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行业层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行业收入差距
行业层面论文文献综述
邓翔,黄志[1](2019)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对行业收入差距的效应分析——来自中国行业层面的经验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Acemoglu的任务模型和2003~2016年我国行业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人工智能与行业收入差距问题。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阶段差异性,在导入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使行业收入差距呈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且对工作重复性高、创造性低的行业冲击更大。人工智能技术创新除了通过劳动力就业对行业收入差距产生影响,还可以通过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和行业生产效率传导影响行业收入差距。(本文来源于《软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杜薇[2](2019)在《流动人口、性别失衡与产业发展——来自省份—行业层面的理论和经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经济逻辑揭示了流动人口不仅影响区域劳动供给总量,还通过改变劳动力市场性别结构,影响产业结构乃至经济发展。利用城市模型论证了不同产业中,存在最优的男女比例,劳动力构成发生变化会影响产出。同时,基于2003~2012年31省中的劳动力数据,利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对理论模型命题进行了验证。经验分析:流动人口增加了第一、二产业男性占比,降低了男性劳动力在第叁产业中占比;在第一、二产业中,增加男性占比有助于地区经济发展,在第叁产业中则情况相反;将人口迁入和迁出等动态空间因素纳入实证框架后,发现一些行业中存在人才抢夺或拥挤现象。从而得出具有鲜明的政策含义研究结论,即在当前各省份城市之间日渐激烈的人才大战中,更需要注重结构性的人才战略,才能助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本文来源于《西北人口》期刊2019年06期)
王巍,马慧[3](2019)在《本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异质性影响——基于中国地级市制造业细分行业层面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其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基于中国地级市制造业细分行业层面的实证分析表明:本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进入具有显着的促进效应,但该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和产业异质性;相对于其他地区和产业,在贸易开放水平较高地区、沿海地区和交通网络中心地区,对交通依赖度较高的"交通密集型产业"、缴税较少和效率较低的"非期望产业",本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更强的吸引企业进入效应;此外,本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开放均能促进企业进入,且两者的吸引企业进入效应是相互强化的。地方政府应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差异性影响,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联动协同;在积极推进本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协同改善影响营商环境的其他各种因素;积极对接国家交通网络布局,合理布局本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本文来源于《西部论坛》期刊2019年06期)
戴泽伟,杨真,谢睿星[4](2019)在《行业层面盈余、异质性盈余与股价同步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研究较少考察行业层面盈余、异质性盈余对股价同步性的差异化影响。因此,本文以2007—2017年A股公司为样本,剖析了会计盈余构成与股价同步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行业层面盈余与股价同步性正相关,异质性盈余与股价同步性负相关,行业成熟度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制度环境的改善增强了异质性盈余与股价同步性的负向关系;同时,无论是行业盈余层面还是异质性盈余,现金盈余的异质性程度都高于应计盈余。(本文来源于《财经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陈国进,陈睿,杨翱,赵向琴[5](2019)在《金融发展与资本错配:来自中国省级层面与行业层面的经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Aoki (2012)的理论核算框架对中国省级层面与行业层面的资本和劳动错配系数进行测算,以及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别检验中国省级层面与行业层面金融发展与资本错配之间的关系,同时采用两步差分GMM和系统GMM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省级层面还是行业层面,金融发展与资本错配之间均存在"倒U型"关系;当金融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时,资本积累速度加快会导致资本错配程度加剧,但当金融发展达到较高水平时,这种效应会发生逆转;外部融资依赖度高或投资密集度高的行业从金融发展中得到的受益最大,研发密集度高的行业虽能潜在地降低资本错配程度,但其效应在统计上不显着。为此,政府应当控制银行信贷规模,统筹各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应当通过银行信贷、市场引导资本配置来鼓励和支持外部融资依赖度和投资密集度较高的行业,改善行业资本配置状况。(本文来源于《当代财经》期刊2019年06期)
向洪金,邝艳湘,徐振宇[6](2019)在《全球视角下中国主动扩大进口的行业层面福利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标:从行业层面评估中国主动扩大进口的福利效应。研究方法:利用改进的GSIM模型与2017年全球乘用汽车生产与贸易数据,模拟了中国下调汽车关税的福利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对中国汽车行业冲击有限,中国乘用汽车的产量、销售价格、内销额将在2017年的基础上分别下降1.0%、1.64%、1.7%;第二,中国汽车进口将有大幅提升,从欧盟、美国、日本等主要汽车出口经济体的汽车进口额将在2017年的基础上增加20%以上;第叁,中国汽车行业生产者福利和政府关税收入分别年均减少34.4亿美元、14.1亿美元,但中国汽车消费者福利和社会净福利每年分别增加109.3亿美元、60.8亿美元。研究创新:构建了具有垄断竞争的可计算局部均衡模型,测度了中国下调汽车关税的福利效应。研究价值:为中国主动扩大进口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陈显明[7](2019)在《中国开放式基金在行业层面的羊群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2009年3月-2017年12月间开放式基金的数据分行业进行分析,研究机构投资者在行业层面羊群行为的程度和分布特点,并探究行业层面羊群行为的驱动因素。本文发现中国开放式基金在行业层面也存着显着的羊群行为,这可能是中国机构投资者特定的投资风格导致的。(本文来源于《现代商业》期刊2019年10期)
邓路,刘帷韬[8](2019)在《技术进步是否引发他国对华贸易摩擦:基于行业层面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日益增多的对华贸易摩擦是我国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的必然现象。某一行业或产品的技术进步可能给一国的出口贸易带来比较优势,但也可能引发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基于1996年~2014年间中国遭受12个重要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救济案件数据,从行业层面实证检验我国行业技术进步招致贸易摩擦可能性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行业技术进步越快,该行业遭遇他国贸易救济行为的可能性越大;技术进步对贸易救济的影响效应具有行业异质性和国别异质性,技术密集型行业、后发新兴行业的技术进步对贸易救济的影响更为显着,进口额大且进口渗透率高的行业更容易出现实质性的贸易救济措施裁决,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进步更为敏感。为应对频繁的贸易摩擦,我国应善于使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避开容易引发贸易救济的相关政策,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升出口产品的性价比优势,积极开拓更多新兴贸易市场。(本文来源于《广东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韩晔[9](2019)在《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制造业分行业层面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美经贸关系发展迅速,但贸易摩擦也是日益增多。本文以经常发生贸易摩擦的制造业分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竞争性和互补性对中美贸易摩擦造成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中美在世界市场上贸易结构趋同有可能使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两国进行贸易时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长速度过快的行业发生贸易摩擦的频率会更高一些,但是在行业贸易的互补性较强的时段会降低贸易摩擦的发生频率。(本文来源于《中国物价》期刊2019年02期)
王茂林,黄京菁[10](2018)在《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税收策略调整——行业层面及时间序列的经验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内部控制质量在企业税收策略调整中存在显着影响。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助于企业优化税收策略,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与税收策略选择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从企业短期、长期的税收筹划来看,当企业税收激进度不高时,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促进企业避税,增加企业避税收益;而税收激进度过高时,则能抑制企业过度避税,降低避税风险,且内部控制对企业长期或短期税收激进程度的影响在极端保守或极端激进避税的情形下更为显着。从行业调整层面,高质量内部控制能够显着降低企业实际税率的行业偏离度。从年度间调整层面,高质量内部控制能够实现税收策略在年度间的显着优化。本文研究为内部控制影响企业税收策略调整提供了行业层面及时间序列的经验证据,为揭示内部控制的作用机理及经济后果研究提供了重要补充。(本文来源于《审计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行业层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经济逻辑揭示了流动人口不仅影响区域劳动供给总量,还通过改变劳动力市场性别结构,影响产业结构乃至经济发展。利用城市模型论证了不同产业中,存在最优的男女比例,劳动力构成发生变化会影响产出。同时,基于2003~2012年31省中的劳动力数据,利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对理论模型命题进行了验证。经验分析:流动人口增加了第一、二产业男性占比,降低了男性劳动力在第叁产业中占比;在第一、二产业中,增加男性占比有助于地区经济发展,在第叁产业中则情况相反;将人口迁入和迁出等动态空间因素纳入实证框架后,发现一些行业中存在人才抢夺或拥挤现象。从而得出具有鲜明的政策含义研究结论,即在当前各省份城市之间日渐激烈的人才大战中,更需要注重结构性的人才战略,才能助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行业层面论文参考文献
[1].邓翔,黄志.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对行业收入差距的效应分析——来自中国行业层面的经验证据[J].软科学.2019
[2].杜薇.流动人口、性别失衡与产业发展——来自省份—行业层面的理论和经验分析[J].西北人口.2019
[3].王巍,马慧.本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异质性影响——基于中国地级市制造业细分行业层面的实证分析[J].西部论坛.2019
[4].戴泽伟,杨真,谢睿星.行业层面盈余、异质性盈余与股价同步性[J].财经科学.2019
[5].陈国进,陈睿,杨翱,赵向琴.金融发展与资本错配:来自中国省级层面与行业层面的经验分析[J].当代财经.2019
[6].向洪金,邝艳湘,徐振宇.全球视角下中国主动扩大进口的行业层面福利效应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9
[7].陈显明.中国开放式基金在行业层面的羊群效应研究[J].现代商业.2019
[8].邓路,刘帷韬.技术进步是否引发他国对华贸易摩擦:基于行业层面的研究[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9
[9].韩晔.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制造业分行业层面的探讨[J].中国物价.2019
[10].王茂林,黄京菁.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税收策略调整——行业层面及时间序列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