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彭绍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彭绍升,佛学,儒学,贡献,意义
彭绍升论文文献综述
徐忻[1](2019)在《彭绍升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及其历史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思想发展到了清代以后,宋明以来蓬勃发展的理学进入了瓶颈期,各种理论缺陷相继暴露出来,引来大量对理学的批评和反对,并进而对儒学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彭绍升是清代居士佛教的代表人物,也是儒学大家。他的研究主要在佛学思想方面,同时又没有放弃儒家学说,大力倡导儒释融合,通过乐善好施的慈善活动将佛教的出世与儒家的入世结合起来,并留下了大量涵盖儒释道叁家的着作,成为清代思想史上为数不多的一抹亮色。本文试图从彭绍升大力倡导儒释融合、取得丰富学术成就、积极投身慈善事业叁个方面来总结归纳彭绍升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并提炼这些贡献对于后世的历史意义。(本文来源于《福建茶叶》期刊2019年08期)
钱寅[2](2019)在《彭绍升在佛教文献方面的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佛教文献整理工作除了目录、版本、校勘叁部分之外,还应通过文献整理进行教史编纂。彭绍升是清代的着名学者、净土宗居士。他在佛教文献方面不仅校雠刊印经典,而且整理高僧文集语录等文献资料。更应该指出的是,彭绍升利用文献资料对佛教教史梳理和编辑,特别是居士佛教史和净土宗教史两个方面。彭绍升在佛教文献方面的成绩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财富,同时也给予后来人以启示。(本文来源于《中国佛学》期刊2019年01期)
张培锋,聂旭[3](2019)在《彭绍升及其佛学诗文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着名居士彭绍升一生创作了为数巨多的佛教诗文,其代表着作《一行居集》《二林居集》《观河集》《测海集》等诗文集中的作品,显示其深厚的佛学修养和对人生、世情的真切感受,常能从现实生活的某些实际问题入手,阐发佛理,构思巧妙,立论深刻,文辞典雅优美,是清代居士群体佛教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品。表现净土信仰思想的诗文作品则突破了以往题材单调、狭隘和模式化等问题,既有浓厚宗教性超脱性,也包含着人间的某种特殊情怀。彭绍升的思想与其文学创作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其作品足以反映其宗教信仰形成的心路历程。(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田春苗[4](2017)在《彭绍升史学编撰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学者彭绍升文采非凡,着述丰厚,以佛学和理学方面成就为着,以《二林居集》《居士传》为代表。彭绍升史学编撰思想表现在广泛收集史料,博采善择,重实地考察;史法得体,史意深远,评价客观公正,褒扬忠孝之道。彭氏史学编撰思想对清代学术具有重要的影响:江藩的《宋学渊源记》和阮元的《儒林传稿》受其《二林居集》影响深远,其《居士传》《善女人传》开宗教为信徒立传,不仅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同时反映有清一代佛教的社会影响力。(本文来源于《忻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钱寅[5](2017)在《梅枯鹤去人何在,冷彻孤亭月四更——论彭绍升的诗歌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彭绍升是清代乾隆时期的净土宗居士,也是当时江南文人群体中颇具影响力的人物。彭绍升的居士佛学思想以调和儒释、汇归净土为主。他的佛学思想也深刻影响了诗文创作和文学观。彭绍升的诗风随着佛教信仰的深化与佛学造诣的提升不断转变。其中后期吟咏性情的诗歌染上了浓重的佛学色彩,佛教也赋予了彭诗很多别具一格的特点。总之,彭绍升的诗文创作深受佛教影响,在江南文人群体中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佛学》期刊2017年01期)
田春苗[6](2016)在《彭绍升的理学传统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彭绍升(1740—1796),长洲(江苏吴县)人。字永初,号尺木,又号知归子。因其居二林,自称二林居士。后归心净土,法号际清。早年业儒,少年成进士。例选知县,不就。喜王陆之学,慕洛阳贾生之人,思考镜得失之故,欲留功名于当世。后改习道家,叁年未果。终读佛书心开,遂归净土。彭绍升一直被当清代佛教的代表而被提及。但我们应该注意到的是清代儒士和学者把彭氏归于理学阵营。江藩在《国朝宋学渊源记》专门为其立传,说明他认可彭在(本文来源于《唐山文学》期刊2016年08期)
桑宝靖[7](2015)在《一部富有学术内涵的古籍校注——彭绍升着、张培锋校注《居士传校注》读后》一文中研究指出前几年,先后读过张培锋教授的《宋代士大夫佛学与文学》、《宋诗与禅》等着作,其材料的丰富、考证的详密以及其中反映出的严谨踏实的学风,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近,又高兴地读到他的新着《居士传校注》(中华书局"中国佛教典籍选刊"之一,以下简称《校注》)一书。该书作为一部扎实的基础研究着作,为中国居士佛教研究勘定了重要的文献资料,为今后进一步推进对中国居士佛教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居士传》,五十六卷,清乾隆四十年(1775),彭绍升(法名"彭际清")述。《居士传》是一部专门记述汉地佛教的世俗信仰,即居士的生平事迹,亦主要是他们的佛教活动的传记,也是清代以前同类题材的一部集(本文来源于《世界宗教研究》期刊2015年03期)
杨德才,周岐琛[8](2014)在《明末清初士绅在苏松减赋运动中的作用——以周梦颜及袁黄、彭绍升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苏松减赋运动在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得以实施,是抚臣、言官与民间士绅交互作用的结果。苏松士绅或请愿,或系统整理文献,分析重赋原因,提出了多种减赋方法,为减赋创造了舆论氛围,并对抚臣、言官、帝王产生了直接影响。民间士绅的道德信仰是其疏陈请愿的内在动因。减赋运动是行善活动的重要部分,是江南慈善事业史上的重要一页。(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3期)
钱寅[9](2011)在《彭绍升佛学着作提要》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彭绍升才华甚高,其潜心佛学广有所得。所着佛学着作《一行居集》、《观河集》、《观海集》、《体仁要术》、《二林喝和诗》、《无量寿经起信论》、《观无量寿佛经约论》、《阿弥陀经约论》、《一乘决疑论》、《华严念佛叁昧论》、《念佛警策》、《净土圣贤录》、《居士传》、《善女人传》等等,都为弘扬佛法、开示信众等都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是对其佛学着作进行初步整理后所撰写简单的提要。(本文来源于《宜春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11期)
王卫平,黄鸿山[10](2011)在《继承与创新:清代前期江南地区的慈善事业——以彭绍升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江南地区的民间慈善活动自明末以来逐渐发展升温,至清代乾隆年间日趋兴盛。这一时期江南地区涌现出一批乐善好施的慈善人物,尤以苏州彭绍升最为着名。他上承袁黄、周梦颜的慈善思想,关怀民生休戚,积极举办或参与各项慈善救助活动,成为江南地区着名的慈善家。其慈善思想和实践,对此后江南地区乃至全国的慈善事业发挥了重要影响。在清代江南地区的慈善谱系中,彭绍升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与作用。(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3期)
彭绍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佛教文献整理工作除了目录、版本、校勘叁部分之外,还应通过文献整理进行教史编纂。彭绍升是清代的着名学者、净土宗居士。他在佛教文献方面不仅校雠刊印经典,而且整理高僧文集语录等文献资料。更应该指出的是,彭绍升利用文献资料对佛教教史梳理和编辑,特别是居士佛教史和净土宗教史两个方面。彭绍升在佛教文献方面的成绩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财富,同时也给予后来人以启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彭绍升论文参考文献
[1].徐忻.彭绍升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及其历史意义[J].福建茶叶.2019
[2].钱寅.彭绍升在佛教文献方面的贡献[J].中国佛学.2019
[3].张培锋,聂旭.彭绍升及其佛学诗文创作[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田春苗.彭绍升史学编撰思想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
[5].钱寅.梅枯鹤去人何在,冷彻孤亭月四更——论彭绍升的诗歌艺术[J].中国佛学.2017
[6].田春苗.彭绍升的理学传统探究[J].唐山文学.2016
[7].桑宝靖.一部富有学术内涵的古籍校注——彭绍升着、张培锋校注《居士传校注》读后[J].世界宗教研究.2015
[8].杨德才,周岐琛.明末清初士绅在苏松减赋运动中的作用——以周梦颜及袁黄、彭绍升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9].钱寅.彭绍升佛学着作提要[J].宜春学院学报.2011
[10].王卫平,黄鸿山.继承与创新:清代前期江南地区的慈善事业——以彭绍升为中心的考察[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