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券制度论文-马超

融券制度论文-马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融券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股东掏空,投资者保护,治理机制,制衡机制

融券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马超[1](2019)在《大股东掏空行为研究述评:兼论融资融券制度的公司治理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股东掏空是伴随着股权的相对集中而衍生出来的委托代理问题,也是在现代公司治理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大股东掏空可能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因此该领域的研究对抑制大股东侵害行为和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意义。从大股东掏空的生成机制、手段、可能产生的经济后果及公司治理机制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等方面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回顾和梳理,并在回顾融资融券制度这一外部机制发挥公司治理作用的同时,进一步探究这一新兴制度在抑制大股东掏空上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在对文献进行评述的基础上,讨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缺陷和可供改进之处,以期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财会月刊》期刊2019年23期)

刘亭立,姜莹[2](2019)在《卖空机制能否提高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基于转融券制度的准自然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证券市场卖空合法化已近十年时间,但前期卖空约束的存在使得该机制对上市公司的治理作用存在争议。基于转融券制度这一准自然实验窗口,本文以2014-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排除了样本选择偏误后,通过盈余反应系数模型检验在卖空约束得到了极大缓解的情况下,卖空的事前威慑效应对盈余质量的影响,并分析不同产权性质及股权结构下影响的效果及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缓解卖空约束具有积极的外部治理效应,潜在的卖空机会具有典型的事前威慑效应,能够有效抑制盈余操纵、提高盈余质量;但对于不同产权性质和股权结构的公司,卖空机制的治理效应对盈余质量的影响不尽相同。上述结论为卖空对上市公司的治理效应提供了不同角度的检验,并为转融券制度的推进及完善提供了调整思路和方向。(本文来源于《商业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盛积良,汪宇晴[3](2019)在《融资融券制度对股价波动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融资融券制度分布扩容的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从四个观测区间研究融资融券制度对股价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制度开通的前期对股价波动的影响不明显,随着标的股票的扩容其平抑股价波动的作用逐渐增大;融资融券制度能够通过提升信息传递速度降低股价波动,其中融资交易的杠杆效应提升了正面信息的传递速度,进而平抑股价波动;而融券交易平抑股价波动的效果并不显着,这意味着应增加融券券源,减少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的失衡,并扩大标的股票的范围。考虑到标的股票涉及多个行业,本文进一步探究其对股价波动的影响是否存在着行业差异,发现融资融券制度降低股价波动集中在制造业行业。(本文来源于《金融与经济》期刊2019年10期)

孙翔宇,孙谦[4](2019)在《机构投资者异质性、融资融券制度与股价崩盘风险》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2009-2016年间中国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数据,考察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融资融券制度试行对其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短期机构投资者持股和长期机构投资者持股都会加剧股价崩盘风险;(2)融资融券制度的试行会提高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且此提高作用主要体现在短期机构投资者持股上,而长期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影响没有显着变化;(3)同时,融券交易量会增强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尤其体现在短期机构投资者持股上;而融资交易量会减弱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尤其体现在长期机构投资者持股上;(4)进一步的渠道分析表明,融资融券制度的试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构投资者的投机性,从而影响了其交易频率和交易数量,进而导致其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发生变化。总之,本文以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作为切入点,探究了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对股价崩盘风险的不同影响,并结合融资融券制度,深入剖析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途径,在拓展以往研究文献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上海金融》期刊2019年10期)

黄俊威,龚光明[5](2019)在《融资融券制度与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基于“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我国融资融券分步扩容这一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融资融券制度对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效应,同时探讨了当资本结构低于或高于目标水平时,卖空机制的引入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是否存在显着差异。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制度的实施显着加快了公司资本结构调整的速度,其动力来源于融券机制发挥的"卖空压力"效应。在进一步区分调整方向后,发现当资本结构高于目标水平,即向下调整资本结构时,卖空压力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促进作用会更大。渠道检验发现,卖空压力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提升作用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或代理成本较高的情况下更为显着。本文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视角考察了融资融券制度的价值效应,同时基于企业杠杆率与资本结构的密切关系,从"卖空压力"这一新的视角为解读我国金融创新改革促进微观企业去杠杆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国金融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供了新的证据支持。(本文来源于《管理世界》期刊2019年10期)

范红忠,汪玉杰[6](2019)在《卖空机制对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基于融资融券制度的准自然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卖空机制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是一种来自外部证券市场的治理机制,本文从这一视角出发,基于我国融资融券试点启动并分步扩容这一准自然实验,以2008—2018年沪深A股中76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卖空机制对于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在资本配置效率的度量上,本文从投资效率和融资约束两个角度进行衡量。研究发现,卖空机制的引入使得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提高、融资约束降低,说明公司获取外部融资、进行外部投资这一资本配置过程更为有效,因而从整体上提高了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基于产权性质异质性的研究发现,相比国有控制上市公司,卖空机制对非国有控制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大。(本文来源于《金融发展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桂浩明[7](2019)在《如何理解科创板融券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这次科创板股票上市,在制度安排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从上市首日起就允许进行融资融券交易。监管部门也较为鼓励相关上市公司的限售股股东,特别是战略投资者,将所持股票以转融通等形式,通过券商的融券业务通道投放到市场。换言之,这为“卖空”操作提供了较大的运行空间。(本文来源于《证券时报》期刊2019-08-24)

成群蕊,李薇[8](2019)在《放松卖空管制与债务融资成本——基于融资融券制度的准自然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我国证券市场推出融资融券制度这一准自然实验,基于放松卖空管制的经济后果这一研究基础,进一步研究放松卖空管制如何影响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从卖空机制对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公司现金价值及对公司会计稳健性的治理作用来看,放松卖空管制通过这一系列治理作用降低了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进一步在不同产权性质条件下,对其进行分组回归,发现卖空机制在民营企业中对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作用更为显着,并且在股权集中度高的样本中,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作用更为显着。(本文来源于《金融发展研究》期刊2019年08期)

张婧熠[9](2019)在《制度创新发挥实效 科创板融资与融券均衡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科创板开市首月的相关交易情况。总的来看,科创板市场运行平稳,投资者参与热情高,各项机制初显成效。数据还显示,7月22日至8月20日,科创板两融业务运行态势良好,两融余额规模在逐步上升后趋稳。融资与融券业务发展更均衡,融券余额稳定在(本文来源于《第一财经日报》期刊2019-08-23)

闵霞[10](2019)在《融资融券制度的经济后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股票市场自20世纪90年代建立以来,发展至今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2010年3月31日融资融券交易机制的启动更是一次划时代事件,解决了困扰投资者多年的"单边市"问题,标志着我国信用交易时代的开启,有鉴于此,融资融券制度的经济后果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综合国内外已有文献,对融资融券机制推出后的经济后果进行了阐述,研究发现融资融券不仅影响宏观资本市场,也对微观实体经济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融资融券制度的财务和战略价值不可估量,如何充分发挥融资融券的积极影响、规避消极影响是社会各界都需要考虑的问题,深入研究此制度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本文来源于《商业会计》期刊2019年16期)

融券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证券市场卖空合法化已近十年时间,但前期卖空约束的存在使得该机制对上市公司的治理作用存在争议。基于转融券制度这一准自然实验窗口,本文以2014-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排除了样本选择偏误后,通过盈余反应系数模型检验在卖空约束得到了极大缓解的情况下,卖空的事前威慑效应对盈余质量的影响,并分析不同产权性质及股权结构下影响的效果及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缓解卖空约束具有积极的外部治理效应,潜在的卖空机会具有典型的事前威慑效应,能够有效抑制盈余操纵、提高盈余质量;但对于不同产权性质和股权结构的公司,卖空机制的治理效应对盈余质量的影响不尽相同。上述结论为卖空对上市公司的治理效应提供了不同角度的检验,并为转融券制度的推进及完善提供了调整思路和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融券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1].马超.大股东掏空行为研究述评:兼论融资融券制度的公司治理作用[J].财会月刊.2019

[2].刘亭立,姜莹.卖空机制能否提高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基于转融券制度的准自然实验[J].商业研究.2019

[3].盛积良,汪宇晴.融资融券制度对股价波动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9

[4].孙翔宇,孙谦.机构投资者异质性、融资融券制度与股价崩盘风险[J].上海金融.2019

[5].黄俊威,龚光明.融资融券制度与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基于“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19

[6].范红忠,汪玉杰.卖空机制对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基于融资融券制度的准自然实验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9

[7].桂浩明.如何理解科创板融券制度?[N].证券时报.2019

[8].成群蕊,李薇.放松卖空管制与债务融资成本——基于融资融券制度的准自然实验[J].金融发展研究.2019

[9].张婧熠.制度创新发挥实效科创板融资与融券均衡发展[N].第一财经日报.2019

[10].闵霞.融资融券制度的经济后果研究[J].商业会计.2019

标签:;  ;  ;  ;  

融券制度论文-马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