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油蒿种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油蒿,毛乌素沙地,I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
油蒿种群论文文献综述
马芳[1](2015)在《毛乌素沙地油蒿种群遗传多样性与环境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油蒿(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又称黑沙蒿,属菊科(Asteraceae)蒿属(Artemisia)半灌木,是我国北方温带荒漠、沙漠化的草原地带黑沙蒿群落的主要建群种和优势种,可作为干旱区重要的固沙植物。本文采用ISSR方法研究毛乌素不同沙地类型油蒿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特征,同时探讨不同生境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试以分子生物学水平阐释油蒿种群对生境的适应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油蒿的形态特征与环境因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冠幅与年均日照数显着相关,株高、地上生物量与土壤水分显着相关。2.采用10条引物对不同类型沙地9个油蒿种群进行ISSR分析,共检测出273条扩增片段,其中多态性条带有273条,种群总的多态百分率达到100%,其中多态百分率最高的为位于固定沙地生境的S9,多态百分率高达92.66%。3.油蒿有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种群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100%,Shannon指数为0.2241,Nei's指数为0.1586。对叁个不同生境进行综合考量:就P而言,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就H和I而言,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流动沙地。H和工趋势相同,P略有不同。4.与大多数高等植物相类似,油蒿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9个油蒿的总的基因多样性Ht为0.2567,种群内的基因多样性Hs为0.1225,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657,基因流Nm为3.0913。油蒿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占种群总的遗传变异率为16.57%,种群内的遗传变异率为83.43%。5.在9个种群所得的遗传一致度的变化范围为0.917--0.993,遗传距离的变化范围为0.007--0.084。研究认为,物种亲缘关系随着遗传距离的大小而发生变化,亲缘关系相对较近的物种遗传距离较小。聚类分析表明,优先聚到了一起的种群地理距离较小,反之,后聚到一起则地理距离较远。由此可知,油蒿种群的遗传分化和地理距离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6.不同生境油蒿种群遗传多样性与生态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流动沙地上多态位点百分率与年均降水显着相关;固定沙地多态位点百分率与生长旺季的相对湿度显着负相关。(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5-06-03)
章佳晨[2](2015)在《毛乌素沙地不同固定阶段油蒿种群空间格局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油蒿(Artemisia ordosica)是中国半干旱沙区优良的固沙半灌木,也是毛乌素沙地半灌木植物群落的主要建群种。油蒿在沙地的固定、沙区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其空间格局的特征和变化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掌握这一重要固沙种群的演化过程。本文采用空间自相关、半方差分析和空间点格局叁种方法,研究了毛乌素沙地西南缘沙丘不同固定阶段油蒿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显示:(1)随着沙地的固定,生物土壤结皮盖度逐渐增加,油蒿平均冠幅先减小后增大,植株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其中成龄株逐渐增加,幼苗先增加后减少;油蒿种群的年龄结构由早期的幼苗和幼株为主,逐渐发展为中老株为主,种群呈现出由增长状态向衰退状态转变的趋势。(2)随着沙地从流动到固定的过程,油蒿种群空间自相关性逐渐减弱,空间自相关作用范围逐渐减小,种群集群分布空间距离逐渐缩短,种群空间分布特点与空间自相关特点一致。(3)随着沙地的固定,油蒿不同年龄植株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相互关系具有显着差异,流动沙地成株和幼苗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且均呈聚集分布,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仅幼苗表现出聚集分布,固定沙地幼苗与成株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研究表明,沙地固定过程是影响油蒿种群空间格局的重要因素,沙地流动性会显着影响油蒿种群个体的生长状况和分布形式。沙地固定可能通过减弱植株之间空间相关性来影响油蒿种群在不同沙地固定阶段的分布形式。本文采用空间自相关、半方差分析以及空间点格局相结合的方法,能够较为全面地揭示沙地固定过程中油蒿种群的空间分布策略和格局变化规律。(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5-04-01)
刘瑞,李毅,刘世增,靳虎甲,马全林[3](2013)在《干旱区油蒿种群种内竞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油蒿(Artermisia ordosica)是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广泛生长的优良固沙种,研究干旱区不同区域油蒿种群的种内竞争可为天然油蒿种群的保护与恢复提供科学依据。选择同处于干旱地区的宁夏中卫市沙坡头、甘肃古浪县鸣沙咀和民勤县扎子沟这3个油蒿天然林分布区,利用Hegyi单木竞争模型对油蒿种内竞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干旱区天然油蒿种群种内竞争的最适宜竞争范围为6m;随着对象木冠幅的增加,其平均竞争指数呈减小的趋势,且对象木冠幅面积在0.08m2以下时竞争指数均比较大,当对象木冠幅面积大于0.08m2时,平均竞争指数迅速减小;不同样地的油蒿种群种内竞争强度存在差异,其大小顺序为鸣沙咀固定沙地>沙坡头>鸣沙咀半固定沙地>扎子沟;用幂函数可以较好的表达油蒿种内竞争与油蒿冠幅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3年10期)
雷雅凯[4](2012)在《毛乌素沙地油蒿种群格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毛乌素沙地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位于中国北方半干旱区的农牧交错带。由于气候及人为干扰因素的影响,该地区出现了固定沙丘活化、草场生产力下降、物种多样性丧失和耕地退化等问题,是我国荒漠化发展较快、危害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油蒿为旱生沙生植物,分布于暖温带的干草原和荒漠草原带,喜生于固定沙地和覆沙土壤上,是草原区沙地半灌木群落的重要建群植物,为优良的固沙植物。本文基于野外调查及遥感影像数据,应用点格局、地统计、多元统计、区组方差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毛乌素沙地油蒿种群及其组分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在小尺度域范围内,随着沙地固定年限的增加,油蒿种群密度逐渐变大,而油蒿的冠幅呈减小趋势,其空间变异程度也逐渐减小。油蒿种群的空间自相关性都随着间隔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小,且都在0.6m的空间尺度上呈现最强的空间自相关性;随着沙地固定年限的增加,油蒿种群的空间自相关性随着间隔距离的增加而减弱的速度更快,空间异质性程度增加的更加快速,而油蒿种群的半方差模型的变程则显着减小,表明油蒿种群空间自相关的尺度逐渐减小。在油蒿种群盖度小于30%时,一般具有2-3次斑块分化现象,个体水平上的分化现象出现的区组尺度为2-2.5m,中区组尺度为6m附近,而较大区组尺度为11-15.5m,且大尺度上的分化现象要比小尺度上的强烈。当油蒿盖度大于35%时,油蒿种群出现2-3次斑块分化现象,且个体水平上分化的区组尺度为1m-1.5m,中尺度群体水平上分化现象出现在4m,大尺度群体水平分化出现在7.5m-15.5m,且个体水平上的分化现象比群体水平上的分化现象强烈。油蒿种群盖度越小,其个体水平分化现象出现的区组尺度越大。(2)毛乌素沙地中尺度域油蒿种群的空间格局分为叁种类型,第一种为上升式,第二种为波浪式,第叁种为平稳式。上升式类型样地中油蒿种群空间自相关的距离较大,并且随着尺度的增加,其空间异质性程度增加的速率相对较小,一般在很大的尺度上才能达到平稳状态,其斑块分化现象只出现在较大区组尺度上,与之对应的沙地景观空间格局也呈现出同步的特征。波浪式类型样地中油蒿种群半方差函数都具有比较小的变程值及较大的分维数值,其空间异质性程度随着尺度的增加而呈现波浪式特征,并且函数曲线的波浪式特征逐渐减小,趋于平稳;油蒿种群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特征;油蒿种群在较小及较大的区组尺度上都具有斑块分化现象,而一般在中间区组尺度的分化强度较小,与之对应的沙地景观的空间格局特征具有相似特征。平稳式类型样地油蒿种群的半方差函数变程值以及分维数值介于上升式及波浪式类型之间,具有较高的拟合优度,半方差函数曲线比较平稳,油蒿种群的斑块分化现象一般出现中间区组尺度上,与之对应的沙地景观的空间格局特征具有相似的特征。毛乌素沙地中尺度域上沙地发育的空间格局先后顺序为上升式——波浪式——平稳式。(3)开花油蒿在较小尺度上表现为非聚集分布,在较大的尺度上为聚集分布,且随着尺度的增加其聚集程度逐渐减小并趋向于随机分布。未开花油蒿在小尺度上为聚集分布,大于6m的空间尺度上更趋向于随机分布。死亡油蒿的L(r)函数在较小尺度上空一般为随机或均匀分布,而在较大尺度上呈聚集或随机分布,死亡油蒿的g(r)函数一般在较小尺度上表现为聚集分布或随机分布,而在较大尺度上呈随机分布。随着沙地环境的改善,开花油蒿在较小尺度上逐渐由随机分布转变为均匀分布,而较大尺度上聚集分布的强度逐渐变小,具有转变为随机分布的趋势。未开花油蒿随着沙地环境的改善,其L(r)函数在极小尺度上出现了随机分布,其在大尺度上的聚集程度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g(r)函数在较大尺度上从随机分布转变为聚集分布而后又转为随机分布。死亡油蒿随着沙地环境改善,其较大尺度上经历了聚集——随机——聚集的变化过程。存活油蒿与开花油蒿相似,在较小尺度上由随机分布逐渐变为均匀分布,其较大尺度上聚集分布的强度有减小的趋势,个别样地在大尺度上已经表现为随机分布。(本文来源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期刊2012-05-01)
高凤月,朴顺姬,王大川,包萨如拉,许庆杰[5](2012)在《毛乌素不同类型沙地油蒿种群遗传分化的ISSR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2对微卫星引物对毛乌素沙地油蒿种群的遗传分化、基因流进行分析,采用Nei’s指数和Shannon指数估算3个不同类型沙地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计算种群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利用遗传距离构建系统树。结果表明:(1)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油蒿种群多态位点百分率为100%,说明油蒿种群基因组ISSR具有较高的多样性。(2)在遗传距离为6.0处可将184个样株大致分为叁类,涵盖了135个样株,占采样总量的73.34%。结合样地定位记录,聚类结果与样株空间分布具有一致性,即可分为流动沙地、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油蒿种群。(3)流动沙地与固定、半固定沙地油蒿种群间的基因流较小,分别为0.7929和0.6848,半固定与固定沙地油蒿种群间存在着较高的基因流,为6.2930。半固定与固定沙地种群间的遗传一致度较高,为93.77%;流动沙地种群Shannon指数低。(本文来源于《中国草地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高凤月[6](2011)在《毛乌素不同类型沙地油蒿种群无性扩散模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油蒿具有无性、有性两种繁殖方式,通过沙埋枝条形成克隆株。本研究以油蒿种群无性繁殖过程形成的种群扩散途径为研究重点,以DNA分子标记技术(ISSR)为依托,比较分析不同生境油蒿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特征,根据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划分基株数、绘制空间分布图,探讨油蒿种群基株数的扩展模式;通过研究不同生境中油蒿种群综合活力指数、光合与水因子的相关性等特征,试图阐述油蒿种群在不同生境中的适应机制。通过上述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对136个油蒿样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得出:油蒿种群基因组ISSR具有丰富的多态性(99.2%)。不同类型沙地间油蒿种群的基因流不同,表现为:流动沙地与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油蒿种群间的基因交流较小,分别为0.7929和0.6846,说明油蒿种群间遗传一致度相对较低。流动沙地上Shannon's index低,说明流动沙地上的油蒿种群多以无性繁殖为主;而半固定沙地与固定沙地油蒿种群植株间存在着较高的基因交流,其基因流为6.2930,因而固定沙地和半固定沙地间的遗传一致度较高,为93.7%。表明这两个种群间存在有性繁殖过程。2.根据3种生境上油蒿种群遗传距离的跳变值分别划出不同生境上油蒿种群基株数,流动沙地基株数为2个,半固定沙地为18个,固定沙地为17个;基因型比率表现为:流动沙地(0.333)>半固定沙地(0.327)>固定沙地(0.224)。3.通过对不同生境上油蒿种群的净光合量日进程与土壤水分日进程相关性分析表明:6月、7月土壤水分与净光合值呈正相关,9月份土壤水分与净光合值呈负相关。(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1-06-01)
王继和,靳虎甲,马全林,张德魁,刘有军[7](2010)在《干旱区油蒿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宁夏中卫市沙坡头、甘肃古浪县鸣沙咀和民勤县扎子沟这3个干旱区天然油蒿分布区的油蒿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其中根据大小结构图和存活曲线分析油蒿种群动态,用平均拥挤度m*、丛生指数(I)、聚块性指标(m*/m)、Cassie指标(CA)、扩散系数C、负二项分布中的K指标来判断格局类型并且根据双项轨迹方差法来分析格局规模。结果表明,沙坡头和扎子沟油蒿种群处于稳定阶段,鸣沙咀固定沙地和半固定沙地的油蒿种群处于增长阶段;各油蒿种群的分布格局类型为聚集分布,但是各样地聚集度大小存在着差异,具体表现为:鸣沙咀半固定沙地>鸣沙咀固定沙地>沙坡头样地>扎子沟样地;对各样地种群格局规模的分析表明格局规模存在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10年03期)
靳虎甲[8](2009)在《干旱区油蒿种群生态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油篙(Artermisia ordosica)是我国特有的优良固沙半灌木植物,生态幅广,广泛分布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对于生长在脆弱生态条件下的荒漠植被生态学的研究是一个热点,但干旱区油蒿种群生态学研究的空白点多,所以开展干旱区油蒿种群生态学的研究在理论上有很大的意义。为此选取宁夏沙坡头,甘肃省古浪县鸣沙咀和民勤县蔡旗乡这叁个干旱区油蒿天然林分布且没有人为干扰的典型分布区,研究了以下几项内容:(1)油蒿群落的物种组成及数量特征;(2)油蒿种群的大小结构;(3)油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4)油蒿种群种内竞争;(5)油蒿植株枝系构件,得到以下结论:(1)从沙坡头到鸣沙咀再到蔡旗,随着降水量逐渐减小,油蒿群落内物种丰富度也逐渐减小。即树木种数从沙坡头的10种到鸣沙咀的6种,再到蔡旗的3种,从东到西呈现出减小的趋势。研究区油蒿群落中最多的科是菊科(5种),其次是藜科(4种)、禾本科(3种)、豆科(2种),蓼科、柽柳科,萝藦科均为1种。从各样地植物的重要值排序可知,油蒿种群在这叁个研究区中都是优势种,在这叁个区域的群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通过对油蒿种群大小结构的分析,沙坡头和蔡旗油蒿种群处于稳定阶段,说明油蒿种群适应当地的生境条件,并且在自然条件下能够很好的完成自然更新;鸣沙咀固定沙地和半固定沙地的油蒿种群处于增长阶段,说明该地区油蒿种群能够利用当地的环境条件实现自身生存扩展的最大化。具体比较鸣沙咀地区的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种群结构发现:半固定沙地油蒿种群从幼龄级向中龄级过度期间死亡率较高,固定沙地油蒿种群幼龄级和中龄级数量丰富。(3)研究区内不同地区各油蒿种群总体空间分布格局类型为聚集分布,但是各样地聚集度大小存在着差异,聚集性强度大小为:鸣沙咀半固定沙地>鸣沙咀固定沙地>沙坡头样地>蔡旗样地。对种群格局规模的分析表明:沙坡头油蒿种群的格局规模为8×8m,鸣沙咀半固定沙地油蒿种群格局规模为8×8m;鸣沙咀固定沙地油蒿种群形成两个格局规模,分别为4×4m和8×8m;对蔡旗油蒿种群进行格局分析时取样面积应该大于20×20m。(4)随着径级的增大油蒿种群种内竞争的强度逐渐减小,这与油蒿个体的大小差异造成其本身对环境资源的占有能力不同有关;从不同地域来看,种内竞争的强度大小顺序为:鸣沙咀固定沙地>沙坡头>鸣沙咀半固定沙地>蔡旗,分析造成种内竞争大小差异的原因时,应该综合考虑各种环境因子的影响。(5)研究区内不同地域油蒿植株枝系构件存在着差异。沙坡头油蒿植株分枝角度、分枝长度从外向内有增大的趋势,径枝比为先减小后增大;鸣沙咀各级分枝角度的差异不大,没有一定的变化趋势,分枝长度从外到内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径枝比从外到内逐渐减小;蔡旗样地油蒿植株的分枝角度出现从外向内减小的趋势,而分枝长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径枝比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分枝构件的变化是油蒿适应干旱的生态特性,通过调整枝系长度和角度以获取更多的资源。对叁个不同地区油蒿种群的树冠分维数和分枝分维数进行了比较,结果为:沙坡头>鸣沙咀>蔡旗。(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09-06-01)
卢建国,王海涛,何兴东,高玉葆[9](2006)在《毛乌素沙地半固定沙丘油蒿种群对土壤湿度空间异质性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相结合,探讨了毛乌素沙地半固定沙丘土壤湿度空间异质性与油蒿种群空间异质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块尺度(80m×80m)上,油蒿密度和生物量的空间异质性受制于土壤湿度的空间异质性,尤其油蒿生物量的空间异质性与土壤湿度的空间异质性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表明在半固定沙丘阶段,土壤湿度的空间异质性决定油蒿种群的空间异质性.由于沙丘地形对降水量的再分配在土壤湿度分布中的作用,土壤湿度和油蒿种群空间异质性相互作用的结果为地形的缀块性→土壤湿度分布的缀块性→油蒿种群分布的缀块性→油蒿生物量和密度的缀块性.(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06年08期)
杨洪晓,张金屯,吴波,李晓松,张友炎[10](2006)在《毛乌素沙地油蒿种群点格局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油蒿(Artemisiaordosica)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重要固沙植物,研究其种群格局对理解种群生态过程和改善流沙治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点格局分析法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多尺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通过研究油蒿种群的点格局,发现油蒿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关联性同空间尺度、植株形体大小以及生境3种因素有密切联系。在较小的空间尺度上,油蒿种群倾向于非随机分布(集群分布比均匀分布常见),个体间有较强的空间关联(正关联比负关联常见);当空间尺度大于临界值后,油蒿种群倾向于服从随机分布,同时种群的空间关联性减弱。幼小油蒿植株具有明显的集群分布趋势,高大植株则表现出聚集强度的降低趋势;形体大小的差异越大,植株间的正关联关系越弱,或者负关联关系越强。与固定沙地相比,半固定沙地油蒿种群的集群分布现象更加明显,同时种群的空间正关联关系更强。研究结果表明,当通过移栽油蒿成体治理流动沙地时,应尽量将其栽种成集群分布而非均匀分布的形式,以提高植株成活率。(本文来源于《植物生态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油蒿种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油蒿(Artemisia ordosica)是中国半干旱沙区优良的固沙半灌木,也是毛乌素沙地半灌木植物群落的主要建群种。油蒿在沙地的固定、沙区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其空间格局的特征和变化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掌握这一重要固沙种群的演化过程。本文采用空间自相关、半方差分析和空间点格局叁种方法,研究了毛乌素沙地西南缘沙丘不同固定阶段油蒿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显示:(1)随着沙地的固定,生物土壤结皮盖度逐渐增加,油蒿平均冠幅先减小后增大,植株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其中成龄株逐渐增加,幼苗先增加后减少;油蒿种群的年龄结构由早期的幼苗和幼株为主,逐渐发展为中老株为主,种群呈现出由增长状态向衰退状态转变的趋势。(2)随着沙地从流动到固定的过程,油蒿种群空间自相关性逐渐减弱,空间自相关作用范围逐渐减小,种群集群分布空间距离逐渐缩短,种群空间分布特点与空间自相关特点一致。(3)随着沙地的固定,油蒿不同年龄植株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相互关系具有显着差异,流动沙地成株和幼苗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且均呈聚集分布,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仅幼苗表现出聚集分布,固定沙地幼苗与成株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研究表明,沙地固定过程是影响油蒿种群空间格局的重要因素,沙地流动性会显着影响油蒿种群个体的生长状况和分布形式。沙地固定可能通过减弱植株之间空间相关性来影响油蒿种群在不同沙地固定阶段的分布形式。本文采用空间自相关、半方差分析以及空间点格局相结合的方法,能够较为全面地揭示沙地固定过程中油蒿种群的空间分布策略和格局变化规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油蒿种群论文参考文献
[1].马芳.毛乌素沙地油蒿种群遗传多样性与环境相关性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
[2].章佳晨.毛乌素沙地不同固定阶段油蒿种群空间格局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5
[3].刘瑞,李毅,刘世增,靳虎甲,马全林.干旱区油蒿种群种内竞争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3
[4].雷雅凯.毛乌素沙地油蒿种群格局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
[5].高凤月,朴顺姬,王大川,包萨如拉,许庆杰.毛乌素不同类型沙地油蒿种群遗传分化的ISSR分析[J].中国草地学报.2012
[6].高凤月.毛乌素不同类型沙地油蒿种群无性扩散模式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
[7].王继和,靳虎甲,马全林,张德魁,刘有军.干旱区油蒿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分析[J].中国沙漠.2010
[8].靳虎甲.干旱区油蒿种群生态学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9
[9].卢建国,王海涛,何兴东,高玉葆.毛乌素沙地半固定沙丘油蒿种群对土壤湿度空间异质性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06
[10].杨洪晓,张金屯,吴波,李晓松,张友炎.毛乌素沙地油蒿种群点格局分析[J].植物生态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