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侗族款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侗款,规则,纠纷解决,治理
侗族款制论文文献综述
姜国珍[1](2012)在《侗族款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学界对民间法民族习惯法的研究已从较为宽泛的视角进入到了细致的、具体的视角,具体到了某一个少数民族的习惯法。民族习惯法的研究,对提高民族地区的法制水平大有益处,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团结,可以推进民族地区司法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笔者选取侗族习惯法作为硕士毕业论文研究对象正是基于上述考虑。在论文的研究中,笔者采用了文献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等研究方法。论文由八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侗款的概要,对款的基本含义进行了阐述,与其他研究不同,笔者认为“款”只是一种代号,就是指侗族的一种制度、规则或是组织,并进一步认为从语义上去探讨、考究侗“款”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在明确了其含义之后,从事物的两面性的角度分析了“款”的社会性质,主张从历史变迁中去理解和把握“款”的社会性质。接着对侗款的功能进行宏观分析,认为侗款至少具有规范行为、教化思想、和谐关系、改良社会、增强向心力等五个方面的功能。第二部分论述了侗款的研究的两重视角,笔得认为,所有对侗款的研究可以从组织、规范两个视角展天。款既是一种社会组织,又是一种社会规范。从组织角度,笔者分析了其组织结构、人员结构和组织特征。从社会规范角度,笔者考察了款约的文本形式、内容、作用及与其法律的关系。第叁部分使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对侗款进行了研究,对侗款变革最为剧烈的时期进行了考察,从组织、活动、规约、功能四个角度展天。在此基础上对侗族款约的存续形式村规民约进行了分析,认为村规民约主要来源于侗族款约、前者是后者的继承和延续,所以有相似的地方也有差异,而且侗款对侗乡的影响依然存在,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然后对其变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来的统治被迫接受所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外来的先进的文化观念等因素传入侗区所带来的影响。第四部分从纠纷解决的角度研究了侗族款制,以财产权纠纷、侵权纠纷、继承权纠纷为例进行展开,并分了传统与现代两种不同的解纷方式、成因,其实质是在侗区存在着两种或并存或交替的权威,然后,对侗区的解纷方式进行了简要评价。接着论述了侗款与国家司法,首先以婚姻习惯法为例,将其与国家法进行了对比,找出了两者的冲突,并对两者如何调适进行了探讨。其次,以侗区林权纷纷为例展天,将林权方面的习惯法与国家法进行对比,同样对探讨了如何将侗区林权习惯法与国家法进行调适进行了研讨。第五部分对侗款的未来进行展望,认为侗款规约直到现在依然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当然其局限性也非常突出,如何正确对待侗款表现在四个方面:要有多元的法律意识、国家法应合理地吸收侗款规约及精神、两者要进行互补、且正确发挥老人协会的功能。最后谈了一些启示,首先谈了历史经验和教训。基于历史之经验,中央对地方少数民族的治理应特别注意以民为本。其次从治理层面、法律层面、司法层面和民族习惯法研究的层而谈了笔者的一些思考和想法。笔者认为,侗区有其自足的治理体系,有许多治理的经验值得吸收。从法律层面来讲,应从宽泛意义上去理解,其实款约和国家法同属于规范,实质是一样的,并进一步认为改造侗族习惯法应从经济等基础领域开始,同时对侗族习惯法的研究应上升到治理的层面,上升到社会控制的层面来考虑。从司法层面来讲,司法应以能动、主动、改革的姿态进入到侗区等少数民族地区,这样才是合理的,适应社会需求的。最后,从研究的方法论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2-04-01)
郭鹏[2](2008)在《当代侗族款制变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布在湘、黔、桂叁省毗连区的侗族,是我国南方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侗族人民对本族群的生存有着自身的逻辑,对本民族的生计与发展有着独特的操持技术。侗族款制作为一项传统的政治法律制度,它是侗族先民们在长期社会管理实践中智慧的结晶,不仅将其整合烙印打在侗族传统社会诸方面,维系着侗家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对现代社会具有很强的启示功能。本文以田野调查为平台,以个案经验研究为基础,在当代侗族社会文化变迁的现实条件下,对侗族款制的变迁进行综合分析和揭示,进而初步探讨款制的变迁规律和传承机制,并努力找寻少数民族传统本土治理资源、治理方式的合理价值,以期获对国家治理与少数民族本土治理、基层治理问题的新认识。全文分为4部分。第1部分介绍了侗族款制的传统历史形态及其社会功能;第2部分介绍了当代侗族款制的变迁。其中包括内容结构的演变和社会功能的演变。结构变迁从叁方面着手:款组织、款活动、款规约;功能变迁主要包括正功能的维持和负功能的排除,侧重风俗性社会控制功能。第3部分具体从经济生产方式、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念、文化传播以及“小”“大”传统理论全面分析侗族款制变迁原因。第4部分从变迁原因中进一步探讨侗族款制的变迁规律和传承机制。变迁规律包括传统合理精神如民主、法治、正义的当代保存和有别于传统政治主导的经济社会主导型社会变迁;传承机制的研究落脚点放在当代实行的村民自治制度对少数民族本土法与国家法对接的调适作用上以及对本土传统治理资源的消化吸收作用上。(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期刊2008-05-01)
洪寒松[3](1985)在《侗族“合款”制试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侗族"合款"制起源甚早,古人亦有简略记述。宋·洪迈《容斋四笔·渠阳蛮俗》:"田丁之居,峭岩重阜,大率无十家之聚,遇仇杀,则立栅布棘以受之,各有门款。门款,犹言伍籍也".又明·刘钦《渠阳边防考》:"其曰峒蛮者,……皆从古无大豪长,或千人团(?),百人合款,纷纷藉藉,不相兼统,……徒以盟诅要约,终无法制相縻"。(本文来源于《民族论坛》期刊1985年01期)
侗族款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布在湘、黔、桂叁省毗连区的侗族,是我国南方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侗族人民对本族群的生存有着自身的逻辑,对本民族的生计与发展有着独特的操持技术。侗族款制作为一项传统的政治法律制度,它是侗族先民们在长期社会管理实践中智慧的结晶,不仅将其整合烙印打在侗族传统社会诸方面,维系着侗家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对现代社会具有很强的启示功能。本文以田野调查为平台,以个案经验研究为基础,在当代侗族社会文化变迁的现实条件下,对侗族款制的变迁进行综合分析和揭示,进而初步探讨款制的变迁规律和传承机制,并努力找寻少数民族传统本土治理资源、治理方式的合理价值,以期获对国家治理与少数民族本土治理、基层治理问题的新认识。全文分为4部分。第1部分介绍了侗族款制的传统历史形态及其社会功能;第2部分介绍了当代侗族款制的变迁。其中包括内容结构的演变和社会功能的演变。结构变迁从叁方面着手:款组织、款活动、款规约;功能变迁主要包括正功能的维持和负功能的排除,侧重风俗性社会控制功能。第3部分具体从经济生产方式、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念、文化传播以及“小”“大”传统理论全面分析侗族款制变迁原因。第4部分从变迁原因中进一步探讨侗族款制的变迁规律和传承机制。变迁规律包括传统合理精神如民主、法治、正义的当代保存和有别于传统政治主导的经济社会主导型社会变迁;传承机制的研究落脚点放在当代实行的村民自治制度对少数民族本土法与国家法对接的调适作用上以及对本土传统治理资源的消化吸收作用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侗族款制论文参考文献
[1].姜国珍.侗族款制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
[2].郭鹏.当代侗族款制变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
[3].洪寒松.侗族“合款”制试析[J].民族论坛.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