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动脉,足,糖尿病并发症,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论文文献综述
赵均雄,戚玉龙,冯飞,刘阳,张娜[1](2019)在《基于单方向和多方向FSD准备的叁维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足动脉的应用价值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使用基于流动敏感散相(flow-sensitive dephasing,FSD)准备的稳态自由进动(steady-state free precession,SSFP)序列对足动脉进行叁维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on-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NCE-MRA),比较分别在单方向和多方向施加FSD准备模块的图像质量。材料与方法共32名健康志愿者和3例糖尿病患者参与了本项前瞻性研究。在1.5 T磁共振扫描仪上使用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ECG)触发的SSFP序列对足动脉实施NCE-MRA,在单方向施加FSD模块和两个方向同时施加FSD模块进行了两次扫描。分别从叁个主要动脉节段(足背动脉、足底外侧动脉和足弓动脉)的可诊断节段数、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与周围肌肉之间的对比度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血管锐利度和图像质量对这两次扫描进行了评估和比较。结果仅在读出方向上施加FSD模块以及在读出和选层编码两个方向上都施加FSD模块进行的两次SSFP扫描获得的NCE-MRA图像在可诊断动脉节段数、SNR、CNR和血管锐利度这几个指标上没有显着差异(P>0.05)。仅在单方向施加FSD模块采集的NCE-MRA图像质量评分(3.61±0.54)高于在两个方向都施加FSD模块采集的图像质量评分(3.55±0.61)。但是,仅在单方向施加FSD模块采集的NCE-MRA图像中,有些足弓动脉未能完全显示,而在两个方向都施加FSD模块采集的图像中,这些足弓动脉能被很好地勾画。结论基于多方向FSD准备的NCE-MRA成像比基于单方向FSD准备的NCE-MRA能更好地显示足动脉节段。(本文来源于《磁共振成像》期刊2019年09期)
韦金洲[2](2019)在《叁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分析叁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enhancedmagnetic resonanceangiography,3D-CEMRA)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2月~2018年1月)收治的31例肝脏肿瘤患者(经过病理证实)作为实验组,再选取我院收治的31例未增强肝脏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肝脏肿瘤患者的检出率为96.77%(30/31),动脉期3D-CEMRA检出率为80.65%(25/31)、延时期3D-CEMRA检出率为70.97%(22/31)、门静脉期3D-CEMRA检出率为100.00%(31/31);对照组肝脏肿瘤患者的检出率为70.97%(22/31),实验组肝脏肿瘤患者的检出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3D-CEMRA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着。(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12期)
马赛赛,钟海红,刘秋娥,秦培鑫[3](2019)在《叁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下肢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叁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血管成像当中诊断的价值。方法:本文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到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下肢血管病变的25例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状况进行叁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的扫描,主要对患者的肾平面以下腹主动脉、双侧髂内动脉、髂外动脉、股总动脉、股深、浅动脉、腘动脉、胫前、胫后动脉、腓动脉等进行相关的扫描检查。结果:本文存在24例患者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患者存在斑块形成,还有1例患者诊断为外伤之后,下肢血管存在损伤。本文25例患者均成功的进行叁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的扫描,能够显示出清晰的图像,而且具有明确的诊断。对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出155段病变的血管,而为患者进行叁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检查,显示患者的病变血管达到205段。叁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检查的病变阳性率明显比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要高,P <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叁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对患者下肢血管成像进行检查能够提高对患者病变检查的阳性率,而且这种检查方式无创伤无辐射,不会对患者进行过多的对比剂注射,所以过敏反应比较少,患者不会产生严重的肝肾毒性,能够整体显示患者感兴趣区域的血管,所以在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价值,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12期)
党秀婵[4](2019)在《叁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颈动脉狭窄价值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叁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颈动脉狭窄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4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开展非增强MRA、增强MRA(CEMRA)及3D增强MRA(3D CEMRA)检查。结果:15例经MRA检测出颈动脉狭窄,20例经CEMRA检测颈动脉狭窄,26例经3D CEMRA检测出颈动脉狭窄。3D CEMRA的颈动脉狭窄检出率高于其他两种检测方法。结论:3D CEMRA能完整并准确的检测出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情况,亮血、黑血联合CEMRA能显示颈动脉狭窄硬化斑块。磁共振新技术在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中价值较高,可为治疗和预后提供基础和资料。(本文来源于《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刘荣成[5](2019)在《对比分析叁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和CT血管成像(CTA)在肾动脉狭窄中的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分析叁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和CT血管成像(CTA)在肾动脉狭窄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160根肾动脉)疑似肾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CE-MRA与CTA检查;比较CE-MRA与CTA两种检查方式对肾动脉狭窄的显示情况。结果:两种检测方式对肾动脉狭窄程度的判定情况对比差异无显着性(p>0.05),且本组160处血管中69处CE-MRA与CTA两种检查方式显示的狭窄程度一致、63处CE-MRA显示狭窄程度相对较轻、28处CTA显示狭窄程度相对较轻。结论:采用CE-MRA与CTA两种方式对肾动脉狭窄患者进行检查均可取得为准确的诊断结果,但相对而言CE-MRA的安全性更高、且无辐射,故而更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现代医用影像学》期刊2019年03期)
沈烨,何赟[6](2019)在《1.5T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和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1.5 T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OF-MRA)和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两种技术对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5例临床怀疑脑血管病患者同时行TOF-MRA和CE-MRA检查,采集后的图像进行叁维重建。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包括矢状面T_1WI,横断面T_1WI、T_2WI及弥散成像。结果结合TOF-MRA、CE-MRA及常规图像,诊断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80例、动脉瘤13例,动静脉畸形4例,烟雾病2例,颅内血管显示正常16例,两者对诊断动脉狭窄或闭塞结果不一致。结论 TOF-MRA和CE-MRA两者互补,能无创、快速、有效、准确地诊断脑血管病。(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影像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刘方韬,齐晓凤,徐学勤,黄娟,董海鹏[7](2019)在《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肾动脉狭窄评估方面的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技术在评估肾动脉狭窄方面的价值。方法:对73例临床怀疑肾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MRA检查,采用1.5T MRI设备结合呼吸触发技术先行非增强MRA检查,再行增强MRA检查。本研究以增强MRA为参考标准,对2种成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包括图像质量、肾动脉狭窄程度评价的一致性及对肾动脉各级分支的显示情况。结果:肾动脉非增强MRA和增强MRA在图像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肾动脉狭窄评价方面,32根肾动脉被增强MRA诊断为肾动脉狭窄,非增强MRA提示29根肾动脉狭窄,不一致的有3根。其中1根不一致的原因是由于注射对比剂后采集过早;余2根显示不一致其原因是由于呼吸不均匀而导致。除了上述3根,在评估肾动脉狭窄方面,两者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值为0.98);肾动脉分支显示方面,非增强MRA明显优于增强MRA(P<0.001)。结论:非增强MRA能全面显示肾动脉狭窄情况,在显示肾动脉分支方面优于增强MRA,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1期)
孙凤,舒政,邹晓刚,陈雯,戴晓婷[8](2019)在《非对比增强心电门控磁共振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非对比增强心电门控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对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下肢动脉病变病人行下肢动脉NCE-MRA及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检查,比较2种检查方法的检查时间,并从动脉解剖显示、静脉污染、软组织伪影方面采用5分法进行图像质量评分,以CE-MRA作为参照标准,评价NCE-MRA各节段血管的狭窄程度,计算NCE-MRA诊断各节段动脉显着性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性,并评价NCE-MRA和CE-MRA诊断下肢动脉显着性狭窄的一致性。结果:CE-MRA检查时间明显短于NCE-MRA(P<0.01)。30例病人共计480个动脉节段,其中CE-MRA有477个(99.4%)动脉节段、NCE-MRA有446个(92.9%)动脉节段符合诊断要求,CE-MRA腹盆段、大腿段、小腿段叁个节段的图像质量评分均优于NCE-MRA(P<0.05~P<0.01)。以CE-MRA为参照标准,NCE-MRA对显着性狭窄动脉高估37个,低估13个,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3.97%、92.21%、90.78%、94.94%、93.00%,2种方法诊断下肢动脉显着性狭窄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59,P<0.05)。结论:NCE-MR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技术,在显示下肢动脉显着性狭窄方面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为肾功能不全或不能使用对比剂的病人提供一种下肢动脉影像检查替代方法。(本文来源于《蚌埠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孙继平,刘永广,李世星,邢健,李洪义[9](2019)在《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变异肾动脉检出价值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为金标准探讨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变异肾动脉的检出价值。方法随机收集我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行腹部CTA患者共102例,入组患者均进行CTA及NCE-MRA扫描,以NCE-MRA组为实验组,CTA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变异肾动脉检出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变异肾动脉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NCE-MRA对变异肾动脉的检出率与CTA相比无显着差异,该研究4例患者出现假阴性。男性患者肾动脉变异率显着高于女性变异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TA相比,NCE-MRA是一项安全、无创、有效且准确性高的评价肾动脉的检查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19年04期)
张俊钦,徐亮,孙琪[10](2018)在《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对脊髓血管畸形(SCVM)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血管造影(DSA)检查或手术确诊的SCVM患者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常规MRI、CE-MRA检查。以DSA检查或手术结果为金标准,统计CE-MRA对SCVM的诊断准确率及瘘口位置判断准确率。结果经CE-MRA检查,本组患者诊断为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8例,髓周动静脉瘘(PMAVF)3例,脊髓动静脉畸形(SCAVM)2例;SDAVF漏诊1例,PMAVF漏诊1例。CE-MRA对SCVM诊断准确率为86.7%(13/15)。经CE-MRA检查,正确判断瘘口位置10例,CE-MRA判断瘘口准确率为76.9%(10/13)。结论 CE-MRA对SCVM的诊断及对瘘口位置的判断有一定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医学》期刊2018年24期)
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分析叁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enhancedmagnetic resonanceangiography,3D-CEMRA)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2月~2018年1月)收治的31例肝脏肿瘤患者(经过病理证实)作为实验组,再选取我院收治的31例未增强肝脏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肝脏肿瘤患者的检出率为96.77%(30/31),动脉期3D-CEMRA检出率为80.65%(25/31)、延时期3D-CEMRA检出率为70.97%(22/31)、门静脉期3D-CEMRA检出率为100.00%(31/31);对照组肝脏肿瘤患者的检出率为70.97%(22/31),实验组肝脏肿瘤患者的检出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3D-CEMRA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论文参考文献
[1].赵均雄,戚玉龙,冯飞,刘阳,张娜.基于单方向和多方向FSD准备的叁维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足动脉的应用价值比较[J].磁共振成像.2019
[2].韦金洲.叁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3].马赛赛,钟海红,刘秋娥,秦培鑫.叁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下肢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4].党秀婵.叁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颈动脉狭窄价值探讨[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9
[5].刘荣成.对比分析叁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和CT血管成像(CTA)在肾动脉狭窄中的价值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
[6].沈烨,何赟.1.5T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和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9
[7].刘方韬,齐晓凤,徐学勤,黄娟,董海鹏.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肾动脉狭窄评估方面的价值研究[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9
[8].孙凤,舒政,邹晓刚,陈雯,戴晓婷.非对比增强心电门控磁共振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
[9].孙继平,刘永广,李世星,邢健,李洪义.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变异肾动脉检出价值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9
[10].张俊钦,徐亮,孙琪.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研究[J].浙江医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