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部分同源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西藏半野生小麦,重组自交系,脆穗,QTL分析
部分同源群论文文献综述
李彦林[1](2013)在《西藏半野生小麦第叁部分同源群上脆穗性状的分子标记》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藏半野生小麦是中国特有的小麦之一,是小麦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脆穗和包壳是西藏半野生小麦所特有的原始性状,对西藏半野生小麦的分类、起源以及演化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对西藏半野生小麦脆穗性状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潜在的种质资源,本研究利用西藏半野生小麦Q1028与郑麦9023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的F9、F1o各280个株系进行表型性状调查,并对脆穗性状进行SSR标记的QTL分析,得到结果如下:1、通过对群体7个农艺性状的数据分析与检验,70个分子标记在群体中扩增及分离分析,验证该群体是一个遗传平衡群体,是构建遗传连锁图谱的良好群体。2、应用42个涉及小麦第叁同源群染色体上的分子标记对该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分子连锁图谱的绘制。构建了含有3个连锁群28个分子标记的连锁图谱。连锁群的总长度是396.4cM,标记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14.16cM,分别分布于3A、3B、3D叁条染色体上。3、通过对重组自交系F9脆穗性状的统计分析,得到脆穗/坚穗的分离比为2/1与预期的1/1不相符合,表明除了在西藏半野生小麦染色体3DS上的Br位点之外可能还有1对主效基因在共同控制着脆穗性状。4、脆穗作为质量性状,脆穗性状的连锁分析得到6个标记与脆穗基因存在遗传连锁分别为:Xgdm72、Xcfd70、Xgpw5104、Xcfd4、Xgdm8和Xgpw5213,与脆穗基因的遗传距离为别为:21.9cM、25.7cM、28.7cM、34.5cM、40.1cM和41.4cM。5、脆穗作为数量性状,通过对重组自交系F9、Fio脆穗性状的QTL分析,两代的脆穗性状均被定位在了3D染色体短臂相同的叁个位点上,总的贡献率分别为:86.64%(2010)和80.89%(2011)且两代的叁个QTL位点紧密连锁形成了的一个基因簇。(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3-05-01)
尚保华[2](2012)在《西藏半野生小麦第二部分同源群相关性状的分子标记》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藏半野生小麦是中国特有的小麦资源之一,有着强休眠、包壳性、脆穗等特性。本研究通过西藏半野生小麦(Q1028)与郑麦9023(ZM9023)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的F9代280个株系进行表型性状分析、SSR标记的QTL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群体各个性状数据的分析与检验、78个分子标记在群体中扩增和分离分析,验证该群体是一个遗传平衡群体,是用来构建连锁图谱的良好群体。2.应用54个涉及小麦3条染色体上的分子标记及RIL群体进行分子连锁图谱的绘制。构建了含有3个连锁群、40个分子标记的连锁图谱。连锁群的总长度是722.24cM,标记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19.31cM。分别分布于2A、2B、2D叁条染色体上。3.利用已建立的分子标记连锁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西藏半野生小麦包壳性进行QTL定位。在2D上鉴定出2个紧密连锁的包壳性相关的QTL位点,贡献率达35.81%。通过得到的西藏半野生小麦包壳性的QTL位点在2D上的分布连锁图与已节节麦的包壳性QTL图谱进行比对分析,认为西藏半野生小麦的D基因组是由节节麦提供,但根据存在2个紧密连锁的包壳QTL位点以及总的贡献率为35.81%认为,可能与节节麦的Tg存在一定的变异。4.在2D上发现了两个控制穗粒数的QTL位点,贡献率分别为7.87%和7.54%。在2A上标出了穗粒重、千粒重的QTL位点,在2D上标出了小穗数、抽穗期的QTL位点。(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2-05-01)
覃碧,王海燕,纪剑辉,曹爱忠,黄倬[3](2011)在《基于EST的普通小麦近缘物种第二部分同源群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近缘属物种中具有许多优良性状,为小麦遗传改良提供非常重要的基因资源。根据定位在普通小麦2B染色体长臂上的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EST)序列开发了55个标记,在普通小麦品种中国春、二倍体山羊草(Aegilops longissi-ma,genome SlSl;Aegilops geniculata,genome MgMg)、四倍体山羊草(Aegilops peregrina,genome SpSpUpUp)、黑麦(Secale cereale‘BLANCO’,genome RR)、大麦(Hordeum vulgare‘BETZES’,genome HH)及这些物种在中国春背景下的二体异附加系中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19个标记(占34.5%)至少能够在1个近缘种中有特异性扩增,筛选出2R、2H、2Sl、2Mg、2Sp和2Up染色体的特异标记分别为11、8、5、2、8和3个。这些基于EST序列开发的特异分子标记可以有效地检测和追踪导入小麦背景中的外源第二部分同源群染色体(片段)。(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万平,王苏玲,陈佩度,马正强,刘大钧[4](2002)在《利用RFLP分子标记确定导入小麦的鹅观草(R .kamoji)染色体的部分同源群归属》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来自小麦族 7个部分同源群的 2 6个DNA探针对 4 5个小麦 -鹅观草衍生后代株系及鹅观草、中国春和扬麦 5号亲本进行RFLP分析 ,结果表明 16个小麦 -鹅观草异附加系、异代换系或可能的易位系中所涉及鹅观草染色体分别属于第 1、3、5、6、7部分同源群。小麦 -鹅观草异染色体系中导入的成对鹅观草染色体能够较稳定地遗传给后代。K139、K14 1、K2 14、K2 18、K2 19、K2 2 4二体附加系所添加的鹅观草染色体属第 1部分同源群 ,但K2 14和K2 18所添加的鹅观草染色体与K2 19、K2 2 4所添加的鹅观草染色体分别来自鹅观草不同的染色体组。K14 7端体添加系涉及鹅观草第 1部分同源群染色体长臂 ,而K139、K14 1和K14 7所涉及的鹅观草染色体长臂分别来自鹅观草 3个不同的染色体组。鹅观草U染色体与小麦第 1部分同源群有同源关系 ,属第 1部分同源群的鹅观草染色体尤其是其长臂与赤霉病抗性有关。鹅观草第 1部分同源群与第 6部分同源群染色体之间可能涉及重排。K2 0 3添加的 2条鹅观草染色体分别与第 1和 6部分同源群同源。K16 6导入的鹅观草染色体涉及第 5部分同源群短臂。K177(2n =4 1,2 0II+I)中 ,所渗入的鹅观草染色质涉及第 5 (5L)、6 (6S)、7(SL)部分同源群。鹅观草S、H和Y 3个染色体组间具部分同源性。(本文来源于《遗传学报》期刊2002年02期)
万平[5](2000)在《小麦Rht3,Gai3基因的分子标记和被导入外源染色体的部分同源群归属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小麦矮秆基因Rht3和赤霉酸反应不敏感基因Gai3的分子标记及其与α-淀粉酶的表达研究 小麦的Rht3是来源于中国西藏大拇指矮小麦中对赤霉酸反应不敏感的显性矮秆基因。Rht3等位基因被认为具有对F_1代籽粒产量呈超显性,使成熟籽粒α-淀粉酶活性水平降低等效应,因而在杂交小麦育种中受到重视。Rht3与α-淀粉酶的表达、GA信号转导途径,以及抗穗发芽和改善面粉加工品质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和克隆Rht3基因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Rht3的遗传方式已较清楚,但长期以来有关Rht3与Gai3基因是否为两个独立的基因问题仍有争议。本研究利用Rht3供体经与其隐性等位载体品种(扬麦3号与苏麦3号)回交22次的近等基因系与轮回亲本杂种F_1自交产生的BC_(22)F_2较大分离群体,从经典遗传学到分子遗传学水平,系统地研究了Rht3与Gai3的遗传关系及它们对α-淀粉酶的表达和穗发芽的影响等问题。并筛选出与Rht3、Gai3紧密连锁的RAPD和RFLP标记。为Rht3基因的有效利用提供了许多新的信息,也为其图位克隆奠定了基础。 研究表明Rht3与Gai3应为极紧密连锁的两个基因,在两个近等基因系分离群体中Rht3与Gai3间的重组值分别为0.045±0.010和0.04040±0.011。Rht3、Gai3通过抑制α-淀粉酶基因的表达,降低α-淀粉酶活性,从而提高了抗穗发芽能力。在重组类型中Rht3表现出对α-淀粉酶表达和抗穗发芽的更大影响。等电聚焦同功酶分析结果显示Rht3、Gai3主要对位于第6部分同源群长臂的α-Amyl基因的表达起作用,但群体α-Amyl同功酶谱带较为复杂,可能Rht3、Gai3调控的α-Amyl的表达机制较复杂。RAPD分析共筛选了310个随机引物,其中UBC389、OPV-06和S1060叁个引物在高矮亲本间能稳定地扩增出多态带,但群体验证结果仅S1060_(1900)和S1060_(2000)扩增片段与Rht3、Gai3连锁,遗传距离分别为16.7cM和29.5cM。RFLP分析选用了53个第4部分同源群短臂探针,其中Xpsr584、XksuF8和Xcdo38叁个探针在高矮亲本间揭示多态性,接连锁分析结果,Xpsr584与Rht3、Gai3共分离。二、利用RFLP分于标记确走导人小壹的羹观草(k kwi)染色休邱分同回群归回扭究 从小麦亲缘物种向普通小麦转移优良基因,并在分子水平上进行有效地检测,对于进一步利用小麦亲缘物种中所蕴囤的丰宫基因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yLP可以准确地确定导入外源染色体及染色体片段的大小、位置和所涉及的外源染色体与普通小麦染色体的部分同源关系,为外源优良基因的利用提供极有用的信息。本研究选用来自小麦7个部分同源群的26个DNA探针对45个小麦-鹅观草衍生后代株系及鹅观草、中国春和扬麦5号进行yLP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探针在鹅观草基因组有3条以上的杂交带,在中国春.扬麦5号与鹅观草之间的多态性水平较高。 16个小麦一鹅观草异附加、代换或可能的易位系中,所涉及鹅观草染色体分别属子第1、3、5、6、7部分同源群。小麦一鹅观草异染色体系中导入的成对鹅观草染色体能够较稳定地遗传给后代。K139、K141、K214、KZ18、KZ19、K224 H体附加系所添加的鹅观草染色体属第 1部分同源群,但 KZI4、KZIS所添加的鹅观草染色体与 KZIg、K224所添加的鹅观草染色体来自鹅观草不同的染色体组。K147端体添加系涉及第!部分同源群鹅观草染色体长臂,而K139、K141和 K147所涉及的鹅观草染色体分别来自鹅观草不同的染色体组。鹅观草 U染色体与小麦第1部分同源群有同源关系。属第1部分同源群的鹅观草染色体尤其是它的长臂与赤霉病抗性有关.研究中还观察到鹅观草第!部分同源群与第6部分同源群染色体之间的可能重排。另外,K203添加的两条鹅观草染色体分别与第!和6部分同源群同源。K166中导人的鹅观草染色体涉及第5部分同源群。短臂。K177(Zn—41,20II-I)中,所渗入的鹅观草染色质涉及第5(SL)、6(6S)、7(SL)部分同源群。本研究结果同时也证明了鹅观草 S、H和 Y叁个染色体组间的部分同源关系。(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0-03-01)
贾继增,M,D,Gale[6](1994)在《小麦染色体第六部分同源群RFLP连锁图绘制》一文中研究指出33个DNA探针用于构建小麦染色体第六部分同源群连锁图。绘制连锁图的资料来自杂交组合中国春(CS)X Synthetic的120个单株的DNA。82个位点被绘制在连锁图上,其中28个在染色体6A上,28个在染色体6B上,26个在染色体6D上。染色体6A,6B,6D的遗传图谱长度分别为73.8cM,91.2cM和117.9cM。有6个功能基因的12个位点被绘制在该图谱中。其中包括编码麦醇溶蛋白的基因Gli-2,α-淀粉酶基因α-Amy-1,核糖体rRNA基因Nor-2,羧肽酶基因Cxp3,亮氨酸拉链蛋白基因Embp,以及一个由受脱落酸诱导而表达的基因Psr899。研究发现染色体6B短臂末端缺失。证明了小麦进化过程中曾发生过6BS/2BS的简单易位。在染色体6B的连锁图上,着丝点附近的遗传位点密度甚高。比较染色体的物理图谱与遗传图谱,发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染色体中部的重组率远低于两端的重组率所致。(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期刊1994年12期)
樊路,韩敬花[7](1987)在《中国北部普通小麦第五部分同源群单体单价体错分裂方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首次完成了中国北部普通小麦第五部分同源群单体单价体错分裂方式的研究.结果发现在全部包括九个品种叁条染色体的27个组合中,共发现了37个“取向模式”类型.根据这37个“取向模式”类型,可以把错分裂方式分为四个类型.1、一次包括一条染色单体的错分裂.2、一次包括两条染色单体的错分裂.3、二次包括两条染色单体的错分裂.4、叁次包括两条染色单体的错分裂.它们之间的比例是65:13:5:1.(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1987年04期)
部分同源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西藏半野生小麦是中国特有的小麦资源之一,有着强休眠、包壳性、脆穗等特性。本研究通过西藏半野生小麦(Q1028)与郑麦9023(ZM9023)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的F9代280个株系进行表型性状分析、SSR标记的QTL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群体各个性状数据的分析与检验、78个分子标记在群体中扩增和分离分析,验证该群体是一个遗传平衡群体,是用来构建连锁图谱的良好群体。2.应用54个涉及小麦3条染色体上的分子标记及RIL群体进行分子连锁图谱的绘制。构建了含有3个连锁群、40个分子标记的连锁图谱。连锁群的总长度是722.24cM,标记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19.31cM。分别分布于2A、2B、2D叁条染色体上。3.利用已建立的分子标记连锁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西藏半野生小麦包壳性进行QTL定位。在2D上鉴定出2个紧密连锁的包壳性相关的QTL位点,贡献率达35.81%。通过得到的西藏半野生小麦包壳性的QTL位点在2D上的分布连锁图与已节节麦的包壳性QTL图谱进行比对分析,认为西藏半野生小麦的D基因组是由节节麦提供,但根据存在2个紧密连锁的包壳QTL位点以及总的贡献率为35.81%认为,可能与节节麦的Tg存在一定的变异。4.在2D上发现了两个控制穗粒数的QTL位点,贡献率分别为7.87%和7.54%。在2A上标出了穗粒重、千粒重的QTL位点,在2D上标出了小穗数、抽穗期的QTL位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部分同源群论文参考文献
[1].李彦林.西藏半野生小麦第叁部分同源群上脆穗性状的分子标记[D].四川农业大学.2013
[2].尚保华.西藏半野生小麦第二部分同源群相关性状的分子标记[D].四川农业大学.2012
[3].覃碧,王海燕,纪剑辉,曹爱忠,黄倬.基于EST的普通小麦近缘物种第二部分同源群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1
[4].万平,王苏玲,陈佩度,马正强,刘大钧.利用RFLP分子标记确定导入小麦的鹅观草(R.kamoji)染色体的部分同源群归属[J].遗传学报.2002
[5].万平.小麦Rht3,Gai3基因的分子标记和被导入外源染色体的部分同源群归属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
[6].贾继增,M,D,Gale.小麦染色体第六部分同源群RFLP连锁图绘制[J].中国科学(B辑化学生命科学地学).1994
[7].樊路,韩敬花.中国北部普通小麦第五部分同源群单体单价体错分裂方式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