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年时尚的酷发明(第 1 部分)

2003 年时尚的酷发明(第 1 部分)

一、2003年时尚酷发明(上)(论文文献综述)

王颖[1](2020)在《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爱迪生发明了“活动电影放映机”,电影业的初创和发展就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从那一刻起,电影同科学就深刻交织,无法割裂。好莱坞作为全球商业电影产业巨头,留给了科学家很重要的银幕空间。银幕后是科学家为理论科学进步、技术革新做出的反复验证和试验,银幕上是一位位栩栩如生的科学家形象。无论是记录历史上现实科学家的科学家传记电影,还是表现虚构的科学家的科幻电影,都为传播科学理念和帮助树立科学价值作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从而在文化交流和科学传播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本文以好莱坞电影银幕上呈现的科学家为研究对象,从历时的角度梳理好莱坞科学家电影的演变,从共时的角度分析好莱坞电影中科学家形象对公众理解科学的影响。论文的核心在于考察好莱坞电影如何通过其特定的制作渠道、拍摄角度和文化视点,借助其庞大的资金、技术、规则、市场运作和传播渠道的影响力,进而影响科学家形象在科学传播中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价值,又是如何通过其独特的媒介作用解构和重构科学家形象以及阐述他们的科学理念,从而达到体现科学价值与传播科学文化的目的。本研究结合电影摄制背景、科学家传记、新闻报道等文献资料,对好莱坞电影历史上的主要科学家形象进行总体归纳和个案分析,从身份认同、角色扮演、性别差异、现实虚构等多种维度对人物进行考量,从内容上进行印证。论文同时注意结合受众对电影和科学家的理解,深入探究好莱坞从其特定角度塑造某个或者某类科学家形象的历史和意识形态原因,力求做到更为辩证地、更为完整地、更为历史化地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以期超越电影二维屏幕的“平面化”局限,从而“立体化”地认知银幕和现实中的科学家的“共生映像”。本文共分六章,从理论概述总起整篇论文,然后结合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详尽的案例分析,最后总结归纳,提出本论文所具有的实践意义。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对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综述有关好莱坞科学家形象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本文的研究进路,指出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提出解读电影文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章,对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进行一般概述总论。界定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分析最终呈现在银幕上的科学家的形象受到的制约因素。通过对138部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演变过程的梳理,概括好莱坞电影对科学家形象建构运用的策略与手段。演员是呈现银幕科学家形象的角色诠释者和最终实践者,本章专列一节分析演员通过角色扮演从而建构科学家形象的心路历程。第3章,通过分析好莱坞电影中的现实科学家形象的典型案例,划分好莱坞电影所树立的科学家银幕形象的类型。现实科学家的“刻板印象”是好莱坞电影历史上影响甚广的形象标准,“圣人科学家”一度成为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科学家的普遍脸谱,而随着时代的演变,越来越多的银幕上的科学家突显了更多的人性光辉,因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的经典科学家形象得到了观众的认同和接受。在银幕形象与原型参照中,科学家形象鲜明地表现出“好莱坞化”的一面。通过科学家现实性和电影艺术性的对比,总结得出现实科学家形象在形象调整和呈现变化中对受众的不同影响力和强化效果。第4章,作为现实的科学家在电影中的形象的呈现的延续讨论,以电影《居里夫人》为例,参照相关史料,分析了对男权科学界带来巨大挑战并得到肯定的女性科学家居里夫人在银幕上的呈现,显现了好莱坞电影在呈现女性科学家方面的性别文化维度。同时参照既是好莱坞影星又是发明家的海蒂·拉玛在科学界获得身份认可的艰难历程,结合海蒂·拉玛的人物传记纪录片,突出好莱坞在性别上对科学家形象建构的重要影响和制约。第5章,从跨文化的角度解读好莱坞电影中呈现的邪恶派虚构中西科学家的形象,分析了科学狂魔的形象特点,阐述虚构科学家和现实科学家的距离,以及好莱坞电影如此呈现的原因和对受众的影响。第6章,结语部分从全局对好莱坞电影中建构的科学家形象进行总体类型和特征归纳,从电影对公众理解科学的实践意义上突显本篇论文分析的立足点以及实践意义所在。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1.无论哪种好莱坞科学家电影类型,电影中的科学往往或者必然是当时科学技术特定阶段和科学思想发展的产物,电影对科学知识的合法性的传播面临着挑战,电影所呈现的科学家的可信度影响着受众对科学家电影的理解。2.受众对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的接纳度反作用着科学家形象的进一步塑造。3.在科学普及和教育中正确导入有关科学家的电影能够强化教育和传播效应。因此,描绘科学家形象的电影在反映科学家群体这个社会成员团体时,必须将其融入社会背景中,突破其刻板模式化印象,无论是呈现正面、或反面的,现实的、或艺术层面虚构的科学家形象,都要考虑到引导公众理解科学的传播任务。

顾萌[2](2019)在《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中产阶级妇女服装风格演变研究》文中提出

谢玮[3](2019)在《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围绕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即社会时局、舆情民俗、制作特征等近现代中国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晚清至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现象研究,还原民生设计销售方式、产业形态和设计创意,揭示晚清至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及社会价值。探究该地区民生状态、产业条件对近现代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影响和孵化、促进、提升的具体作用,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这一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发展中对消费主体选择的变迁,并切实关注消费主体的成本考量、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可见,西北早期工业化的萌芽与发展、功能与作用,既反映了外来文化的碰撞与博弈,交流与融会,也折射出近代西北民生设计的演进与变化。现代化(工业化+文明化)社会是以工业化(以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为主要内容)为生产方式,以文明化(以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为主要内容)为生活方式。围绕着这种新型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渐成型的民生产品消费群体,是民生设计发展的关键所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产销业态的社会价值是逐渐接受文明生活方式与先进生产方式,正是与传统设计产销业态在本质上的差异,才造成新旧两种产业在西北早期工业化进程中围绕着设计意识、生产方式、销售途径,形成冲突、突破、拓展,继而逐步实现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生活与生产业态营造的社会氛围和文化语境,其有别于传统手工业发展的环境,本文正是在此条件下考量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发展的产业链。从设计行为的文化成因着眼,按时间节点全文分五部分,即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的早期工业化与设计的萌芽;晚清洋务运动与早期民生设计;“清末新政”中的西北经略;民国(抗战之前)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阐释与这些设计行为有关事物的血脉基因,得出西北地区民生生活与设计成长过程,是随着西式现代化工商业的不断引入、扩展,西北社会长期封建制度下的传统生产劳作方式和与之相匹配的生活消费方式均随之发生渐变的必然结果。

尹朝[4](2019)在《唐代“新样”的审美时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样”不仅体现了唐代晚期纹样形式语言的特征,还展现了经济文化发展背后唐朝人民对纹样审美的心理变化规律。目前,唐代“新样”元素繁多、寓意深广,但由于其传播形式单一,已逐渐无法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为此,本文以纹样再造为切入点,运用审美心理学的原理,对唐代“新样”的审美时尚进行研究,旨在使其再造纹样的感性设计定位与理性设计判断相吻合,继而探寻唐代“新样”中的莲花纹在当代服饰纹样中延续时代精神的良方。首先,本文将国内外文献中对“新样”及其时尚传承方式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在归纳史料记载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唐代“新样”的名称来源、出土代表作、历史发展、构图程式、纹样载体和风格演变等进行了分析。对审美时尚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并研究了其发展规律,为后文研究“新样”的审美时尚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本文从地域因素、社会因素和宗教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新样”流行于唐代晚期并成为一种时尚的原因。表明“新样”之所以能传承千年而依旧是一种时尚,在于它得天独厚的地域环境,在于它在经济文化交流中呈现出唐代审美时尚的多样性,在于它在儒、道、佛等宗教思想影响下所呈现出唐代审美时尚的包容性。并基于此,深度挖掘“佛系”服装的古今寓意和审美之别,寻求“新样”中莲花纹元素的再造方式及其与当代审美时尚接轨之良方,最终得出在当代纹样再造过程中需要尊重传统纹样寓意的结论。最后,本文对唐代“新样”审美时尚的价值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当代产品对蜀锦纹样寓意传承的三种方法,提出了两种“新样”寓意传承的方法,并将“新样”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借助数字化变形的手法,秉持其传统的审美意义,应用于当代服饰纹样设计之中。力求在审美观照的过程中使“新样”由文化符号转变为审美符号,最终使再造纹样在寓意的基础上得到由“形”到“神”的深化传承。本文总结了“新样”审美时尚的成因和价值,构建了基于唐代审美时尚的“新样”锦再应用方案,为当代再造纹样的寓意传承方法提供了一种思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胡洪浩,王重鸣[5](2018)在《公司创业决策中的组织警觉产生过程:一个纵向新零售案例研究》文中认为以往警觉研究主要聚焦创业者个体对机会的识别与发现,然而在公司创业情境下,对一个组织如何警觉地注意到内外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线索,并及时采取行动的问题缺乏深入研究。文章基于组织学习4I模型理论,通过对一家时尚连锁新零售企业的系列变革与创业决策事件的案例研究发现:(1)组织警觉的产生过程包括三个关键环节,即多源注意、跨层释义和整合判断;(2)不同过程间的有效衔接需要组织制度、领导成员互动等多个动力因素支持。基于案例分析,文章提出了公司创业决策中的组织警觉产生模型,该模型对中国企业发现转型升级与二次创业机会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意义。

任俊宇[6](2018)在《创新城区的机制、模式与空间组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创新空间作为创新活动的载体,已成为城市建设与规划的重要内容。创新城区作为一种存量创新空间的发展模式,近年来逐渐得到各界关注。论文认为创新城区对我国大城市创新发展和空间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梳理了创新空间和创新城区的相关理论和研究。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构建了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从案例研究的角度归纳了创新城区的发展模式与类型。在机制与模式的指导下,以北京为主体进行实证研究,基于创新生态机制分析创新城区水平评价与空间识别,基于主体特征机制研究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人才的行为特征和空间偏好,基于空间组织机制提出北京创新城区的空间策略和制度建议。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为“创新生态-主体特征-空间组织”。创新城区的创新生态体系包括创新源要素、创新服务要素和创新环境要素,要素间相互关联形成创新生态网络。创新源中的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人才是影响创新城区空间组织的核心主体,创新城区空间组织需要发展模式创新和空间利用创新。2)目前创新城区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共四种发展模式:一类是创新要素集聚类,包括创新源驱动模式、服务&环境吸引模式,另一类是空间载体塑造类,包括旧城更新模式和园区转型模式。3)构建创新城区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北京创新城区发展水平,基于创新水平评价可识别创新源驱动模式,基于创新服务和环境水平评价可识别服务&环境吸引模式,基于创新城区综合评价与城市空间基础可识别旧城更新模式和园区转型模式。4)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规模、产业类型、发展阶段不同,导致技术网络特征、生产网络特征和社会网络特征的差异性,进一步形成创新源临近、资本及市场临近和特定环境临近的区位选择差异。创新型人才在知识需求、社交需求和物质需求上各有差异,进一步影响其对就业空间和居住空间的偏好。5)北京创新城区发展经历了教研空间、产业空间、科技空间和创新空间的演化,已进入到了政府与市场双驱动、高校与企业双驱动、园区和社区双驱动的存量创新空间发展阶段,形成了以中关村科学城、国贸CBD片区、望京&798片区、上地&清河片区、等区域为代表的创新城区。创新城区在中观层面采取激活大学园区、培育科创社区、开放科技园区的策略,在微观层面采取提升科技楼宇、嵌入众创空间、营造开放空间的策略。

黄燕[7](2017)在《织物的嬗变 ——从尼龙丝袜、牛仔裤到当代艺术》文中指出本文主要围绕织物的社会性和文化含义展开论述,揭示其超越本体实用功能并介入当代艺术所辐射出的特殊意义。文章旨在改变人们传统意识中对织物所固有的装饰性定位,并转换视角,从更深层次切入对织物、艺术、社会三方面相互关系的探讨。文章标题“织物的嬗变”对应的正是这一视角的转换。因此,织物与社会的关联几乎是论文从始至终铺垫的基调。织物如何介入当代艺术,并成为映射社会的艺术媒介?这一问题是贯穿文章始终的主要线索和脉络。正文第一章“织物之装饰”,主要谈的是传统织物工艺与艺术的分界,审视织物一直被纳入工艺范畴的渊源问题,以及织物长久以来在人们意识中的装饰定位。而第二章“织物的社会性”,以尼龙丝袜和牛仔裤这两种织物案例所映射出的20世纪社会转型,来探讨织物装饰背后的社会性相关问题。织物的装饰性与社会性,这两个维度的思考共同构成了织物介入当代艺术的基础。第三章“逾越传统:织物与先锋艺术”,重点讨论的是织物这一媒材如何得以介入当代艺术所关联的艺术思潮与艺术途径,分别从杜尚的艺术思想、“艺术等于生活”所引发的艺术现象、现代纤维艺术所开拓的编织艺术语言三个方面展开阐述。第四章“社会织物:织物于当代艺术语境”分别从“女性主义艺术家与‘女性特质’技艺”、“传统织物的历史隐喻”、“织物纹样和图案的新诠释”、“新织物与未来意识”四个部分主要分析织物特征、社会背景和艺术家观念三者间的相互关联,讨论在以多元文化和价值观为背景的当代艺术语境中,织物所呈现的特殊艺术语言及其意义。并强调指出,织物作为一种当代艺术媒介,如何连接起社会信息、社会技术和社会意识。结语部分“织物的未来:‘不可判定之物’”是基于论文的研究,试图从科技载体和艺术媒介两个方向对织物的未来展开思考。

李章博(Lee Chong Por)[8](2016)在《刘凤苞《南华雪心编》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庄子》的诠释路向主要有义理阐发、以文解庄及音义训诂考证之学三种。以文解庄之渐受重视,乃受南宋以降文学评点之风兴起的影响。清代的以文解庄,强调文理并重,刘凤苞的《南华雪心编》即是其一代表。此书对於庄学的文学研究和义理阐释两方面而言,皆有其学术价值。而论者主要从文章学层面去探讨和肯定此书,对其义理价值方面的表现则缺乏深入考察,因此本文便以其义理诠释部分作为研讨的重心,致力於发掘刘注的义理意蕴;至於学者聚焦的散文研究部分,则成陪宾。藉此讨论重心的转移,可以补充前人研究之不足。论文共分七章。《绪论》一章,概述历代的庄子学,并说明本文的研究意义、思路和《南华雪心编》的研究概况,也叙述刘凤苞其人及其书的形成背景。第二章论述《南华雪心编》的诠释特徵。首先略述清代胡文英、林云铭、宣颖、陆树芝等人「以文评庄」的特点,及其对刘注之影响。其次,论《南华雪心编》的撰述宗旨和注解体例,可知藉由了悟庄书思想旨趣——究明天人分际和性命之微——而深得一种超世迈俗的雪亮心灵,以及追求儒道会通,乃是刘凤苞注庄的用意。再次,则探究此书极其多元的诠释方法,分论其在以文解庄、以儒解庄、以佛解庄、以庄解庄和训词考证上之表现。第三章至第五章论述《南华雪心编》对於庄子的道物论、心性工夫论、理想人格论、人生论、政治论等的义理诠释。郭象注和宣颖注为刘注的重要思想资源,文中比较其间异同,可见刘注的思想特色。关於道物论,可从道的属性、道与气、道与物等方面来讨论;心性工夫论,以主体精神之存在、具体工夫和形神观等为切入点;理想人格论,可以至人与圣人、人格形相、对魏晋士人学庄之评论作为观察的面向;至於人生论,则由「运实於虚」、生死观和处世之道来作阐述;政治论,则关注无为的精义和名教与自然之关系。从以上的探讨可以得知,道体实有而不失落、离人入天、心之虚无、工夫体现於生命实践之中、形合於神、运实於虚、有为统於无为、由末以求本等思想,乃刘注的阐释要义。第六章论说《南华雪心编》对《庄子》的章法结构、笔法、文章意境和格调等文章之美的评析。章法结构方面,刘注认为贯串玲珑和灵巧变化即其特色。对於字法、句法和各种修辞达意之笔法,刘注则有着细致的分析。至於文境,可归结为空灵缥渺、洸洋恣肆、含蓄不尽、透彻晶莹等,此皆可说与道之性格相关,可见文章与思想可相通。刘注亦指出庄文具有奇辟、诙谐、逸趣、平淡、雄厚、苍凉等的风格表现。《结论》一章,总结各章要点。

于浩[9](2016)在《明末清初诗经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明末清初的诗经学为中心,考察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至清雍正五年(1727)这一时期诗经研究的基本状况,包括诗经诠释和考证的发展、着述的体式及其燮化、学者间的渊源关系及学术交流舆傅怖等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封明清学术的延续性、明末清初学风转燮的轨跻和特点,并以诗经学为切入点,当试分析清代考据学的生成,尤其以语言考据为中心、以经典考据为方法的清代汉学是如何具起,可以说类似一种乾嘉考据“前史”的研究。本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分析和封输明末诗经学的背景,从学衍思想、文化、社舍、经济、制度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封输。明代学衍上承宋元学衍的格局,虽然受到科举程式的影响,逐渐走向僵化,但整个明代,封朱子学乃至宋学的思辨、考论始终没有停止。明代中期以後,更由於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阳明之学的具起,给学衍思想带来一股自由之风,受王学影响的学者,多不尊从朱子之学,在诗学上封朱子的诗说造行驳斥,在诗旨的择取上或用古羲,或别自为解。同时,城市经济的发展也给不少地区、尤其是以苏州、南京为中心的吴中地匾带来了文化上的繁荣,收藏、刻书的风氟极盛,讲学、结社活勤也蔚然成风,一方面使得学者间的聪繁、学衍的交流和传播更为便利和迅速;一方面也使这一时期的学衍带有明显的复古尊经的特点。清朝建立以後,经屋国燮的遗民学者封明末的思想和学衍进行了广泛的反思,不论是批评王学末流,还是封王学造行维遮护,其目的都是为了统合心学与理学,并归於经学。同时清廷也通遇各种政策,具复文教、管控思想。康熙尤为重视翰林学臣的学识培善,正是引康熙的翰林学臣为中心,清代学术得以在各个方面广泛展阴,这是清廷文教政策的稹极影响。而消极之影响在於将思想定於一尊,尤其康熙晚年极尊朱子,编纂《周易折中》、《钦定诗经傅说汇纂》、《敛定书经傅说汇纂》和《钦定春秋傅说汇纂》四部官修经学注本,使得学者失去了思想阐释、讨论的话语权。本章最後统计了清初诗经学者的身份,发现87位学者中,有19人在明清燮革中殉国,43人不仕新朝,坚持遗民身份,而这些人,绍大部分为造士出身,年辈较小者则为诸生、翠人,均属知识阶层中较为精英的人物。正是这些遗民学者,阴启了清代学术的格局。第二章系统考察和分析了郝敬《毛诗原解》、冯复京《六家诗名物疏》、何楷《诗经世本古义》、沈万钶《诗短类考》、曹学佺《诗经剖疑》等着作及伪《子贡诗传》、《申培诗说》等着作。郝敬的《九部经解》建立在回归经学的观念之上封《礼记》、《仪礼》、《尚书》、《春秋》、《诗经》、《周易》、《论韶》、《孟子》造行了诠释和考辨,由於他徒经文出发,能引经傅相互证明,故不少意见极有创获,如以後出古文《尚害》和孔傅为伪、以《周礼》出於戟国等等。他在诗经学方面,韶为诗序之首句渊源甚古,雕未必为子夏所作,但体现了望人之意,而他的《原解》即意在通过寻绎经文回归此圣人之原意。他释诗重视“比兴”的运用,尤其是比在《诗经》诠释中的作用,并封朱子诗学造行了广泛的批驳。郝敬的《毛诗原解》是元明以来第一部全面批评朱子诗学、尊主诗序的着作。郝敬尊序意在尊经,他并不韶为诗序为圣人所作,且视汉人之学与宋儒同檬有其失,他以翌人所传之诗序作为衡量经义的标准。郝敬回归经学,得以发现诗序,而诗序所言太筒,郝敬用“比”之法释之,不免多有附会,由是学者渐从汉唐注疏傅统中发现古注、古义之价值。如颇大韶、冯复京等逐渐认识到毛傅、陆疏、孔疏在经学诠解舆考证上的意义,冯复京《六家诗名物疏》试图通遇封诗中名物的考证发明古羲,并开启了明末的名物考征之风。承此风氟,何楷撰《诗经世本古羲》,其体例雕以时代世次为序,改燮了原来《诗短》的编排方式,但在封诗文的诠释上,却可见其重建诗学诠释系统的努力,他依讬汉唐诗说的诠解方式,不仅群引经傅及群书考证制度、名物、地理、天文等方面,还大量引用明代学者的着作,成为明代诗学的集大成者,并对清代的诗经学产生了深速的影窖。第三章以钱澄之、朱鹤龄和陈启源为中心,考察清初诗学三大家的学衍渊源、背景、诗学观念及其影响,并绪合顾炎武、王夫之、毛奇龄的诗经考据,考察清代考据形态的生成。钱澄之舆朱鹞龄都有一定的宋学背景,钱澄之《田间诗学》首列诗序、朱鹤龄《诗经通义》专申序义,但二书都对朱子的诗学颇有曲护。如钱澄之《田间诗学》在诗旨的诠释上有不少曲从朱子的地方,同时常结合序义和朱子之义折衷为解。封於不赞同朱子诗说之处,也不直斥朱子,持论颇为平正。朱鹤龄的《诗经通羲》也有较为明显的宋学渊源,他常引用程颐、吕祖谦、黄震、严粲等宋人之说,许多考辨材料,则直接来自吕祖谦的《吕氏家塾读诗记》、严粲的《诗缉》和许谦的《诗集傅名物钞》,显示出了他当试用不同於朱子诗说的其他宋人之说来补充经学诠释内涵的目的。不遇,尽管朱鹤龄在本羲上并不在驳朱子,但他既然申主序羲,与朱子诗说就存在不可调和之矛盾,这使得《通羲》一害出现了意图和效果上的矛盾,本羲不在驳朱,却成为经郝敬《原解》之後又一部排诋朱子诗学系统的着作。其中之原因,一是来自明末学衍的影响,尤其是何楷封朱鹤龄的影窖,其二是由於清初的考证之学渗透到了朱鹤龄的诗经研究之中,其中又以隙启源封他的影响最大。徙郝敬到朱鹤龄,虽然诗序的权威得到重新确立,但并不意味着清人所谡的“汉学”兴起,这期间虽有人标举汉学之名,但是封汉学的概念及相关研究并不充分,而不论是郝敬还是朱鹤龄,其实封於汉人之学还多有訾议。直到隙启源的《毛诗稽古编》一出,才真正开启了清代汉学的研究理路,影响至为深速。陈启源提出“寻绎傅羲以考经文”的观念,从《毛傅》入手,寻绎毛傅的训诂来校勘经文文字、明毛傅破假借的训释方法并分析毛傅羲例,具备了语言考据的基本形态。至乾隆年间,以惠栋、钱大昕、王昶、江声等学者为代表,以吴中地匾为中心,封《稽古编》一书造行推广、傅抄和模仿,并藉此传扬汉学的理念和方法,并因钱大昕、王昶等傅播至於其他地匾,清代汉学也由一个地域性特徵非常明显的学派,影响至整个学界。同时,清初的诗经考据在方法和理念上也较明末更为先进,顾炎武《音学古害》考证古音,王夫之考证文字、训诂,都成为清代考据学的先声。毛奇龄的名物考证雕然多承前代成果,但不少内容也能看到声音、文字之学在其中的运用,显示出了学术发展的趋向。第四章分析清初以理说诗的诗经学着作。通过考察孙承泽《诗经朱傅翼》和冉观祖《诗经群说》雨部祖述朱子的着作,发现这些着作本身存在无可避免的困境。首先是壑守朱子诗说之藩篱,不敢有半点逾越,致使论理无所发明,亦无考辨,失去了学衍上的价值。其次以朱子为天然正确,不加证明,致使在论述遇程中陷入循环论证。冉观祖《诗短详说》在每首诗之後列出诗序,在引历代之说加以封输,这种体例封康熙《钦定诗经傅说集纂》一害颇有启发,《诗经汇纂》在材料择取上更为全面,持论较冉观祖也更为平正,加上以官方的权威加以推广,反倒使得冉观祖《详说》尊朱的努力被遮蔽在官学的阴影之下。清初还有几部颇具特色的以理说诗之作,王夫之《诗广傅》之最大特色在於“以诗输理”,他虽依讬於封诗篇的诠释,但亚非为发明诗羲,而是为了阐发更为深刻的思想和更为系统的理论。王夫之的“以诗论理”之方式源於《荀子》、《礼记》等害中引诗谈理的方法,而内容更为矍富,是王夫之个人学识和思想的体现。姚隙恒的《诗经通输》则以考辨支撑说理,不论是封诗序、朱傅的驳斥,还是别立新解,姚隙恒往往群加考证,辨别具同,定其是非,所用之方法也极为纯熟和精密,不仅能以经证经,还通过分析诗文用例、考证名物训诂、详考序傅所本、考证史实等方式提出颇具卓识的见解,而用能封材料造行分析、归纳和综合,层次分明,还辑严谨。可以看到姚隙恒《通输》最大的价值就在於他不仅新,而且新而有徵、新而有据,这也是他提出的不少新解足以令人信服之原因。通遇封以理说诗的考察和分析,我们也发现这种诠诗方式逐渐衰微,考据旨趣逐渐具起的学衍超势。本文最後一章以康熙官修《钦定诗经傅说汇纂》为中心,考察其内容、取向以及舆其相关的学者和着作。本章考证《诗经汇纂》初稿成於康熙五十六年(1717),竣成於五十七年(1718),刊行於雍正五年(1727)。参与编纂的人员均出身翰林,身为总裁的揆叙舆吴中学术关系密切,而康熙封翰林的培养,也非常重视寅学方面,因此《诗经汇纂》显示出了材料丰富、输证威谨的倾向,舆康熙的提倡不无相关。同时还考证出方苞舆《诗经汇纂》的关保密切,他雕没有参舆到《诗经汇纂》的编撰之中,但是《诗短汇纂》中有10条按语直接抄自方苞的《朱子诗羲补正》。方苞本舆李光地、张廷玉、魏廷珍等人关系密切,他的经学观念也多契合於康熙,这很可能是御纂之害的按语直接袭用方苞研究的原因。此外,本章还考察了李光地舆《诗经汇纂》之关保,李光地晚年奉命看阅《诗经汇纂》,但似乎未完成而卒,但他晚年撰写的《诗所》,其中许多诠释舆《诗经集纂》亚不相同。这显示出了在汉学、考据风氟渐渐兴起的情沉下,官修经学注本都无法封朱子诗学造行维擭和弥经,只得存录古羲和异说,将汉唐的经学诠解系统纳入到原有的官方经学体系之中。本文最後探封《诗经汇纂》封清代诗经学着作的影窖,发现因为乾隆的大力推行,此害在清朝中期已经颁发至各地学官,学子便於獾取,而又因其内容丰富、资料详实,故封当时学衍之研究大有裨益。最显着的一个例子就是方玉润的《诗经原始》,通过封比《诗经原始》和《诗经汇纂》可以发现,《诗经原始》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内容抄自《诗经汇纂》,尤其是许多过去韶为是方玉润一得之解的部分,其寅有不少也抄自《诗经汇纂》的按语和所存录的前人诗说。从中可见清人学衍撰述方式和获取材料的来源。也能够看到一部学术着作的宗旨和意图,往往并非按照它本来设定的目标发展。

杜永利[10](2016)在《当代美国大众传播史学研究 ——基本脉络与观念批评》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试图厘清当代美国大众传播史学研究的基本脉络和主要史学观念,并基于美国大众传播史学观念演变的内在逻辑与思考框架,展开史学批评。在具体的研究路径方面,本文考察了内部与外部两类因素。从外部因素看,除了美国当代社会文化的影响,西方史学学科的演进和发展构成了美国大众传播史学观念的思想环境;从内部因素看,大众传播业的自身演变规律及其与文化、政治、经济等其他社会领域之间的思想观念和实践层面的互动,构建了当代大众传播史学的三个代表性史学路径的观念和方法。本文从总体上呈现了美国当代大众传播史学的历史演进脉络,即从西方传统史学走向新史学。认为从史学渊源上,美国传统新闻史学时期的史学观念主要侧重新闻专业主义的历史主题建构,包括描述性史学维度、解释性史学维度两个阶段,并分析了两个史学阶段的史学观念和研究方法的特点,以及历史价值和缺陷。二战后,当代西方史学“重新定向”,史学观念、史学方法呈现出多元化、不断拓宽和纵深挖掘的局面,新史学潮流的转向逐步影响着大众传播史学的演进。到1970年代,进入当代大众传播史学的新阶段,在总体的研究走向上,呈现出新文化史学、多元文化主义历史观、全球历史观这三种主要的史学路径。本文展现了新文化史学路径转向的时代背景和基本特征,重点从文化史学潮流和美国的传播文化两个历时性因素进行了考察,以呈现影响美国当代文化史学路径的历史文化印迹。在文化史学潮流的考察方面,梳理了西方新文化史的知识谱系及主要特征,以及美国文化史学的历史脉络和当代特征;在美国传播文化的考察方面,回顾了美国构建文化共同体的历史传统。本文认为,美国史学在1893年进入独立的专业化发展之后,注重寻找美国文明、民族文化传统的文化思想史路径,这直接影响了传统美国新闻史学时期的文化史路径,即新闻自由的民族“神话”建构,也和前述的西方史学潮流和传播文化两个因素一起,影响着当代美国大众传播史学的文化建构,即知识生产、公共文化的文化意识形态建构,其中既有新文化史学的史学特点,也可以看到“我们人民”的美利坚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建构这个美国传播文化的传统思路。顺着史学观念的发展,本文考察了多元文化主义史观下的多元文化大众传播史学,揭示了多元文化主义历史观的背景和内涵,说明了多元文化主义对美国大众传播业带来的历史性变化,以及对大众传播史学的影响,从黑人史学和女性主义史学两个方面展示了多元文化大众传播史学的实践状态和特点。最后,本文考察了“全球历史观”史学路径的大众传播史学。新文化史学在取得进展的同时,也给美国大众传播史学带来了历史主题越来越碎片化、分散化的烦恼。如何在通史写作上进行史学思路的整合,对历史编撰的碎片化现象进行纠偏,重新走向综合的整体史(通史),是当代美国大众传播史学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全球历史观”史学路径提供了顺应时代发展的解决答案。本文通过对施拉姆《人类传播史》、埃杰顿《美国电视史》、大卫·斯隆《美国传媒史》等三部着作的解读,评析了“全球历史观”路径的美国大众传播史学观念的演进和整体特色。本文进一步对以上发现进行了讨论,认为:对于美国的大众传播史编撰而言,如何在维护多元文化社会的均衡利益与文化批判之间做好辩证平衡,是美国文化史学者今后应面对的一个问题。同时,从各种不同史学观念角度出发,针对各种小众读者市场的多元化大众传播史书写将成为一种时代趋势。

二、2003年时尚酷发明(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时尚酷发明(上)(论文提纲范文)

(1)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动因及意义
    1.2 科学家形象以及科学家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形象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及论文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思路与框架
第2章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的一般概述
    2.1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的相关要素
        2.1.1 科学家以及科学家形象概念的界定
        2.1.2 影响科学家银幕形象确立的好莱坞电影运作机制和社会环境
        2.1.3 科学家形象的建构立场
        2.1.4 科学家形象的建构策略
    2.2 西方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回顾:世界史角度
    2.3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分期和变迁综述:好莱坞电影史角度
        2.3.1 20 世纪流行的疯狂科学家高潮
        2.3.2 20 世纪30-40 年代:基于现实科学家生活的电影平息疯狂科学家的高潮
        2.3.3 20 世纪50-70 年代,电影多样性下的战后反思和冷战思维下的科学家形象
        2.3.4 20 世纪80 年代始:成熟的科学英雄形象的兴起
        2.3.5 20 世纪90 年代始,“人性回归”:温情的科学家形象的出现
        2.3.6 21 世纪:科学大背景下的大制作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
    2.4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塑造:演员理解科学家的角度
    2.5 形象塑造与形象差异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现实中的科学家的形象建构案例分析
    3.1 现实中的科学家银幕形象历史沿革
    3.2 典型性归纳与个案分析
        3.2.1 刻板印象的树立
        3.2.2 人性体现的融入
        3.2.3 走进科学家心灵
        3.2.4 科学家的合作形象
        3.2.5 文化冲突中的科学家形象
        3.2.6 有争议的科学实验中的科学家形象
    3.3 电影中呈现的现实科学家和科学家原型的参照
        3.3.1 《伟人爱迪生》中的圣人印象
        3.3.2 好莱坞化的爱因斯坦
        3.3.3 《美丽心灵》离现实中的纳什的心灵有多远?
        3.3.4 《模仿游戏》对现实中图灵的模仿成功了吗?
        3.3.5 《知无涯者》观众不知道的拉马努金的一面
        3.3.6 《自闭历程》面对的挑战:呈现当代在世科学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女性科学家形象的建构
    4.1 女性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分期及形象演变回顾
    4.2 个案分析
        4.2.1 居里夫人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呈现
        4.2.2 海蒂·拉玛:从好莱坞影星到发明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虚构的科学家形象建构
    5.1 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呈现
        5.1.1 西方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典型:弗兰肯斯坦
        5.1.2 东方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典型:傅满洲
    5.2 痴迷狂魔科学家的呈现:数学家麦克斯颠倒的数字人生
    5.3 对新一代科学家心灵救赎的关注:电影《心灵捕手》
    5.4 对未来科学家形象的展望:《漫威动画》系列
    5.5 虚构科学家形象的特点以及现实和虚构的形象差异
    5.6 本章小结
第6 章 结语
    6.1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之归纳
    6.2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建构之科学传播意义与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1:图目录
附录2:文中出现的主要人名译名对照表
附录3:文中出现的部分电影在各大媒体上的译名一览表
附录4:100部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统计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和学术活动
致谢

(3)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一、课题的来源
        二、选题的依据和研究背景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以及理论意义或实际应用价值
    第二节 该选题方向现状及发展动态的理论梳理
        一、涉及中国早期工业化的研究成果
        二、涉及近代全国范围或西北地区工业布局的研究成果
        三、涉及交通条件变迁与西北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研究成果
        四、涉及西北地区具体地域民生设计及工业化的研究成果
        五、其他相关方志及调研考察
        六、小结
    第三节 工业化概念的运用限度与立论前提的确认
    第四节 几点必要的说明
        一、时间界定、地域范围界定
        二、西北地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条件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研究内容
第一章 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的早期工业化与设计的萌芽
    第一节 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雏形
        一、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历史前提
        二、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本质及初期形态
        三、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呈现
    第二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的萌芽走向——设计形式的不断碰撞
        一、设计中传统手工业与局部工业化继替发展的轨迹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对工业化体制的构建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发展嬗变
    第三节 西北地区设计中工业化萌芽的特征
        一、西北地区设计的多元萌生
        二、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三、设计文化的继替发展与不断碰撞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晚清洋务运动与早期民生设计(1861-1894年)
    第一节 晚清洋务运动与西北地区早期民生设计的多元汇集
        一、晚期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二、时代的新需求与旧有设计形式的交流转换与局限
        三、洋务运动对西北地区早期民生设计的影响
    第二节 晚清洋务运动促西北民生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一、文明生活方式、先进生产方式的嬗变
        二、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三、工业化观念的发展
        四、洋务运动跛足发展留下的遗憾(洋务官商体制与中国早期工业化)
    第三节 西北地区设计变革与工业化的特征
        一、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的(碰撞、选择)交融发展
        二、西北地区民生产业的主体形式特点
        三、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四、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中的瓶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清末新政”中的西北经略(1901-1911年)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综合与突破
        一、“清末新政”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凸显
        三、地区民生设计产业对传统手工产业的继替与工业化的突破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对工业化程度的适应性
        一、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的演进
        二、工业化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中的共融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的必然原因——对地域特征的适应性
        四、各方力量在西北地区工业化中的作用方式
    第三节 “清末新政”中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一、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融合以及设计体制的定型
        二、“清末新政”中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三、“清末新政”中西北民生设计面临的挑战
        四、文化自觉的形成:被唤醒的民生设计文化认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国(抗战之前)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1912-1937年)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延续
        一、抗战之前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形式
        三、抗战之前西北地区产销业态与民生设计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对工业化程度的延续
        一、文明生活方式、先进生产方式的融通
        二、工业化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的延续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地域特征的显现
    第三节 抗战之前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一、社会共识下民生的文明教化
        二、抗战之前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三、抗战之前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产业化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1937-1949年)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繁荣与引领
        一、抗战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二、抗战时期乡村社会传统手工业的重要作用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产销业态与民生设计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程度的大发展
        一、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推进
        二、产业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的工业化演进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扩散效应
    第三节 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一、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各种机制工业演进趋势
        二、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特点与工业化的特征
    本章小结
结论
    第一节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是中国现代设计的起源之一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特点与研究价值
    第三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变革发展的关系与民生设计性质、功能的认识
    第四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深层原因
    第五节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思考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唐代“新样”的审美时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发展水平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框架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第2章 唐代“新样”的始末缘由
    2.1 唐代“新样”产生的背景
        2.1.1 名称来源
        2.1.2 构成形式来源
        2.1.3 历史演变
    2.2 唐代“新样”的概念界定
        2.2.1 唐代诗歌中“新样”的元素
        2.2.2 “新样”的定义及载体
    2.3 “新样”代表作的出土
        2.3.1 “新样”的代表作
        2.3.2 “新样”代表作中元素的寓意
        2.3.3 “新样”代表作中赋彩的方法
    2.4 “陵阳公样”与“新样”的区别
        2.4.1 尚圆思想的同一性
        2.4.2 纹饰风格的差异性
第3章 唐代“新样”审美时尚的成因
    3.1 审美时尚的概念
        3.1.1 审美时尚的定义
        3.1.2 审美时尚对审美活动的影响
    3.2 唐代“新样”审美时尚形成的地域因素
    3.3 唐代“新样”审美时尚形成的社会因素
        3.3.1 丝路互通下纬线显花技术的出现
        3.3.2 胡风影响下官服纹饰诏令的修订
    3.4 唐代“新样”审美时尚形成的宗教因素
        3.4.1 “新样”中儒家的中和之美
        3.4.2 “新样”中道家的有无辩证
        3.4.3 “新样”中佛家的境界论
第4章 唐代“新样”审美时尚的价值
    4.1 唐代“新样”审美时尚中的历史价值
        4.1.1 “新样”中时代文化的情感显现
        4.1.2 “新样”半臂所承载的设计思想
    4.2 唐代“新样”审美时尚中的审美价值
        4.2.1 “新样”中展现的审美意识
        4.2.2 “新样”对唐代服饰审美的影响
    4.3 唐代“新样”审美时尚中的经济价值
        4.3.1 复古:“新样”中莲花纹元素寓意的古今之别
        4.3.2 应用:当代设计产品对古纹样寓意的追寻
        4.3.3 传承:“新样”审美时尚的传承之方
第5章 结论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附录A:图表索引及来源
附录B:考古发现的唐代女扮男装图像
附录C:真红穿花凤锦中纹样元素的提取
附录D:寓合纹组合
附录E:蜀锦常用色谱
附录F:成都道教服饰在壁画中的呈现
附录G:日本正仓院馆藏唐代锦半臂服饰
附录H:中国古代女子服饰时尚的演变

(5)公司创业决策中的组织警觉产生过程:一个纵向新零售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设计
    (一) 研究方法
    (二) 案例选择
    (三) 案例介绍
    (四) 数据搜集
    (五) 数据编码与分析
四、案例分析与结果
    (一) 警觉启动阶段:多源线索注意
    (二) 警觉释义阶段:跨层互动加工
    (三) 警觉判断阶段:线索整合判断
五、讨论
六、结论与启示
    (一) 基本结论
    (二) 理论贡献与管理启示
    (三) 局限与展望

(6)创新城区的机制、模式与空间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期
        1.1.2 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城市竞争的核心
        1.1.3 城市创新空间已成为新经济的重要载体
        1.1.4 城市存量空间为创新发展带来新机遇
    1.2 研究意义
        1.2.1 构建创新城区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机制
        1.2.2 探讨存量空间创新驱动提升的发展路径
        1.2.3 提出北京等大城市实施创新职能的空间策略
    1.3 研究对象界定
        1.3.1 创新空间
        1.3.2 创新城区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与总结
        1.5.2 案例研究与归纳
        1.5.3 定性与定量结合
        1.5.4 走访与深度访谈
第2章 创新城区相关研究综述
    2.1 创新的空间特征研究综述
        2.1.1 创新的空间属性
        2.1.2 创新要素的空间特征
        2.1.3 创新地理学的过渡
    2.2 创新空间的研究综述
        2.2.1 创新空间的内涵
        2.2.2 创新空间的演化
        2.2.3 创新空间的类型
    2.3 创新城区研究综述
        2.3.1 创新城区的概念提出
        2.3.2 创新城区的目前探索
    2.4 综述小结
        2.4.1 研究综述小结
        2.4.2 现有研究不足
第3章 创新城区发展机制
    3.1 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框架
        3.1.1 创新城区的理论演进
        3.1.2 创新城区的发展转变
        3.1.3 创新城区的发展框架
    3.2 机制一:创新生态机制
        3.2.1 要素:创新源-创新服务-创新环境
        3.2.2 系统:要素间关联
    3.3 机制二:主体特征机制
        3.3.1 创新型企业:网络特征机制
        3.3.2 创新型人才:需求特征机制
    3.4 机制三:空间创新机制
        3.4.1 发展模式创新机制
        3.4.2 空间利用创新机制
第4章 创新城区发展模式研究
    4.1 创新城区模式分类
        4.1.1 发展模式
        4.1.2 美国创新城区实践
    4.2 创新源驱动模式
        4.2.1 剑桥肯德尔广场
        4.2.2 克利夫兰健康科技走廊
    4.3 服务&环境吸引模式
        4.3.1 纽约硅巷
        4.3.2 洛杉矶硅滩
    4.4 旧城更新模式
        4.4.1 西雅图联合湖南区
        4.4.2 旧金山米申湾片区
    4.5 园区转型模式
        4.5.1 北卡罗莱纳三角研究园
    4.6 美国创新城区建设经验总结
第5章 创新城区发展评价与模式识别
    5.1 城市创新能力评价
        5.1.1 数据处理和指标体系
        5.1.2 创新源空间布局
        5.1.3 城市创新能力空间评价
    5.2 城市创新服务与创新环境水平评价
        5.2.1 数据处理和指标体系
        5.2.2 创新服务空间评价
        5.2.3 创新环境空间评价
    5.3 创新城区综合评价与模式识别
        5.3.1 创新城区发展水平
        5.3.2 创新城区模式识别
        5.3.3 创新城区空间规模
    5.4 城市创新城区发展情况对比研究
        5.4.1 深圳创新城区发展
        5.4.2 青岛创新城区发展
        5.4.3 三城空间结构比较
第6章 创新城区主体特征与空间偏好
    6.1 创新型企业网络特征研究
        6.1.1 研究对象
        6.1.2 技术网络特征
        6.1.3 生产网络特征
        6.1.4 社会网络特征
    6.2 创新型企业空间偏好研究
        6.2.1 网络差异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6.2.2 高新技术企业选址特征
    6.3 创新型人才需求特征研究
        6.3.1 调研对象
        6.3.2 知识需求特征
        6.3.3 社交需求特征
        6.3.4 物质需求特征
    6.4 创新型人才空间偏好研究
        6.4.1 就业空间偏好
        6.4.2 居住空间偏好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创新城区空间组织与政策建议
    7.1 北京创新空间发展基础
        7.1.1 北京创新空间演变历程
        7.1.2 北京创新发展基本特征
    7.2 北京创新城区发展路径
        7.2.1 创新源驱动模式:中关村科学城
        7.2.2 服务&环境吸引模式:国贸CBD片区
        7.2.3 旧城更新模式:望京&798 片区
        7.2.4 园区转型模式:上地&清河片区
    7.3 创新城区中观空间策略
        7.3.1 激活大学园区
        7.3.2 培育科创社区
        7.3.3 开放科技园区
    7.4 创新城区微观空间策略
        7.4.1 提升科技楼宇
        7.4.2 嵌入众创空间
        7.4.3 营造开放空间
    7.5 创新城区存量土地利用
        7.5.1 北京存量空间发展现状
        7.5.2 土地类型政策创新
        7.5.3 土地供给政策创新
        7.5.4 土地利用政策创新
    7.6 创新城区创新生态环境建设
        7.6.1 构建创新生态体系
        7.6.2 加强创新服务水平
        7.6.3 促进产学研融合
        7.6.4 实施人才战略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2.1 系统性提出了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
        8.2.2 总结归纳了创新城区四种模式类型
        8.2.3 定量评估了城市内部空间创新水平
        8.2.4 提供了存量空间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创新型企业网络机制与空间特征访谈提纲
附录 B 创新型人才行为特征与空间偏好访谈提纲
附录 C 调研访谈记录节选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织物的嬗变 ——从尼龙丝袜、牛仔裤到当代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织物之装饰
    一、技艺的捆绑
    二、机械制造引发的思考
第二章 织物的社会性
    一、尼龙丝袜与现代女性
    二、牛仔裤与现代社会意识
第三章 逾越传统:织物与先锋艺术
    一、杜尚游戏中的柔软物件
    二、从“艺术等于生活”开始
    三、编织成为当代艺术语言
第四章 社会织物:织物于当代艺术语境
    一、女性主义艺术家与“女性特质”技艺
    二、传统织物的历史隐喻
    三、织物纹样和图案的新诠释
    四、新织物与未来意识
结语: 织物未来:“不可判定之物”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版总汇
致谢

(8)刘凤苞《南华雪心编》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历代庄学概说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概况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四节 刘凤苞其人及《南华雪心编》之成书
第二章 《南华雪心编》的诠释特徵
    第一节 清代「以文评庄-」诸家及其与刘注的关系
    第二节 《南华雪心编》的宗旨和体例
    第三节 文学解庄
    第四节 以儒解庄
    第五节 援用佛理
    第六节 以庄解庄
    第七节 训词考证
第三章 《南华雪心编》的义理诠释(一):道物论
    第一节 道之属性
        一、无无,不即不离
        二、超越性、遍在性、自然整全性、不可言不可知
        三、道之内化
    第二节 道与气
        一、太初元气
        二、气统於道
    第三节 道与物
        一、道、物之关系
        二、物我关系
        三、天人关系
    第四节 与郭象注、宣颖注之比较
        一、与郭象注「自尔独化」论之比较
        二、与宣颖注之比较
第四章 《南华雪心编》的义理诠释(二):心性工夫论和理想人格论
    第一节 心性工夫论
        一、主体精神之存在
        二、主体之具体工夫
        三、形神观及对形性之态度
    第二节 理想人格论
        一、至人与圣人
        二、人格形相
        三、评论魏晋士人之学庄
    第三节 与郭注、宣注之比较
        一、与郭注「性分」、「适性逍遥」说之比较
        二、与宣注之比较
第五章 《南华雪心编》的义理诠释(三):人生论和政治论
    第一节 人生论
        一、运实於虚
        二、生死观
        三、处世哲学
    第二节 政治论
        一、无为之精义
        二、名教与自然之关系
    第三节 与郭注、宣注之比较
        一、与郭注「游外冥内」、「名教即自然」说之比较
        二、与宣注之比较
第六章 《南华雪心编》的文章评析
    第一节 章 法结构
    第二节 笔法
        一、句法
        二、字法
        三、修辞达意之方式
    第三节 文章 意境和格调
        一、文章意境
        二、文章格调
第七章 结论
徵引与参考文献

(9)明末清初诗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明末清初学术背景与诗经学
    第一节、明代前中期思想背景与诗经学
    第二节、明末复古宗汉之风的兴起
    第三节、清初文化与学术背景
    第四节、清初遗民学者对明代学衍的总结和反思
    第五节、明清之际诗经学者群体之考察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复古与竞新:明末诗经学
    第一箭、郝敬《毛诗原解》:回归圣人原意
    第二节、何楷《诗经世本古义》:以古义立新诠
    第三节、回归古义:明末诗经学的考澄与复古
    第四节、伪《子贡诗傅》、《申培诗说》与明末诗经学
    本章小结
第三章、清初诗学三大家与清代考据形态的生成
    第一节、钱澄之《田间诗学》:尊序背景下的弥缝与折衷
    第二节、朱鹤龄《诗经通义》:考据风气的渗透
    第三节、陈启源《毛诗稽古编》与清代汉学的发端
    第四节、考据形态的生成
    本章小结
第四章、以理说诗的衰亡
    第一节、祖述朱子的诗经学着作及其困境
    第二节、王夫之《诗广传》与“以诗论理”傅统
    第三节、姚际恒《诗经通论》的考辨精神
    本章小结
第五章、《钦定诗经传说汇集纂》与康熙学臣的诗经学
    第一节、《诗经传说汇纂》完成时间考
    第二节、《诗经汇纂》编纂人员及学术取向
    第三节、方苞《朱子诗义补正》舆《诗经汇纂》
    第四节、李光地《诗所》与《诗经汇纂》
    第五节、《钦定诗经傅说汇纂》传怖与推广
    第六节、《诗经汇纂》封清代诗经学着作的影响——以方玉润《诗经原始》为讨论中心
    本章小结
结论
附:明末清初诗经学年表
参考文献
致谢

(10)当代美国大众传播史学研究 ——基本脉络与观念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其学科范畴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从西方传统史学走向新史学:美国当代大众传播史学的历史溯源
    2.1 传统新闻史学时期:从描述到分析
        2.1.1 描述性史学阶段
        2.1.2 分析性史学阶段
    2.2 当代美国大众传播史学的主要路径
3 作为文化的传播:当代美国大众传播史学的路径转向
    3.1 西方新文化史学的兴起
        3.1.1 西方新文化史学的知识谱系及其主要特征
        3.1.2 美国文化史学的历史脉络和当代特征
    3.2 追溯美国传播文化的历史路径
        3.2.1 共同体象征性文化的建构传统
        3.2.2 芝加哥学派开创时期的传播文化思考
        3.2.3 凯瑞的传播“仪式观”
    3.3 走向新文化史学:当代美国大众传播史的文化建构
        3.3.1 早期美国新闻史学的文化史路径
        3.3.2 当代美国大众传播的新文化史学
    小结
4 多元文化主义史观下的大众传播史
    4.1 多元文化主义历史观的内涵及其影响
        4.1.1 多元文化主义史观的时代背景和内涵
        4.1.2 多元文化主义史观对大众传播业的影响
    4.2 多元文化主义史观下的大众传播史
        4.2.1 黑人族裔的大众传播史书写
        4.2.2 女性主义的新闻传播史书写
    小结
5 重构整体史:“全球历史观”导引的大众传播史
    5.1 施拉姆的《人类传播史》:文明发展的整体史
        5.1.1 人类传播发展的整体史考察视野
        5.1.2 发展传播学和科技决定论的传播历史理念
        5.1.3 社会文化史的视角
        5.1.4 传播时代的历史反思目的
    5.2 埃杰顿的《美国电视史》:电视文化叙事史
        5.2.1 美国广播电视史的发展状况
        5.2.2 埃杰顿的电视文化史观
    5.3 大卫·斯隆的《美国传媒史》:多元化史学整合
        5.3.1 全球史观的宽广视野
        5.3.2 编撰作者队伍的有机整合
        5.3.3 文化史学的考察路径
        5.3.4 广泛的历史观察对象
        5.3.5 公共史学、大众史学的实践特色
    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当代美国新闻传播史学的内在逻辑
    6.2 大众传播史学的未来趋势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2003年时尚酷发明(上)(论文参考文献)

  • [1]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D]. 王颖.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2]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中产阶级妇女服装风格演变研究[D]. 顾萌. 江苏师范大学, 2019
  • [3]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D]. 谢玮. 南京艺术学院, 2019(11)
  • [4]唐代“新样”的审美时尚研究[D]. 尹朝.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5]公司创业决策中的组织警觉产生过程:一个纵向新零售案例研究[J]. 胡洪浩,王重鸣.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8(05)
  • [6]创新城区的机制、模式与空间组织研究[D]. 任俊宇. 清华大学, 2018(04)
  • [7]织物的嬗变 ——从尼龙丝袜、牛仔裤到当代艺术[D]. 黄燕. 中国美术学院, 2017(04)
  • [8]刘凤苞《南华雪心编》之研究[D]. 李章博(Lee Chong Por). 南京大学, 2016(12)
  • [9]明末清初诗经学研究[D]. 于浩. 武汉大学, 2016(06)
  • [10]当代美国大众传播史学研究 ——基本脉络与观念批评[D]. 杜永利. 武汉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2003 年时尚的酷发明(第 1 部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