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微观蠕变机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砂土,蠕变,微观结构,级配
微观蠕变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尹建华,顾凯,姜洪涛,刘春,施斌[1](2018)在《砂土高压蠕变微观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砂土层在地面沉降过程中呈现一定的蠕变特性。文章采用一维压缩试验对4 MPa下砂土的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改进的试验装置对砂土的微观结构进行了提取。通过对8组不同级配砂土样的蠕变特性和微观结构分析,得到如下结论:粒径单一的砂土在蠕变过程中更容易出现突变,砂粒受力后更容易发生破碎,产生滑移错动;砂土蠕变的蠕变量与砂粒级配密切相关,砂土的粒径越单一且粒径越大时,砂土的蠕变量也越大;采用表征砂土颗粒形状复杂程度的形状系数,从微观上定量分析了砂土在蠕变过程中发生破碎的情况和蠕变量大小,且形状系数越小,表明该种砂土形状越复杂,在蠕变过程中砂土的破碎性越高,蠕变量越大。(本文来源于《高校地质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刘亚风[2](2016)在《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用GH4133B合金蠕变疲劳损伤与微观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进入了崭新时期。现代航空发动机的实际应用对高温合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对其各方面的综合性能进行全方位的考量。与常温情况相比,高温情况下材料的作用机理有很大的区别,表现在一定力作用下,材料会产生蠕变损伤、蠕变疲劳损伤、热学力学化学耦合损伤。一般情况下,研究高温环境下的裂纹扩展,可以运用线性迭加原理。但是,因蠕变与疲劳之间存在影响,所以不能忽略二者的交互作用。本文将讨论材料的疲劳损伤机理和蠕变疲劳交互作用损伤微观作用机理,主要包括蠕变疲劳损伤理论分析、试验研究以及微观作用机理等叁个方面。以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用GH4133B合金为研究对象,本文在有氧环境中开展了疲劳损伤与蠕变疲劳损伤试验,分析室温与高温情况下微观损伤机理的区别;蠕变疲劳试验完成后,运用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和EDS能谱仪对其断口进行扫描分析。得到结论如下:1.高温下变形合金GH4133B的蠕变量随疲劳周次不断变化。材料蠕变主要分为叁个阶段,包括快速增长阶段、稳定阶段、加速增长阶段。对材料稳定阶段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可以发现,由于材料内部滑移,材料在稳定阶段的蠕变量有明显的阶跃现象,即在某一时刻材料的蠕变量突然增加的现象。2.高温下材料的蠕变疲劳交互作用会加速材料的劣化过程,急剧降低材料的使用寿命。同时,要发生蠕变疲劳交互作用需要满足一定的外部条件。一、材料在应力比为0.1附近时,容易发生蠕变疲劳交互作用,即蠕变参量与疲劳参量比例为0.8左右时,容易发生蠕变疲劳交互作用;二、材料要发生剧烈的蠕变疲劳交互作用,必须具有较大的蠕变应力值。试验结果表明,这个应力值为330MPa左右。3.综合观察断口形貌可以发现,在应力比为0.1附近时断口的蠕变空洞最大,这可能是因为当应力比为0.1左右时,材料发生了剧烈的蠕变疲劳交互作用,循环应力使材料形成大量的空洞,而蠕变应力使这些空洞长大并汇合。4.与常温条件下的疲劳断口相比,高温下疲劳源区的区域变窄。高温下二次裂纹明显较多,可能是由于蠕变空洞汇合导致二次裂纹的数量增加;常温下瞬断区的韧窝与高温下断口的蠕变空洞结构相似,但高温下的蠕变空洞尺寸更大;常温下韧窝的大小主要与应力的大小有关,随着应力的增大,韧窝的尺寸逐渐减小;而高温下蠕变空洞的大小表现出与常温相反的性质,随着加载应力的增加蠕变空洞的尺寸也随着增加,同时,当发生剧烈的蠕变疲劳交互作用时,蠕变空洞尺寸会得到显着的增加。5.氧元素含量与裂纹扩展方向有关,越接近裂纹形核处,氧元素含量就越高,沿裂纹扩展方向,氧元素含量逐渐减少。同时,在同一裂纹长度的不同位置,氧元素含量相当,说明氧元素含量与裂纹长度有关,与垂直裂纹扩展方向的相关性较弱。(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6-06-01)
王航,王建军,韩礼红,田志华,谢斌[3](2014)在《中温低合金耐热钢蠕变行为及其微观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室温、高温拉伸、Gleeble热模拟试验,光学显微镜(OM)及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观察,研究了中温低合金(CrMo、Cr-Mo+微合金)耐热钢的拉伸、蠕变行为及其微观机理。结果表明,高温270℃下,低合金耐热钢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的屈服平台消失,形成连续光滑的应变强化曲线。相比于C-Mn钢,低合金耐热钢的高温强度明显升高。高温350℃下,相比于C-Mn钢,低合金耐热钢的蠕变速率明显降低,其中Cr-Mo+微合金钢的蠕变速率最小。微合金元素形成的强碳化物抑制了Cr、Mo合金元素从基体中析出,Cr-Mo+微合金钢的蠕变抗力得到提高。(本文来源于《材料热处理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杨爱武,孔令伟[4](2014)在《吹填软土蠕变过程中结构强度变化及微观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构性土长期变形过程必然对土结构产生影响。通过对结构性吹填软土进行叁轴蠕变试验,在蠕变过程中选取有代表性时间点的样品,对其进行微观结构分析与结构强度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蠕变过程其实就是土体内部结构硬化和软化相互转化的过程。当应力水平低于结构屈服应力时,土体的蠕变是硬化占主要部分,其微观结构的变化是逐渐趋于稳定,结构强度相应增长。当应力水平超过结构屈服应力时,土体的蠕变是软化占主要部分。该阶段可细分为两个阶段,即其结构从大量破坏阶段到土体结构最终破坏阶段;微结构却从稳定阶段变为不稳定阶段,最后又回到"无序"阶段。(本文来源于《工程地质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王学超[5](2013)在《软黏土加速蠕变特性及微观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构筑物和结构物不得不建立在软黏土地基之上。软黏土具有高含水率、高压缩性、高孔隙比、低渗透性、强度低等特性,在荷载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沉降量,特别是在长期循环动荷载的作用下沉降量更大。因此对软黏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蠕变特性以及机理分析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天津滨海软黏土进行静荷载作用下的叁轴蠕变试验和动荷载作用下的叁轴蠕变试验,从宏观力学的角度分析了软黏土在静荷载和动荷载作用下的蠕变特性及影响因素,通过对比试验前后土样的微观结构参数,分析阐述了软黏土的蠕变及加速蠕变的微观机理。在静荷载作用下,随着围压的增大,初始蠕变速率越大,当进入稳定蠕变阶段后的蠕变速率越小;加荷比越大,其破坏的应力就越小,加载增量越大,瞬时蠕变速率就越大,蠕变趋于稳定需要的时间越短。循环荷载的振动频率对微结构参数有较大影响,主要表现在: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大,孔径、粒径、丰度、复杂度、分形维数均呈现降低趋势,而颗粒的定向性则有所增大。(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3-12-01)
田君,石子琼,钟守炎,廖梓龙[6](2013)在《Al2_O_3-SiO_(2(sf))/AZ91D复合材料的蠕变微观组织和变形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温度为473-573 K、外加应力为30-100 MPa下,对硅酸铝短纤维增强AZ91D镁基(Al2O3-SiO2(sf)/AZ91D)复合材料及AZ91D镁合金进行拉伸蠕变实验。通过SEM和TEM检测方法对其蠕变微观组织变化和变形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两种材料的真应力指数n=3时,蠕变速率受位错的黏滞性滑移控制;复合材料的门槛应力增大、短纤维有效的承载和传载作用导致复合材料的蠕变抗力显着增大。短纤维表面上的MgO保护层增大了短纤维的承载和传载作用;短纤维的存在阻碍了复合材料的蠕变变形,降低了蠕变变形速率,控制着整个蠕变变形过程。(本文来源于《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张斌,胡正飞,王起江,陆传镇,王春亮[7](2010)在《国产T91耐热钢650℃蠕变断裂微观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650℃下对国产T91耐热钢进行了标准拉伸持久试验,采用外推法计算出该钢105h的持久强度极限为55.42 MPa。使用OM、SEM、TEM和XRD对不同应力状态下的蠕变断裂试样微观组织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持久断裂时间的延长,T91耐热钢蠕变断裂状态由韧性断裂向脆性断裂模式改变;材料中出现马氏体板条组织分解、M23C6碳化物粗化、位错密度降低和再结晶等现象。析出相强化作用的下降,马氏体板条的碎化和多边形化以及位错机构的退化是国产T91耐热钢蠕变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碳化物的EDS分析表明,不同形貌M23C6碳化物成分存在差异,含Si元素M23C6碳化物更可能在持久过程中长大。(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0年09期)
曾有良,唐伟枫[8](1995)在《金属材料蠕变的微观热力学机理及本构方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蠕变是金属材料的重要现象,其机理及本构方程的研究则是其重要的研究领域。虽然这方面工作已为数额多,但迄今尚难以与实验有较好的吻合。本文在综合前人各种蠕变机理的基础上,提出金属材料蠕变的热力学机理,并进而推导出蠕变的本构方程及蠕变时应力和温度所满足的约束条件。其数值结果与试验较为一致。(本文来源于《上海力学》期刊1995年02期)
赵建明,陶佑卿[9](1990)在《GH33A合金蠕变-疲劳交互作用微观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温连续循环变形的基础上,对GH33A合金引入峰值戟荷的拉仲持时发现,蠕变与疲劳发生了交互作用,材料寿命大大降低。微观机理的研究表明,在拉伸持时条件下疲劳损伤与蠕变损伤互相促进,相互加剧,并产生了蠕变-疲劳交互作用损伤效应,加速裂纹的萌生,促进材料早期断裂。(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材料》期刊1990年02期)
微观蠕变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进入了崭新时期。现代航空发动机的实际应用对高温合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对其各方面的综合性能进行全方位的考量。与常温情况相比,高温情况下材料的作用机理有很大的区别,表现在一定力作用下,材料会产生蠕变损伤、蠕变疲劳损伤、热学力学化学耦合损伤。一般情况下,研究高温环境下的裂纹扩展,可以运用线性迭加原理。但是,因蠕变与疲劳之间存在影响,所以不能忽略二者的交互作用。本文将讨论材料的疲劳损伤机理和蠕变疲劳交互作用损伤微观作用机理,主要包括蠕变疲劳损伤理论分析、试验研究以及微观作用机理等叁个方面。以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用GH4133B合金为研究对象,本文在有氧环境中开展了疲劳损伤与蠕变疲劳损伤试验,分析室温与高温情况下微观损伤机理的区别;蠕变疲劳试验完成后,运用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和EDS能谱仪对其断口进行扫描分析。得到结论如下:1.高温下变形合金GH4133B的蠕变量随疲劳周次不断变化。材料蠕变主要分为叁个阶段,包括快速增长阶段、稳定阶段、加速增长阶段。对材料稳定阶段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可以发现,由于材料内部滑移,材料在稳定阶段的蠕变量有明显的阶跃现象,即在某一时刻材料的蠕变量突然增加的现象。2.高温下材料的蠕变疲劳交互作用会加速材料的劣化过程,急剧降低材料的使用寿命。同时,要发生蠕变疲劳交互作用需要满足一定的外部条件。一、材料在应力比为0.1附近时,容易发生蠕变疲劳交互作用,即蠕变参量与疲劳参量比例为0.8左右时,容易发生蠕变疲劳交互作用;二、材料要发生剧烈的蠕变疲劳交互作用,必须具有较大的蠕变应力值。试验结果表明,这个应力值为330MPa左右。3.综合观察断口形貌可以发现,在应力比为0.1附近时断口的蠕变空洞最大,这可能是因为当应力比为0.1左右时,材料发生了剧烈的蠕变疲劳交互作用,循环应力使材料形成大量的空洞,而蠕变应力使这些空洞长大并汇合。4.与常温条件下的疲劳断口相比,高温下疲劳源区的区域变窄。高温下二次裂纹明显较多,可能是由于蠕变空洞汇合导致二次裂纹的数量增加;常温下瞬断区的韧窝与高温下断口的蠕变空洞结构相似,但高温下的蠕变空洞尺寸更大;常温下韧窝的大小主要与应力的大小有关,随着应力的增大,韧窝的尺寸逐渐减小;而高温下蠕变空洞的大小表现出与常温相反的性质,随着加载应力的增加蠕变空洞的尺寸也随着增加,同时,当发生剧烈的蠕变疲劳交互作用时,蠕变空洞尺寸会得到显着的增加。5.氧元素含量与裂纹扩展方向有关,越接近裂纹形核处,氧元素含量就越高,沿裂纹扩展方向,氧元素含量逐渐减少。同时,在同一裂纹长度的不同位置,氧元素含量相当,说明氧元素含量与裂纹长度有关,与垂直裂纹扩展方向的相关性较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观蠕变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1].尹建华,顾凯,姜洪涛,刘春,施斌.砂土高压蠕变微观机理分析[J].高校地质学报.2018
[2].刘亚风.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用GH4133B合金蠕变疲劳损伤与微观机理研究[D].湘潭大学.2016
[3].王航,王建军,韩礼红,田志华,谢斌.中温低合金耐热钢蠕变行为及其微观机理[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4
[4].杨爱武,孔令伟.吹填软土蠕变过程中结构强度变化及微观机理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14
[5].王学超.软黏土加速蠕变特性及微观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3
[6].田君,石子琼,钟守炎,廖梓龙.Al2_O_3-SiO_(2(sf))/AZ91D复合材料的蠕变微观组织和变形机理[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3
[7].张斌,胡正飞,王起江,陆传镇,王春亮.国产T91耐热钢650℃蠕变断裂微观机理[J].金属热处理.2010
[8].曾有良,唐伟枫.金属材料蠕变的微观热力学机理及本构方程的研究[J].上海力学.1995
[9].赵建明,陶佑卿.GH33A合金蠕变-疲劳交互作用微观机理的研究[J].机械工程材料.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