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角测量论文-王树

下颌角测量论文-王树

导读:本文包含了下颌角测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下颌角肥大,下颌角弧形截骨术,下颌骨外板劈除术,锥形束CT

下颌角测量论文文献综述

王树[1](2019)在《基于CBCT数据的下颌角截骨前后下颌骨形态变化的叁维测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扫描数据进行头颅叁维重建,并对下颌骨叁维模型进行叁维测量,对比研究手术前后的测量结果,探讨下颌角截骨手术对下颌骨形态变化的影响,评价其临床效果,为临床下颌角截骨整形术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友谊整形外科医院收治的手术方式为下颌角弧形截骨术联合外板劈除进行下颌角截骨整形术的20名女性患者(年龄20~35岁,平均25.5岁)的完整CBCT资料,将CBCT扫描数据导入到叁维设计软件ProPlanCMF中进行重建,对叁维模型分割、定点,确定相应参考平面,分别测量手术前后反映下颌骨形态的7个测量项目:下颌角间距(Go-Go)、下颌升支长度(Cd-Go)、下颌体部长度(Go-Me)、角区最大宽度(Go-Ri)、下颌角开张度(Ar-Go-Me)、下颌骨倾斜度(MP-FH)和下颌角外翻角(MR-MA),测量由同一测量者测量3次,每次间隔3天,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为测量结果。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线性相关分析和配对检验。结果1、叁维图像显示,术后10天内显示下颌骨截骨面边缘锐利,表面较为粗糙。术后6个月通过截骨区骨皮质的增厚以及下颌角区骨皮质的再生,使术后10天的粗糙锐利截骨面消失,代之为边缘光滑流畅柔和的截骨面,形成了柔和自然的下颌角新形态。2、下颌角截骨整形手术前与术后10天各项测量指标显示:Go-Go减小(102.94±5.07mm,94.53±4.60mm);Cd-Go两侧减小,左侧(60.97±5.54mm,47.18±5.59mm),右侧(62.51±5.58mm,48.03±5.86mm);Go-Me两侧变长,左侧(72.97±2.71mm,79.01±4.02mm),右侧(74.23±2.71mm,79.14±3.99mm);Go-Ri两侧减小,左侧(38.76±3.90mm,33.89±3.64mm),右侧(39.13±3.20mm,33.44±3.17mm);两侧Ar-Go-Me增大,左侧(109.44±4.06°,124.11±4.89°),右侧(110.25±4.00°,124.35±4.80°);两侧MP-FH增大,左侧(16.48±3.81°,26.39±4.52°),右侧(15.81±4.04°,26.33±5.19°);两侧MR-MA减小,左侧(12.08±2.72°,0.76±1.06°),右侧(11.45±2.63°,0.78±1.10°)。手术前后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所有测量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左右两侧各测量项目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手术使下颌角间距、下颌升支长度、下颌角外翻角、角区最大宽度变小,而下颌角开张度、下颌骨倾度、下颌体部长度变大,手术后双侧下颌骨对称性良好。3、术后6月与术后10天各测量项目比较显示:Go-Go(95.53±4.60mm,95.02±4.97 mm);Cd-Go两侧变长(左侧47.18±5.59mm,47.33±5.57mm,右侧48.03±5.86mm,49.40±6.14mm);Go-Me两侧变长(左侧79.01±4.02mm,79.23±4.06mm,右侧79.14±3.99mm,79.37±4.38mm);Go-Ri两侧变大(左侧33.89±3.64mm,34.10±3.60mm,右侧33.44±3.17mm,33.58±3.12mm);两侧Ar-Go-Me减小(左侧124.11±4.89°,123.89±5.02°,右侧124.35±4.80°,124.02±3.98°);两侧MP-FH减小(左侧26.39±4.52°,26.19±4.52°,右侧26.33±5.19°,25.97±5.27°);两侧MR-MA变大(左侧0.76±1.06°,0.86±1.07°,右侧0.78±1.10°,0.83±1.01°)。术后6月与术后10天上述各测量项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两侧各测量项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手术后截骨面骨再生,下颌骨形态发生变化,但骨再生并未影响术后效果。结论1、下颌角弧形截骨联合外板劈除术能有效去除下颌角区骨质、提高下颌角点高度,从而缩小下颌角间距、下颌升支长度、下颌角外翻角、角区最大宽度,同时使下颌角开张度、下颌骨倾度、下颌体部长度变大达到改变面部轮廓形态的目的。2、术后在截骨面存在骨愈合,表面能形成新的骨痂及骨皮质,会改变下颌骨形态,能够使截骨线及截骨面显得更为流畅及自然,并不影响术后面部轮廓形态。3、基于CBCT数据叁维重建的下颌骨模型,通过全方位的缩放、旋转等操作可以直观全面地显示在X线片上无法呈现的叁维解剖结构,并能从矢状面、冠状面和水平面观察及任意切割、旋转,准确细致地观察下颌骨形态的差别,对下颌骨的测量更准确可靠,可以术前精确规划下颌角截骨术的手术方案,术后定量评估手术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程立新,朱慧茹,周着祖[2](2014)在《下颌角整形截骨线厚度的叁维CT测量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下颌角整形手术中截骨线厚度的叁维CT测量及其价值。方法:收集了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来我院进行下颌角整形手术的37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通过叁维重建技术测量截骨线与下颌升支后缘交点处,以及截骨线与下颌升支中部交点处,截骨线与第叁磨牙后缘交点处,截骨线与第二叁磨牙之间交点处,截骨线与第一二磨牙之间交点处,第一磨牙与2双尖牙交点处骨质厚度。结果:年龄、身高、体重等因素均与估值厚度直接相关性,第二叁磨牙之间的骨质最厚,从第叁磨牙后缘开始向后逐渐减少,升支前缘减到最小。结论:下颌角整形手术中,截骨线厚度的叁维CT测量加大提高了手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降低了并发症几率与手术风险。(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美容》期刊2014年02期)

张强,郭军,孟志兵,常财旺,杨乐[3](2013)在《颧骨颧弓缩小联合下颌角截骨术前及术后早期颞颌关节和咬肌的叁维螺旋CT形态学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颧骨颧弓缩小联合下颌角截骨术前、术后颞颌关节和咬肌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颧骨颧弓及下颌角肥大者80例,于术前、术后10天分别做叁维CT检查,并对颜面部进行叁维测量,采用自身对照进行配对资料t检验。结果:颧骨颧弓及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后0°指标及60°指标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0°指标及180°指标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咬肌宽度及厚度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颧骨颧弓及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后短期内颞颌关节上间隙及关节后间隙发生了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差值较小,颞颌关节的改变仍在其代偿范围内;由于术中部分骨质的去除及咬肌被剥离附着位置发生改变再加上手术操作对咬肌的损伤,咬肌的形态随之改变,短期内咬肌宽厚度较术前增大。(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容医学》期刊2013年03期)

崔贤[4](2012)在《下颌角整复术若干案例测量和数据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不同样本数的下颌角整复术成功案例分析,探讨下颌角整复术中面部测量指标对术前设计和术后评价的指导意义,重点比较分析下颌角角度与面部整复美容效果间的相关性及统计学意义。[方法]选取样本数渐增的4例下颌角整复术成功案例,根据各案例术前、后面部指标和下颌角测量数据,用画图软件(Origin)作图和进一步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各案例中下颌角整复术前、后测量指标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矫形前下颌角角度平均值范围为111.74°-113.5°、中位值为112.62°。矫形后下颌角角度平均值范围为125.1°-129.51°,中位值为127.31°。术后下颌角平均值的标准偏差(SD)总体上小于术前下颌角平均值的标准偏差。[结论]本案例下颌角测量比较分析中发现,整复术后下颌角测量结果的标准偏差比起术前的标准偏差减小,说明国人目前的美学标准不论地域都具有趋同性。(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2-04-18)

王竞鹏[5](2010)在《下颌角区域应用解剖及相关叁维重建测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东方人面部轮廓传统审美标准为“瓜子脸”、“鹅蛋脸”的脸型,面下部轮廓是影响面部整体轮廓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下颌角肥大、面下部过宽,就会被视为难看的方形脸或上窄下宽的梯形脸,从而失去东方女性特有的温柔、秀美的气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审美意识的增强,要求通过下颌角肥大整形手术改变面下部轮廓的求美者日益增多。此类手术已经成为面部整形美容手术中的重要手术之一。下颌角肥大(prominent mandibular angle or mandibular angle hypertrophy)这一概念是由Baek等人于1989年提出。下颌角肥大的病因目前仍不完全清楚,但其病理改变,即为下颌骨的生长发育异常和(或)咬肌的肥厚,目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东方人以下颌骨的生长发育异常为多见。人体面部是强调和谐统一的,而在整个面部轮廓中,诊断下颌角肥大是一个综合性因素考虑的结果,并且受不同人种、不同文化背景等影响,因此下颌角肥大的诊断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利用影像学等手段,国内、外医生和学者在下颌角肥大诊断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提出各自认为较为合理的诊断标准。王侠等对下颌角X线侧位片作过统计,认为角度<110°即可诊断。陶宏炜等认为正面下颌角宽度等于或大于颧骨宽度即可诊断,下颌角<120°也可诊断。胡静等根据下颌角肥大的X线片认为下颌角肥大诊断标准主要包括:(1)下颌角部肥大。(2)下颌平面角(MP.FH夹角)小于正常。(3)在侧位X线片上,下颌角开张度变小。(4)面下1/3高度过短。(5)非对称性改变。周智等根据大量的汉族人干性头颅测量结果,认为面颌宽比(面中宽/下颌宽)男女相对集中在1.33左右,面颌宽比可作为男女下颌角肥大通用的诊断标准之一。李慧超等通过对下颌角肥大女性的颅面叁维测量提出一个供临床参考的关于下颌角肥大的叁维测量诊断标准:①下颌角间距与全面高比值大于0.8;②下颌角角度小于120°;③∠GoMeGo大于65°;④下颌角间距大于95mm;⑤下颌骨升支长度大于57mm;⑥下颌骨体部长度大于82mm,Ⅶ角区最大宽度大于35mm。将叁维测量上具备第一条标准并符合其它任意两条标准者定义为下颌角肥大。对于下颌角肥大的分型,国内外学者也有各自的观点。Kim等将下颌角肥大分为4型:(1)轻度肥大型:面型不方,但从侧面观察可见下颌角角度变小;(2)中度肥大型:下颌角明显外展突出;(3)重度肥大型:下颌角明显外展突出并伴咬肌肥大;(4)复合型:下颌角明显外展突出伴下颏畸形。下颌角肥大的分类及手术方案的选择:李慧超等根据肥大下颌角的形态和他们的临床工作经验将下颌角肥大分类为:Ⅰ类—外翻型:手术方案首选下颌角截骨整形术;Ⅱ类—后下突出型:手术方案首选下颌角截骨整形术;Ⅲ类—内收型:手术方案首选下颌角截骨整形术或下颌骨外板去除术;Ⅳ类—下颌角肥大伴小颏畸形:选择下颌角截骨整形术或下颌骨外板去除术,同时行颏部水平截骨颏成形术或人工合成材料隆颏术;Ⅴ类—下颌角肥大伴有咬肌肥厚:选择下颌角截骨整形术或下颌骨外板去除术,术后根据咬肌萎缩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行咬肌肉毒素注射术;Ⅵ类—轻型:手术方案首选下颌骨外板去除术。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相关手术的开展,近年来在手术术式的选择、并发症的处理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下颌角肥大整形术在我国已经成为面部整形美容手术中重要的手术项目。随着此类手术的不断开展,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也不断出现。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中以下颌角区域主要血管、面神经分支的损伤为最常见,原因多为下颌角区域的主要血管、神经解剖结构的认识不足,对于这些重要解剖结构的保护不到位所致。由于缺乏对于面部整体轮廓的认识,造成截骨量过多或不足,从而使面部比例关系失调。由于对于影响下颌骨轮廓的解剖结构认识不足,从而不能很好的解决正面和侧面的轮廓流畅问题,手术效果欠佳。如第二下颌角、双侧不对称、正面宽度缩窄量不够或过度、侧面轮廓不流畅、“马脸”畸形等。这些并发症都在某种程度上制约此类手术的进一步开展,增加了医生和求美者之间的纠纷几率。目的和意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认识下颌角区域解剖结构特征,探讨正常成年女性头面部骨性轮廓正面的比例关系,下颌角相关角度及其与下颌角间宽(面下宽)相关性,明确影响下颌骨轮廓的解剖结构及对其进行叁维重建相关测量,完善下颌角肥大的相关诊断标准,提出较为合理的预防手术并发症的注意事项和方法。本课题从下颌角区域应用解剖和下颌角相关叁维重建测量两方面进行相关研究,研究结果将为减少和预防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解剖依据和理论基础,并为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提供帮助。方法1.1下颌角区域应用解剖学研究1.1.1下颌角区域解剖层次观察选取经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红色乳胶颈总动脉灌注的成人头颅标本10例(男7例,女3例),共20侧,逐层解剖,详细观察下颌角区域从浅入深的解剖层次。1.1.2下颌角区域主要血管的应用解剖选取经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红色乳胶颈总动脉灌注的成人头颅标本10例(男7例,女3例),共20侧,逐层解剖,确定下颌角点:下颌角最向下、最向后、最突出点为下颌角测量点。进行大体和显微解剖与观察测量。观察面动脉、面静脉、下颌后静脉的走行特点;测量面动脉、面静脉、下颌后静脉各自与下颌角点的位置关系。1.1.3下颌角区域主要神经的应用解剖选取经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红色乳胶颈总动脉灌注的成人头颅标本10例(男7例,女3例),共20侧,逐层解剖,确定下颌角点:下颌角最向下、最向后、最突出点为下颌角测量点。进行大体和显微解剖与观察测量。观察面神经下颌缘支、面神经颈支走行和分支特点,测量面神经下颌缘支、面神经颈支出腮腺处与下颌角点的位置关系,测量和观察面神经下颌缘支与下颌骨下缘的位置关系等。1.1.4下颌管与下颌角、下颌骨下缘(或下颌骨升支后缘)的位置关系选取经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红色乳胶颈总动脉灌注的成人头颅标本10例(男7例,女3例),共20侧,逐层解剖,确定下颌角点:下颌角最向下、最向后、最突出点为下颌角测量点。将下颌骨表面结构从骨膜剥除,以下颌角点和第叁磨牙为主要标志点做标志线。各标志线为A:第叁磨牙外侧至下颌骨升支后缘的垂线。B:第叁磨牙外侧至下颌角点连线。C:第叁磨牙外侧至下颌骨下缘的垂线。D、E:线C和线F之间叁等分,分别设定标志线为D、E。F:过颏孔后缘至下颌骨下缘的垂线。沿各标志线锯开下颌骨,测量各横断截面上下颌管下缘与下颌角、下颌骨下缘(或下颌骨升支后缘)的距离,观察下颌管与下颌骨内外侧骨板的位置关系。1.2下颌角相关螺旋CT叁维重建测量研究1.2.1头面部骨性轮廓正面比例测量随机选取符合实验要求的60例成年女性(20岁-50岁)头颅螺旋CT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软件进行叁维重建,在叁维重建图像上就头面部骨性轮廓正面比例相关的7个测量项目进行测量,并计算相关比例。1.2.2下颌角相关角度测量随机选取符合实验要求的60例成年女性(20岁-50岁)头颅螺旋CT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软件进行叁维重建,在叁维重建图像上就下颌角相关角度的8个测量项目进行测量。通过SPSS13.0软件分析各角度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相关角度与下颌角间宽(面下宽)的相关性。1.2.3影响下颌骨轮廓解剖结构叁维重建测量随机选取符合实验要求的60例成年女性(20岁-50岁)头颅螺旋CT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软件进行叁维重建,在叁维重建图像上就影响下颌骨轮廓(正面、侧面)的四个区域(下颌骨升支后缘区、下颌角区、下颌骨下缘区、斜线区)分别定点,A点:下颌骨升支后缘区与下颌角区过渡点上2cm(沿下颌骨升支后缘方向);B点:下颌骨升支后缘区与下颌角区过渡点上1cm(沿下颌骨升支后缘方向);C点:下颌骨升支后缘区与下颌角区过渡点;D点:下颌角点;E点:下颌角区与下颌骨下缘过渡点;F点:下颌角区与下颌骨下缘区过渡点前lcm(沿下颌骨下缘方向);G点:下颌角区与下颌骨下缘区过渡点前2cm(沿下颌骨下缘方向);H点:斜线与下颌骨下缘相融合点;Ⅰ点:斜线与下颌骨下缘相融合点前1cm(沿下颌骨下缘方向);J点:斜线与下颌骨体融合点;K点:H点与J点的中点(沿斜线方向)。测量各点下颌骨的厚度及下颌骨外板的骨质厚度。数据合并统计得到影响下颌骨轮廓的四个区域的下颌骨平均厚度、下颌骨外板平均厚度。1.3统计学处理将测量结果输入SPSS13.0软件,首先Kolomogorov-Smirnov正态分布假设检验,证实所得各项测量指标的计量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然后计算结果的平均值、标准差,分析头面部轮廓比例关系、下颌角相关角度及下颌角间宽(面下宽)之间的线性相关性。左右侧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若P>0.05表示无显着性差异;若P<0.05表示存在显着性差异。1.4面下部轮廓整形术术式的回顾性分析以我院行面下部轮廓整形术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在全面检查的基础上结合下颌角肥大诊断标准等对患者面下部轮廓情况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选择手术方法。结果2.1下颌角区域的解剖层次特点解剖层次由浅入深依次是皮肤、皮下脂肪、SMAS筋膜及颈阔肌、包裹腮腺、咬肌的腮腺咬肌筋膜、咬肌、下颌骨骨膜。在皮肤、SMAS筋膜及颈阔肌和腮腺咬肌筋膜之间可观察到宽大的颈阔肌耳韧带、篱笆状咬肌皮肤韧带。面动脉、面静脉、下颌后静脉、面神经下颌缘支、面神经颈支位于同一解剖层次,此层次位于腮腺咬肌筋膜之下。2.2下颌角区域重要血管的应用解剖特点面动脉起自颈外动脉的前壁,经茎突舌骨肌、二腹肌后腹和舌下神经的深面,至颏下叁角,经下颌下腺后上方的面神经沟后,至咬肌附着前缘处,绕下颌体下缘至面部。在下颌体下缘处面静脉与面动脉伴行,80%(16侧)的面动脉位于面静脉的前方,20%(4侧)的面动脉位于面静脉的前深方。面静脉在颌下区走向外下与下颌后静脉汇合成面总静脉。平下颌骨下缘处,面动、静脉位置表浅,浅面有面神经下颌缘支、颈阔肌、薄层皮下脂肪、皮肤;深面紧贴下颌骨骨膜。面动脉跨过下颌骨下缘处与下颌角点的距离为(30.06±4.25)mm、面静脉跨过下颌骨下缘处与下颌角点的距离(沿下颌骨下缘方向)为(27.55±4.02)mm。下颌后静脉由颞浅静脉和上颌静脉于下颌骨颈的后方汇合而成,穿入腮腺,在外耳门前方下行于颈外动脉的浅面。下颌后静脉与面神经或其主要分支近于十字形交叉,它们之间很少有腮腺组织分隔,多直接相贴。下颌后静脉与下颌骨升支后缘几乎平行走形,此处管壁较薄,管径较粗,仅隔骨膜或薄层腮腺组织与下颌骨升支后缘相贴。穿出腮腺下极后,分为前后两支16侧(占80%);前支行向前下注入面静脉,后支与耳后静脉汇合成颈外静脉。4侧(占20%)不分前后支直接和面静脉汇合成颈外静脉。下颌后静脉与下颌角的关系分为2种类型:①紧密结合型:下颌后静脉及其属支形成的弧形结构与下颌角紧密相贴,距离较近8侧占40%;②松散结合型:下颌后静脉及其属支形成的弧形结构与下颌角有一定距离12侧占60%。观察发现下颌角越往后下突出,下颌后静脉与下颌角距离越近。下颌后静脉与下颌骨升支后缘水平距离为(3.00±0.56)mm、下颌后静脉与下颌角点水平距离为(12.20±1.09)mm。2.3下颌角区域重要神经的应用解剖特点面神经下颌缘支为1-2支,多为1支,从面神经的面颈干发起后,均经过下颌角上方和咬肌后缘处,位置较为恒定。下颌缘支自腮腺浅出后的行径大体为走行于咬肌筋膜内,在咬肌前缘跨过面动脉、面静脉,此位置比较恒定,未发现不与面动脉交叉的情况;最后分支支配颈阔肌、降口角肌、降下唇肌、颏肌。下颌缘支出腮腺位置距离下颌角点为(10.36±0.41)mm,下颌缘支出腮腺后与下颌骨下缘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叁种情况:①平行走行于下颌骨下缘之上,距下颌骨下缘(6.84±0.70)mm,12侧占60%,在咬肌前缘几乎平行与面动脉交叉;②大致平下颌骨下缘,相当于下颌骨下缘与颌下腺之间的沟内行走,6侧占30%,在咬肌前缘斜向上与面动脉交叉;③呈弓状行走于下颌骨下缘以下,最低不超过1.2cm,2侧占10%,在咬肌前缘斜向上与面动脉交叉。面神经下颌缘支与面动脉交叉情况可分为叁种:①下颌缘支位于面动脉浅面者16侧占80%;②位于深面者2侧占10%;③下颌缘支分两支经其浅面或深面夹持或环抱面动脉,然后合成1支,2侧占10%。观察还发现4侧占20%面神经下颌缘支与面神经下颊支存在吻合现象。面神经下颌缘支跨越面动脉位置与下颌骨下缘的距离(6.93±0.42)mm。面神经颈支为面颈干的终末支,由腮腺下缘穿出,行经下颌角点后方(9.92±0.40)mm,在颈阔肌深面行向前下方,分支支配颈阔肌。2.4下颌管走行特点及其与下颌角、下颌骨下缘(或下颌骨升支后缘)位置关系以下颌角点和第叁磨牙为主要标志点做标志线。下颌管在各下颌骨标志线截面上下颌管下缘到下颌角、下颌骨下缘(或下颌骨升支后缘)距离分别为A:(14.52±1.21)mm;B:(16.64±0.88)mm;C:(14.14±1.00)mm;D:(12.03±0.91)mm;E:(10.26±0.98)mm;F:(15.22±1.29)mm。观察下颌管与下颌骨内外侧骨板的位置关系发现:下颌管的全长走行几乎全是紧贴着舌侧骨板前行,愈近下颌后部贴附舌侧骨板愈紧。2.5头面部骨性轮廓正面比例的叁维重建测量叁维重建图像上测量头面部骨性轮廓正面比例相关数据,颅骨最大宽:(145.13±2.95)m;面宽(颧点间宽):(133.77±4.52)mm;下颌角间宽(下面宽):(97.18±2.38)mm;颅骨最大宽/面宽(颧点间宽):1.09±0.02;面宽(颧点间宽)/下颌角间宽(下面宽):1.38±0.03;颅骨最大宽/下颌角间宽(下面宽):1.49±0.03。颅顶点-鼻根点:(105.40±3.10)mm;鼻根点-上齿龈前点(上面高):(69.00±2.95)mm;上齿龈前点-颏下点:(46.58±1.97)mm;鼻根点-颏下点(全面高):(111.49±4.17)mm;颅顶点-鼻根点/鼻根点-上齿龈前点(上面高):1.53±0.03;鼻根点-上齿龈前点(上面高)/上齿龈前点-颏下点:1.48±0.07;颅顶点-鼻根点/上齿龈前点-颏下点:2.27±0.09;鼻根点-上齿龈前点(上面高)/鼻根点-颏下点(全面高):0.62±0.02;上齿龈前点-颏下点/鼻根点-颏下点(全面高):0.42±0.02;颅顶点-鼻根点/鼻根点-颏下点(全面高):0.95±0.02。颅骨最大宽/颅顶点-鼻根点:1.38±0.05;面宽(颧点间宽)/鼻根点-上齿龈前点(上面高):1.94±0.10;下面宽(下颌角间宽)/上齿龈前点-颏下点:2.09±0.10。2.6下颌角相关角度的叁维重建测量叁维重建图像上测量下颌角相关角度,下颌角(左):(124.10±4.03)度;下颌角(右):(124.46±4.22)度;下颌仰角(左):(25.42±2.17)度;下颌仰角(右):(25.61±2.28)度;下颌角外翻角(左):(9.23±7.72)度;下颌角外翻角(右):(9.47±8.03)度;下颌夹角:(77.32±2.34)度;下颌切线角:(105.53±1.79)度。下颌角相关角度及其与下颌角间宽(下面宽)之间的线性相关性分析:下颌角外翻角、下颌夹角、下颌切线角、下颌角间宽四个指标之间存在显着性正相关,r值范围(0.617-0.976),(P<0.01)。下颌角角度与下颌角间宽、下颌夹角、下颌角外翻角、下颌切线角并无显着性相关(P=0.048,P=0.019,P=0.184,P=0.019)。下颌仰角与下颌角间宽、下颌夹角、下颌角外翻角、下颌切线角并无显着性相关(P=0.303,P=0.143,P=0.709,P=0.095)。下颌角角度与下颌仰角呈显着正相关(r=0.884,P=0.000)。2.7影响下颌骨轮廓解剖结构的叁维重建测量叁维重建图像上测量影响下颌骨轮廓各因素点:对各点分别测量下颌骨厚度和下颌骨外板厚度,左、右侧测量合并均值结果分别为A点:(7.20±0.64)mm、(3.32±0.36)mm;B点:(6.58±0.66)mm、(2.85±0.34)mm;C点(7.10±0.65)mm、(3.21±0.39)mm;E点:(7.52±0.79)mm、(3.35±0.38)mm;F点:(9.83±0.94)mm、(3.62±0.33)mm;G点:(12.72±1.01)mm、(4.54±0.37)mm;H点:(12.33±0.94)mm、(4.32±0.39)mm;Ⅰ点:(11.29±0.99)mm、(4.01±0.39);D点下颌骨厚度:(6.66±0.85)mm、;下颌骨外板厚度J点:(6.34±0.47)mm;K点:(5.31±0.46)mm。2.8面下部轮廓整形术术式的回顾分析通过术前分类选择合适、综合的手术方法进行面下部轮廓整形术。以双侧下颌角肥大整形术为主,结合其他手术方式重塑面下部轮廓,临床效果满意。结论本课题通过对下颌角区域应用解剖的研究,探讨下颌角肥大整形术安全操作范围以及较为安全的截骨区域;通过螺旋CT叁维重建的下颌角相关测量研究,探讨正常成年女性头面部骨性轮廓正面的和谐比例关系,下颌角相关角度以及下颌角间宽(面下宽)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影响下颌骨轮廓的解剖因素及相关下颌骨厚度和下颌骨外板厚度。本课题从下颌角区域应用解剖和叁维重建测量两方面入手研究,其结果将为提高下颌角肥大整形手术的安全性,如减少出血、神经损伤、下牙槽血管神经束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下颌角肥大整形手术的效果,如减少双侧不对称、第二下颌角、“马脸”畸形、截骨量过多或过少、缩窄量不足或过度等影响手术效果的并发症的发生;完善下颌角肥大临床的叁维诊断标准等方面提供解剖依据和理论基础。对我院行面下部轮廓整形术手术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术前分类选择合适、综合的手术方法进行面下部轮廓整形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说明通过术前对患者面下部轮廓情况进行分类,选择合适、综合的手术方法,将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本课题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①针对临床下颌角肥大整形手术的出血、面神经分支损伤、下牙槽血管神经束损伤等严重并发症问题,我们对下颌角区域应用解剖进行研究,并且紧密以下颌角为中心,观察测量下颌角区域主要血管、神经及下颌管与下颌角、下颌骨下缘(或下颌骨升值后缘)的位置关系。以期为下颌角肥大整形手术安全操作区域、安全截骨范围提供解剖依据,避免上述重要结构的损伤,提高下颌角肥大整形手术的安全性。②我们将mimics软件用于标本的叁维重建测量,该软件具有安装方便、要求电脑配置不高、重建和测量精度高并配有多种测量工具、很容易为临床医生掌握等优点。③通过螺旋CT叁维重建测量头面部骨性轮廓正面横向、纵向、纵横向等比例,比以往研究更详细的探讨头面部骨性轮廓正面比例关系。以期发现某些横向、纵向以及纵横向比例的规律。④通过叁维重建测量下颌角相关角度及对各相关角度进行统计学分析,明确下颌角各相关角度及其与下颌角间宽(面下宽)之间的相互关系。⑤通过叁维重建测量和观察,明确影响下颌骨正面、侧面轮廓的主要解剖因素并对这些因素通过定点方式进行下颌骨厚度、下颌骨外板厚度的测量。为临床下颌角肥大整形手术的截骨和下颌骨外板处理等操作提供依据,为医生术前设计和术后评估手术效果提供理论基础。综上所述,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将在一定程度上为减少下颌角肥大整形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起到积极作用;为全面认识正常成年女性头面部骨性轮廓正面比例提供帮助,为丰富下颌角肥大临床诊断,完善手术效果,提高手术满意度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0-04-05)

郑静宜,胡静,崔剑,祝颂松,李继华[6](2008)在《下颌角截骨术后面下部X线头影测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并使用X线片测量下颌角截骨术后面下部正、侧位形态及下颌角区软硬组织的改变情况。方法选择28例接受下颌角截骨术的患者,对其术前及术后1年的头颅正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对比研究手术前后面下部宽度及下颌角开张度等数据的变化。结果28例患者下颌角间距(Go-Go)平均减少10.6mm,面下部软组织宽度(Ab-Ab)平均减少15.9mm,软组织厚度平均减少5.3mm;下颌角开张度(Ar-Go-Me)术前平均值为113.5°,术后平均值为125.1°,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下颌平面角(MP-HP)术前平均值为18.8°,术后平均值为27.6°,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发现,下颌角截骨术能有效地缩小下颌角间距及面下部宽度,增加下颌角开张度,改善侧方轮廓。(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期刊2008年04期)

宫克宇[7](2008)在《下颌角肥大的相关测量与截骨面积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下颌角相关骨性测量,探求对面部结构特征影响密切的结构点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截骨线的选择和截骨大小与各骨性侧量数据的相互关系。方法:采集根据Kamashi截骨线设计方法行下颌角截骨术截骨的31名女性患者,所拍摄头部CT、叁维重建后测量的相关数据值(头长、头宽、面中宽、下颌角、下颌夹角、下颌宽),用直尺测量截除的骨块数据,并计算出相应面积,采用线性回归相关性检验对头颅骨几何形态结构及截骨面积进行相关关系分析。结果:下颌角肥大患者的各项术前数值为((?)±S)185.26±8.45mm、144.85±7.11mm、133.95±7.79mm、107.19±5.41°、61.36±7.29°、103.34±6.65mm,下颌角截骨面积为592.00±106.31mm~2。其中,女性下颌角截骨术的截骨面积与下颌角度、下颌宽度及下颌夹角度数具有相关性;女性下颌角截骨面积与下颌夹角、下颌宽呈正相关,下颌宽越宽,相应截骨面积越大(r=0.6608,p<0.01);下颌夹角的度数越大,所截取的骨面积也越大(r=0.605,p<0.01);女性下颌角截骨面积与下颌角度呈负相关,随着下颌角度数的减小所截骨面积相应增大(r=-0.862,P<0.01);头长、头宽、面中宽与截骨面积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下颌角肥大患者的头长、头宽及面中宽不是影响下颌角截骨面积的主要因素,而截骨面积的大小主要决定于下颌骨的形态,下颌角截骨术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08-04-30)

华泽权,张力,鲍海宏,张斌,李树华[8](2007)在《下颌角肥大截骨手术相关下颌管解剖标志的多层CT测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多层CT影像测量下颌骨与下颌角切除手术相关下颌管骨性解剖标志,为避免手术中损伤下齿槽神经血管提供指导。方法选择60例正常成人下颌骨多层CT扫描图像,应用efilm 1.94图像处理软件分别在第2磨牙远中的垂直线,第2磨牙远中至下颌角连线及下颌孔下5.00 mm取下颌骨断面测量下颌管的解剖位置。结果下颌管在下颌第2磨牙远中断面距颊侧骨面的距离为(6.26±4.34)mm;在第2磨牙远中至下颌角连线断面距颊侧骨面的距离为(5.18±2.12)mm;在下颌孔下5.00 mm断面距颊侧骨面的距离为(4.44±2.38)mm。下颌管在下颌第2磨牙远中垂面距下颌骨下缘的距离为(11.76±4.62)mm,在第2磨牙远中至下颌角连线断面距下颌角缘的距离为(19.86±5.40)mm,在下颌孔下5.00mm断面距下颌骨后缘的距离为(16.12±6.46)mm。结论参照测量获得的解剖数据在下颌角截骨术中能降低下齿槽神经血管损伤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期刊2007年06期)

王吉昌,蔡景龙,杨加峰,刘振中,赵建平[9](2007)在《下颌角整形截骨线厚度的叁维CT测量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测量下颌角整形截骨线周围骨质的厚度,为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应用螺旋CT扫描37例行下颌角整形术的青年女性的下颌骨,叁维重建后测量设计的截骨线上位于双侧下颌升支后缘,下颌升支中部、下颌第3磨牙后缘,2、3磨牙之间,1、2磨牙之间,第2前磨牙与第1磨牙之间垂直切面的截骨线处的骨质厚度。所得到的结果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截骨线的骨质于第2、3磨牙下方最厚,向前向后逐渐减小,升支区最小。结论下颌角整形截骨线厚度叁维CT测量对手术有指导意义,可减少手术的并发症。(本文来源于《实用放射学杂志》期刊2007年08期)

祁佐良,郭妤,柴岗[10](2007)在《下颌角外翻角度的叁维测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叁维测量与下颌角肥大诊断相关的指标,为下颌角截骨术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提供相关解剖学依据。方法选择2003年至2006年,50例临床下颌角肥大就诊患者(女性46例,男性4例,平均年龄29岁),均行螺旋CT检查和颅骨叁维重建,测量下颌角角度、下颌角外翻角度、下颌升支高度、下颌角间宽及下颌夹角,并对各指标进行t检验和相关检验统计分析。结果所测病例下颌角角度、下颌角外翻角度及下颌升支高度的左右侧无明显差异(P>0.05);下颌角外翻角度为左侧36.46±12.41°,右侧37.69±12.41°;下颌角外翻角度与下颌角间宽呈显着相关(r=0.453,P<0.05);下颌角外翻角度与下颌夹角呈显着相关(r=0.717,P<0.05)。结论下颌角外翻角度对下颌角肥大患者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有较大临床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第4届中国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07-08-01)

下颌角测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下颌角整形手术中截骨线厚度的叁维CT测量及其价值。方法:收集了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来我院进行下颌角整形手术的37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通过叁维重建技术测量截骨线与下颌升支后缘交点处,以及截骨线与下颌升支中部交点处,截骨线与第叁磨牙后缘交点处,截骨线与第二叁磨牙之间交点处,截骨线与第一二磨牙之间交点处,第一磨牙与2双尖牙交点处骨质厚度。结果:年龄、身高、体重等因素均与估值厚度直接相关性,第二叁磨牙之间的骨质最厚,从第叁磨牙后缘开始向后逐渐减少,升支前缘减到最小。结论:下颌角整形手术中,截骨线厚度的叁维CT测量加大提高了手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降低了并发症几率与手术风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下颌角测量论文参考文献

[1].王树.基于CBCT数据的下颌角截骨前后下颌骨形态变化的叁维测量分析[D].南京医科大学.2019

[2].程立新,朱慧茹,周着祖.下颌角整形截骨线厚度的叁维CT测量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疗美容.2014

[3].张强,郭军,孟志兵,常财旺,杨乐.颧骨颧弓缩小联合下颌角截骨术前及术后早期颞颌关节和咬肌的叁维螺旋CT形态学测量[J].中国美容医学.2013

[4].崔贤.下颌角整复术若干案例测量和数据比较分析[D].延边大学.2012

[5].王竞鹏.下颌角区域应用解剖及相关叁维重建测量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

[6].郑静宜,胡静,崔剑,祝颂松,李继华.下颌角截骨术后面下部X线头影测量的研究[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8

[7].宫克宇.下颌角肥大的相关测量与截骨面积关系的研究[D].延边大学.2008

[8].华泽权,张力,鲍海宏,张斌,李树华.下颌角肥大截骨手术相关下颌管解剖标志的多层CT测量研究[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7

[9].王吉昌,蔡景龙,杨加峰,刘振中,赵建平.下颌角整形截骨线厚度的叁维CT测量及临床意义[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

[10].祁佐良,郭妤,柴岗.下颌角外翻角度的叁维测量研究[C].第4届中国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论文汇编.2007

标签:;  ;  ;  ;  

下颌角测量论文-王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