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录井导向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吴起油田,叁维地质建模,水平井地质导向
录井导向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李炜[1](2019)在《叁维地质模型在吴起油田水平井导向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吴起油田B油区储层较为单一,近年来因地面受限等因素,采用水平井进行大规模开发。为更好的提高水平井地质导向效率和油层钻遇率,通过建立初步叁维地质模型,应用随钻伽马不断修正地质模型,将模型与地质导向相结合,进而优化水平井轨迹,提高入窗精度,确保水平井后期高效稳产。通过对HW8井应用叁维地质建模+地质导向技术,使得该井油层钻遇率达到91.1%,采用速钻桥塞分段压裂进行投产,开发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辽宁化工》期刊2019年07期)
蒋罗[2](2013)在《录井导向围岩模型构建技术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内外,水平井和定向井等特殊井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勘探开发中,其钻探难度越来越大,应运而生的地质导向技术越来越受重视。本文中的录井导向模型图就是地质导向的地面软件系统,其核心是围岩模型。围岩模型的功能是用二维图形的形式向用户展示钻井区域的地质构造,描述井眼轨迹与地质层面之间的关系。形成的导向模型图为用户提供钻头调整的决策支持,使井眼轨迹尽可能的在油层中横穿,提高定向井油层钻遇率和采收率。本文主要是对围岩模型构造的研究与实现,综合分析后认为围岩模型可以充分利用邻井的录井资料来构造。通过邻井资料投影到水平井的主方位上,用测井曲线来划分地层和邻井之间地层对比的手段建立区域地层层序,以此构造水平井的二维地质剖面,同时在围岩区域中再加上实钻轨迹的实时刷新功能,以完成录井地质导向的功能。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对录井数据的分析,确定利用测井曲线资料进行围岩构建。对原始的数据进行筛选,选取对建模有用的数据,并进行相应的预处理。针对数据稀缺的情况还需要根据仅有的数据进行插值处理。(2)研究从测井曲线的曲线形态、幅度等特征方面入手,结合曲线划分段的方法在纵向上将井划分成地层,然后利用地层对比技术横向扩充,以此确定井轨迹钻进范围内的地层形态,形成该区域的地质剖面。研究利用这种方法构建围岩的过程及相应的数据结构等。(3)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在MFC框架下进行数据处理并利用GDI+完成围岩模型的可视化,实现图形的专业交互操作。本文实现的录井导向模型图的程序响应速度较快,可复用性和可扩展性良好。通过项目提供的实测数据测试验证了模型结果的正确性,以此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3-05-01)
王碧薇[3](2012)在《录井导向模型图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录井导向模型图是利用邻井的测井数据,对区块中的目标储层进行综合分析,建立地层模型,描述测井参数与储层之间联系的综合性图形。导向模型图反映了井眼轨迹在地层中钻进的情况,实际操作人员根据及时反馈的钻时信息调整和修正钻头,更好地控制轨迹在油气层中延伸。本文主要是对导向模型图功能模块的实现进行研究,从程序结构、程序执行时问、程序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设计并实现导向模型图的功能模块。本文使用Visual Studio.NET 2003结合MFC框架的开发环境和GDI+技术实现了导向模型图的图形表达,形成了操作灵活的系统。首先对系统功能模块进行详细的分析,提出不足和解决方案,然后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进行重新设计,最后详细阐述系统实现的过程。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运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和重构的思想对系统功能模块进行重新设计。主要从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系统运行时间以及代码的易读性等方面对系统进行优化。(2)研究并设计以曲线数据为基础来构建围岩的方法。详细阐述构建围岩的曲线数据的来源、计算和存储,以及形成围岩的过程。研究用颜色模式来实现颜色平滑过渡的方法并应用于实现围岩的颜色填充。(3)实现图形的灵活编辑,保存及打印等基础功能,实现导向模型图的公共操作和专业操作。研究利用GDI+技术完成图形绘制,利用MFC框架下的串行化方法实现图形保存和打开。本文研究并实现的录井导向模型图依据测井曲线建立了相对准确的地层模型,提供了满足专业业务需求的功能。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开发出的程序操作灵活,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为后续的开发和功能扩展奠定了基础。系统在投入实际使用之后,为钻井施工提供了直观有效的指导。(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2-05-01)
赵子兰[4](2010)在《石油钻井工程录井导向防碰模型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石油能源的短缺,提高国产石油的开采能力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如何使得石油开采实现智能化、信息化和精确化也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而对于如何避免在钻探过程中因地质目标的不确定性带来潜在的钻探危险,如何以井下实际地质特征来确定和控制井眼轨迹的地质导向钻井技术显然已经成为石油工程领域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但对于开发水平井、从式井和多分支井并有效的控制井眼轨迹以及防止井眼相撞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本论文在大连海事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的项目支持下,对综合录井地质导向系统中防碰分析模块进行研究,它有效的解决了防止井眼轨迹相撞问题。首先本文分析了防碰分析的功能,总结出该系统提供球面扫描、法面扫描、水平扫描叁种扫描方法,它广泛应用于防碰、中靶、轨迹检测与控制,以及对实钻轨迹的质量评价等方面。其次,对防碰分析中用到的数学模型、算法原理进行研究与阐述。然后,针对防碰分析系统的特点及功能,对该系统进行设计和实现。系统主要分为以下叁大模块:(1)数据模块。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存储等功能。(2)显示模块。包括二维和叁维图形显示功能,分别显示防碰扫描结果图和井眼轨迹跟踪图。对于叁维轨迹跟踪图,采用OpenGL技术,可以对其缩放、提取轨迹数据、图形平移等功能。(3)用户操作模块。提供应用程序界面,用户实施操作等功能。最后对录井导向防碰分析系统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对接下来需要完善的工作进行了展望。该系统在某油田的生产实践中进行了成功的应用,该系用系统主要适用于水平井、从式井以及多分支井的钻井开发,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市场价值。(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0-05-01)
录井导向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国内外,水平井和定向井等特殊井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勘探开发中,其钻探难度越来越大,应运而生的地质导向技术越来越受重视。本文中的录井导向模型图就是地质导向的地面软件系统,其核心是围岩模型。围岩模型的功能是用二维图形的形式向用户展示钻井区域的地质构造,描述井眼轨迹与地质层面之间的关系。形成的导向模型图为用户提供钻头调整的决策支持,使井眼轨迹尽可能的在油层中横穿,提高定向井油层钻遇率和采收率。本文主要是对围岩模型构造的研究与实现,综合分析后认为围岩模型可以充分利用邻井的录井资料来构造。通过邻井资料投影到水平井的主方位上,用测井曲线来划分地层和邻井之间地层对比的手段建立区域地层层序,以此构造水平井的二维地质剖面,同时在围岩区域中再加上实钻轨迹的实时刷新功能,以完成录井地质导向的功能。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对录井数据的分析,确定利用测井曲线资料进行围岩构建。对原始的数据进行筛选,选取对建模有用的数据,并进行相应的预处理。针对数据稀缺的情况还需要根据仅有的数据进行插值处理。(2)研究从测井曲线的曲线形态、幅度等特征方面入手,结合曲线划分段的方法在纵向上将井划分成地层,然后利用地层对比技术横向扩充,以此确定井轨迹钻进范围内的地层形态,形成该区域的地质剖面。研究利用这种方法构建围岩的过程及相应的数据结构等。(3)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在MFC框架下进行数据处理并利用GDI+完成围岩模型的可视化,实现图形的专业交互操作。本文实现的录井导向模型图的程序响应速度较快,可复用性和可扩展性良好。通过项目提供的实测数据测试验证了模型结果的正确性,以此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录井导向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李炜.叁维地质模型在吴起油田水平井导向中的应用[J].辽宁化工.2019
[2].蒋罗.录井导向围岩模型构建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2013
[3].王碧薇.录井导向模型图的研究与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2012
[4].赵子兰.石油钻井工程录井导向防碰模型研究及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