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齿廓变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柔轮,变形函数,有限元,共轭齿廓
齿廓变形论文文献综述
余金宝,范元勋[1](2019)在《谐波传动柔轮变形及共轭齿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椭圆凸轮波发生器的运动规律,推导柔轮的变形函数,得出柔轮原始曲线的径向变形规律为余弦函数。进行柔轮的有限元变形分析,运用abaqus软件仿真波发生器装入柔轮的实际过程,提取柔轮中性层面的径向和切向变形量,拟合成相应的正弦因子函数,分析拟合误差,得出拟合变形函数与理论变形函数的差异。提出一种采用柔轮运动轨迹包络共轭刚轮齿廓的设计方法,根据已知的柔轮齿廓和原始曲线变形规律,求出刚轮齿廓,再进行刚柔轮的啮合仿真,分析啮合状态,验证刚轮齿廓的合理性,最后根据拟合的变形函数求解出刚轮齿廓,将其与理论变形函数的刚轮齿廓比较,分析二者差异。(本文来源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期刊2019年05期)
蒋倩倩,弓安,李晓峰,张雷,李俊阳[2](2019)在《谐波传动中凸轮径向变形量对齿廓修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谐波传动中凸轮变形量理论值与实际不符,引起刚轮与柔轮齿廓干涉,以无公切线双圆弧谐波齿轮为研究对象,基于改进运动学法设计齿形,在Abaqus中建立谐波齿轮有限元模型,提取柔轮长短轴最大径向位移,结合双圆弧齿廓修形原理,采用Matlab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不同凸轮径向变形量对柔轮修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凸轮径向变形量增大,柔轮前端轮齿修形量急剧增大,后端轮齿修形量缓慢减小;当凸轮径向变形量为0. 49 mm左右时,修形后可实现空载下无干涉啮合。有限元法进一步完善了谐波传动齿廓修形原理。(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9年06期)
张湘林,沈裕文,杨世平[3](2018)在《考虑轴承支撑刚度和齿轮轴变形的内啮合齿廓修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重载内啮合齿轮,先开展了内齿轮当量齿形的推导,分析了轴承支撑刚度和轴弹性变形对啮合位置的影响情况,对石川修形公式进行了修正,获得了齿廓最大修形量计算公式。最后,通过编写VC计算程序,以93E型风电变桨减速箱输出轴齿轮为例,对其进行修形设计。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和开展台架试验,对齿廓修形效果进行了验证。(本文来源于《现代机械》期刊2018年05期)
王瑞欣,杨超,弓宇,刘红旗,张敬彩[4](2018)在《齿轮齿廓变形规律、传动误差和接触印痕的分析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渐开线齿轮的LTCA分析,获得轮齿的受载变形/刚度变化曲线;采用切片法研究了齿宽方向鼓形修形与齿轮错位对啮合刚度的影响,提出了齿廓啮合变形曲线的便捷分析计算方法,进而获得了包括齿廓修形、齿宽修形在内的齿轮传动误差曲线和接触印痕图,这对齿轮传动误差和接触状态分析和修形优化有着明确的指导作用;并通过Romax商业软件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8年05期)
丁建阳[5](2014)在《圆柱齿轮齿廓弹性变形修形原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分析齿轮啮合过程中的齿廓载荷分布,从弹性变形角度,研究齿轮齿廓修形原理,并阐述了齿面渐开线与啮合线的关系,建立了相关公式;分析了曲线修形方法并制定了修形工艺参数的计算公式。(本文来源于《风机技术》期刊2014年05期)
丁建阳[6](2014)在《关于齿轮齿廓弹性变形修形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分析齿轮啮合过程中的齿廓载荷分布,以渐开线齿轮的基础原理为出发点,借鉴国内先进理念及方式方法,从齿轮弹性变形的角度,研究齿轮齿廓修形原理,并阐述了齿面渐开线与啮合线的关系,以实际圆柱齿轮修形过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相关公式;分析了曲线修形方法及制定了修形工艺参数的计算公式,为齿轮加工工艺过程及方法开辟了新思路,为进一步提高齿轮在运转过程中的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等机械性能指标奠定了可行性分析基础。(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论文集(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分册)》期刊2014-06-26)
洪玫[7](2014)在《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齿廓几何建模与基于误差和弹性变形的啮合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超环面行星蜗杆减速器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噪音严重制约着这种传动的普及和推广。为了提高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的精度、降低噪音,论文分别从提高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的啮合精度、几何模型精度和加工精度叁个方面,对弹性变形和误差对传动啮合特性的影响、关键零部件的数字化建模和数控加工过程中干涉区域的检验开展研究。综合考虑弹性变形和误差对传动系统传动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基于误差的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弹性啮合的理论体系。推导了考虑弹性变形和误差的中心蜗杆和内超环面齿轮齿廓曲面方程,并分析了弹性变形和误差对接触线、诱导法曲率和螺旋升角的影响。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要改善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的啮合性能,应该综合考虑弹性变形和误差造成的影响。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中的关键零件中心蜗杆和内超环面齿轮的齿廓曲面是一种复杂的空间曲面。针对内超环面齿轮和中心蜗杆数字化模型的精度问题,提出基于数值方法的内超环面齿轮和中心蜗杆的离散建模方法。建立两种不同网格精度的内超环面齿轮齿廓曲面的实体模型,并完成了齿廓曲面的实体加工。通过法面齿廓和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比较,验证了该建模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内超环面齿轮和中心蜗杆齿面精度。为了弥补内超环面齿轮和中心蜗杆离散建模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B样条曲面插值误差控制的内超环面齿轮螺旋齿面建模方法,通过对插值误差的分析,最终确定满足精度要求的合理的内超环面齿轮螺旋齿面网格数量。针对利用球头刀具数控加工内超环面齿轮齿面局部内凹区域的过程中出现的刀具干涉现象,提出内超环面齿轮局部和全局干涉检验方法。通过实例验证了选取不同刀具半径时,内超环面齿轮齿面局部和全局干涉区域的变化情况。得出在内超环面齿轮的实际加工过程中,通过刀具半径的合理选择可以有效地避免加工干涉,并进一步验证了内超环面齿轮局部和全局干涉检验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期刊2014-06-01)
陈允睿,赵军,孔明[8](2013)在《标准渐开线齿廓热变形的变化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在圆柱齿轮发生热变形时设计齿廓遭到破坏这一问题,首次基于传热学理论提出了各项齿廓偏差与温升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结合实际齿轮测量数据进行验证。指出在圆柱齿轮温升时,实际齿廓与理论齿廓之间出现偏差,具体表现为齿廓偏差中各项具体偏差的变化。详细讨论了各项偏差的变化规律,并通过这些偏差项目的具体变化特性来评价渐开线齿廓的变化规律,分析温升对齿廓带来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正确预测了渐开线齿廓的具体变形规律,对于齿轮的热变形研究有一定的价值。(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3年05期)
苏增荣[9](2013)在《超磁致伸缩谐波电机柔轮变形与空间齿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航天技术及机电一体化技术对谐波传动装置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普通谐波传动常用的运动传递模式一般是电机→减速器→执行机构,各个构件相互独立,轴向尺寸偏大,空间占用较多。因此研究开发一种集驱动与谐波传动于一体的动力单元,对传动系统的微小型化意义重大,关键是采用何种适宜的机电能量转换耦合媒介。近些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针对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GMM)的研究成果及其工程实践经验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借鉴经验,我们提出一种超磁致伸缩谐波电机方案,它是基于谐波齿轮传动原理结合超磁致伸缩材料的磁致伸缩性能,以谐波齿轮传动的方式输出力与力矩,使谐波传动的特性发生本质改变,形成全新的结构紧凑、惯量低、响应快、分辨率高的动力单元。为了从根本上实现超磁致伸缩谐波电机传递力与力矩的功能,本文对该传动装置的柔轮变形及其空间齿廓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超磁致伸缩谐波装置啮合特性的研究。在传统运动学模型基础之上,针对超磁致伸缩谐波电机轮齿啮合的特殊性建立了谐波传动运动学模型,选取渐开线齿廓作为柔轮齿形,通过包络法研究其轮齿啮合特性,并对共轭齿廓的求解过程进行了研究。(2)超磁致伸缩谐波电机柔轮变形规律的研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编制相关程序,对有限元接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提取了空载条件下受顶杆作用的柔轮内壁上的一圈节点位移,采用傅立叶函数的数值方法拟合出柔轮的空载特征曲线;同时,对柔轮齿圈外壁进行了负载仿真分析柔轮的负载变形规律并得到其负载变形函数。(3)超磁致伸缩谐波电机各主要构件结构设计及实体建模。完成谐波装置主要构件的设计计算,并利用叁维设计软件的参数化建模方法建立了它们的实体模型,同时对其进行虚拟装配实现了谐波装置的小型集成化。(4)啮合仿真及等宽收缩齿的研究讨论。根据拟合出的柔轮特征曲线,求解得到共轭刚轮齿廓,完成了谐波传动的啮合仿真,包括运动学仿真、刚轮轮齿相对于柔轮齿的运动轨迹仿真;研究柔轮空间变形锥角对啮合的影响,据此对刚轮齿形提出等宽收缩改进措施并对其收缩角取值进行讨论。通过以上的研究,所设计的超磁致伸缩谐波电机不仅能够实现输出力和力矩的功能,而且得到一种既消除啮合过程中的轮齿干涉又避免短轴处脱啮困难的等宽收缩刚轮齿。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超磁致伸缩谐波电机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3-05-01)
李志勇,熊国良[10](2007)在《基于精确齿廓模型的直齿轮轮齿变形数值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齿轮加工原理及渐开线展开原理,建立了直齿轮齿廓的数学模型。用Weber能量法计算直齿轮轮齿变形,用Matlab语言编制了轮齿变形计算程序,为准确、快速求解直齿轮轮齿的变形和啮合刚度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机械》期刊2007年04期)
齿廓变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谐波传动中凸轮变形量理论值与实际不符,引起刚轮与柔轮齿廓干涉,以无公切线双圆弧谐波齿轮为研究对象,基于改进运动学法设计齿形,在Abaqus中建立谐波齿轮有限元模型,提取柔轮长短轴最大径向位移,结合双圆弧齿廓修形原理,采用Matlab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不同凸轮径向变形量对柔轮修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凸轮径向变形量增大,柔轮前端轮齿修形量急剧增大,后端轮齿修形量缓慢减小;当凸轮径向变形量为0. 49 mm左右时,修形后可实现空载下无干涉啮合。有限元法进一步完善了谐波传动齿廓修形原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齿廓变形论文参考文献
[1].余金宝,范元勋.谐波传动柔轮变形及共轭齿廓的研究[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9
[2].蒋倩倩,弓安,李晓峰,张雷,李俊阳.谐波传动中凸轮径向变形量对齿廓修形的影响[J].机械传动.2019
[3].张湘林,沈裕文,杨世平.考虑轴承支撑刚度和齿轮轴变形的内啮合齿廓修形研究[J].现代机械.2018
[4].王瑞欣,杨超,弓宇,刘红旗,张敬彩.齿轮齿廓变形规律、传动误差和接触印痕的分析方法研究[J].机械传动.2018
[5].丁建阳.圆柱齿轮齿廓弹性变形修形原理[J].风机技术.2014
[6].丁建阳.关于齿轮齿廓弹性变形修形方法研究[C].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论文集(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分册).2014
[7].洪玫.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齿廓几何建模与基于误差和弹性变形的啮合特性分析[D].福州大学.2014
[8].陈允睿,赵军,孔明.标准渐开线齿廓热变形的变化特性研究[J].机械传动.2013
[9].苏增荣.超磁致伸缩谐波电机柔轮变形与空间齿廓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10].李志勇,熊国良.基于精确齿廓模型的直齿轮轮齿变形数值计算[J].机械.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