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平黄永兰刘存湘(河南南阳市骨科医院河南南阳473000)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5-0203-02
【摘要】了解手术室护士的主要压力源及危害,正确认识工作压力并设法减少,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压力源应对策略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及护理学科的日益进步,护士工作的压力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来源并提出解决方法。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选取4所医院手术室护士106名,平均年龄29岁,职称护士48人,护师37人,主管护师18人,副主任护师3人;文化程度:中专42人,大专48人,本科16人;手术室工作年限:3年以下38人,3~5年32人,6年~10年23人,10年以上13人。
1.2调查方法
2008年2月10日至25日采用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压力大小、压力源及个人特征3个方面。各种压力源按其所查比例从高至低进行排序。发出调查问卷106份,收回问卷106份,回收率100%。
2结果
医院手术室护士90%表示工作年限长、特殊工作性质及劳动强度大,压力大;87%的护士担心职业潜在危险大,担心被感染各种传染病;84%护士感到岗位竞争压力大;8%护士感到人际关系复杂,护士社会地位低;76%的护士感到手术工作风险大。
3讨论
3.1手术室护士主要压力源分析
3.1.1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殊性
3.1.1.1工作环境封闭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外部条件,长期在不良的环境中工作严重影响人的心理健康,从而心理易产生压力。
3.1.1.2心理方面的压力源手术室护士每日高度紧张,遇有危重急症抢救及复杂手术心理压力尤为明显,害怕器械纱布遗留在患者体腔内,是手术室护士最大的心理压力,担心与医生沟通不良(尤其年轻护士)不能配合好手术,担心延误手术时间,是手术室护士另一种心理压力源[1],乃至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
3.1.2职业潜在的危害性
常见的职业危害有:
3.1.2.1被病人感染的危害手术室护士频繁的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易被病人传染疾病。术中意外被针刺伤、刀割伤、血溅到皮肤或眼睛,在可经针刺伤传播的20种疾病中最常见、最可怕的是乙肝、丙肝、艾滋病,它们通过血液传播的效率最高,一次即可传染,使手术室护士深感心理压力。
3.1.2.2有害气体的危害含氯消毒剂的应用和麻醉使用的气体和挥发性液体全麻药(如易使宁)等有害气体造成护理人员在麻醉药的环境中约为4.5h/日或更长,每周5.5个工作日,38.5h/周或更长,吸入较高浓度的麻醉气体,使人头晕头痛,对手术室护士身体造成潜在危害而产生压力。
3.1.2.3电离辐射的影响随着高科技的仪器广泛应用如术中透视定位装置,外科手术中极大的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给使用人员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副作用,护士每天都在被动吸收电离辐射,不仅影响生育而且放射线造成人体白细胞减少,免疫力下降使造血系统损害,会因蓄积作用而致癌,这些因素都对护士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产生过重的心理压力。
3.2应对压力的方法
3.2.1释放压力,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3.2.1.1鼓励法人们感到有压力,大多是因为工作责任感所致。此时鼓励自己打起精神,勇敢面对挫折和烦恼,不但增强了自信心,而且使精神境界得以升华与净化。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3.2.1.2宣泄法把压抑的情绪宣泄出来,以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避免引起精神崩溃。
3.2.1.3娱乐法通过娱乐活动来陶冶性情、振奋精神。娱乐能使肌肉放松,消除神经紧张,减轻“社会束缚感”,有助于人们乐观地面对现实。
3.2.2加强自身防护
3.2.2.1锐利仪器使用的防护手术室护士应准确传递器械,规范操作行为,使用后应固定位置妥善处理。
3.2.2.2提高防范职业危害的意识为了避免接触感染,术前进行访视,了解患者病情,对于乙肝、丙肝等特殊感染患者,做好预防措施。建立手术室护士健康档案,定期检查身体,登记记录。
3.2.2.3加强沟通交流通过召开座谈会谈话等形式,促进医护之间的沟通了解,促进医护关系达到最优化,形成合作的氛围,对患者进行医务宣传教育,让社会更多的了解和认同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增强对护士工作的理解和尊重。
3.2.2.4加强对手术室护士的人性化关爱为了改善当前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环境,院领导、科领导应设法消除和松弛护士紧张的心理,尽量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培养协作精神,从而减轻精神上的负担[2],加强护士心理学知识的培训,提高护士应对压力的能力,给予手术室护士充分理解。
总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新技术的发展,对手术室护士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手术室护士只有不断的提高各方面的素质,不断适应新的角色,才能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陆杨.护士工作压力源与职业倦怠研究进展.上海护理,2008,2:52~54.
[2]刘群.我院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现状调查.护理管理杂志,2008,8(2):23.