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油气藏论文-周肖贝,李维波,张敏

深层油气藏论文-周肖贝,李维波,张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深层油气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油气藏改造,德温特,专利分析,旋转导向钻井

深层油气藏论文文献综述

周肖贝,李维波,张敏[1](2019)在《基于专利数据的深层油气藏改造与开发技术发展趋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德温特创新索引(DII)专利数据库中收录的与深层油气藏改造与开发技术相关专利进行计量分析,对深层油气藏改造与开发技术的发展趋势、区域分布、重点技术领域和主要申请机构的专利战略布局等多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发现,美国和中国是深层油气藏改造与开发最主要的技术来源国和目标市场,主要技术方向集中于驱油技术、旋转导向钻井、聚合物在油气生产中的应用和压裂技术,后期的旋转导向钻井和压裂技术引领油气行业的第4次技术革命;主要申请机构为大型油气公司或油服公司,国外企业较注重专利的全球布局,国内企业反之;最后提出相关建议,为提升中国在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决策支撑。(本文来源于《高技术通讯》期刊2019年07期)

胡明,房金伟,赵佳丽,姚志奇,王旭[2](2019)在《歧口凹陷马东地区深层油气藏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歧口凹陷马东地区油气勘探已经向凹陷深部进发,但凹陷深部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不明确,勘探风险较大。利用钻井资料、油藏流体分析测试资料、叁维地震资料等,通过油气藏流体特征分析、油气藏解剖、叁维地震属性提取和地层切片等研究手段,对歧口凹陷马东地区深层油气藏形成的主控因素进行研究,并预测了凹陷深部油气成藏潜力区。结果表明:研究区为超深、高温、异常高压油气藏,原油性质为挥发油;油气藏类型为岩性—构造或岩性油气藏,高部位为岩性—构造油气藏、低部位为岩性油气藏,储层呈现为层状,构造低部位油水系统相对复杂,具有多套油水系统,构造高部位未见统一油水界面;沙叁段和沙一段烃源岩油气供给较好,后期断裂活动相对较弱,油气保存条件较好,凹陷深部油气藏受控于砂体的展布。凹陷深部有利砂体分布在扇体主体部位边缘的滑塌透镜体,主要发育在板Ⅱ和滨Ⅰ油组内,是歧口凹陷马东地区下一步勘探的有利部位。(本文来源于《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期刊2019年06期)

李兴宇,郭彬程[3](2019)在《东濮凹陷油气藏成藏特征差异以及深层油气成藏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东濮凹陷是渤海湾盆地中既富油又富气的凹陷,对于古近系深层油气的开发具有良好的前景。虽然我国对东濮凹陷油气勘探已达到了中等勘探程度,但是关于该区深层油气的成藏机理还不是很清晰,尤其是深层油气的相态演化、油气充注序列、动态成藏机制及其主控因素研究还处于一个起步期。(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王飞宇,冯伟平,师玉雷,贺志勇[4](2019)在《从油气藏和流体包裹体分析深层油气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和国内深层油气勘探在过去的十多年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过去十年中我们对中国海相和陆相盆地深层和超深层油气系统进行精细地质建模和分析,分析的湖相盆地包括渤海湾盆地霸县凹陷和歧口凹陷、松辽盆地徐家围子凹陷、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塔里木盆地库车前陆区,分析的海相盆地包括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四川东部和中南部。通过分析油气藏和成藏化石记录流体包裹体数据,限定深层油气的成因和成藏过程,并与国外典型深层油气藏进(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吴张帆,和钟铧,姜炜,白森,李卓[5](2019)在《大港油田板南深层区块沙叁段断块岩性油气藏成藏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港油田板南深层区块为断块岩性油气藏,其中沙河街组叁段沙叁2 (Es_3~2)油组和沙叁3(Es_3~3)油组是勘探开发的主要目的层。利用岩芯、录井和测井等资料,结合前人分析,认为该区域目的层为扇叁角洲砂体沉积体系,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坝和滨浅湖沉积。目的层砂体物性较差,属于中低孔低渗储层,砂体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减薄,总体上Es_3~3砂岩发育厚度和面积大于(Es_3~2),为一水进过程。油气分布主要受砂体展布控制,试油结果表明,产油量> 10 t/d的层位均为(Es_3~2),可作为主力产层,其中物性较好的西北部的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为今后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区。(本文来源于《世界地质》期刊2019年01期)

梁祎琳[6](2019)在《深层油气藏形成条件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在国内外的众多盆地中均已找到深层油气藏,且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规模较大,表明深层油气藏具有广阔的勘探开发前景。随着我国各大盆地中浅层油气勘探程度的持续深入,今后深层油气藏必将作为研究勘探的重点方向。本文对国内外深层油气藏的分布、形成条件以及成因类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实践表明,深入研究深层油气田,可以推动我国油气勘探开发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期刊2019年01期)

马德龙,何登发,袁剑英,张虎权,潘树新[7](2019)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深层地质结构及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以霍尔果斯—玛纳斯—吐谷鲁褶皱冲断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位于天山北麓,在晚新生代强烈的挤压作用下,地表发育数排背斜带。由于构造变形复杂、地震反射成像质量较差,对深层地质结构争议较大,另外前新生代盆地原型对晚新生代以来的褶皱冲断带构造格局的影响也尚未探讨。霍尔果斯—玛纳斯—吐谷鲁(简称霍-玛-吐)褶皱冲断带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地表第二排背斜带,利用最新采集和处理的地震反射资料,并结合地表地质露头建立深层构造模型;利用平衡地质剖面复原和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方法探索早侏罗世盆地原型结构对现今褶皱冲断带构造格局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霍-玛-吐褶皱冲断带深层天然气富集规律。霍-玛-吐褶皱冲断带垂向上发育古近系—第四系逆冲推覆构造、中上侏罗统—白垩系构造楔和下侏罗统半地堑断陷结构。控制早侏罗世半地堑系统的高角度正断层在晚期挤压构造变形体系中充当逆断坡,并控制上覆构造楔和浅层逆冲推覆构造的发育。早侏罗世半地堑系统具有分段性,并通过侧向断坡进行连接,侧向断坡上覆地层发育南北向走滑调节断层。油气勘探现状表明,霍-玛-吐褶皱冲断带内部南北向走滑调节断层具有高效沟通下侏罗统烃源岩的特点,是控制天然气的富集的重要因素。以上研究表明,中西部陆内前陆冲断带前新生代古构造对于晚新生代挤压冲断构造格局和深层天然气富集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地学前缘》期刊2019年01期)

刘文政,姚军,曾青冬[8](2019)在《深层油气藏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层油气藏水力压裂过程中的岩石变形,不仅要考虑弹性变形还要考虑塑性变形的问题,以往的裂缝扩展数值模拟都没有考虑塑性变形.文章基于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和相关联的流动法则建立了弹塑性水力裂缝扩展的数学模型.模型使用润滑理论描述裂缝内流体流动,耦合岩体变形,采用内聚力模型对裂缝扩展过程进行描述.基于有限元方法编制了数值求解器,通过与经典模型计算结果比较,验证了数学模型和算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弹性水力裂缝,在流体注入量相同时,弹塑性水力裂缝长度短,裂缝宽度大,扩展时需要更高的流体压力.由于塑性应变的存在,缝内流体返排后,弹塑性水力裂缝不会完全闭合.随着岩石摩擦角的增大,弹塑性水力裂缝的宽度减小,所需流体压力增大.相对于理想弹塑性,硬化岩石介质中的水力裂缝宽度较小,所需流体压力较大.(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周旭,刘新文,孔德政,樊静,邸江伟[9](2018)在《库车坳陷克深区带深层盐下油气藏地震勘探技术及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围绕克深区带深层盐下油气藏精细评价和开发面临的问题,在采集方面,通过开展基于迭前深度偏移需求的设计技术研究,推动了高密度宽方位勘探技术的全面推广,在处理方面,通过对迭前深度偏移处理关键环节的技术研究,形成了多种方法联合静校正技术、分区分域迭前去噪技术、多信息融合速度建摸技术等关键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显着提高了深层盐下构造的成像精度,有力的支撑了油气勘探开发。(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四十叁)——专题93:超深层(油气)重磁电震勘探技术、专题94:深部预测方法》期刊2018-10-21)

黄星宁,杨振周,贾锁刚,郭子义,张庆辉[10](2018)在《地质力学研究在非常规油气藏储层改造中的应用——以英西深层致密油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非常规能源在全球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地位日渐凸显,致密油是当下非常规油气领域的热点,全球致密油可采资源量达到473×10~8t,如何实现致密油藏高效开发是我国乃至全球非常规油气开发领域面临的重点及难点问题。储层改造作为提高致密油藏单井产量的核心技术,改造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致密油藏的产能建设规模,为了厘清压裂过程中地质力学对储层改造规模及措施效果的影响,从而为储层改造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本文基于单井地质力学研究,对影响储层改造效果的动态杨氏模量、动态泊松比、内摩擦系数、单轴抗压强度关键参数进行分析,并结合区域构造特征、沉积环境及地震属性进行精细叁维地质力学研究,通过地质力学参数分析识别出"工程甜点"并与"地质甜点"相结合,从储层脆性、地应力各向异性、含油气性等多角度一体化论证储层改造方案的可行性,制定高效储层改造方案,提高措施有效率,指导致密油藏效益化开发。(本文来源于《2018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IFEDC 2018)论文集》期刊2018-09-18)

深层油气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歧口凹陷马东地区油气勘探已经向凹陷深部进发,但凹陷深部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不明确,勘探风险较大。利用钻井资料、油藏流体分析测试资料、叁维地震资料等,通过油气藏流体特征分析、油气藏解剖、叁维地震属性提取和地层切片等研究手段,对歧口凹陷马东地区深层油气藏形成的主控因素进行研究,并预测了凹陷深部油气成藏潜力区。结果表明:研究区为超深、高温、异常高压油气藏,原油性质为挥发油;油气藏类型为岩性—构造或岩性油气藏,高部位为岩性—构造油气藏、低部位为岩性油气藏,储层呈现为层状,构造低部位油水系统相对复杂,具有多套油水系统,构造高部位未见统一油水界面;沙叁段和沙一段烃源岩油气供给较好,后期断裂活动相对较弱,油气保存条件较好,凹陷深部油气藏受控于砂体的展布。凹陷深部有利砂体分布在扇体主体部位边缘的滑塌透镜体,主要发育在板Ⅱ和滨Ⅰ油组内,是歧口凹陷马东地区下一步勘探的有利部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深层油气藏论文参考文献

[1].周肖贝,李维波,张敏.基于专利数据的深层油气藏改造与开发技术发展趋势研究[J].高技术通讯.2019

[2].胡明,房金伟,赵佳丽,姚志奇,王旭.歧口凹陷马东地区深层油气藏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9

[3].李兴宇,郭彬程.东濮凹陷油气藏成藏特征差异以及深层油气成藏过程[J].当代化工研究.2019

[4].王飞宇,冯伟平,师玉雷,贺志勇.从油气藏和流体包裹体分析深层油气成因[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5].吴张帆,和钟铧,姜炜,白森,李卓.大港油田板南深层区块沙叁段断块岩性油气藏成藏特征[J].世界地质.2019

[6].梁祎琳.深层油气藏形成条件研究现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

[7].马德龙,何登发,袁剑英,张虎权,潘树新.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深层地质结构及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以霍尔果斯—玛纳斯—吐谷鲁褶皱冲断带为例[J].地学前缘.2019

[8].刘文政,姚军,曾青冬.深层油气藏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数值模拟[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9

[9].周旭,刘新文,孔德政,樊静,邸江伟.库车坳陷克深区带深层盐下油气藏地震勘探技术及应用效果[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四十叁)——专题93:超深层(油气)重磁电震勘探技术、专题94:深部预测方法.2018

[10].黄星宁,杨振周,贾锁刚,郭子义,张庆辉.地质力学研究在非常规油气藏储层改造中的应用——以英西深层致密油藏为例[C].2018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IFEDC2018)论文集.2018

标签:;  ;  ;  ;  

深层油气藏论文-周肖贝,李维波,张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