲诃夫,郑俊杰,宋丁豹,陈训龙[3](2019)在《真空–堆载联合预压下竖井地基大变形非线性固结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是加固软土地基的常见方法。针对该方法,建立合理的计算方法对相关实际工程的设计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分段线性方法,建立真空–堆载联合预压下竖井地基大变形非线性固结沉降模型,简称VRCS1模型。首先对VRCS1模型的建立过程进行描述,相比于现有的大应变解,考虑固结过程的多种影响因素并采用分段线性方法来表示土体的压缩性和渗透性使得VRCS1模型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然后将VRCS1模型与现有的小变形解析解、大变形数值解、大型室内试验进行对比验证,均吻合很好,表明VRCS1模型能够准确计算竖井地基大变形非线性固结过程;最后,使用本模型对曼谷第二国际机场某路堤的固结沉降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与现场实测结果吻合良好。(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周亚东,付继宇,邓安,柴寿喜[4](2019)在《真空预压–电渗联合作用下软黏土非线性大变形固结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分段线性差分法,建立轴对称真空预压–电渗耦合非线性大变形固结模型,可用于分析真空预压、电渗任意组合形式下的软黏土大变形固结问题。模型充分考虑固结过程中土性参数的非线性变化并采用FORTRAN编写计算程序,分别采用小变形解析解和大变形固结试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模型在小变形情况下与现有解析解吻合,大变形情况下与室内试验实测值接近。开展真空预压与电渗不同组合形式下的工况分析,结果表明:真空预压–电渗联合作用的固结效果优于单一工法;不同真空预压与电渗组合形式下,土体最终平均沉降量接近,电渗滞后工况对降低能耗效果最好;为进一步降低能耗,工程中应将真空预压–电渗组合工况的固结度控制在80%以内。(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蒲诃夫,宋丁豹,郑俊杰,周洋,闫婧[5](2019)在《饱和软土大变形非线性自重固结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分段线性方法,建立了饱和软土一维自重固结模型(简称SWC模型)。该模型能考虑自重固结过程中土体的大变形效应和材料参数的非线性变化。将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相关解析解、现场试验及室内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证明了SWC模型能准确计算出大变形和非线性条件下饱和软土的自重固结过程,包括沉降量、平均固结度、孔隙比分布和超孔隙水压力分布等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过程。随后,以现场试验为基础,采用SWC模型对饱和软土自重固结的4个主要影响因素(即土体初始高度、边界排水条件、初始孔隙比和土粒相对密度)进行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上述4个参数对软土自重固结过程均具有重要影响:土体初始高度越高,则自重固结沉降量和最终平均应变值越大;边界排水条件对土体自重固结的速度有重要影响,但不影响自重固结的最终沉降量;初始孔隙比越大,则自重固结沉降量越大,其完成自重固结所需时间越短;土粒相对密度越大,则土体的最终沉降量越大,完成自重固结所需时间越短。(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9年05期)
周亚东,邓安,鹿群[6](2018)在《非饱和土一维大变形固结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分段线性差分法,建立了一种非饱和土一维大变形固结模型。该模型可考虑土性参数非线性变化,可计算与分析大变形问题,并编制了Fortran计算程序。在现有解答和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瞬时加载情况下模型数值解与现有解答基本吻合,考虑加载过程下的数值解与试验数据吻合。进行了大变形算例分析,对比了加荷压密与消散固结阶段土层变形,探讨了孔隙气、水渗透系数比对土层沉降量、饱和度和不同应变情况下固结度的影响规律,分析了非饱和土大、小变形固结理论计算孔隙水(气)压和沉降量的差异。(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8年05期)
吴晓志[7](2018)在《淤填黏土铺盖裂缝大变形固结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言当前,对于大变形问题的研究有两种理论,分别为格朗日描述和欧拉描述,导致大变形固结方程也出现了不同形式的表达方式。但是这其中对于大应变固结微分方程(以超孔隙水压力为控制变量)的研究还不深入[1]-[8],尤其是在渗压作用下黏土铺盖裂缝的大变形渗压固结微分方程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模型试验和理论计算深入研究了在渗压作用下淤填黏土的固结机理。(本文来源于《中国勘察设计》期刊2018年01期)
王思远[8](2017)在《大变形固结条件下污染物迁移规律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是简易填埋,出于工程造价与技术难度等考虑,很多垃圾填埋场防渗垫层都是采用压实天然黏土作为防渗材料,因此如何防止垃圾渗滤液击穿黏土防渗层是垃圾填埋工程的关键所在。污染物迁移规律的研究是垃圾填埋场防渗设计的重点,对延长填埋场服役寿命,使环境免于破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论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饱和黏土大变形固结与污染物迁移多维耦合理论研究”,旨在研究饱和黏土大变形固结与污染物迁移耦合作用下污染物的运移扩散规律。首先基于相似定理,利用单因素分析、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与敏感性分析方法,配制了符合模型试验条件的模型土;此外,对模型试验进行了自主设计,研究了土体在不同变形条件下非吸附性污染离子及吸附性污染离子的迁移规律;最后,基于COMSOL多场耦合数值软件,针对模型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实现了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两者之间的相互验证。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高岭石黏土、砂土、凡士林和硅油为基本材料,以砂土比1:2,骨胶比6:1,硅凡比1:1的质量比例关系成功配制出满足模型试验要求的模型土。该模型土具备模型试验要求的物理参数,同时也满足水理特性要求;(2)通过自主设计的模型试验,研究了土体变形条件对污染物迁移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非吸附性离子,土体固结变形(尤其是大变形)会对污染物迁移产生促进作用,大变形下的垃圾填埋场防渗能力弱于基于刚性介质与小变形假设的垃圾填埋场设计;(3)吸附性污染离子迁移深度较无吸附性离子浅,且吸附性离子的迁移虽然也会受到土体大变形固结的影响而加速自身迁移速率,但是相对于无吸附性离子来说,受土体变形影响已相对减小;(4)以模型试验实测数据为基础,拟合出衰减型污染物源浓度表达方程。这种污染源浓度处理方式更加贴近工程实际,所测出的污染物分布规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的模型试验更有研究价值;(5)以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为平台,以模型试验为基础,建立了黏土固结变形与污染物迁移耦合模型,并与模型试验所测得的污染物浓度分布等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虽然试验数据与数值模拟计算数据存在一定差异,但是总体上对污染物迁移规律描述是相似的,基本实现了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两者之间的相互验证。(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7-06-01)
董兴泉[9](2017)在《考虑非达西渗流的成层软土大变形固结理论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软黏土中水的渗流会不同程度地偏离达西定律以及大变形特性对软土固结影响已被人们所熟知,但同时考虑不同非达西渗流模型及大变形固结特性成层软土地基非线性一维固结理论的相关报道较少。本文在已有的起始水力坡降和Hansbo渗流形式软土非线性固结理论基础上,深入研究基于不同非达西渗流形式成层软土地基大变形非线性一维固结问题,先后给出相应的固结模型、控制方程和有限差分解。在确保数值解程序正确的基础上,在大变形假定下较为详细地研究不同参数对成层软土地基固结性状的影响并与小变形假定下比较对其固结性状异同,主要研究重点内容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以连云港市某一地基处理现场的饱和黏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固结渗透联合试验。为探索连云港软黏土的渗透规律,推导出达西定律、起始水力坡降及Hansbo渗流形式下软黏土中水的渗透公式。多组试验数据的初步拟合结果均表明软黏土中水渗流与达西定律相差甚远,且与起始水力坡降及Hansbo渗流规律较为接近,最后假定软黏土中水渗流规律遵循起始水力坡降和Hansbo渗流模型,并确定其模型参数及渗流速度表达式。(2)固结渗透联合试验证明了起始水力坡降和Hansbo渗流形式均能较为很好地反映软黏土中渗流规律,对此给出了考虑起始水力坡降软土大变形一维非线性固结控制方程,并运用有限差分法求解,通过与达西定律下软土大变形一维非线性固结半解析解的计算结果对比,验证其数值解的可靠性,最后详细地分析参数起始水力坡降i0、压缩指数cc及外荷载qu对软土大变形一维非线性固结性状的影响。(3)建立基于起始水力坡降双层软土地基大变形一维非线性固结模型,同时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固结方程,通过与已有的起始水力坡降下单层软土大变形一维非线性固结的数值解结果对比,验证该差分解程序的正确性,最后分析了上、下层土起始水力坡降i0、相对土层厚度及自重应力的分布形式对双层地基大变形一维非线性固结性状的影响。(4)试验初步结果表明软黏土中水渗流规律与Hansbo渗流形式较为相符,在已有基础上引入Hansbo渗流形式,给出了基于非达西渗流双层软土地基大变形一维非线性固结方程和数值解,通过与已有的非达西渗流下单层软土大变形一维非线性固结的数值解结果对比,验证差分解程序的可靠性,最后分析了上、下土层渗流指数m及临界水力坡降i1、外荷载的加载速率和最终稳定值qu对双层地基大变形一维非线性固结性状的影响。(5)为更加贴近实际工程情况,推导出考虑非达西渗流成层软土地基大变形一维非线性固结方程,利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固结方程,并与单层、双层软土地基大变形一维非线性固结数值差分解的计算结果作对比,验证该数值解程序的可靠性。最后结合某叁层天然软土地基计算实例对考虑非达西渗流成层软土地基大变形一维非线性固结性状进行分析,给出了地基超静孔压随地基深度变化曲线、土体地基沉降变形随固结时间因子变化曲线及两种不同定义下的平均固结度随时间因子变化曲线。(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7-04-01)
董兴泉,李传勋,陈蒙蒙,张军,谢康和[10](2016)在《考虑非达西渗流的双层软土地基大变形非线性固结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的双层软土地基大变形固结理论均假定土中渗流遵循达西定律,但软黏土中渗流在低水力坡降下会出现偏离达西定律的现象已逐渐为人们认识。综合考虑双层软黏土中的非达西渗流、软土的非线性压缩渗透特性及实际中的变荷载作用,在拉格朗日坐标系中建立以超静孔压为变量的软土大变形非线性固结模型,并给出其有限差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已有的非达西定律下单层地基大变形固结数值解计算结果相对比,以验证其差分解的可靠性。最后着重分析上、下层非达西渗流参数m_1、i_(11)及m_2、i_(12)对固结性状的影响,并分析了在大、小变形不同几何假定下对双层地基超静孔压消散及固结沉降影响的异同。结果表明:上层土参数m_1、i_(11)对固结性状的影响要比下层土参数m_2、i_(12)显着;m_2、i_(12)的增大会引起上层土超静孔压消散速率的加快,但双层地基的固结速率会减慢;大变形假定下双层软土地基的固结速率要比小变形假定下快,但两种几何假定下双层地基的最终沉降量是相等的。(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6年08期)
大变形固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Gibson大变形固结理论,通过引入Hansbo渗流模型和软黏土非线性变形特性,同时考虑土层的沉积效应,分别建立了以孔隙比e和超孔压u表示的砂井地基大变形固结方程。通过与已有研究成果的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和砂井地基大变形固结方程两种描述方式的等效性。通过FlexPDE得到方程的数值解,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砂井地基大、小应变固结理论与Barron固结解的差异性,探讨了Hansbo渗流参数m和I1对砂井地基固结的影响,最后对比分析了砂井地基轴对称固结、径向固结和竖向一维固结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考虑Hansbo渗流的砂井地基非线性大变形固结模型的固结速率最慢,且在固结后期,Hansbo渗流时大、小应变固结与Barron固结的平均固结度基本趋近;随着Hansbo渗流参数m和I1的逐渐增大,砂井地基的固结速率逐渐降低;随着砂井影响半径的增大,砂井地基轴对称固结与径向固结的差异性也越来越大,且在固结早期会出现一维竖向固结速率高于轴对称固结和径向固结的现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变形固结论文参考文献
[1].蒲诃夫,李展毅,宋丁豹,李磊.半透水边界下土体大变形非线性固结模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时刚,王宇虓,李永辉,刘忠玉.考虑Hansbo渗流的砂井地基大变形固结问题[J].力学与实践.2019
[3].杨鹏,蒲诃夫,郑俊杰,宋丁豹,陈训龙.真空–堆载联合预压下竖井地基大变形非线性固结模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9
[4].周亚东,付继宇,邓安,柴寿喜.真空预压–电渗联合作用下软黏土非线性大变形固结模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9
[5].蒲诃夫,宋丁豹,郑俊杰,周洋,闫婧.饱和软土大变形非线性自重固结模型[J].岩土力学.2019
[6].周亚东,邓安,鹿群.非饱和土一维大变形固结模型[J].岩土力学.2018
[7].吴晓志.淤填黏土铺盖裂缝大变形固结试验研究[J].中国勘察设计.2018
[8].王思远.大变形固结条件下污染物迁移规律模型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
[9].董兴泉.考虑非达西渗流的成层软土大变形固结理论与试验研究[D].江苏大学.2017
[10].董兴泉,李传勋,陈蒙蒙,张军,谢康和.考虑非达西渗流的双层软土地基大变形非线性固结分析[J].岩土力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